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07年度第六期 / 《圆悟心要》选读(之七) |
《圆悟心要》选读(之七) [宋]圆悟克勤 著 三省堂 校注 |
示张持满朝奉 克勤自出峡[1]止讷堂[2],唯念兹在兹,相从者多不告倦,所谓利他乃自利也。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3]、纯一无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若踏正脉[4],诸天捧华无路[5)、魔外潜觑不见[6],深深海底行、高高峰顶立[7],始得不惊群动众,谓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虽居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此岂粗浮识想、利智聪慧所能测哉? [1]出峡:离开四川。[2]讷堂:此指东京(开封)天宁寺。[3]根本明彻、理地精至:悟明心性,见地透彻,远离二边之见。精至,纯净无杂。[4]正脉:远离二边,实际证得无住之实相。[5]诸天捧花无路:《维摩经?观众生品》载,中印度毗舍离城之长者维摩诘为诸菩萨、舍利弗等大弟子及诸天人说法, 时有天女散天华于会众,因诸菩萨已断一切分别想,故天华不著诸菩萨身,大弟子舍利弗等则未绝分别想,犹畏生死,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得其便,故天华著于彼等之衣,神力亦不能去之。后宗门中用“诸天捧花无路”比喻修行已进入到无相无住的境界。[6]魔外潜觑不见:障蔽魔王,领诸眷属一千年,随金刚齐菩萨觅起处不得。忽一日得见。乃问曰:“汝当依何而住?我一千年觅汝起处不得。”齐曰:“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7]深深海底行:指所行隐秘,虽烦恼苦海而不辞,住无住处。高高峰顶立,指所见超迈,远离二边。 示谕[1]:“绵密无间,寂照同时,岁月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诚无出此。”应当“当处全真”[2],则彼我、遐迩触处皆渠,刹刹尘尘皆在自己大圆镜中,愈绵愈密,则愈能转换[3]也。故云门道:“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为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直得如此,更须知有全提时节始得。”[4]所以德山棒、临济喝皆彻证无生,透顶透底,融通自在,到大用现前处,方能出没,欲人全身担荷外,退守文殊、普贤大人境界。 [1]示谕:犹言“您在信中告诉我说”。[2]当处全真:亦称“立处皆真”,此乃宗门正见之殊胜处。意谓自性遍一切时处,一切皆是自性之妙用和呈现,修行当于此处直下承担即是,不可作二边见,更不可向他时求、他处求、他人求他事求,直须无所求、无所得始得。[3]转换:掌控,役使意谓转万物而消归自己,将一切境缘皆转化为菩提之妙用不为万境所系。此指自主自在地享用万物之能力。[4]语见云门匡真禅师广录》。这段话揭示了参禅用功的三个阶段大致相当于事一心(功夫成片,净念相继)、理一心(证得空性)、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心 (圆融不二之实相)。转勺, 即转生死而向涅槃。提,提示,提唱,开示,演说宗要。半提,即不到位的开示或表达,此指所证尚不究竟,犹在半途。全提, 即完整、 全面的开示或表达,此指所证究竟圆满,已经到家”。 岩头[1]道:“他得的人,只守闲闲地[2],二六时中无欲无依,自然超诸三昧。”德山亦云:“汝但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则虚而灵、寂而照。若毫端许言本末者[3],皆为自欺此既已明,当须履践,但只退步[4],愈退愈明,愈不会愈有力量[5],异念才起、拟心[6]才生,即猛自割断,令不相续,则智照洞然、步步踏实地,岂有高低、憎爱、达顺[7]拣择于其间哉?无明习气旋起旋消,悠久间[8]自无力能扰人也。古人以牧牛为喻,诚哉!所谓要久长人[9]尔! [1]岩头: 即全奯 (同“豁”,音huo)禅师,德山宣鉴禅师之法嗣,俗姓柯,泉州人。初礼青原谊公落发,后往长安宝寿寺受戒,并学习经律诸部。学成后, 即行脚参方游历诸方禅苑, 与雪峰义存、钦山文邃禅师为友,后于德山座下悟道。唐武宗毁法期间, 师于鄂州岩头住山, 靠在湖边摆渡过活。[2]闲闲地:心中无事, 自在无牵挂。[3]若毫端许言本末者:若有一丝一毫在本末上进行取舍、分别,意指落入有为当中。[4]退步:有二义,一者反躬自求,反求诸心;二者休去歇去,看破放下。此处主要是指第二种含义,即上文所言“只守闲闲地”、“无事于心,于心无事”。[5]愈不会愈有力量:愈是理会不得、思维不及处,愈是得力的时候。 因为普通的名相概念和语言思维都是建立在二边分别的基础之上, 与圆融不二的解脱大道不相应, 故祖师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6]拟心:起心思维,起心寻找。