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六期报恩心、责任心、慈悲心的培养
 

报恩心、责任心、慈悲心的培养

陈兵

报恩心、责任心,是做人应有的品性,慈悲心更为佛教所重视,智慧与慈悲,被认为是佛教的两大基本精神,尤为大乘道的基础。

一、报恩心、孝顺心与责任心

“知恩报恩”,乃佛陀伦理思想的重要法则,被认为是做人应起码具有的道德,《杂阿含》卷四七第 1259 经载: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有一天后夜时听到野狐鸣叫,乃告众比丘:“那只野狐患了疥疮,因痛苦而哀鸣,若有人能为其治疥疮,野狐必将知恩报恩。但世上竟然有不知恩报恩的愚痴之人,连野狐也不如。你们应当学知恩报恩。小恩尚应报答,终不忘失,何况大恩!”《增一阿含经》卷二六佛将不知报恩的“无返复”之人列为“不可疗治”的五种恶人之一。 《胜天王般若经》卷一佛教人应“受恩常感,轻恩重报”。《优婆塞戒经》卷二佛教导在家弟子应“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说菩萨对布施供养自己的众生,“应念其恩,若恶心瞋心不念恩报恩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报,犯轻垢罪”。 《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中佛教导诸天子:

汝等应当知恩报恩。

其有众生,不知恩报恩,多遭横死,生于地狱。

星云和尚“ 人生二十最”有云:“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

为人所应报答的大恩,据诸经所说,有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法师恩、师长恩、国王恩等。

报恩心与孝顺心密切相关,孝顺,主要出于报恩心。佛陀对于报答父母恩德、恪尽孝道十分强调,认为父母恩重无比,为人子女者无论怎样孝顺也无法报答。《增一阿含经》卷十一佛告诸比丘:

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

同经同卷中,佛告比丘:供养父母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候补佛位的大菩萨),皆能令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涅槃)”。《本事经》卷四佛言人应该对父母“深心尊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说以上妙珍馐、衣服、房舍、七宝等供养百数婆罗门、神仙、善友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供养悲母功德的百千万分之一。悲母养育之恩无以为喻 , “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戒律规定,出家为僧尼,必须经父母的同意;出家后若家中父母无人供养,必须承担供养父母的责任。《五分律》卷二十载:比丘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物供养而不敢,请问于佛,佛集合众僧而告曰:

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大乘《梵网经》以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及正法为戒, 其菩萨戒第十三条规定: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以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杂阿含经》卷四记述了一个佛陀成功地劝化不孝之子的故事, 谴责不孝养老父的逆子为披着人皮的罗刹(食人恶鬼)。大乘《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中,佛陀谴责那种娶妇忘母的不孝子女说:若抛弃父母,与自己的妻子儿女过日子,美味饭菜,只知给妻子儿女吃,不给父母,不知亲近扶持年迈衰弱的父母,而与妻儿昼夜不离,甚至偷窃父母财物,供给自己妻儿享用,不听父母善言,唯听妻妾恶语,或袒护妻儿而责骂父母,不知惭愧羞耻,此等众生,应划归劫夺他人的盗贼一类,重重地予以惩治!

作为佛弟子,不但要以衣食财物奉养父母,孝敬关怀, 使父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获得现世的安乐,而且要为父母的长远利益、究竟利益着想, 以佛陀正法劝化父母,令其皈依三宝,去恶从善,依法修持,以获得后世的、究竟的利乐。《本事经》卷四佛说,若父母对佛法僧没有净信,子女应该“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父母若无戒,应该劝令持戒;若不知佛法,应劝令听闻佛法;若不喜布施,应劝令布施;若没有智慧,应劝令修学智慧,如是方名真实报父母恩。 《不思议光经》佛言;

饮食及宝,未足报父母之恩。唯导父母向于正法,便为报二亲也。

佛陀以其身教,为世人留下孝亲报恩的示范。 他成道后不忘父母亲眷,几度回故国看望亲属,为之说法,使他亲族中的许多人都皈依佛教,修行证果。《摩诃摩耶经》载:佛陀为报其生母摩耶夫人生养之恩,特地上升忉利天,为已生于该天的亡母说法。佛灭度后,摩耶夫人从忉利天下,抚佛金棺恸哭,佛以神力,从棺中合掌而起,放大光明,问讯其母,为之说法。佛父王净饭王逝世后,佛率弟子亲赴故国,为亡父抬棺送葬,以尽孝道。《睒子经》中,佛自言:

