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7年度第三期如何是自己
 

如何是自己

杨玉昌

僧问:“如何是自己?”师曰:“你问什么?”

——《景德传灯录》

这是一次奇怪的对话,开始于一个奇怪的问题。

“如何是自己?”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每天都面对着自己,但有多少人思考过自己呢?在为数不多的思考过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能说他找到了答案呢?

也许人在其一生中只有两个时间最容易想到这个问题,那就是在他幼年的时候和在他临死前的那一刻。前者是一个人从朦胧中第一次产生出关于这个世界和自我的意识,就像清晨太阳冲破东方的黑暗,在跳出地平线的一刹那成为了自己,从此开始了自己一天的行程;后者则是在一个人走完了人生的长途,面临人生的终点回望过去时,禁不住会对自己的一生有一个总结,从而对自己,对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据说人在临死的那一刻,他一生中所经历过的许多事情会像电影镜头一样一起闪现在他的意识里。的确,太阳在落山时就像它初升时一样美丽,不同的只是此刻它显得更加宁静、深沉,因为它已胜利地结束了它这一整天的旅程。

对于许多人来说,幼年时那一刹那的觉悟十分模糊,并且瞬间即逝,而临死前的觉悟自己不能把握,更无法告诉别人。而在我们从生到死的漫长岁月里,几乎每天都忙忙碌碌,很少能够停下来面对自己,即使在偶尔有空闲时我们也赶紧想个办法把它打发掉,仿佛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所以我们的一生其实是生活在云雾中,就像站在半山腰,只能看到眼前一半的风景,既看不到山底的景色,也看不到山顶的风光。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儿时关于自己的那一瞬间的觉悟才对于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宝贵,让我们难以忘怀。

我有时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两件事来。有一次,我去地里割草回来,半晌独自一个人走在一个场院中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莫明其妙地跳出一个念头:原来我有一个脑袋,别人也有一个脑袋,我怎么知道别人的想法,别人又怎么知道我的想法呢?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我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还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一个桃园里玩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我有一天会死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充满了恐惧:我就要死了,而这个世界照样存在下去,周围的人照样生活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禁想:如果我能够像小人书《西游记》中所说的那样吃一个仙桃就可以活三千年甚至长生不老该多好啊!这么一想,就希望这个桃园真的能够变成故事中的仙桃园。稍长后,我读到《西游记》,才知道孙悟空真的是因为知道了死亡才去拜师学道的,所以当老师问他到底想学什么的时候,他说除了能够长生的技艺之外,其他的他一概不学。

幼年时的这两次经历使我初次意识到了自己,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如此孤立、脆弱的自己,然而却也同时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如此奇妙的自己。

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一次在一本禅宗的传灯录里读到这样一则公案:僧问:“如何是自己?”师日:“你问什么?”这顿时使我想起了儿时的那次经历,我感到十分惊异:原来并非只有我一个人间过关于自己的问题,多少年以前就有人这样问过!这些古书中对话的主人公早已离我远去,不见踪影,但他们却跟我一样思考过同样的问题,就像依然生活在我的身边。于是我明白了: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并且只有人才会去问和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这是人的孤独,却也是人的意义所在,因为当他这样去问的时候,他就因此而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面前,来到觉悟的门槛!

再后来我成了一个大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也接触到学生们关于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个人体验。有个学生说起自己上小学时经历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看着同学们在教室后面跳皮筋,看着看着,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我是谁’这样一个念头,于是我就想到了死亡,心里不禁感到恐惧。”这个同学的体验与我儿时的体验竟如此相似,尤其是自我的问题也是如此突然地产生,并且也与死亡的问题连在一起,如影随形!或许正是在死亡这个极限面前,自我才肯显露出其本身的面目吧。在我所经历过的生活中,虽然也曾遇到过一些险境,甚至生死关头,但我终不曾有过真正的死亡体验。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够真正具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死亡是“我”不可跨越的一道障碍,死亡时“我”已经不复存在了,“我”又怎能体验它呢?谁能越过死亡的障碍告诉我“我是谁”,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呢?

