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7年度第一期参学之旅
 

参学之旅

忘忧草

每年的11月当是缅甸最好的月份。因属热带季风气候,缅甸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为凉季,此时气候适宜,天空晴朗,既没有干季的燥热,又没有雨季的大雨滂沱,还是缅甸五谷丰收的季节。同时,亦是参访旅游的最好季节。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藉此殊胜因缘,由中国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带队、由出家师父和在家居士共同组成的近30人的参访团,从11月12日起,开始了为期8天的首次中国大陆“天下赵州缅甸行”参学活动。

仰光大金塔的慈光

12日下午,在夕阳的余辉里,我们来到闻名世界的仰光大金塔。按照缅甸进入佛塔或寺庙的习惯,我们脱掉鞋子,虔诚地走向大金塔并顶礼膜拜。恰好是周日,仰光的许多男女老少聚集在佛塔下席地而坐,或礼拜、或打坐、或诵经、或经行,神态安详而悠然。许多当地人将清香的茉莉花供奉在佛前。

仰光原称大衮(Dagon),只是一个很小的城镇,主要以瑞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而闻名。直到1755年,国王Alaungpaya赐名后才改称“仰光”,缅语“战争结束”之意。金光灿灿的瑞光大金塔位于仰光市北面茵雅湖畔海拔5l米的圣山山脊上,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齐名,成为闻名于世的东方胜迹之一,被誉为世界级的精品。

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塔高只有8米左右,后来的统治者不断对塔进行扩建。15世纪的达摩悉提国王(King Dammazedi)用4倍于王妃体重的黄金为瑞光大金塔镶顶。到1775年,塔身已修成现在的高度,主塔高112米,呈钟形,砖砌,塔身贴满1000多张纯金箔,仅主塔的金箔就达7吨多重。塔顶上有重1250公斤的金属宝伞,宝伞下的巨大钻球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5449颗钻石和2317颗红宝石、蓝宝石。其中有一颗重76克拉的著名金刚钻。宝伞檐上挂有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塔基周长427米,主塔由64座小塔和4座较大的塔环绕,塔下四角有缅甸式狮身人面像。

据称,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所以礼佛、拜塔等各项活动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海大和尚带领参学队员在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前上香、供灯、礼佛、诵经、供养、打坐、绕塔、浴佛、发愿。大金塔的慈光普照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导游吴居士向我们介绍大金塔的美丽传说。在2500年以前,缅甸两个经商的兄弟去印度做生意,他们前世的母亲树神告诉他们佛陀已经证道,让他们去拜见。两兄弟拜见供养佛陀后,佛陀为他们开示,他们听后很高兴,向佛请求供养的法物。佛陀就从自己头上拔了8根圣发给了兄弟俩。此后,兄弟俩经水路回缅甸,缅甸国王亲自带领1000名将军去码头迎接。佛陀曾暗示兄弟俩圣发隐藏的地方,就是要把圣发和以前的三圣物:佛的禅杖、滤水器、袈裟隐藏在一起,恰好这三圣物就在大金塔下。于是就先将三圣物取出来,力口入圣发后,把四样圣物同时隐藏在大金塔里。所以,人们又将大金塔称为四样圣物的隐藏处。

我们当晚入住的酒店就在大金塔的附近,从窗户就能看见金光闪闪的大金塔。夜晚沐浴着大金塔的慈光安然入梦。

托钵和洗头岛的仙井

凌晨时分,仰光还沉浸在宁静的梦乡中,我们却在声声鸡鸣鸟唱声中醒来,因为这天我们一行要乘大巴赶往孟省省会毛淡棉,参访著名的帕奥禅修中心和班迪达森林禅修中心,车程大约10个小时。

在晨曦微露中,一群身着赭红色袈裟的比丘托钵排着一字形的长队,沿着公路旁的人行道缓缓前行。伴着朗月星空,成为天地间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大和尚叫汽车停靠下来,让大家赶快下车去供养。队员们快速跳下车,大约有30名比丘,静静地站在路边,接受我们的供养。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恭敬的眼神交流,将异国佛子彼此的心灵拉得很近很近,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

一路颠簸。车窗外绿意盎然的原野、稻田、老牛、农夫、绿树、村庄、佛塔、比丘、河流匆匆掠过,阳光照射在大地万物上。似乎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让心灵的宁静悠然而生。缅甸目前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尽管经济不甚发达,但由于精神层面的富有,每个人的神态安静而从容,少了物质欲望带来的浮躁与不安。

