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五期《虚云和尚全集》编辑说明
 

《虚云和尚全集》编辑说明

净 慧

先师虚公老和尚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一代高僧。他一生以修复祖庭、起弊救衰、续佛慧命为己任,苦行自持,弘法不倦,两袖清风,其德行之高迈,为近千年来所罕见。倓虚大师曾这样评价虚公:

“大师之行履,具见于年谱。综其一生,志大气刚,悲深行苦,兴建梵刹数十处,度生无量。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为法忘躯,九死一生。化及异类,龙狐输诚。道风远播,欧美慕倾。五宗并继,禅净兼弘。挽滔天之狂澜,享百廿之遐龄。其建树、道德、年齿,悟证之伟大高深,为近千年来所罕见。如谓非大菩萨乘愿再来,其谁信乎!”

虚公的门徒遍天下,法流遍寰宇,他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这种影响,绝不止于亲受他教法的这一代,我相信,它还会随着虚公《年谱》和《法汇》的日渐广布,不断地扩展和延续下去。

古人讲,“文以载道”。语言文字虽不是道,但是道的传播不能离开语言文字。作为虚公的门徒,要把虚公留下的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连绵不绝地承传下去,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编好虚公的全集。

回顾起来,虚公全集的编纂,几经变易,几经修订,历时近半个世纪。

全集的最初编纂,始于云门事变之激发。其经过,详见岑学 吕老 居士的《虚云和尚年谱序》。初稿《年谱》、《法汇》,自一九五三年成型之后,先后经过了四次增补和修订:

初稿《法汇》、《年谱》的第一次印行,是在一九五三年(癸巳)春天。流通不久即告罄。于是,同年秋天,又按原版重印。这是第一版。

因第一版编辑时间比较仓促,没有经过虚公的审阅,其中错误不少。 于是岑 居士便将书册,托人辗转捎到云居山,请虚公审阅。虚公审阅之后,遂令侍者签出正误,连同新得的资料,一并捎给 岑 居士,那已是四年之后的一九五六年八月间的事了。 岑 居士于是根据虚公的签示及新提供的资料,对《年谱》和《法汇》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此工作至一九五七年(丁酉)七月才完成。这是《年谱》和《法汇》的第一次增订,属于第二版。

一九五九年(己亥)农历八月,虚公圆寂前一个月,又将所搜集的佚稿及诸弟子所录之法语,命宽航法师带回香港,转交 岑 居士。 岑 居士于是对《年谱》和《法汇》又进行了增订,至一九六一年(辛丑)秋出版。这是第二次增订,当为第三版。

一九六二年(壬寅),虚公圆寂三周年之际,编者当时在中国佛学院读研究生,鉴 于岑 居士原编《法汇》,漏编了解放后关于虚公的一些资料,遂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平时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编成《虚云和尚法汇续编》,并在粤汉少数同门的赞助下,油印了一百本,小范围内结缘。此后十余年,中国大陆政治运动接踵而至,虚公全集的事再没有人敢过问了。

一九八二年,台湾大乘精舍的 乐崇辉 居士,有感于虚公圆寂后,从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各地,搜集了不少关于纪念虚公的文章,以及此前漏收的虚公部分诗文,于是发起倡印《年谱》、《法汇》增订本,由 朱荣培 居士等具体负责落实,同年六月完成。这是第三次增订,属于第四版。这一版,增补的文章以追思录为主。

一九九○年底,编者在河北主持赵州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为纪念虚公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又将二十八年前仓促辑成的《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这是在故纸堆中找到的幸存的一本),重新加以整理,还选编了一本《虚云和尚开示录》,一并在教内印行出版。

一九九六年,云门山大觉禅寺三坛大戒期间,佛源老和尚委托台北修元禅院住持释衍慧禅人(德慧法师),将编者一九九○年印行的《虚云和尚法汇续编》带回台湾,补入大乘精舍出版的《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订本中,印行一万册结缘。这是全集的第四次增订,属第五版。这个版本收集的资料最多,目前,在大陆、港台以及海外地区,最通行的就是这个本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修元禅院的这个本子,其不足之处日益明显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料方面的不足。

岑学吕 居士原编《法汇》,由于编辑时间的仓促、地域和人事上的阻隔,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虑,有一部分资料,如虚公的传法偈和在祝圣寺期间整理的规约,以及解放后的资料等,都没有被编进去。

另外,九十年代后,尤其是《民国佛教期刊集成》这一大型丛书出来之后,又新发现了一批资料和图片,涉及到虚公的生平和思想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以往版本所没有的。

二是编辑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 、一九五九年虚老提供的《年谱》部分签正错误,在此后的几次增订中,并没有完全改正过来,以致这些错误在后人的回忆和研究文章中,一再被重复。

2 、原编《年谱》,不少地方叙述过于简略,史料不够充实,还有个别史料错误,需要订正。

3 、原编《法汇》,虽然分了几个大的部类,但是,这几个大部类的部分内容却被穿插在《年谱》当中,其中以《开示》最为明显。

4 、《追思文选》中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没有做进一步的整理,并把它们增补到相应的部类中。

5 、缺乏一个详细的目录,不便于读者检索。

为了弥补上述之不足,早在一九九○年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成立之际,在重印《虚云和尚法汇续编》的同时,编者就想重新编辑虚云老和尚全集。原计划在一九九一年底完成,后因忙于柏林禅寺的修复工作,及诸多因缘的不成熟,未获克业。但这十多年间,编者却一直在留心收集资料。

