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7年度第一期禅在当下
 

禅在当下

净慧

各位朋友,早上好!

今天,我受中国青年出版社和涵芬楼书店的邀请,在此举办有关禅的讲座。有缘和各位见面,分享禅的安祥、禅的喜悦、禅的包容,我感到非常地高兴。

今天我们所在的涵芬楼,在我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接触佛教《大藏经》,其中有一部《续藏》。这部《续藏》就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上海涵芬楼出版的。涵芬楼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出版单位,涵芬楼与佛教文化的传播在历史上有很深的缘分。商务印书馆在历史上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也有很深的渊源。在我的印象中,解放前,佛教界有几位法师的著作,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有一些佛教学者的著作,也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由这个因缘,我就想到,出版单位或者是说书店,它是一个传播文化的机构。从它的本意来说,它应该是一个大空间,没有很严格的界限。我想,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一些出版的机构会朝着更加宽松、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比如我们今天能够举办这样一个讲座,这也是多元文化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面和谐共存的体现。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何谓禅”;第二个问题“何谓当下”。

由于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还有我们佛教界共同的努力,“禅”这个概念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已经不是很陌生了。“佛学”这个概念,也不像二十年前、十年前那样,大家一听到“佛”字,就感觉到很陌生,甚至感觉到有很多神秘莫测的地方。我们大家共同为社会的进步感到高兴。

首先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禅”。

禅这个字,从字面来讲,它已经不是汉文禅字的本意,因为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然后又加以简化。在印度,禅的生活、禅的修习是很普遍的。印度这个国家,在古代就是哲人辈出的地方,印度人是一个善于冥想、善于思考的民族。佛陀出世之前,禅定的修习就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佛陀也是在修习印度传统的禅定之后,才觉悟成佛。所以,传统的禅法,大体上有两个分类:一是共世间禅,一个是不共世间禅。

所谓共世间禅,就是除了佛教以外的那些修行团体,也都共同来修的“四禅八定”。佛教把“四禅八定”定位为有漏禅,或者叫世间禅。所谓有漏禅,就是说修习这种禅定的禅者,一切都是从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出发。比如说,想健康、想长寿、想得到内心的清凉与快乐,想得到比世间任何快乐的事都快乐的那种精神境界。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快乐,一切的感受,都是不稳定的,都是无常的。有一种很具体的追求,一定就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失落感。像这样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不究竟,是有漏的。有漏的意思就是说,还在无常生灭规律的支配下,一切又不能随顺无常生灭的规律,内心不断地产生高兴或者不高兴,产生苦的感受或者乐的感受。佛教认为“有受皆苦”。

佛教禅定的修学实践,也不能脱离四禅八定,只是指导的理念或者见地不同,不是以希求的心去修习禅定,一切都是从无所求的精神境界出发。既然一切无所求,苦乐的感受就不会干扰我们内心的清凉与自在,就不会落于苦乐、生灭、无常这样一些分别执著。虽然也同样受到“一切法无常”这个规律的支配,但是能以大智慧来面对这个规律,“识得不为冤”,一切都是清净法身。

我们人生的不自在、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想要不受因果的规律、缘生法的规律的支配与影响而产生。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人能够主宰一切,也不是一个集体能够主宰一切。即使大至一个国家,要想主宰从自然到社会、从民族到国家的命运,也是不可能的。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众因缘生诸法”,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制约、彼此影响、彼此成就。对今天的世界,大家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思就是说,人类彼此互相依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缩小。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人生不加强自我修养,我们会感到越来越不自由、不自在。

禅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我们一个认识问题的方法,一个处理生活中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方法。所以禅的本意叫“静虑”或者“思维修”。不管是静虑也好,思维修也好,都是告诉我们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认识我们个体生命与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个体生命与整个大自然的关系,我们个体生命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禅告诉我们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保持一种觉悟的态度。同时,禅由于它是以圣者的智慧为指导的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由这种认识而得到的那种境界,叫做“无分别的境界”。所以说,禅也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用佛教的术语来说,以“无分别智”所获得的认识的结果,它一定就是“无分别的境界”。各位也不要误会,以为“无分别”,就是麻木不仁,或者一切是非不辨,不是那个意思。所谓“无分别”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要超越这个对立面,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另外一种认识方法和处理方法。