傍晚时,我们到达缅甸境内第二大江一一萨尔温江边的洗头岛。据导游介绍,该岛以仙井而闻名。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经常打败仗,在他又一次带兵攻打某地之前,他来到这个岛上洗头发,此战竟然凯旋而归。从此后该岛被称为洗发岛,并有了这口涌着甜水的仙井,而仙井的周围则是又苦又咸的江水。

在岛上,我们礼拜了掩映在花木扶疏和拥有甜水仙井的寺院,并与寺院的比丘师父和八戒女共修诵经,并有幸饮用了仙井的甜水。寺院的比丘师父和八戒女们还专门为远道而来的我们诵了《吉祥经》、《慈心经》等六部佛经祈福祝愿。

禅修、供斋及花瓣雨

清晨,从萨尔温江边我们居住的酒店驱车大约20分钟后,来到缅甸著名的帕奥禅修中心。该中心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没有围墙,似是寂静空山里,只闻鸡鸣鸟语,间或看见一两个比丘师父缓缓走过。我们依然是赤着脚走过一段窄窄的木桥,再乘坐汽车到达该中心接待来客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帕奥禅修中心占地面积之大,因没有中国寺院的外围墙,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步行需要不短的时间。一幢幢简朴的木质结构的房子就建在大树下、花木间。在这里人与自然贴得很近,和谐而自然。

在帕奥禅修中心的图书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大约三十七八岁模样的尊者跏趺坐在那里,黝黑的面庞透出修行人特有的气质,在与大和尚用英语简单交谈后,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比丘师父具体做尊者禅修开示的汉语翻译。

尊者就如何用观呼吸的方法教授大家打坐去除烦恼,培养定力,从而得到内心的清静。该禅修中心非常注重基础和世间禅的禅修,尊者就参学者的具体问题作了回答和指导。不知不觉中,到了比丘师父们托钵用午餐的时间。

大和尚带领大家走在通往斋堂的林间小路上。这条林间小路不算长,大和尚走在最前面,它的后面依次是另外4位同来的比丘师父,后边便是我们20几位身着统一服装的参学队员,如托钵比丘师父一样排着一字形的长队紧随其后。说来或许是巧合,当时5位师父后面还有一位队员,或许是我走路较快的缘故,那天我恰好排在第7位。忽然空中一阵阵花香的味道袭来,其后便看见像梨花花瓣状的白色花瓣从天空飘下,飘落在前边师父们经过的小路上。我仰头看看天空及旁边的树木,并没有看到有开花的树,也没感到有风吹过,不知从哪里飘来这样一阵奇妙的花瓣雨?

到了斋堂,我们的几位师父托钵加入到禅修中心比丘师父的大队伍中去了。由于中午是我们参访团集体供斋,所以我们其他队员被安排和寺院工作人员一起为所有托钵师父往钵里装各种做好的素菜。

平生第一次双手戴上一次性手套,一人端盘,一人拿勺子往盘子里装菜,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一会儿便适应了。那样的场景真的很壮观,前所未见,与在国内寺院过堂完全不同。不同国度、不同肤色托钵的比丘竟然有400人,排着长队,依次静静地走到斋堂中间两边桌子前面的各种素菜前托钵接受食物,有的还友好的相视一笑。禅修中心斋堂的一些工作人员心细得让人感动,由于比较了解每一位师父的饮食习惯,当一些师父走到某些食物之前时,她们会依据每个师父的需要往钵里或多或少的添加不同的食物。斋堂饭菜的卫生搞得很好,工作人员戴着一次性手套和帽子,以防止头发落入食物中。

这天的禅修及供斋活动,由于多了几位身穿黄色袈裟的中国比丘,以及20多位大陆佛子的参与尤其显得与众不同。真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能亲自为如此多的比丘师父供养食物并结下如此殊胜的法缘。

下午离开帕奥禅修中心乘车来到班迪达森林禅修中心,这里的禅修环境很是优雅,满眼的奇花异草,片片池塘,一幢幢别墅式的禅房掩映在绿树间,据介绍,比丘就在这样的禅房中打坐修行。据称,班迪达禅修中心每年的12月1日至次年的1月1日为外国人举办为期两个月的禅修活动,现已举办到了第7届。这样的禅修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来参加禅修的人以欧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人居多。据了解,该禅修中心的一些设施是由美国某个机构赞助修建的。

在该中心的禅堂,大和尚带领大家坐禅后,我们发现每个禅堂都有或多或少的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在打坐或是缓缓经行。有的禅堂空中还吊着一顶一顶的小蚊帐,打坐的人坐在里面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

