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6年度第五期包容从心开始
 

包容从心开始

明勇

将包容落实在行动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有时对于一些小事可以包容,但遇到与自己利害关系比较大的事就包容不了;有时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事能够包容,对于另一方面的事情就包容不了;有时为了一定的目的我们能够包容,但是佛教所讲的无漏的包容,就很难做到。我们自己体验一下,实际上包容是与自己的心量有关系的。有的人心量大些,他能够包容得就多些,做事的时候心态也就平稳些。有的人心量小些,他能够包容得就少些,心态就不会像前者那么安定。

关键要锤炼我们的心量,使我们心量广大。现在从四个方面来介绍:

一,心态的形成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心态下,这个心态时时发生变化。如果心态的变化比较粗,我们就是在粗心的状态下觉察。如果心态变化比较微细,我们就是在微细心的状态下觉察。心态的变化是怎么引起的呢?当我们遇到各种人或事的时候,自心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当外境符合自己愿望的时候,就产生欢喜的情绪。当外境不符合我们愿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的情绪。不管是欢喜,还是烦恼,如果这些积累下来,就会影响心态。如果比较长时间的处在一种低落的情绪之下,心态就会变得沮丧。如果情绪比较欢喜,那么,心态也会得到一个提升。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影响我们心态变化的,一个是情绪,另一个是这个情绪要有一定的积累。我们在生活禅的修行当中经常提到一个词,这个词与“积累”有相反的意思,这个词就是“当下”。积累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或长或短,而“当下”是没有时间的,也可以说是无穷少的时间。当下即是念念迁流,念念无住。刚一提到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假设我们能够把握当下,情绪就没有积累的时间,情绪在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就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态。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果心里总在回忆过去的一件事情,心态就会被这件事情所影响。如果心里总在思索未来的一件事情,为一件事情而担忧,心态就会被未来的这个事情所影响。把握每一个当下,当下的心不可得。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的话,就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心态。

平和的心态是落实包容的前提和基础。心态直接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定。遇到各种情况时,心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就为智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良好的情商,是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因素。所谓正确的解决,也就是客观的解决。

了解了心态形成的过程,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呢?一个是把握情绪,一个是把握当下。如果能够时时处在“当下”,心态也会稳定。但是,“当下”很难做到。如果情绪比较激烈,“当下”更难实现。所以,从根本上讲,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情绪。

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我们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究其原因,是每个人自心的沾染不同。

情绪的产生由两个方面来决定:一个是因,一个是缘。因就是自心的沾染。这个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唯识里面,“沾染”就是“种子”。有了这个沾染,遇到境界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什么是沾染呢?沾染就是我们的心被外境所动了。举个例子:这里有一个杯子,我们看到这个杯子的时候,如果起了欢喜心,拿着杯子把玩,或者买回去珍藏,这就是我们的心有了沾染。这个沾染就是一个种子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当遇到外境的时候,就会有反应。当别人议论这个杯子的时候,沾染的心就会警觉起来。如果别人赞叹这个杯子,会生出欢喜心。如果别人说这个杯子不好,会产生烦恼。这样沾染的心就会随着别人对杯子的议论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自心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沾染。当自心遇到外境的时候,外境有顺这个沾染的,也有不顺这个沾染的。那么自心就随之产生欢喜或者烦恼,由此而影响心态。所以,要解决心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自心沾染的问题。

这里要声明一点,我们提到沾染的时候,不去分别这个沾染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些统统都是沾染。有了这些沾染,你的心就会被外境所动。这是我们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淡化这种沾染。淡化了沾染,就会较少地被外境所动,心态才能保持平稳。

因此,烦恼的根源在自心的沾染。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就要从把握情绪做起。若要把握情绪,就要从净化自心开始。

二、自心的转化

转化自心的过程就是净化自心的过程。自心是本来清净的,如如不动的。如果能把后天的沾染清除了,就可以不为任何境界所动。

要实现自心的净化,可以有各种方法。祖师禅介绍的方法之一就是不对立。

如果两个人有矛盾,搞对立,越对立就会越烦恼。怎样才能实现不对立呢?就是要铲除对立的根源。我们还以杯子为例,如果有人说杯子不好,使我们起了烦恼,我们怎样去对治它呢?这就是我们下手的方法。我们首先要理解,之所以起烦恼是因为我们在此之前有了沾染。如果你能够把这个问题看破,你就不会烦恼了。别人说这个杯子不好,如果这个杯子与我们无关,我们就不会被它所动。所谓情不附物,物岂碍人。我们有烦恼,是因为我们曾经喜欢过这个杯子,有过沾染。你如果能够把烦恼的因找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能够找到因,任何烦恼都会消除。所谓的开悟或者见道,都是对因果规律有了透彻的了解。见到因果规律,就不会再有烦恼。

