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8年度第一期真际禅林丁亥年秋季七日禅修开示
 

真际禅林丁亥年秋季七日禅修开示

净慧

(接上期)

第三讲 用功入门的三个要点

(2007年9月20日晚)

各位道友:

一天坐下来,看到大家还是很安静,很精进。有一个好的开始,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一次参加禅修的,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用功基础的人,所以禅堂里就比较安静,也容易进入状态。实际上,讲到平常用功,总的来说能够做到三点就可以有门可入。第一点要气息调柔,第二点要正念分明,第三点要身心轻安。初用功的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容易进入修行的状态。

所谓气息调柔就不仅仅是在禅堂,不仅仅是在坐的时候,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要做到气息调柔。保持一颗平常心,使功夫能够在四威仪中打成一片。因为气息调柔并不是 10 分钟、 20 分钟能够达到的一种境界,是要在时时处处保持气息调柔,在坐的时候才可以安下心来。气息调柔主要是指我们的心态和呼吸,要进入一种阴的状态,不是阳刚之气,而是温柔之气。这个阳刚之气和温柔之气往往也不一定从性别上来界定。有时候女性也有非常刚强的一面,过分刚强的人要想进入气息调柔的状态比较难。有一些男众也往往有温柔之气,所以修行、调呼吸,要进入那种安静的状态就比较容易。

阳刚之气和温柔之气,阴阳要平衡。既要有刚的一片,也要有柔的一面。刚柔相济,水火相济。水火相济体现在人的性格上就是刚柔相济。刚的方面就是指人要有一种丈夫气概,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种丈夫气概就表现为一种阳刚之气。同时也要有一种调柔之气,那就表现为一种温柔。女性要具备这种心态,男性同样也要有这种心态,这样就能够刚柔相济。有阳刚之气就能具备大智慧,断一切烦恼;有温柔之气,就能发大慈悲,度尽一切众生。

佛教的慈悲、智慧,也完全顺乎天地自然之气和人的刚柔相济的性格。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是从阴阳出发的。体现在自然界就是阴阳,体现在人的性格上就是刚柔,体现在物质的基本元素上就是水火,一切法都是相通的。一切法表面上看起来有互相对立的一面,实际上一切法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沟通的。从我们打坐这件很具体的事,讲到温柔之气的时候,就和天地万事万物不可分割,和整个佛教的教义密切联系在一起,乃至和我们修行的成就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做到气息调柔是件大事情。

我们要把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和整个的万事万物、万法联系起来。我们坐在一粒微尘当中,就和三千大千世界融为一体,和十方诸佛菩萨、护法龙天融为一体。我们有那样一种心量,修行就一定容易进步。不要小看气息调柔这件小事,这件事可小可大。实际上所有的事没有小事,都是大事,因为小大相容,互相转化,互相联系。温柔之气,气息调柔有大文章。

关于正念分明,在气息调柔之后就要密切地注意做功夫。掌握自己做功夫的方法,使功夫不要间断,所谓正念就是做功夫的那个念头。功夫有多种多样,功夫就是我们修的法门。虽然我们叫七日禅修,我是把所有的修行法门都归纳到禅修之内,因为除了禅修以外没有其他的法门可修,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一切的一切都由禅观所摄。因为六度当中第五度就是禅,六度包括一切法门。一切法门都是由六度分出去,开展出来。

“正念”就是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功夫,“分明”就是要用智慧的力量使正念能够连绵不断,不昏不掉。昏就是昏沉,掉就是掉举。昏沉就是迷迷糊糊想睡觉;掉举就是打妄想。正念分明既要排除妄想,也要排除昏沉,正念的对立面就是昏、掉。用功,打坐,修禅所要排除的障碍就是一昏二掉。“分明”就是在念念心中 , 功夫都没有一点走作。就像一只蜡烛或者一盏灯,历历孤明,光明炯炯,那样才是正念分明。正念分明四个字说起来轻巧,如果真的要做得到家,那也要三二十年的功夫。所以各位不要以为参加了七日禅修就万事大吉了。七日禅修只是一个集中的培训,或者说是做功夫的开始,未来的路,修行的路还漫长得很。

“身心轻安”——这四个字就是检验我们用功的一个标准。功夫做得怎么样,就看身心的状态如何,身心是沉重?还是轻安?每个人自己检验自己,自己衡量自己。走路的时候两只脚是重还是轻,每一步落在地板上是轻飘飘的还是非常沉重,身体是安定还是不安定,心态是平和还是不平和。见到不如意的事,听到丢面子的话,有无明火还是没有无明火……如此等等,自己好好检验,看自己的身心是否轻安。如果说初步做到气息调柔,正念分明,身心也会逐步得到轻安。这三句话是一个整体,无先无后,由此及彼,这三句话是不可分割的。当然有时候用功不得当,即使在做功夫,由于方法不对头,身心也达不到轻安的效果。做功夫的时候过犹不及,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够进入轻安的状态。恰到好处怎么样把握呢?不刚不柔,不前不后,不急不缓,不昏沉不掉举,一切刚好就在中道之间,这样就一定能够进入轻安的状态。所以,身心是否轻安就是检验我们用功的标尺。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几天中,都保持像今天这样的一种状态,天天有所进步,天天有佳境出现在眼前,七天下来,达到或者初步达到气息调柔,正念分明,身心轻安,还是有可能的。希望大家有信心,按照正确的方法,锲而不舍地做功夫。