我们一般人认识问题是这个样;禅者认识问题的方法是那个样。以对立的观点来认识一切问题,那就是从分别心出发;以包容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那就是一种智慧的方法。所以说,分别是凡夫的认识,无分别是圣者的智慧。我们学禅就是要学圣者的智慧,就是要把圣者的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如何去养成具有圣者的智慧、圣者的胸怀、圣者的精神境界。

通俗地讲禅,大概只能讲到这个程度。再往深处讲,就太专业。太专业的话,听起来,就不在这个房子里头了,就在楼顶上,就在虚空中了,容易使我们产生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

总结起来,就是说:禅是圣者自觉的智慧。禅是圣者以自觉、以无分别的智慧认识一切事物所获得的精神境界,或者说,是圣者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

禅在当下。当下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在喝这一口茶(示范喝茶)。这口茶其中的冷暖和滋味,就是这一口茶与舌根相接触的当下所产生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在喝茶之前,也不在喝茶以后,都是当下完成的。在我们喝茶的这一瞬间,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现实。

我们平常有一种错觉,认为我们的生命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由精神与物质组成的一个生存体系。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不是的。我们这个生命体系,它没有一瞬间是稳定的。如果说这个生命体系一稳定了,那就意味着这个生命体系马上就起了大的变化,那不是小变化,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一期生命结束了。当然,这一期生命的结束,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不过要随着与我们这个生命体系有关的所有事物的综合作用,使我们这一期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流转。那么,所有这一切,都是当下的延展,当下的延续,除了有当下这一念以外,在我们这个生命中要找到一个实在的东西,是找不到的。

所以,禅宗非常强调当下这一念心。现在我们社会的人士,也往往使用“一念”这个概念。比如说“一念之差”。往往一个人的处境、生存的形式、生存的模式、生存的选择,就在一念当中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前途、两种命运。

我们在座的各位,不妨回顾、回忆一下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经历,看这一念心,这当下的一念,在我们生命的关键时刻,会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当下这一念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现实。那么,由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展开对当下一念的认识:生命在当下,生活也在当下,困惑在当下,觉醒也在当下……所有的一切,离开了当下,找不到一个实在可以把握的机会。

所以人生可以把握的,不是过去,更不是未来,只有每一个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时光不会倒流;未来的还没有来,我们有种种设计甚至于也有人喜欢搞预测,那毕竟不是现实,不管你有多么宏伟的计划,那都是未知数。未来的东西,它时时刻刻受到各种因缘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事情,往往功亏一篑,成不了。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未来要成功的秘诀。

未来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不要放弃每一个当下。既然迷惑是在当下,解除迷惑的方法一一禅,也是当下的。禅要解决人们生命当下的困惑,所以禅是很现实的,它不是玄之又玄,它不是给我们设定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大家知道,唐代有一位六祖慧能。他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他在追求人生终极目标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有人念诵《金刚经》。《金刚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当时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樵夫,一个生活在中国最南方的边夷之地的年轻人。他听了这句话,深有感触。

为什么会有感触?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反思,特别是我们在座的青年朋友,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当前的努力是什么?我们当前的生活处境是什么?只有把我们眼前的一切都看作是可以突破的,可以发展的,我们才有进步的希望,才有发展的空间。

慧能当时是一个砍柴的年轻人,他对他的身世,他对他当下的生命,应该说是有所思的。他想要突破生命的困惑,生命当下的那种处境。他又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一个深具智慧的经典语言,在他的生命当中,一下子敲开了转变生命的大门——噢,原来一切都是“无住”的,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所谓“无住”,“住”是什么意思?住就是一种自我封闭,把一切东西看作是封闭的,那就是自我封闭;把一切东西看作是可以突破的,那就是无住。“无住”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属性,“无住”就是实相。

我们生命当中的迷惑,可以突破;我们生命当中的一切,都可以突破,都可以改变;我们所面对的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千变万化,都是在一种无住的状态中发展。

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是对把一切事物看作固定不变的那些人的一个提醒。剑在船上的某一个位置掉下去了,船在走,水在移,你把掉下剑的那个地方刻在船上,你要从那个地方下去找剑。那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了,事物已经在瞬间万变,一日千里。佛教把那种刻舟求剑的认识叫作执著。

