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六期以人事感天心
 

以人事感天心

禹 凝

黄梅双峰山下的四祖寺,是禅宗四祖道信禅师的祖庭现在是净慧老和尚住持的地方。就在2908年5月12日的那个下午,地震前的一个小时,我报名参力口赵州禅茶社组织的“重走祖师路、相约双峰山”活动。老和尚近年来已萌生退意,我本是想能见到他老人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才欣然报名参力口这次活动。然而地震的突然发生,却使我更为急切地想奔向那里。

周五下班后踏上开往九江的火车,几天来,因震灾之创而惶惶不安的心就开始渐渐平复下来。下车后我们先参访了庐山东林寺——一个重要的净土祖庭,中午时分就到达我们的大本营——四祖寺。斋毕稍事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到四祖的毗卢塔和传法洞参拜,又到附近新建的芦花庵,在崭新的禅堂里一起读诵四祖大师的《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并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禅修。

一天下来,似乎尘世的事情已经忘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禅修之后,顿觉身心轻健,生起多日来从未有过的清净和欢喜;想到地震的事情,也不再觉得凄惶不安。

晚上是净慧老和尚接见我们的时间。能够拜见老和尚,聆听他的开示,是我们此行的首要期盼。在宽敞的方丈寮里,老和尚笑呵呵地站在那里,像是迎接游子回家一样迎接我们。

老和尚嘉许了我们这次重走祖师路、重走佛祖路的愿心,接着就提到这次地震。老和尚说,我们处在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过分骄傲了,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又太为脆弱。自然灾害是人类自己无法控制的,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话:人事天心。儒家讲“但尽人事、听天命”,但佛家更讲“以人事、感天心”。我们把“人事”做到做好,就能够改变天心。

以人事、感天心!震后数日以来所受的种种感动一时都涌上心头。

是啊,我们无法挽回灾难,甚至无法避免灾难的一次又一次发生,可是我们能够以最积极、最正确的心态和行动来面对灾难。

第一时间启动的国家救援,国家元首坚决而果断的组织和指挥,从政府到民间以救人为第一要务、为拯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共识,救援人员置生死于度外的忘我抢险,震中垮塌的教室里在最后一刻伸出臂膀护住学生的老师,埋在废墟下的孩子那句“我不慌张你们先救别人”的话语……

也许这一切,就是灾难面前每一个人所能尽和应尽的“人事”——在这样的“人事”里,你所见到的一切都只有“他/她”,而没有“我”。而当“我”不存在时,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无比珍贵的人的价值。而在这样的力量和价值里,耸立着的是无数个大写的“我”。

老和尚又接着跟我们说,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人类不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是有关的。佛祖告诉我们,山河大地、草木树林,甚至石头都有灵性。人类要懂得爱护大自然,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要心存敬畏,使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才会有人类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和透支像现在这样继续下去,再过五十年,中国人该怎么办?我们将如何生存?

是啊,我们该怎么办?五十年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智者的提问我们将如何作答?

灾难已经发生。逝者已逝。幸免于难的人们面对灾难,留下的是无数深深浅浅的伤痛,同时也有爱、慈悲、牺牲、对生命的尊重等等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当我们沉湎其中的时候,不要忽视灾难已经为我们敲响的警钟,不要忘记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在我们头上高悬——人类生存的危机将永远存在。

第二天,老和尚亲自带我们去老祖寺,看那里自然天成的青山绿水。空气是那样的清鲜,随处的山泉水都可以直接饮用。面对本应是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许我们第一件应该做的“人事”,就是收拾起现代人征服自然的狂妄与贪婪,而以谦卑和负责的心,取之自然、还之自然。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