使我疾成无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

佛陀教人将对亲生父母的报恩心、孝心,推广及全宇宙一切众生。从佛陀的慧眼观来,在无始无尽的轮回途程中,一切众生皆曾有过父母子女的关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云:

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 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只因众生被无明覆障宿命通,不记得前生曾为父母,不知报恩,乃至反为怨仇 。 过去之恩犹未能报,不报恩者名为不孝,故“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梵网经》卷下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鸯掘魔罗经》谓“一切男子皆为兄弟,一切女人皆为姊妹”。应像孝敬今生的父母一样孝敬供养一切众生,做一切众生的孝子,为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服务。我人的生存,任何佛教徒的修道,都离不开众生、社会,众生皆有恩于我,故应普报一切众生之恩,为一切众生谋利乐。

众生中的法师、师长等, 为我说法解惑,指导我修行,精心教育、培养我,传授给我真理、知识、技术,教导我正确做人,其恩德仅次于父母,理当尽心报效,尊敬供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还说应报能以正见如法治世的国主之恩,近现代的弘扬佛法者,多将报国王恩解释为爱国、报效国家,这也是释迦牟尼言教中本有的精神。《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载: 憍 萨罗国波斯匿王太子琉璃,因曾受辱于释迦族人,继承王位后发愿报复,率大军征伐佛陀故国迦毗罗卫。佛陀出于一片爱国心,尽力劝阻,以爱护族人之情感感动琉璃王,使琉璃王两度退兵。后来琉璃王受人教唆,第三次征讨,灭迦毗罗卫国,诛杀释迦族人殆尽。佛闻悉后亲赴故园,为被琉璃王断肢剜目后活埋的五百释迦族妇女说法安慰,令她们皆得生天。

一首《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说得好: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要自立;

给伤害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给欺骗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给鞭挞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给绊倒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给斥责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最究竟的报恩,是以菩提心为众生说法,劝化其修学佛道。《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发菩提心,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无量贫苦众生,只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以妻子、身命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而“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修第三真实波罗蜜多,是名真实能报四恩。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述发菩提心修报恩法为: 先修念恩,观一切众生为母,想现在的母亲慈爱之恩;次思无始以来,我母甚多,皆如现在,有大恩于我,哺乳暖体,口拭涕秽,手擦屎尿,饥渴时与饮食,寒冷时给衣服,困乏时给财物,皆是自己未舍得用者。又此资财,皆辛苦得来。若有病苦,宁可自病自苦,实愿替代,用尽方法为儿女除苦。“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次于父亲等亲友修念恩;次于怨家等修念恩;于十方一切众生皆观如母而修念恩。

念恩心生起后,观修报恩:想我等由生死轮转而不相识,如《弟子书》所言:

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

《无边功德赞》谓舍弃慈悲饶益我的父母亲属而只管自己解脱,是错误的,应该发愿度脱一切无怙无依的众生。《龙王鼓音颂》云:

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

不知恩报恩,是比大海、须弥山还要沉重的重担,应观想自己的母亲因迷盲趋向悬崖险处,我若不救,更望阿谁?从而发起誓愿度一切如母众生至于涅槃的大菩提心。

至于佛法僧三宝,全身心为众生服务,报众生恩,能予众生以最究竟的利益,更应报答其深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说三宝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一坚牢,如摩尼宝,外道天魔不能破坏;二无垢,远离烦恼尘垢;三与乐,如天德瓶,能与众生世间、出世间安乐;四难遇,如吉祥宝稀有难得,业障众生亿劫难遇;五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六威德,如转轮王轮宝,能伏众怨,降伏四魔;七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皆能满愿;八庄严,庄严法王菩提宝宫;九最妙,如天妙宝,超出世间最胜妙宝;十不变,如真金入火不变,八风不动,利乐有情暂无休息。如此深恩,理应报答。

佛教还将报恩的范围扩展到自然界及人类以外的天神等众生,《梵网经》卷下从无始轮回的角度,说“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皆曾经滋养过我,因此应报其恩。现前的天地日月、大地山河草木空气等,也都对我等有深恩。密教《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卷一:

地水火风、日月诸天,皆有内外养育之恩。

报自然界恩的方式,应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西方心理学家提倡“存在性感恩” —— 或对神感恩,或对大自然、历史、父母、宇宙感恩,感恩可能从宗教形式引导到包容一切的爱和想为人类、为世界做好事的冲动、报答的渴望,甚至责任感。这种存在性感恩,能将英雄和谦卑融合于一体。

责任心,是现代心理学所说健康心理必具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力尽社会责任,以发达人生、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为己任,乃佛陀教义的基本精神。佛教本义,并不像一些中国儒士所理解的那样不管现世生活只谈出世间的事,从释尊的言传身教看,他并非只管出世间的山林瑜伽士,而是一位以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的大医王,一位极度热心于社会教化、人间建设的法王。佛陀成道后深入人间化导众生,四十余年诲人不倦,直到临终还在说法。不仅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教人自净其心超出生死,而且谆谆教诲青年、妇女、长者等在家人如何营生治事、持家理财、交友尊师、父严子孝、夫妻和谐,过好世俗生活,获得现世安乐、后世安乐。居家生活的重大问题,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尽到应尽的伦理责任。《善生经》言,佛陀教导青年善生,应供养 父母、师长、妻妇、亲族、仆使、沙门六方,详悉讲述了处理好这六大人伦关系的准则。按佛陀之说,这六大人伦关系的双方,都各自有其伦理责任,应互相关怀,各尽其责。大乘经中,佛教导菩萨,对所有众生应奉事服务,如仆事主。

佛陀还多次教导频婆娑罗、波斯匿、阿阇世等印度名王如法修身治国,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导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佛陀不仅每天耐心教诲众多前来求教的人们,而且谙知时事,关心民众疾苦,主动为民众排忧解难。如释迦族与拘利族争水,佛陀特地远道赶去调解。毗舍离城瘟疫流行,佛陀不怕被传染,专门进城去安慰教化病人。

佛陀以其身教表明:力尽社会责任,关心民众生活,乃佛法之正旨。当年佛陀门下众阿罗汉,也并非自了汉,而是各自深入民间,广交朋友,化导民众。隐匿深山大寺只图自了生死不管世事,乃后世一类佛教徒的作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气,大乘经中呵斥此类人为“焦芽败种”。至于在家人学佛后不管家庭社会,更是违背佛陀所示的在家学佛之道,是闻法学解不够或对佛法理解片面肤浅所致。

大乘道要求菩萨行者以最彻底的报恩心、无缘的大悲心,勇敢地肩负起利乐尽法界众生、度化尽法界众生共趋佛道、庄严尽法界国土的重任,《华严经》教导菩萨应发愿 “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 , 为一切众生做舍、归、趣、安、明、灯、导师 , “大燃正法灯 ” 为众生“永作照明 ”, “兴造大法船 ” 渡众生皆出苦海。 通过利益众生的不断修行,广结善缘,多积福慧,引导无量众生共趋善道、佛道,一步步实现“净诸世界”、“庄严国土”的宏愿。

人间的社会责任,是身在人间的学佛者首先应尽好的最起码责任。《央掘魔罗经》说菩萨为度众生,应负荷不顾身命、不畏毁骂、不弃下劣形残、不弃边地多恼之处度化众生的“四担”。明憨山自题《曹溪影堂法相赞》云:

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 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觉场小贩。 不入大冶洪炉,谁知他是铁汉!

近代以来,佛教界大德针对中国佛教的积弊所提倡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对佛陀原旨的复归。太虚大师强调学佛要尽心“服务社会,替社会谋利益”,“以爱国心为前提”,“一致奋起建设光荣的国家”,变浊恶的人间为庄严之净土。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依人间佛教的精神,一个人起码应先尽好应尽的家庭、社会责任。努力学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贡献物质、精神财富。在家庭中敦伦尽分,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关心帮助亲朋邻居、同学同事,待人热情礼貌,为人坦诚谦和。总之,要在家庭和社会上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无何亏欠而有所奉献的人,一个俯仰无愧的人。至于出家佛弟子,虽然不一定要直接承担家庭责任、担负社会工作,也应好好修行,做寺庙的优秀管理者、佛教徒的佛学教师,以报答家庭和社会。没有先做好人,生活过不好,社会责任尽不到,居不遑安,潜意识里难免常有负债感,即便学佛打坐,岂能平心静气放下一切而入定发慧?