有所住,就是有所执著。无住,就是破除了执著。

所以,我们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来把握我们生命生存的方式、生存的质量。佛教是希望通过禅的修养、禅的熏陶、禅的净化、禅的超越,使我们每一个接触禅文化的人,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无住的。既然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住的,我们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超越、可以突破、可以成就和发展,就有无限的机会,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当下,这种机会、这种机遇、这种灵感,随时都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呈现在我们生活的经历当中,生活的境界当中。

三、禅在当下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就是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下,生命在当下,生活在当下,迷惑在当下,觉悟在当下,由觉悟所生的觉受、受用也在当下。我想,世间的一切,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好,文化的也好,只要我们用生命去感受它,都是当下的。只有当下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当下所接触的东西,如果那一念心是无分别的,没有你我他、没有好与丑的分别,所接触的那个事物,佛教叫作实相。

完全是用感觉接触事物,即无分别。佛教把感觉叫作现量。现量所得的知识是感觉的知识。用现量去接触一切事物,就是事物原原本本的形态。没有任何分别心,用心的原态去接触外在一切事物的原态,这个时候的感受,就是禅的感受。到了第二念,就不是禅的感受,而是知识的感受。禅的感受离开了知识,所以叫现量,是当下的。知识的感受是思维,是分别。

所以,禅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此心不是一个完全的精神状态,不完全归结于精神的范畴。如果完全归到精神的范畴,这一念心,它就没有落脚点,没有对象。这一念心如果完全没有对象了,也无所谓当下不当下、感受不感受。

所以,只要一起心动念,它一定是心和对象,也就是说,心、精神和物质是同时体现出来,没有谁先谁后;既不是心在前,物在后,也不是物在前,心在后。因为一切的东西如果没有生命去感受,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生命和外在的一切产生一种共振的时候,这一切的意义才产生了,一切的东西才真正有意义。所以说,禅就是我们当下的一念心。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一切法就是万事万物。

佛教有一部很有名的论典,叫《大乘起信论》。这部论上讲,“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就是说我们当前的这一念心,包含了世间的一切法、出世间的一切法。世间的一切法,就是所谓世俗的;出世间的一切法,就是所谓超越的。

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它的本体,就是我们佛教所讲的“真如”。如果这一念心和真理、和真如、和实相不相应,那么这一念心的正面价值,就没有了。只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它是和佛教讲的究竟的真理是不二的,所以我们把握当下的一念心,就能和佛教所讲的究竟的真理保持一致。究竟的真理就叫“真如”。真,就是不是虚伪的、不是虚构的;如,就是说这种无住的状态,或者说空的状态、缘生的状态,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它是如。“如者不变,真者不假”。因为它是一个规律,是一切事物的原态,是一切事物实在的相状,所以把它叫作“真如”。

把握了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就和一切事物的原态、心的原态保持一致,所以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亦不在现在住”,叫做三际不住,“以无住为其种性,以当下现其受用”。所谓际,就是边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当下,就是指我们眼前这一瞬间。这一念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当下的这一念,它也是一直都在延伸。如果我们的智慧观照能够每时每刻把握当下,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有真正的大智慧。

《维摩经》说:“以无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一切法的根本就是无住。所以,无住是一切法的一个总的规律、总的形态。

刚才我讲到,所谓无住,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叫无住。世间万事万物是无住,如果我们心有所住,这就产生了矛盾。万事万物都无住,我们的心也是无住的心,那就是和谐、包容。心有住,万物无住,就是对立、斗争。一对立,就有痛苦;一对立,我们就不自由,不自在,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不自然。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为什么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呢?由于我们众生有烦恼。所谓烦恼,佛教归纳为三个东西,一个叫贪心,贪欲心;一个叫嗔心,嗔恨心;一个叫痴心,愚痴心。我们的烦恼可能有千千万万,归结起来,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派生出来的:贪、嗔、痴。它是我们人生烦恼的总根子。佛教把这三种烦恼叫作“根本烦恼”,又叫作“三毒”。三种戕害我们生命、毒害我们生命的毒素,叫三毒。

