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五期《虚云和尚全集》序
 

《虚云和尚全集》序

方立天

《虚云和尚全集》的出版,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学术界的一件喜事。

虚云(?或 1840 - 1959 ),是中国现代禅宗泰斗、佛门领袖,也是著名的诗僧。祖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十九岁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其后,四处行脚名山古刹,参访求道,足迹遍及四川、西康、西藏乃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为报父母恩,四十三岁时发心朝拜五台山,由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载,备受艰难,终抵五台显通寺。五十六岁时,在扬州高旻寺,因沸水溅手,茶杯落地,而顿断疑根,彻悟本来面目。又在终南山潜修后,赴马来西亚、台湾省等地弘扬佛法。在泰国讲经期间,曾入定九日。后回国在云南弘教十八年,重振鸡足山祝圣寺和昆明云栖寺(华亭寺)。九十岁返鼓山任住持。后又赴广东重建禅宗祖庭,并以百余岁高龄,驻锡江西云居山。 1953 年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1959 年秋圆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

虚云和尚一生虔诚奉佛,志大气刚,悲深行苦,百城云水,万里烟霞,“坐历五帝四朝”,“受尽九磨十难”, 为法忘身,腊高德劭,堪称佛门一代高僧,千秋典范。

从历史坐标来看,虚云和尚的以下四大业绩,奠定了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不朽地位:

一、兼承五宗。虚云和尚于 1892 年在妙莲和尚座下受临济宗衣钵,为第四十三世;同时又在耀成和尚座下承曹洞宗法脉,为第四十七世。 1932 年应请遥接良庆和尚所传法眼宗法脉,为第八世。次年又应允远承兴阳词铎禅师所传沩仰宗法脉,是为第八世。在主持重修云门山大觉禅寺后,又遥承己庵深静禅师的法脉,为云门宗第十二世。虚云一生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中兴云门,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演衍宗风。

虚云在融会五宗禅修法门的基础上,主张恪守祖师的“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的原则。又强调参话头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习禅者参话头的种种偏失,提出纠正的方法(参见《上海禅七开示·初七第四日》、《参禅警语》,净慧编《虚云和尚开示录》,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使禅宗参话头的功夫更为具体化。

虚云虽身传禅宗法脉,但也绝不排斥净土、律、天台、华严和密等其他宗派,十分强调各宗不能角力互攻,不得自相摧残,提倡互相扬化,圆融兼通。他多次阐发参禅与念佛的互动关系,终生提倡“老实念佛”。

二、弘扬佛法。虚云和尚认为宗教的性质是“导引人心,趋于至善,是以移风易俗,补政治之不周”(《劫外余音序》,见岑学吕编《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合刊本,台湾修元禅院增订重印本, 1997 )。他认为佛教更是“括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一炉共冶” ( 《答蒋某问法书》,见同上书 ) ,强调佛教以“济度众生,使众生脱苦”(《劫外余音序》,见同上书)为宗旨。虚云在弘扬佛法时,反复强调的重点,一是修心,认为修持唯在修心,一切修法,都是修心。为此他提倡修持者要有长远心、坚固心、勇猛心、惭愧心、忏悔心;要发菩提心,切戒生是非心、生死心、虚妄心。二是因果。虚云认为,佛所说法,“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方便开示·乙未闰三月十一日》,见同上书)。他反复强调世间、出世间都受因果律支配,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若能明识因果,就会自我警策,就有社会约束。若能时时念及莫造恶业,日日奉行善业,就自然会免遭苦果,而得乐果。

为了达到弘扬佛法的最佳效果,虚云和尚还十分重视以情动人,他常常“以诗说法”,“以诗度人”。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诗作,为佛法增添光彩。虚云本人也成为与弘一、太虚等人齐名的诗僧。虚云还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发表独到见解,不乏新颖创新之论。虚云在近代诗歌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很值得深入总结。

虚云还把弘扬佛法和研究经典结合起来,以提升讲经说法的高度和力度。他撰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心经解》等著作,可惜这些著作已散失,使我们难以全面了解虚云在佛学理论上的贡献,实在令人遗憾。

虚云一生弘法,行踪遍及我国的东南和西南地区、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广泛而久远。

三、重建古刹。虚云和尚深感佛教道场废圮,禅门衰微,律教乏闻,乃发愿中兴十方丛林,重建古刹。他一生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兴复六大名刹: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大觉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尤为可贵的是,他流血流汗,不畏艰辛重建的每一处道场,在竣工之后,就选一住持负责寺务,自己却悄然隐退,行脚他乡,绝不恋栈。辛劳一生,他自己却没有一椽私筑。其公而无私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