佛教,顾名思义是以佛的觉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进精神文明,平衡社会人心,培养英雄贤圣,乃是佛教的天职。这一责任要由每个佛教徒来承担,首先从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尽职尽责,生活得好,奉献得多,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智慧、利人助人的赤肠热心,自然会成为周围人众的榜样,佛法的光辉会从自己身上向外辐射,如日普照,吸引、带动人们向善学佛。按佛经中的要求,一个在家佛弟子除自己精勤修行外,还应时常主动地以“四摄法”摄引、教化周围的众生,“随所住处为众说法”,随众生的过失和接受能力导以正道,若不如此,是为失职,“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呵责”。以“一禅二诵三劝化”为正业的出家僧尼,更是职业的道德劝化师,其教化众生的担子更重。

作为人类最高智慧成果的佛教,还应负起指引人类文明航向,使全人类向上、全世界严净的重任。在人类文化体系中,只有佛法以全宇宙十法界为座标俯瞰人生,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处境及人的自性潜能、终极归趋有清澈的认识,对人间的缺陷和人类文明的弊病有深刻的揭露批判,并以承担人类终极关怀、度尽众生、庄严一切国土为己任。如此智慧胸怀,理当担荷引导和改造人类社会的超级重任;而不应只作满足少数厌世阶层心灵需要的清凉剂、社会文化橱窗里的装饰品。佛教、佛教徒应自觉肩负这一光荣的文化使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开阔视野,以开放的心态、清醒的时代意识,紧扣人类文化重建的根本问题、切要问题,以种种方便努力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这是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慈悲心的培养增广

慈悲心,是佛教千经万论、诸乘诸宗所大力宣扬倡导的精神,为善心所中最重要者。慈悲心是人心中开放的美丽花朵,它使人心放射出温暖的光明,是人能够向上提升、直到结出佛陀智慧之果的佛性种子。

经中记载佛在很多场合劝人宅心仁慈,赞叹慈悲的功德,指出与慈悲相反的“毒害”之害处。 《本事经》卷二佛说慈心解脱于一切修行中最为第一,如诸星中明月之光最为第一。《正法念处经》卷六一佛称悲心为无穷尽的珍宝,偈云: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

谓具有悲心的人应看作人中的天神,慈悲是人心中最珍贵的财富。《大集经》卷二四说修慈者现前有安祥自在、不见噩梦、无所乏少、诸天守护、人天乐见、不病、得供养等功德。

以深彻的慈悲心关怀众生,乃释迦牟尼佛精勤求道、热情教化,直到临终犹说法不倦的动力所在。 佛陀对众生的悲愍,常以父母怜爱子女来比喻。《增一阿含经》卷四六谓佛“愍念一切 蜎 飞蠢动,如母爱子,心无是别”。《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偈谓“佛见众生烦恼患,心苦如母念病子”。这种无量的、没有分别(无缘)的慈悲,称“大慈大悲”,是佛的心理、感情特征,《观无量寿经》谓“佛心者,大慈悲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称慈为诸佛境界、众生佛性、大空、常、佛、法、僧、道、如来。同经卷十一佛言:

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

佛陀以哀愍众生的大悲心为出发点,精勤求道,最终成就佛果,故大悲实为诸佛之根本。《宝雨经》卷五详说佛的大悲为三十二种。

佛陀谆谆教诫人们:应常怀慈心,关怀周济老弱贫病。《佛说阿难四事经》中佛言:

当以慈心养育幼弱,见禽兽虫蛾、下贱仰人活者,常当愍念,随其所食,令得苏息。

佛陀教诫徒众:要时常观照自心,对治毒害、冷漠、嫉妒、吝啬之念,护惜慈悲喜舍之心,令其不断增长,无限扩大,极其坚固,铸成以慈、悲、喜、舍为特性的高尚人格。在《阿含经》中,佛陀多次教导弟子,要令慈悲喜舍广大、无二、无量,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乃至十方,遍满世间,对任何众生都无怨、无恨、无恼、无嫉。佛陀教给徒众增广慈悲喜舍、对治瞋恨嫉妒的禅定修持法 —— “四无量心观”,是诸乘禅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课目。此观又名“ 四梵住”(巴 brahmarihara ),谓四种梵天王(色界初禅天之主)的心境或生于梵天必须安住的心境;又称“四护卫禅”,指慈、悲、喜、舍四种无量无边的心。慈、悲二观主要对治愤怒瞋恨, 具体通过想象由亲至疏、由近至远的一切众生,将慈悲喜舍心逐渐扩展至无量无边,是一种铸造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级技术。《本事经》卷三佛言:

于慈悲观,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决定能断一切瞋恚。

按南传佛学论典,慈无量心观的修习,大略分五步:

1 、先推己及他,生起“希望我获得安乐幸福”的意愿,体会自己希望安乐、不愿受苦及无怨害恼怒、慈爱喜悦的心情。

2 、想象自己最敬爱的人,对其生起慈爱心,祝愿其获得安乐幸福,想象其享受安乐幸福的喜悦心情。

3 、再想象与自己关系一般、无爱无憎的人,对他们生起慈爱,想他们也一样希望安乐幸福,祝愿他们获得安乐幸福,想象他们获得安乐幸福的喜悦心情。

4 、想象冤家仇人,对其生起慈爱,想他们也希望获得安乐幸福,祝愿其遂愿,想象其获得安乐幸福、无忧恼瞋恨的喜悦心情。

对以上四类人修观时,要多次更换对象,对所观每一个人,修四种慈心:愿此人免除灾难,愿此人免除精神痛苦,愿此人免除身体痛苦,愿此人平安快乐。

5 、逐渐扩大慈心所被的范围,从一方扩展到十方,令慈心周遍于全宇宙一切众生,平等无别。 如《中阿含经·降魔经》中佛所教导:

汝等当以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悲无量心观修习亦分五步:

1 、回忆、思考自己受过的痛苦,体会痛苦时需要别人同情、帮助解脱痛苦的心情。

2 、选择一位同性别、正在受苦的人,想象其痛苦,生起悲愍,祝愿其解脱痛苦,想象其解脱痛苦后的安乐。

3 、如修慈心观那样,依次对所敬爱者、无怨无爱者乃至怨仇者一一观修悲心。

4 、想有些人虽然现在幸福或没有痛苦,但终不免老、病、死及轮回之苦,故一切众生都是可悲悯者。

5 、观想悲心逐渐遍满于全宇宙一切众生。

大乘经中, 更常教导菩萨行者,要将慈悲心增广至极,对一切众生的苦恼感同身受,常怀大慈大悲之心,时时处处唯以拔苦与乐、利乐众生为念。《无量寿经》佛陀教菩萨应该: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小品般若经·深心求菩提品》中佛陀教导菩萨:

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如被刑戮。

应该见他苦如己苦,亟欲设法救度,乃至不畏艰险,深入三恶道等苦海最深之处,以身为质,代诸众生受苦,令众生获得解脱安乐。这样的慈悲心,才堪称无量无边、破骨彻髓的大慈大悲。

另一方面,大乘又强调须将慈悲心与不着一切、空、无所得的智慧相契合。《涅 槃 经》卷十五佛陀说无缘慈,谓由见自心及所缘众生、所施财物等因缘生、无自性,而“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不执着于能慈所慈、能悲所悲等,是名无缘。《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中佛言:

若解知于空,彼了自无我,是为最上慈。

只有这种无缘的慈悲,才与本性真如相契无间,才能像真如一样普周法界,无限无碍,才能像真如一样清净无染,不被毒害、瞋恨、嫉妒等烦恼所扰乱、拘限。

大乘四无量心观的修习,与小乘大同小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发菩提心时,须修慈心,思念应如何令不具足安乐的众生获得安乐,先于亲,次于中,次于怨,次遍一切众生,数数思惟其苦,生起悲悯心、与乐心。次修悲心,念云何令具苦众生离苦。修到对一切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视一切众生犹如爱子时,如《修次初篇》云:

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

由修如是大悲心,立誓拔济一切众生苦,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使这种菩提心成为自然,不须策励,时常生起,铸成一种大慈大悲的心理结构。

大乘修慈悲心还用“自他相换法”, 如《入行论》偈云:

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行。

改换爱执自己、弃舍他人的分别心,发心爱他如自,弃自如他。对我爱视如怨敌,灭除爱重我之安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除弃舍他人痛苦,于除他苦殷重修习,不愿自乐而除他苦,愿以一切布施众生。

当今心理治疗也认为,心理医师应有一股热心肠,以一种亲切的、温和的态度对待病人。深受佛教等东方宗教精神影响的超个人心理学,尤其强调不是将当事人完全看成“他人”,而是自然地形成一种更加感情中心的、富于同情心的气氛。

(摘自 陈兵 先生《佛教心理学》一书,柏林禅寺流通处有售)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