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房子有几十年,交通便利,没有噪音,邻里都很和睦,一切都非常顺利。但是,要知道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都在变化。北京市有很多的居民区变化很大,老区拆掉要搬到郊区,搬到很高的房子里去,那些在城区、在平房住惯了的人,很不习惯。但是国家对一个城市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你想不搬迁,不可能,不能由你做主。如果我们硬是要执著,不肯搬迁,想多在那个地方停留一天,你的烦恼就会深沉一天,你的痛苦就会多一天。为什么呢?你不想搬,上至领导,下至街坊,天天跟你做工作,希望你搬。你不搬,会影响大局;你不搬,也影响整个城市规划;你不搬,2008年开奥运会受影响,这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不能协调。

世间的万事万物往往都是这个样。国家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提供了保护,使我们能够很安心地生活、工作、学习,乃至娱乐活动、精神活动,我们也要对国家有一份责任和义务,也要服从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需要我们搬迁,我们只有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地接受国家的规划,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痛苦,减少很多烦恼。诸如此类的事情,往往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影响大局。

佛教在这方面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佛教把我们个体生命的一切活动,叫作“别业”,或者叫“个业”;把我们整个社会的活动、国家的活动、民族的活动、世界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叫作“共业”。“个业”可以把握个体生命的活动范围,但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活动,没有一时一刻不受到群体生命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在这当中,作为个体生命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甚至一个人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天地万物的关系。

所以,个人的作用摆到天地万物这样一个大系统当中,他是微不足道的。你想要发挥多大的影响?可以说,作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是极为有限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这种力量集合成一个群体了,它就有作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她有作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一个张三,一个李四,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要受到国际上的尊重,当然也可以,但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有这个群体,共业,它才真正会有影响,真正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讲,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世界上任何强国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要三思而行。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和国家保持一种和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非常英明、非常及时的处理我们社会各个方面关系的措施这是一个非常得人心的理念。

所以说,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个体生命,更要正确认识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而且更深一层的是,我们个体生命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对群体生命的感恩。因为没有群体生命对我们个体生命的成就,我们个体的生存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这个群体生命是除了我们个体生命以外的所有的生命存在,包括动物在内,都是我们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说讲到生命之外,还有大自然,还有宇宙空间。所有我们生命以外的自然界、山河大地、宇宙空间,对于我们个体生命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作用,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提供生存的条件、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感恩一切,包括顺逆环境在内。

我们一个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生命和力量的有限性,往往容易夸大个体生命的实在性。实际上,如果把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冷静地加以思考,就会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个体生命。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家庭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怎么样来端正认识事物的方法?佛教告诉我们一些方法,禅告诉我们一些方法。禅告诉我们一种人生的智慧,告诉我们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归纳起来有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如果以这八个字作我们的座右铭,而且真正把它贯彻到生活当中,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生活在一个非常愉快、非常和谐的环境当中。

具体来讲,这八个字就是要“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仔细回味一下,人生的一切,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与各式各样的人结缘而成就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我们的学业和事业。人们一见面就说“彼此有缘无缘”,都是缘分,有缘是缘分,无缘还是缘分——不成熟的缘分。

佛教的这个“缘”字,有很深的人生意义和哲学意义。要以这个“缘”字作为题目,可以写好几本书来阐述它。佛教更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看作是缘的作用,“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世间的一切,除了缘,没有别的东西了。所以,感恩、包容、分享,是为了更好的结缘;结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感恩、包容、分享。

今天上午的讲座,我想,就讲这一点。下面,我把从书上抄下的几句话,一起跟各位分享。

这几句话是唐代的一位禅师所说。这位禅师叫石头和尚。石头和尚提供一个治疗我们的心的药方,叫《心药方》。为什么要治疗我们的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毛病。我想,没有一个人可以这样说:我的心没有毛病。只有佛的心没有毛病,佛心。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佛心了,每个人的心就没有毛病了。

这个药方很简单,几句话:“慈悲心一片(这是第一味药,要治疗我们心的毛病,要有一颗慈悲的心)、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所谓阴骘,就是积阴德。人不要彼此你害我,我害你,背后里捣鬼,那不是阴骘,不是积阴德)、方便不拘多少(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不拘多少。应该说,给人提供的方便越多越好)。”(2006年5月20日讲于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