烦恼并不可怕,一个普通人如果说没有烦恼,只能说明你的烦恼是在潜伏状态,种子还没有现行。还举杯子为例,你如果知道烦恼的生起,是由于曾经有过沾染,一个无意义的欢喜,你还有什么可烦恼呢?所以,禅宗的方法就是要抓住当下的困惑,抓住当下的烦恼,找到它的根源,连根拔掉。就像地里长的草一样,只有抓住这个草,才能够把这个草连根拔掉。如果没有烦恼,就说明你还没有抓住草,草还在那里。所以,有烦恼的时候要坦然地面对,理智地分析它。如果真的能够分析出它的根源所在,这个时候烦恼就消除了。

沾染清除之后,心量就大了。修行的过程也是扩大心量的过程。消除沾染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逆境,一种是对川页境。逆境指逆缘、恶缘,对治的方法就是不对立。有了烦恼,我们不跟他对立。怎么样不对立呢?可以用忏悔的方法。

为什么会有烦恼呢?实际上都是我们过去的起心动念,心有所动,就会在心里形成沾染。我们用忏悔的方法,思维过去的这个沾染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的,都是无明的表现。如果做得到位的话,就能够把沾染清除掉。没有了沾染,就没有了对立,也就没有烦恼了。

我们通过忏悔,忏悔使种子的力量得到削弱,甚至清除,烦恼的强度也会减弱,甚至消除烦恼。种子清除以后,我们的心就得到了净化,随之产生法喜。当种子被清除之后,对境时就不会被其所动。这个不动的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常心。如果我们能够觉照这个平常心,连微细的心动都没有。

我们提倡生活禅,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出现的烦恼这样用功夫的话,心量就会慢慢地扩大,包容就能够不断地得到落实。

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如果找不到准确的根源,就用通忏的方法。即: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针对所有的沾染来忏悔。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前面的功夫,种子被削弱甚至清除,会产生法喜。因为问题解决了,心里释然了。如果有人与你对立,你的充满法喜的心就会影响对方,你的欢喜会感染对方,对方也会因此淡化甚至消除与你的对立情绪,这样就转化了对方,转化了逆缘。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结论:转化对方,从转化自己开始。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只想改变别人,那么我们也改变不了别人,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我们从自己方面先做好,外境也就顺了,逆缘也就成顺缘了。

前面是对逆缘而言。对顺境来说,我们面对顺境会产生欢喜心。如果我们产生欢喜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种子的力量会得到加强。种子的力量得到了加强,一旦生起烦恼,烦恼就会更重。有这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抽烟的人,他抽烟时很高兴,天天抽下去,种子就不断地得到满足,种子的力量就不断地得到加强。如果有一天,他想戒烟了,这就困难了;如果他真想戒掉的话,他戒烟的力量要比种子的力量更强才行。一般人来讲,怎么会有这么强的力量呢?恐怕也只有生命出现危机的时候才有可能吧。

问题不止如此,抽烟只是一个例子,他想抽的烟都可以买到。如果是其他的事,哪能事事都能满愿呢?贪求的种子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带来烦恼。种子的力量越强,烦恼越重,这就是求不得苦。现实生活中哪能每个愿望都满足呢?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你想这样,他想那样。如果共处一个环境,总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一旦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就有烦恼。所以遇到顺境,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再增加种子的力量。所谓平常心,就是不放任欢喜心,保持不动心。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有毅力修行的话,就借此除掉贪求的种子。

三、佛法是心法

佛教研究的对象是心。我们的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佛法有相应的对治方法。佛教的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清除烦恼的种子,净化自心,心量广大,最终超越自我,自在解脱。

佛教的方法,经常提到的如念佛、拜佛、诵经、持咒、坐禅等等,还有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达摩大师在《略辨大乘人道四行观》中,介绍了对治烦恼的方法。

