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六期 觉之醒——禅七随笔
 

觉之醒

——禅七随笔

北鱼

正信

打禅七,不同于其他的修行。它是要我们在平时修行的基础上克期取证,要亲证自己的本性。因此,首先要具备正信。所谓正信,就是要正确地认知与理解自己的本性 , 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本性与佛的本性无二无别。这样才会有正确的精进心,才会有正确的目标。正如长庆宗宝禅师所说: “ 先要识得心,识得乃信得及,信得须要行得,行得须要休得。若休不得终非真实。 ”“ 识得、信得、行得、休得,有此四者,大事毕矣。 ” (《长庆宗宝独禅师语录》)“识得、信得、行的、休得”,第一要“识得心”。若要“识得心”,要认识自己的本性,首先就要对它有所了解。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去找张三,必须先了解一些张三的特征,否则如果对张三一无所知,等真正遇到张三时,就会当面错过。同样,我们现在要亲证本来面目 , 如果不知道本来面目是什么,不相信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那么,当本性现前时就不敢去承当,就会当面错过。

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本性,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呢?佛陀、祖师都有过很多描述。在《楞严经》中 ,佛陀曾经开示,什么是生灭心,什么是不生灭心。“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 ,知汝 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 ,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 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 。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 ,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 ,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 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楞严经》卷二) “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 ,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即时如来勅罗睺罗击钟一声 。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 。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 佛接着说,“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 。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 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 。非为汝闻声生声灭 ,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 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 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 。或为 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于时忽寤,揣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 ,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 。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 ,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楞严经》卷四)显然,能够看到河水、听到钟声的觉性就是佛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达摩祖师说:“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智明了,则名解脱。”(《破相论》)高峰原妙禅师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才到这般时节,管取推门落臼。”“此事譬如人家屋檐头一堆坷撒相似,从朝至暮,雨打风吹,直是无人觑着。殊不知有一所无尽宝藏蕴在其中,若也拾得,百劫千生,取之无尽,用之无竭。须知此藏不从外来,皆从你诸人一个信字上发生。若信得及,决不相误。若信不及,纵经尘劫,亦无是处。”(《高峰原妙禅师语录》)如果不能自信自己的觉性就是佛性,禅七中再精进,跑香、坐香再用功,也不可能获得证悟。非但禅七不能获证,“纵经尘劫,亦无是处。”

我们的觉性无量劫来被尘垢所掩埋。 它“从朝至暮”就在眼前,却无人能识。 其实,当我们“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时,推门撞见的就是觉性。 它就像无垠的虚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不在一切处,却又不离一切处。如果把我们的觉性比作虚空,我们的身体就像是房子。我们居住的房屋,盖了又拆,拆了又盖,拆了平房,盖起楼房。可是虚空从来是常住不移的。你拆了房子,它也没有走,你盖上房子,它也没有来。虽然每座房子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但是,天下所有房子的空间都是一个,并非有几个虚空。我们的觉性与佛的觉性,非但不增不减,无二无别,而且本来就是同一个佛性。

提起警觉

打禅七,第一要知道行香、坐香的规矩。 进了禅堂,要处处用心谨慎,丝毫不得马虎。这些规矩、法则,每一件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严格按着要求去做,会对禅七期间的修行大有好处。它会为以后的开悟做好准备,为我们归家铺好道路,为我们亲证本来面目创造机遇。在我们还没有见性之前,这些规矩、法则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一些本性的品质。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一,是让我们提起警觉。 警觉,是我们本性的重要品质。我们平时生活在散心梦幻中,思想麻痹、心性懈怠。因此必须要使用一些方法,需要步步紧逼,才能使我们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高峰原妙禅师曾形容:“如人负重,过急流溪。行至中间,忽遇黑风暴雨。其水愈急,其水愈深,退亦不能,进亦不能。拟议之间,丧身失命,正恁么时,合作么生。”(《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看来只有在紧急关头,在生命攸关时,我们的本性才能现前。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二,是让我们照顾当下。活在当下,这是本性的又一品质。我们的本性只能在当下,它不可能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和未来都是梦,只有当下才有觉知。只有觉知才算是生活。但是,我们常常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梦中,而恰恰错过了当下,错过了真实的生活。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 有一次几个人出去行走, 见一群野鸭子飞过。 马祖问 :“是甚么?”百丈回答:“野鸭子。”马祖问:“野鸭子到哪里去了?”百丈回答:“飞过去了。”显然百丈的心也随着野鸭子飞走了。此时,马祖猛然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疼得“哎哟”一声。正是这个突然的疼痛,让他丢掉了对过去的忆念,立刻回到了当下,并且猛然撞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马祖说:“又说飞过去了。”百丈于当下就开悟了。我们要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只能在当下。它不容我们思前,也不容我们想后。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对过去的忆念,或者对未来的欲求,就不可能和自己的本来面目相遇,因为它不在那里。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三,就是要我们保持自知,自己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自知、自觉也是我们本性的品质。佛陀说:“ 宝觉真心各各圆滿。 如我按指 ,海印发 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楞严经》卷四)佛陀举手投足都能自觉、自知,弹指、扬眉都发自真如本性。可是凡夫的动作施为、举心动念,件件都发自尘劳妄想,而且还浑然不觉、不知。大慧普觉禅师说:“有時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時教伊 扬眉瞬目者不是。”(《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古代禅宗公案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个动作或者同一句话,有时是,有时不是,区别就在有没有带着自知。同一个动作,如果少有迟疑,就是发自于妄念,那就不是;如果毫不迟疑,不假思索,就是发自于本心,那就是的。

