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一期处处是道场——净慧老和尚尚在真际禅林主持七日禅修
 

处处是道场

——净慧老和尚尚在真际禅林主持七日禅修

柏林禅寺下院一一真际禅林,坐落在石家庄市繁华的市区,在闹市中架起了一座佛法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为了给都市中繁忙的信众提供一个用功办道的共修环境,真际禅林2007年每季度举办一次“七日禅修”法会,礼请净慧老和尚主七,如今四届禅七法会圆满。

2007年12月1日至12月7日,真际禅林举办了第四季度七日禅修法会。

慧公老和尚每日与大众同行同坐,并且每日上午和晚上做两次禅堂开示,共十二讲。慧公老和尚说,从学习佛法的根本目的来说,禅修是学习佛法的第一要务;从寺院来说,提倡禅修,领导禅修,指导禅修,落实禅修,也是根本的任务。所以说,能够每一季度坚持一次禅修的强化训练,这是作为寺院提倡禅修的一种应尽的职责。作为寺院来说,就只有两件事:爱国爱教,修行办道。除了这些事情以外,就没有其它的事可做,其它的事也是不必要做的。因此,坚持禅修活动,坚持指导大众的修行,一定要把它提到引导信众,坚持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的原则上来抓紧落实。与会大众非常珍惜这一期一会的殊胜因缘,外息诸缘,精进用功,在见地和功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增长。

在开示“在当下一念上用功夫”时,老和尚说,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成佛作祖,上天入地,都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迷失了就入地,当下一念觉悟了就成佛。我们修行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当下这一念,从当下这一念做起,就有一个可操作的处所。让当下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常知。了了常知,就是随时提起觉照,随时看破妄想的起灭。

在开示“修行要无欲无求”时,老和尚说,从世间法来说,我们要做到无欲,从出世间法来说,在修行上要做到无求。讲到如何对待六亲眷属时,老和尚说,出家人割爱辞亲,走入空门,就要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回报六亲眷属的恩德,以修出世法,以解脱生死轮回来报六亲眷属。作为在家居士,在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从责任上要强化,从感情上要淡化,这才能提得起,放得下。如果在感情上过分地难分难舍,那本身就是修行的一种障碍。修行的路上,做到无欲无求,我们就能减轻很多负担,丢掉很多包袱,就能轻装上阵,就能比较快的到达目的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固有的宝所。对于老年人来说,来日不多,更应该在眷属的观念上逐步淡化,要看得破,要放得下。不要仅仅局限于这一生一世的眷属关系,要回过头来看过去无量劫,要放开眼光看未来,还有无尽的时空,还有无尽的善缘法缘。这样就能突破眼前的障碍,共结未来的善缘、法缘和佛缘。

在开示“修行改变命运”时,老和尚说,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智慧、慈悲、功德、庄严,虽然有本自具足的一面,其关键还是在于修为如何。本自具足的东西,不能自然而然地显现,必须通过努力,通过修为,打扫尘垢,才能显现本具的光明。

老和尚说,我自己是一个很苦的人,在苦难中成长,在夹缝中生存,几十年都是这样,一路慢慢地走过来。有多少人对我进行丑化、妖魔化,我都感恩;有多少人对我顶礼膜拜,我也感恩;有多少人成了我的弟子,我也感恩。我想,一个人要在感恩中来奉献自己。对我进行妖魔化的人,也是在成就我;顶礼膜拜我的人,也是在成就我;成为我的弟子的人,还是在成就我。人生的成就需要多种因缘,我都一体感恩。棉花里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一定是要经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真正知道人生的滋味是什么。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般般具足。吃到苦的,忍受下去;吃到酸的,忍受下去;吃到辣的,忍受下去;吃到甜的时候,要反思,不能陶醉在甜蜜中。甜蜜总是暂时的,而酸、甜、苦、辣具足才是经常的。人生很痛苦,我们有缘在一起参禅打坐,可谓因缘殊胜。要在这难得的机会中,彼此成就,彼此帮助。要在感恩中奉献自己,在包容中取长补短,在分享中广结善缘,在结缘中成就自他。我们只有时时刻刻具有这样的心态,修行才能进步,人生才能有所作为。

在开示“行禅与坐禅”时,老和尚说,在行香的时候,不快不慢,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左顾右盼。行香的时候,意念和自己的脚步打成一片,照顾好当下。这一步踏到什么地方,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自己要知道每一步踏在什么地方,脚上有感觉,内心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这样的走,走来走去,总有一天踏到毗卢顶上,好消息就到了。如果脚步和心念没有关系,眼睛东张西望,脚踩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那就失念了。坐到这里,就要使意念和呼吸保持同步的状态;行香的时候,就要使意念和脚步保持同步的状态。走得快走得慢,意念知道得清清楚楚。

在开示“大乘气象”时,老和尚说,今天我们的僧团,也要具有大乘气象。没有大乘气象,僧团大众发不起心,僧团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四弘誓愿是养成大乘气象的根本法门。有大乘气象,还要有烟霞气象即山林气,不能有市井气。有烟霞气就不会庸俗,就会超然脱俗,不卑不亢,两袖清风,有衲僧本色。要养成烟霞气、山林气,保持衲僧本色,要避免那些庸俗不堪的东西。佛堂要像佛堂,寺院要像寺院,出家人要像出家人。四不像,对自己对社会没有好处,对佛教还有坏处。

在开示“感恩、随缘”时,老和尚说,差一个月,我到河北就20年了,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广大居士不遗余力的护持,我在这中间两手空空而来,在大家的护持下,才能成就河北佛教的事业。我现在要感恩,将来永远要感恩。佛教是大众的,是全社会的,才有真正的希望。所以在燕赵大地上20年来结下了无尽的法缘、禅缘、人缘和善缘。这些缘永远说不完,会像流水一样,慢慢流淌,一直流到大海去,大海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如性海。20年过去了,还是衲衣一件,我要去到该去的地方,到双峰山下送残阳。

禅修最后一天,老和尚说,今天这一支香,每人供养一香板,作为这次禅修活动的结束标志。只是可惜我自己拿的这块香板千斤万斤重,怕打错了,打错了就会瞎人眼目;打对了就会使人道眼圆明。同样是这一板子,同样是这一棒子,效果截然不同。所以宗门这一法不可思议,全在当人当下这一念的把握中。这一念可以是与正法相应,与诸佛菩萨相应,这一念也可能与三恶道相应,与地狱、恶鬼、畜生相应。成凡成圣全在这一念心上。

老和尚说,一期一会结束了,了犹未了,还会以其他适当的方式继续此一期一会的善因善缘。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起点,也没有一个终点,所谓“无始终无内外”。一切事物在宇宙大化中息息相关,一环套一环,一个缘一个缘的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这种缘在凡界就是业力,在圣界就是愿力,修行就是转业力为愿力。一期一会不容易,希望各位要好好地珍惜。

最后,老和尚以傅大士的偈语解七: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并开示说:且问大众还认识此是何物吗?认识的,心地自然宁帖,好与诸佛菩萨历代祖师把手共行,悠游三界外,不在有无中。如或未然,不识此为何物,就不妨在二六时中,穿衣吃饭处,送往迎来处,上班下班时,上车下车时,好好照管此心,牧好心牛,莫令犯他苗稼。久而久之,自然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明舫)

(慧公老和尚在真际禅林2007年四个季度的禅七开示将合编成《处处是道场》一书。有望2008年4月份出版,以飨读者。)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