虚云和尚为了使寺院宗教生活有章可循,以利僧人修持和僧团建设,在重建古刹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在云门山大觉禅寺,虚云就亲自主持制定了《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大寮规约》、《浴堂规约》和《大觉农场的组织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寺院的规范管理,推动了僧团的教制建设。

四、培养弟子。据不完全统计,在虚云和尚座下剃度、得法、受戒、受皈依的弟子达百万之众,大多分布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北美诸国。虚云一手重振祖庭,一手培养僧才,以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他分别传嗣了临济、曹洞、沩仰、云门和法眼五宗法脉,现在,所传法嗣及再传法孙,已有三、四世,达数百人之多。其中佼佼者,如本焕、一诚、净慧、传印、佛源等,都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中坚,他们在弘扬佛法、光大宗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虚云和尚终生严奉戒律,一丝不苟,在对传法弟子耳提面命,多方教诲,严加钳锤时,也特别强调“以戒为本”,严守毗尼。他在南华寺创办了戒律学院,以庄严戒德。他反复强调守戒是崇信佛法、学习佛法的根本,说:“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可自圆成。”(《云居山戒期开示》,见净慧编《虚云和尚开示录》,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他还尖锐地指出:“受戒容易守戒难,如能于千百人中得一二持戒之人,正法即可久住,佛种即可不灭。”(朱镜宙《我所知道的虚云和尚》,见岑学吕编《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合刊本,台湾修元禅院增订重印本, 1997 )真是忠言逆耳,论及到持戒义蕴的极至之处。

虚云和尚弘扬佛教、为法献身的崇高业绩,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足迹和特点。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迄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动荡不宁,佛门衰落,宗风沦坠。虚云在皈依佛教后,客观上赋予了他振兴佛教的历史重任。“时势造英雄”,英雄推动历史,虚云不负历史使命,如法如理,应时应机,为近现代佛教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虚云和尚百多年佛教实践的道路和走向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不仅适应当时佛教的情况,也符合今后佛教发展的需要:

其一,诸宗融会。虚云不仅提倡禅宗内部各派的融合,也提倡禅宗与净土等其他宗派的融合,还主张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步发展,为佛教不同派别协调关系、达到共同发展之目的指明了方向。

其二,传统与现代结合。虚云和尚强调佛教要适应时代,因时制宜。例如,他以百余岁高龄于 1950 年在云门大觉禅寺创办“云门山大觉农场”;与大觉禅寺地处山林农村不同,韶关市大鉴寺则处于都市闹市地段,虚云因地制宜,又率领大鉴寺僧众创办纺织工厂,推行“工禅并重”的理念。 1953 年还率众登上云居山真如禅寺,成立了“云居山真如禅寺僧伽农场”。虚云强调,自力更生是维持佛教的根本,他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农禅并重”、“工禅并重”,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国家繁荣兴旺和人民日益富裕的今天,如何坚持祖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遗训,更具迫切意义。

其三,以戒为本,以戒为师。如上所述,虚云和尚极其重视戒律,强调学佛必须学戒。戒是佛教的根本,僧人的师法。也就是说戒是佛教的内在规定和根本特征,持戒是佛教信徒的本质要求和庄严承担。没有戒,就不成为佛教。不持戒,即使参禅、念佛、讲经,也是外道。兹事体大,关系佛教的根本、形象、命运。虚云的严正告诫,对中国佛教而言,实具深远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虚云和尚全集》,设立《年谱》、《法语》、《开示》、《问书》、《文记》、《规约》、《诗偈》、《传记资料》、《追思录》、《杂录》十部分,分类合理,结构严谨,基本上涵括了虚云现存的各类文字著述,实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虚云文集。

《虚云和尚全集》全面地记录了虚云和尚的行履历史、言论思想、实践业绩,是目前了解、研究和总结虚云一生的最直接、最可靠、最完备的文献资料,同时也是透视中国近现代佛教面貌,进而研究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不可或缺的资料。可以说,不了解虚云,就难以全面地了解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真相,就难以写出完整的中国近现代佛教史。《虚云和尚全集》中的《法语》、《开示》、《问书》、《文记》和《诗偈》等内容,对当前中国佛教的僧格建设、僧德建设、僧风建设和僧团建设,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此外,上面已提及的,对研究中国近现代诗歌史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曾在中国佛学院旁听进修约八个月,期间净慧法师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法缘殊胜。故此,净慧法师每次见到我,总以老同学相称,甚为亲切温暖。日前法师嘱我为《虚云和尚全集》作序,特爰述所思所感,供作参考。是为序。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