然而,课上有一位同学关于死亡的体验还是深深地触动了我:“每当看到或听到有些人因意外逝世,总是要感叹生命的无常。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的时候,曾在病房里亲眼看着一位亲戚逝世。医生急冲进来抢救,许久后心电图纸上也只有一道横线。众人感到绝望,医生也准备放弃,亲人们放声大哭。就是那么戏剧化,在护士准备把仪器收走时,突然心电图上出现了跳动的曲线,医生又回来抢救,但最终还是无效。过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忘不了他最后的奋斗,心电图上最后那几个‘峰’。那是对尘世的流连与放不下,还有对命运的抗争。”这位同学在写下这段经历时还做了一个思考:“克尔凯郭尔曾要求每个生存着的个人都去思考做一个人意味着什么:‘这里说的不是做一个一般的人意味着什么,而是说,你、我、他,都是人,这里每个人对他自己来说,都意味着什么。’真的,来到这世上这么久了,还从未思考过自己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得独自去面对死亡,就如佛经中所说:“独来独往独生独死,无有代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这样看来,公案中僧人的问题也正是源于他对自己的思考,而这个问题其实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需要每个人自己去给予解答。

有一天,我在课堂上将这个曾经触动我的公案讲给我的学生听,他们觉得十分有趣。课下有学生问我,说他们宿舍同学回去议论过这个问题,感到很困惑:“那个禅师是不是耳朵聋了,没听清楚啊?”“老师你不要卖关子了,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但我仍没有告诉她,只是说你回去再想想吧。不过,也有的学生似乎有了一点感悟:

“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最震憾我的是前人的智慧。虽然他们的一些想法我并不完全同意,有些甚至持相反意见,但他们对于世界、事物以及情感的想法,是那么深,那么远一一虽然有很多我都不明白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如老师讲到的《赵州禅师语录》,大家都在笑,我也笑了。个人觉得是那个禅师故意刁难别人,可是却从心底里佩服起来。”

“我曾经以为佛寺里念的经都是‘天书’般的,是我们平常的俗家子弟所无法理解的。听了老师给我们举的这个例子,可谓是长了见识,原来禅宗所说的也是如此浅显的东西,不过这‘浅显’指的是字面上的浅显,然而它所蕴含的哲理却并不是易懂的。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只能谈谈我的浅薄的认识。”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的一句名言,也是一句富于哲理性的话。自己是我们天天都共处的人,可是事实却是自己也许是我们认识最少,了解最少的人。所以僧问‘如何是自己?’也可谓是对‘自己’思考认识的结果。然而,‘自己’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这其实是一个没有结论,也没有尽头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哲人们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力口深认识的问题,但要真正认识自己,给‘自己’下一个定义,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甚至只是要稍稍认识一下,也许都是一个庞大的问题。所以,师父是不可能轻易地回答这个问题的。一句‘你问什么?’便回答了这个问题,看似无理,其实却是一个蕴含深刻哲理的答案。”

“当僧弄明白他问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也就‘认识’了他自己。比如,有人问:‘什么是可乐?’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种有着红色的包装,黑褐色的液体,可以用来喝的东西。然后我们把脑海中浮现出的这些可乐的特征描述给他听。但有一点不同,可乐是一个公共的概念,而‘自己’是个人的。别人是没办法把你真正地描述出来的,只能靠你自己去思考,去认识。当你把你‘自己’想明白后,你自然也就认识了你自己。”

这是学生们在听了我的课后关于这则公案的一些看法,各不相同。苏格拉底说:“未经考察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如果你同意这句话,那么也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如何是自己?”看看你能否从你的思考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或许这比到处游山玩水对你更有意义呢!

可是,这个问题是一个无底洞吗?如果是这样,你进去以后还能逃得出来吗?涉险者,你要当心啊!

(附:本文的写作要感谢曾选修我的哲学课的同学们,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同学。我要说,正是你们的积极参与给了我许多启发,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