第四讲 以无所求的心 行无漏善法

(2007年9月21日上午)

各位道友:

人生有种种问题。人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就是一个问题成堆的地方。我们每个个体生命投入到这个问题成堆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也就问题成堆。

所有的问题,是由每个个体生命无始以来所作所为积累的结果。这种积累,佛教称之为业。业有共业和别业。共业就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感受到的、共同承受的、共同受用的种种社会状态。所谓别业,就是每个个体生命个别感受、个别受用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业从哪里来?刚才讲到,这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从无始以来身、口、意三业活动的积累。这些积累大致分为三类,所谓善、恶、无记。也就是善的行为的积累,恶的行为的积累,非善非恶的不可界定其性质的行为的积累。不可界定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的行为就叫无记性的行为。人的活动或者说每一个众生的活动,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年年月月,所有三业活动的结果总结起来就是这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业的积累就形成了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存在,也形成了全人类乃至十法界总体生命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

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从我们心心念念的起心动念处入手,不能光在文字上兜圈子。只有从心心念念的活动入手来体会业,才最亲切。把这个问题体会透了、认识透了,再来说修行,那就会亲切得多,那就会主动得多、自觉得多。业,特别是恶业,太可怕了。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生命的种种困惑无非是受业力的影响、业力的牵引。在我们还没有觉悟以前,我们是被动地受业的影响。我们一旦觉悟了以后,就会主动地来承受业力的惩罚。

当然,从人类来讲,业的积累应该是善业的部分占了主要成分才能获得人生。如果我们此生此世不知珍惜,不能继续培植善根,继续做善事,从事善业的积累,那就很有可能使我们的生命退化。退化到什么地方呢?三恶道。三恶道的众生是以恶业的积累为主要成分。如果我们人类的众生此生此世以善业的积累为主,而且能够主动地、自觉地不造恶业,多做善事,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升华。

生命升华的方向有世间,有出世间。世间就是三善道:天,人,阿修罗。这是作世间善法而感得世间有漏的果报,因为还没有出离三界,所以是有漏的。如果我们以无所求的心作无漏善业,我们的生命升华就会沿着四圣的方向迈进。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所作的善业都是以无所求的心为出发点。无所求的心具体在教法上,就是要破除我的执著和法的执著,所谓破二执,显二种无我。有我就有所求,人我执、法我执破掉了就无所求。无所求的心有广狭之不同,所以就有声闻、缘觉、菩萨、佛的果位上的差别。

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在当生、当世、当下这一念,怎样来处理,怎样观察三业活动的状况?三业者——身、口、意,都是很具体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都可以检查。能观察就是有一种自我反省。在自我反省中能够比较客观、实际地认识自己,那就能够确定自己生命行为的方向,或者说生命行为的取向。人生要解决的三大问题(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中,都取决于每一个心念如何来确定我们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选择的对了,是顺善法的,生命的发展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如果生命的取向是顺恶业的,生命就会退化。

佛教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就是要解决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向什么方向发展。儒家在讲自觉的时候是说如何安身立命;在觉他的时候是讲如何处世待人。虽然儒家讲的是世间法,但是也应该看到,世间善法是做人的起点和基础。世间善法不修,做人没有基础,出世善法也就没有基础。因为出世善法和世间善法在事相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观念上持一种什么心态。以有漏的心和以无漏的心修同一件善事,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应盲目地排斥世间善法,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只是观念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间善法的观念,有所求而做,那就成了有漏善法;以无所求的心、无漏的心、无漏的智慧去做,就是无漏善法。所以安身立命、处世待人,这些善法,我们佛弟子同样要把它做到位。做不到位,我们所谓的善法将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没有实际的内容。

从自觉来讲就是要如何安身立命。身安何处,命立何方呢?安身于信仰,安身于因果,安身于道德,安身于良心。立命还是这四点——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就是我们佛弟子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么,觉他、处世待人,以什么为原则呢?处世要懂得感恩,待人要懂得包容,懂得分享,懂得结缘。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就是我们佛弟子处世待人的根本原则。自觉觉他、安身立命、处世待人,转来转去,都离不开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根据这“二八”方针做人做事,无所求,也就是在行无漏善法;有所求,那就是在行有漏善法。我们佛弟子的究竟要求,是要成就无漏善法,得到究竟涅槃。

别忘记:一切高深的东西,都是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做!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