[7]达顺: 当为“违顺”。[8]悠久间: (用功修行)时间久了。[9]久长人:发起了长远心的人,有恒心的人,能始终一如的人 直截省要[1],最是先忘我见,使虚静恬和[2],任运腾腾,腾腾任运[3],于一切法皆无取舍,向根根尘尘应时脱然自处[4],孤运独照,照体独立[5],物我一如,直下彻底,无照可立[6],如斩一綟[7]丝,一斩一切断,便自会作活计[8]去也。佛见、法见尚不令起,则尘劳业识自当冰消瓦解。养得成实[9],如痴似兀[10]而峭措[11],祖佛位中收摄不得[1 2],哪肯入驴胎马腹[1 3]里也! [1]直截省要:修行最直接、最快捷、最简便的方法。省,音sheng,简约。[2]恬和:安静闲和。[3]任运,原意是听任命运摆布,此指随缘放旷。腾腾,刚健奋进貌。[4]向根根尘尘应时脱然自处:面对根尘境界,随时放舍,洒脱自在。应时,随时。[5]孤运独照,照体独立:虚明自照,不被尘境所系。[6]无照可立:虚明自照的功夫到了一定的火候,忽然一念不生,能所双亡,寂然无为。[7]一綟:犹言一束、一缕。綟,音li。[8]作活计:起大用、起妙用。[9]成实:成熟、稳实。[1 0]如痴似兀:像个痴呆汉一样。兀,混沌无知的样子。[11]峭措:犹峭拔,孤峻、超迈、洒脱。[12]祖佛位中收摄不得:究竟的向上一路,凡、圣不立,所谓,陪无,陪迹,归无所得,故云。若认为还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趋,有烦恼可断,有菩提可证,有佛可成,有凡可度,即是《金刚经》中所说的“四相“(二边见)还没有完全荡尽。[1 3)入驴胎马腹:指代生死轮回。 赵州道:“我见千百亿个尽是觅作佛汉子,于中觅个无心底难得。”又云:“我在南方三十年,除粥饭二时是杂用心处。”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1]、涌泉四十年尚自走作[2]、南泉十八上解作活计[3],信知[4]从上古人,无不皆如此密密履践,安可计得失、长短、取舍、是非、知解也?同学之中,唯龙门智海[5),昔常熟与究明[6],但逢缘遇境,莫不管带[7],何止此生而已,穷未来际、证无量圣身,也未是他泊头处[8],但一味退步,切莫作限量[9]也。 [1]香林澄远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汉州绵竹人,姓上官。将示寂,辞知府宋公挡曰:“老僧行脚去。”通判曰:“这僧风狂!八十岁行脚去那里?”宋曰:“大善知识去住自由。”师谓众曰:“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言讫而逝。[2]台州涌泉景欣禅师,石霜庆诸禅师之法嗣。曾示众云:“我四十年在这里,尚自有走作。汝等诸人,莫开大口。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半个。……”[3]《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载:“池州南泉普愿和尚上堂曰:诸子!老僧十八上解作活计,有解作活计者出来,共尔商量,是住山人始得。……”[4]信知:确知,确信无疑。[5]龙门智海:或指东京智海本逸正觉禅师,庐山开先善暹禅师之法嗣,俗姓彭,福州人。九岁出家, 受具后,志慕游方,后投开先善暹禅师座下,善暹禅师为他举达摩传法偈, 因而开悟。初住饶州荐福,云徒臻集。后神宗皇帝诏住东京智海,赐号正觉。[6]常熟:疑为以地名指代某人,但所指究悉何人,不得而知,待考证。与究明,帮助他发明本分大事,即开悟见性。常熟,一作“尝熟”。[7]管带:亦作管待,照顾,照看,保任。管带与忘怀,是指用功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方便,一是有为觉照,二是放下任运。管带,偏重于动中用功夫。忘怀,即无心用功,放下任运, 自然而然,不须著意,偏重于静中用功夫。这两种方便,都不能过度,过度即落入禅病。管带过度,即落入急躁,忘怀过度即落入失念。参见《大慧宗杲禅法心要——宗杲禅师书信集校注》中的第五十四信《答汪内翰(彦章)》中云:“了达时,安排不得,计较不得,引证不得。何以故?了达处不容安排,不容计较,不容引证;纵然引证得,计较得,安排得, 与了达底了没交涉。但放教荡荡地,善恶都莫思量,亦莫著意, 亦莫忘怀。著意则流荡,忘怀则昏沉,不著意不忘怀,善不是善,恶不是恶。若如此了达,生死魔何处摸索?”又, 第七十五信《答楼枢密》中亦云:“工夫不可急,急则躁动; 又不可缓,缓则昏怛矣。忘怀、著意俱蹉过,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8]泊头处:停靠处、落脚处、休歇处。泊,音bo。[9]切莫作限量:千万不要执著二边, 自我束缚。 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味偏于管带、一味有为用功,不肯放下,不能进入无为的状态,这样下去,不要说这一生,就是穷未来际,就算他分身无量,也不得休歇处。修行人当一味休歇、放下,住无住处,切不可执著于圣境而自我束缚也。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