二○○五年春,编者感觉到资料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遂请河北禅学研究所的明尧、 明洁 居士,着手《全集》的编辑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一工作终于暂告一段落。

本次编纂,第一次以《虚云和尚全集》为书名,以区别于此前的各版本。本次编纂,仍以收集与虚公有关的第一手资料为主,至于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后继性研究,则不是本次收集的重点。

按古人法汇的编辑先例,全集分为《法语》、《开示》、《书信》、《文记》、《诗偈》、《规约》、《年谱》、《传记资料》、《追思录》、《杂录》等十个部分。

除《传记资料》、《追思录》、《杂录》这三部分之外,其他每个部分,都分“原编”、“增补”两个部分。“原编”基本上保持了 岑学吕 居士第三版的内容,至于其中的文字错误,和部分篇目的失序,本次编辑都一一做了修订,除少数地方一般都不做说明。“增补”部分,显然是新加的内容,为方便读者查对,一般都注明资料的出处,有的篇目还加了编者按。

《传记资料》部分,所收集的以第一手资料为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成的传记文章,二是从报刊、寺志等文献中搜集到的有关虚老行迹的零星记载。至于后人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完成的传记著作,如宣化上人主编的《虚云和尚画传》、何明栋的《虚云和尚传》、释惟升的《虚云老和尚的足迹》等书,则不在本书收录的范围之内。

《追思录》部分则不限于虚公圆寂后人们所写的怀念性的文章,同时还包括有关与虚公交往的一般回忆性的文章。这一部分,有相当一批文章,虽然也具有史料价值,可以作为传记资料使用,但是,因偏重于个人的回忆,与报刊上的客观报导有所不同,所以列入《追思录》中。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后人写的诗歌,按理讲,也属于追思的内容,原本想列入《追思录》中,但考虑到数量有限,故直接作为附录编进了《诗偈》中。

《杂录》部分,原想把所有不便于列入前九类中、但与虚公有关系的文章,包括与虚公生前有关系的人所写的碑记、事记、序跋、书信,以及所有与虚公有关系的研究性文章,都编进来。后考虑到,研究性的文章范围太广,数量也太多,一则时间仓促,难于全收,二则恐怕卷帙浩繁,所以这次没有收录。我想,等机缘成熟了,再就研究性文章,做一个详细的索引,补入杂录中。

本次编辑,对《年谱》部分,做了较大的改动和增订。

首先,将岑居士原编《年谱》中大篇幅的开示录、书信、文记等,从中抽出,分别置于不同的部类中。

其次,对《年谱》中语焉不详的地方,加了相关的史料,作为附注。对于没有提及的史事,则加补记。

第三,原编《年谱》是按朝代和纳甲编年的,为方便读者,本次统一加注西元纪年,放在括号内。一九四九年以后,一律改为西元纪年。

第四,原编《年谱》之大事记,止于一九四六年,此次则续至一九五九年,便于读者联系历史背景理解年谱中所记之事件。

第五,一九五九年虚老提供的关于《年谱》部分的签正错误,以及原校对遗漏的其他文字、地名、人名上的错误,此次都一一做了更正。

正如一开始所回顾的那样,《虚云和尚全集》的编纂,不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所能完成的工程,它需要仰仗于无数敬公爱公的热心人士,长时间地发心参与,来共同成就。本次编纂,从开始收集资料,到最后成书,得到了海内外很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收集资料方面,马来西亚的素闻法师,华典伟业图书公司的 宋连旺 先生、 李阳泉 先生,广州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 叶兵 先生等人,着力尤多。另外,宗舜法师、 纪华传 先生、 张金德 先生、 马德 先生、 黄公元 先生等,也曾给予我们不少的帮助。

去年秋天,编者特地赴吴江太湖大学堂,拜访了南 怀瑾老 先生。南老得知我们正在编辑虚公全集,为表示支持,欣然为全集题写书名,并惠赐一万多字的长序一篇。该序提到了几则过去不为人们所知的信息和资料,后被我们补入年谱当中,为全集增色不少。

近几年来,学术界关注虚公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民大学的 方立天 先生、四川大学的 陈兵 先生,得知全集即将出版之消息,亦欣然提笔作序。

另外,山东的明道、明信夫妇,北京的郝合明、周琼夫妇,以及素闻法师等,为全集的最后印制,慨捐净资,功德无量。

在此,谨向所有为《全集》的编辑、出版提供过无私帮助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好《虚云和尚全集》,不仅是虚公门下所有法嗣的共同愿望,也是所有爱护佛教的海内外善信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所有关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专家学者的共同愿望。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可是难度也很大。这项工作本当由虚公的几位尚住世间的上首大弟子,如本焕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圣一老和尚、一诚老和尚、传印老和尚,来牵头组织。他们德高望重,如果由他们来出面,这项工作会做得更好,进程会更顺利。但因为他们都年事已高,弘法事繁,加之我以前编过《虚云和尚法汇续编》,故委托我承担此事。

慧也不敏,少时忝列门墙,虽曾亲领虚公之痛棒,奈何业障深重,命途多舛,愧无建树,每一思及当日虚公之婆心教诲,辄潸然泣下。今者承蒙诸位长老不弃,委以重任,敢不殚精竭力,以图报师恩于万一乎!

本次全集的编纂工作,虽然在资料的收集上,尽了自己的心力,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因缘所限,可能还有一些资料没有收入。另外,全集的编辑不仅仅是一个资料的汇集问题,实际上还包括对所收资料进行鉴别、考据和恰当的处理,因此,本次编辑工作肯定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诸山长老大德、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惠赐资料,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更正和完善。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