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6年度第五期法门周孔的嘉言小品
 

法门周孔的嘉言小品

丁凯

莲池大师(1535—1615),名袾宏,浙江杭州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对他推崇备至,认为是法门周孔,说:“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

莲池聪明颖异,17岁进入县学读书,德行文章就名噪一时。早慧的人一般人世很深,但是莲池却出世很远。在同龄人豪气干云、摩拳擦掌想要“学得权与术,货于帝王家”的时候,他就觉得与生死的问题比较起来,任何尘世的幸福都如梦幻。于是反众道而行之,“栖心净土,淡于世味”。 13年后,随着父母相继过世,作为诀别,莲池给夫人汤氏写了一首诗:

君不见,东家妇,健如虎,腹孕常将年月数,昨宵犹自倚门闾,今朝命已归黄土。又不见,西家子,猛如龙,黄昏饱饭睡正浓,游魂一去不复返,五更命已属阎翁。目前人,尚如此,远地他方那可指,闲将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方信得,紫阳诗,语的言真不可欺,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里已眠尸。伶俐人,休瞌睡,别人与我同一类,狐兔相看不校多,现前放着傍州例。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实可哀,若还要得人身复,东海捞针慢打挨。我作歌,真苦切,眼中滴滴流鲜血,一世交情数句言,从与不从君自决。

汤氏喟然叹道:“君先走,我后一步就来。”接着也出家了。

莲池著述甚丰,全集称《云栖法汇》(有金陵刻经处版本),计有《云栖法汇》、《弥陀疏钞》、《缁门崇行录》、《禅关策进》、《竹窗随笔》、《戒杀放生文》等荦荦大者。相比较而言,《竹窗随笔》最好读,也是愚钝如我读大师著作最喜欢的。

在莲池所处的晚明,同时代的公安三袁,尤其是袁宏道正在风头上。文章写到这时候,一反“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风气,秦汉以来的“文以载道”,统统在三袁那里见了鬼。写文章要的是“独抒性灵,不拘一格”,不仅像清末黄遵宪号召的“我手写我口”,还要有“趣”、有“韵”,用黄宗羲评论袁中道的话说,是“随地涌出,意之所至,无不之焉。”其文就像“写家书一般”(《明文授读》卷二十七)。《竹窗随笔》可以说尽得三袁“独抒性灵”优点,如写家书,笔下带情,娓娓为大众道来,没有一点说教意味,但又比三袁多出了作为一代高僧所独有的圆融见地和明是非、正知见的深刻韵味。

《竹窗随笔》凡三百九十六例。“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词约意明,文简理诣,设能熟习沉玩而励行之,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且近于律,亦近于道矣。”不仅学佛者可以作为“末法之圭臬,照路之明灯”,就是拿来当一般的嘉言小品读,也是余音绕梁,言有尽而意无穷。

譬如“对境”条: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旁。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熔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后任其燔灼,体恒自如,亦不须灭,行将自灭也。初一凡夫,中属修学渐次,最后方名诸如来大圣人也。

人们在财色名利面前,会有不同的反应。打个比喻,就像五种东西放在燃烧的火旁边:第一种反应就像干草,一遇到火,立马熊熊燃烧;第二种像木柴,只要吹几口气,同样燃烧;第三种反应像铁,虽然烧不起来,但时间长了,也会熔化;第四种如同水,不但不被火烧,相反还能克火,但是,要是把水放在釜瓮里面,照样能够沸腾。第一种反应是普通大众的共同心态,随着修养的提高,反应也渐次变化,但是,只有第五种,达到无形无相的空,那就是诸佛大圣人所达到的境界了。

对于“名利”,大家都竞相追逐,然而往往并不能随心所欲。但是,大家却不知道想要推却名利同样也是不可免的。如果稍微动脑想一想,明白“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不可免”这个道理,那追求的意义在哪里?想明白了,对于荣名厚利,就不会自己得到就欢天喜地、得不到就骂骂咧咧,也不会因为别人得到而指桑骂槐、嫉恨不已。“庶几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这样人活得就自在了(见“名利”条)。

也有些人,知道追逐利益的坏处,从而洁身自好,轻利自重。但是这其实不够,因为还“不知好名之为害尤甚”(见“好名”条)。为了出名,故意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事情;为了有好名声,费尽心机掩盖自己的缺点。“终身役役于名之不暇,而暇治身心乎?”“利”关易过,好“名”难免,哪里有空治理自己的身心?

求名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叫悻,不学无术、不应该得名的管是悻是屈,都是求诸于人,向外驰求的,这样就容易受人掌握。但是,学道就不一样,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功不唐捐,这是求诸于己的,不存在悻的侥幸,也没有屈的郁闷(见“学道无悻屈”)。岂不是更实在?