警觉、自知与当下,这是修行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心态。 古代的禅师也常常以此来勘验弟子。“南泉斩猫” 是一个有名的禅宗公案。 南泉见东西两堂争猫,“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 众无对,师便斩之。 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有人把这个禅宗公案解释为上下平等,这显然是落在知解里。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把鞋顶在头上走一走,就会体验到什么是警觉,什么是当下,什么是自知。

禅七中的规矩、法则就是为了让我们保持警觉,保持自知,照顾当下,以方便法让我们体验到本性现前的意识状态。以便当我们的本来面目现前时不会当面错过。

反闻自性

禅宗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古代禅宗大德都是句下承当,当下便了。及至后世,人心渐钝,不得已便采用了打禅七的方便法门。 在古代,打禅七,参话头,最常用的方法,是参“念佛的是谁?”其实,参“念佛的是谁?”就是要参禅者从意根上去寻觅,从意根上去“反闻闻自性”。

佛陀在《楞严经》中说:“若欲除结,当于结心。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楞严经》卷五)佛陀还对文殊菩萨说:“我今欲令阿难开悟 ,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 ,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 ”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承佛威神说偈对佛:“……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 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楞严经》卷六)在这里佛陀明白地表示,未来的修学人,应该用“反闻闻自性”的方法去修行。

打禅七,参话头,本来是个很方便的法门。 但是,到了近世,人心更钝,常常连着打几个七、十几个七,非但不能了断,甚至连明心见性都很难。看来,参“念佛的是谁?”从意根上入手,让人无所依凭,很难提起疑情。现代人,思想灵活常于思考,缺少信力偷心不死,很难理解什么是疑情。现代人参话头,都是绞尽脑汁去思考、推测,十个有五双停留在知解中。

其实,参话头,起疑情,不是要我们回答问题,不是要我们去思考,相反,是要截断我们所有的思路。此路不通 ! 你必须彻底死了这个心,才有可能打开另一扇门。你必须驱散乌云,才可能露出天空。参话头,起疑情,就是用强制的手段逼迫我们的觉性现前。 龙门佛眼禅师说:“若要明此事,须是起疑参究。你若深疑此事 ,便是般若智现前。”(《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普说语录》)高峰原妙禅师说:“须知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信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譬如水涨船高,泥多佛大。西天此土,古今知识,发扬此段光明,莫不只是一个决疑而已。千疑万疑,只是一疑,决此疑者,更无余疑。既无余疑,即与释迦弥勒,净名庞老,不增不减,无二无别,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同一受用,同一出没。”(《高峰原妙禅师语录》)所谓“千疑万疑,只是一疑”。“疑”,即是般若智现前。“疑”,即是觉性现前。“疑”,即是堵死妄念的理路,打开我们与释迦弥勒同一出没的大门。

总之,参话头,起疑情,只是一种方法,觉性现前才是目的。现代人打禅七,既然参话头不能提起疑情,我们不妨改用其他的方法,同样也可以让觉性现前。如果从意根上反闻难于入手,我们不妨可以从其他根性上参究,或许会更为方便。

自觉与不觉

有一个古代的公案,禅师让弟子闭上眼睛,问他看到什么?弟子说:看到一片漆黑。禅师说:除去一片漆黑还有什么?弟子说:除去一片漆黑没有其他。 禅师说:没有其他,是谁知道一片漆黑呢?既然眼睛闭着,是什么看到了前面的黑暗呢?这个公案,便是从眼根上反闻闻自性。

我们可以试一试,首先闭上眼睛看着前面的一片漆黑。然后,返过来再看一片漆黑的对面,就能体验到有一个能看到一片漆黑的东西存在,那就是我们的觉性。平时,我们总以为看到东西的是眼睛。现在,我们闭上眼睛还能看到一片漆黑,显然看到东西的不是眼睛。如果能够作意,保持那个看到一片漆黑的在那儿,并且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看着那一片漆黑。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自觉”、“自知”。现在,虽然经过作意提持可以发现“自觉”、“自知”,但是你同时还会发现,这种“自觉”的状态很难长久保持。稍有动念,哪怕动一下眼睛,就又掉入不觉知的深渊。现在,你会平生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的自觉与不觉在刹那不停地互相转换。有自觉时无不觉,有不觉时无自觉。正如古代禅师所说:“ 钟声才罢鼓声喧,钟鼓相交会人天。 临机妙用无别法,开口动舌显三玄。临机照用须仔细 ,互换宾主疾如烟。进前更欲求佛祖 ,拟议早是隔西天。”(《石门山慈照禅师凤岩集》)其实,在佛经中也多次提到过凡夫的不觉。比如“造作痴罪逆,而自夭其命。作时不自觉,因嗔生恐怖。”(《中阿含经》)比如“贪欲于胜财,为贪所迷醉。狂乱不自觉,犹如扑猎者。缘斯放逸故,当受大苦报。”(《杂阿含经》)我们平时,知道穿衣、吃饭,知道学习、工作,我们什么都知道,佛陀怎么说是不觉呢?原来我们并非没有自觉,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自觉只能刹那、刹那地闪现,我们的不觉却是成片、成团地相随。因为我们刹那的自觉时常被成片、成团的不觉所掩盖,所以我们从来也感觉不到自觉。因为我们从来也不知有自觉,所以也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觉。我们无量劫来与不觉混成一团,整日在不觉中而不自知。其实,我们的自觉本来是不生不灭、常住不移的。我们的妄念、烦恼才是刹那生灭、虚假不实的。我们无量劫来,生活在颠倒中而不自知,生活在烦恼、痛苦中而不知有觉性、佛性。所谓“本来面目”,觉性、佛性才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痛苦、烦恼都是我们后来妄加的。我们人人都是生来就有觉性,谁也不是生来就带着烦恼。打禅七,就是要亲眼看到一切烦恼、妄念的虚假不实;就是要把不觉转变为自觉;就是要把被颠倒的再颠倒过来,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