四行观即:第一,报冤行;第二,随缘行;第三,无所求行;第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达摩大师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冤”时,遇到烦恼时,受苦时,应当思维这是过去的恶业成熟了,当然要受苦的果报,并不是外面强加给我们的。如果明白、通达了这个道理,就能够“逢苦不忧”,就能够生起觉照之心,就不会被眼前的境界所转,就与佛教的道理相应,就能够由当下的苦境而进入佛法的修行了。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串,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众生无我”,众生不能自己作主,随业缘而流转,苦乐齐受。如果遇到令人欢喜的事,也是过去所种的善因的结果,善报也会过去的。得与失都能够随川页因缘,心不动摇,就能够与道相应。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世间人迷失在世间事里,处处贪求。有智慧的人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就与世间人的想法不一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心安住在无为法上,身体还是随着因缘而运转。尽管身体还有作为,但心不起执著,“安心无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没有坚固的自性存在,也没有什么值得愿求。“功德黑暗”,功德指善业,黑暗指恶业。自己所作善恶之业,跟随自身,使自己去受善恶之果报。不能脱离三界之束缚,在六道里轮回流转。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因为有身,有身就有苦,就不得安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将诸“有”舍掉,无想无求。无求才是真理,才是最上的法门。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称法行,就是与法相应行。本性清净、缘起性空的道理是为法。一切相都是缘起性空的,无染无著的。离开了由众生相而产生的执著、垢染,一切事物就没有了众生相、就是缘起性空的;离开了由“我”而产生的执著、垢染,一切事物就没有了坚固的自性、就是本性清净的。有智慧的人信受明白这个道理,就在日常行住坐卧中,事事与法相应。

法体即是法的本体,即是性净之理。这里没有悭贪,于身命财三者,都能够布施出去,而没有任何吝惜。明白、通达了施者、受者、所施物这三者都是性空的,都没有执著的余地。“不倚不垢染,化导众生而不取相。这既是自己的修行,也能利益其他的人,也能积聚福慧资粮,庄严菩提之道。行于六度,而心无所著,这就是与法相应了。

四、包容——从心开始

宽广的心量是包容的基础。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扩大我们的心量,包容就可以落实。当落实包容的时候自受用也是是快乐的。外境有川页有逆,我们有方法就能解决问题。方法是用来对治烦恼的,是用来帮助我们实现包容的。如果我们训练到不再需要方法,第一念就能做到包容,当下就能够包容,那就是究竟的包容。

包容是和谐自他关系的方便法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出发点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包容才能和谐相处。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有智慧的人不管外境如何,都能适应、自在。没有智慧的人不能把握自己,被自心的沾染所左右,不能作主。

包容是慈悲心的体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有慈悲心的人也是希望别人快乐的人,希望别人快乐的人也是能包容别人的人。“有慈悲的人没敌人,有智慧的人没烦恼。”

包容是一种智慧。面对争执,需要包容。包容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态度,是对人和事的理解、承认和接纳。

如果过于争辩,就会产生距离和隔阂,就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对立,于解决问题无益。

然而,包容也不是放弃原则。它是一种智慧,是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下解决问题,惟此才能更好地坚持原则。如果两个人有矛盾,他可能会故意和你作对,即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也不接受,因为他感情上受不了。佛教讲广结善缘,有了善缘,对方就容易接受和支持你的观点。

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来寺院请教问题,说:师父呀,做什么事什么事不成,不知为什么?请师父帮忙解决。实际上都是善缘不够。有的人做事就容易成就,有的人做什么什么不成。要想成就事业,先从广结善缘开始,善缘积累多了,大家都对你感恩,都想帮助你,你不让他帮助,他都千方百计地要报答你,你还有什么不能成就呢?我们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不太费力就能成就事业,而有的人却总是障碍重重。广结善缘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包容不单纯是忍让,包容是平常心。如果纯粹从忍让角度去包容,恐怕不能长久,忍一两件事可以,多了恐怕就坚持不下去了。我们讲包容,是要从自心上下功夫,扩大心量。有了这样的心量,包容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反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包容是平常心:逆缘不对立,顺缘不贪染。

包容是落实生活禅修行的方便法门。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从八字方针做起: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懂得感恩的人能够包容,懂得分享的人能够包容,懂得广结善缘的人也能够包容别人。

包容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我们普通人的包容总是有限度的,要实现究竟的包容,只有达到无我的境界。

有“我”,则与“我”对立的事物不能包容。无“我”,则容一切物而如如不动。“我”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把沾染执著为我,把种子执著为我。凡夫的一切起心动念无非是种子在起作用。一个人要抽烟,实际上是沾染在起作用。没有了沾染,没有了习气,就没有要抽烟这件事了。如果我们能够把各种沾染都净化了,无我了,则无事不能容,容一切物而成就一切事。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