还有一条“厌喧求静”,也甚合我意。莲池说,独自一人在房间里面静修,如果稍微有人说话就认为是一种妨碍,那我们可以禁止别人说话;如果院子里的乌鸦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那可以把这些鸟赶走;虎豹啸于山林,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请猎人去捕捉。这些干扰都可以如己所愿,能够一一清除,但是,要来个风声、雨声、流水声,来个电闪雷鸣,怎么办?所以“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环境的干扰实际上是不堪其多,没有办法清除殆尽。如果只有等到“除境”才能安心,那结果是“道终不可学矣”。

这类谈性命、谈性情、劝人向善的嘉言小品,大致滥觞于南宋初年李昌龄作的《太上感应篇》(见龚鹏程,“序蔡志忠漫画《菜根谭》”),到了晚明的小品家中,蔚为大观,出现了像陈继儒《岩栖幽事》、洪自诚《菜根谭》一类“短章小词,皆有风致”的集大成者。然而,晚明小品普遍存在“好逞小慧”的毛病。有才智,有悟性如陈继儒,其《岩栖幽事》有的是警句、隽语、清言,你可以一句句地摘出很多好句子,但就是“有名句,无名篇”,因为过于欣赏自家的聪明,并且迫不及待地展示,结果往往造成文章叠床架屋,不堪忍受看到的每行字都是“提神”的警句!

胡适说过,判断文字是否“好”与“妙”,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什么是文学》)。而文章的深度有三个阶段:“浅入而浅出者为下;深入而深出者胜之;深入而浅出者为上”《<蕙的风>序》。照这个标准,《竹窗随笔》言近而旨远,融经铸史,亦骈亦散,有语录的味道,但多了点趣味;有随笔的样子,但更多一点整饬;好像说教,可是分明又那么清丽透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为上”之作。所以值得把《竹窗随笔》备置案头,如“红宝书”,时时翻检。

[后记:2006年7月某周日,溽暑,挥汗如雨。与李可博士赴灵隐寺拜访衍空法师。空师毕业于闽南佛学院,俊雅清矍,道骨不凡。在空师引领下,在灵隐寺盘桓一天。空调房里对着青山湿岚,品茗聊天,思接千载。时空师正管理灵隐寺图书馆,蒙其厚意,赠我《竹窗随笔》等书,得以见识莲池大师吉光片羽。愚钝如我,偶有所感,皆空师之助也!]

相差链接: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录 (白话)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是杭州人,3l岁出家。莲池大师与憨山、紫柏、藕益三位大师,宗说兼通,解行并应,宏宗演教,著作等身,后人尊为明清四大高僧也。莲池大师所著《竹窗随笔》是佛教随笔精品,在中国佛教史乃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现摘录几则译为白话的篇什与各位分享。

心喻

心是无形相守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对着镜的时候,镜不会把物的影像映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的时候,镜不会因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的时候,镜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下来。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像镜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心得

凭耳朵听闻所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的知识广;用眼睛看读所得的知识,又不如用心领会,能悟明事理,则所得的知识极其广博。所以,学习必须以心领悟为主,目读为副,耳听为辅助。如果以目读取代心悟,已属浅陋了,如以耳听取代目读,那就更加浅陋了。

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各伴随着自己的爱好一直生活到老死。但由于各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不同,所以,从各人所爱好的事类中,也可分出其清浊不同的品格。最污浊的是好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饮。稍清高的,则有的爱好收集古董玩器,有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爱好山水风景,有的爱好吟咏诗词歌赋;再上一等的,则爱好文学,喜欢读有益于身心修养的书。以上种种爱好之中,要算读书为最胜了。但读书虽好,也不过是世间法,假如能读佛经,研究内典,那就比读世俗的书又上一等了。研读佛经,原是为了修行,如果有人喜欢清修,时时保持内心宁静、清净,自然比单读佛经又更上一等了,算得上世间、出世间种种爱好中最为殊胜的一种。综上所述,人的不同爱好,自至浊而稍清而至于净,使精神生活逐渐升华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好比吃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甘甜。

对境

人们当着财色名利的境界现前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今以比喻说明:譬如聚一堆火在此,有五种东西在火旁。第一种干草,一遇到火,立即燃烧。第二种木柴,虽不会立即燃烧,但只要吹几口气,也就燃烧了。第三种铁,铁遇到火是不可能燃烧的,但被烧到一定的热度,也会熔化的。第四种水,不但不能燃烧,而且还可以把火熄灭;可是如果把水装入釜瓮中燃烧起来,还是可以把水烧沸的。第五种空,因为空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任你烈火怎样焚烧,空的体性永远安然无损,用不着去灭火,火势必自灭。在这五种中,第一种如凡夫,中间三种如修行佛法由浅至深的渐次工夫;最后一种才是诸佛大圣人所证的精神境界。

以苦为乐

厕虫生活在臭秽的粪坑中,狗和羊看见它们,认为它们真是太苦了,但厕虫自不觉其苦,还以为很快乐;狗羊生活在肮脏的草地上,人们看到它们,也认为它们真是太苦了,但狗羊自不觉其苦,还以为很快乐;人类生活在充满恶浊的世间里,以天人的眼光看世人,觉得人类实在太苦了,但人类自不觉其苦,还以为很快乐呢。由此向上类推,即使是天人也还是以苦为乐的。唯有净土,才完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果能信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则求生净土之心,纵有万牛之力也无法挽回。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