佛牙舍利塔的祈祷

在浦甘,朝拜四尊佛牙舍利塔的礼仪很特别。据导游说,在四尊宝塔前所供奉的鲜花、圣叶、供品和每人所发的愿和祈祷的事情一定要一模一样,否则就不灵验了。参访团团长等人依据此规矩虔诚的准备了4份完全相同的鲜花、圣叶、供品等物。

四尊佛牙舍利塔建在浦甘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成为浦甘的四个方向标。建在库云山脉上的宝塔成为东部的路标。而建在南部伊洛瓦底江边的被称为“世间快乐”的宝塔,据称当年的国王亲自下到齐颈深的河水中,虔诚地迎接从斯里兰卡迎请回来的圣物。

建于北部的雪西宫舍利塔里边供奉着佛陀的前额骨、锁骨和肩胛骨等舍利。传说,为了寻找建造宝塔的最佳地址,国王就让象征吉祥的大白象驮着圣物任意走动,走到大白象卧下的地方被视为就是隐藏圣物的最好的地方。最终大白象在这个地方停卧下来,经过父子两代国王的不懈努力,这座宝塔至今依然屹立在浦甘北部的大地上。

建于浦甘西部旦基山脉上的舍利塔的故事更为传奇。旦基佛塔是龙头的所在地,龙身在塔上盘绕7圈后,龙身横过整个伊洛瓦底江,最后将龙尾甩在北部。神龙成为该宝塔的守护神。大和尚带领大家依次在四尊佛牙舍利塔前上香、诵经、发愿。每个队员还祈祷诉说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

守护此塔的寺中长老,与大和尚亲切交谈,对中国大陆佛教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安详徐步心清凉

缅甸参学之旅的最后一站是仰光的摩诃慈禅修中心。早上8点,我们来到该禅修中心跟随戒谛腊(音译)法师学习坐禅和经行。老法师为我们开示说,人人都会遇到世间的灾难,在当下,如果用修行来安住我们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在遇到人生的痛苦时可通过禅修来解决。其方法很多,毗婆舍那谛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法门。在行住坐卧四个方面来修行,通过静坐禅修就能加强我们身心的定力。

开示后,老法师亲自示范打坐的方法。我们跟着打坐后,老法师又开示说打坐和经行两者要配合平衡。老法师在前边教大家手要放在何处,两只腿脚如何提起放下,遁遁善诱的语言让我们的身心随之轻安下来。

在禅堂,每一个队员放松身心,轻轻抬起左脚,放下,再轻轻抬起右脚,放下,周而复始地提起、放下,提起、放下……内心清清明明的,知道当下的每一个念头。

带着内心的清凉,我们瞻仰了已故摩诃慈禅修中心长老巨鼓法师的卧室、书房和禅修的房间,一切都是那样的朴素无华,让人们感受到一个真正禅者的人格力量,他留给世人无穷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巨鼓法师童年出家,通达三藏,70多年终身奉献三宝事业,弘法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卧室内的一台很旧的打字机,无声的表达着老法师一生弘法世间的不倦情怀。

明海大和尚在看到巨鼓法师书房那一墙的经书后,随机对众人开示说,要认真思索巨鼓法师的一生,要种下什么样的因,才能有这样的人生呢?

参学需要一颗空心

在学佛的过程中,出外云游、参学、行脚、参访善知识等活动古已有之,《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善才童子53参便是我们参学道路上的榜样。经云:善才童子,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诸仁者,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辗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

明海大和尚认为,缅甸之行这样的参学活动,其组织方式、人员构成和发心与世俗的旅游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同见同行。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活动让一些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相近的人们聚在一起,在同见同行上得到强化,由出家师父带领在家居士出外学佛、朝山、参访是一个善巧的方法。在团队的带领下,通过参访,学习观察了解异国的佛教发展、风土人情,可以开阔眼界,了解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增强对三宝的归属感,对学佛会有很大帮助。

明海大和尚开示说,出来参学是一种修行,善才童子53参,参访了100多位善知识。我们在参学中需要有一颗空的心,把以前所有的一切收获和利益一同放下,用一双客观的眼睛去观察了解,对境练心,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面对不同的环境,心要安稳,在动中参学修心,用止和观训练自己的内心,也就是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在缅甸,我们了解到南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差异,南传佛教忠实地保留了印度佛陀时代的传统风貌。我们可以从南传佛教的修心法门中学到安稳身心的技巧,用于自利,成就道业。所有的佛法都是修慈悲心、修智慧,觉悟人生。

明海大和尚强调,开发智慧,奉献法门是一定要关注的,可称之为“奉献瑜伽”。在奉献中调和内心,扩大心量。要把南传佛教的严谨、禅修技巧和汉传佛教结合起来,这样修行就更加充实有力,更有效果。如果做到这些,我们就不虚此行了。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