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6年度第三期 新加坡莲山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新加坡莲山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净慧

(接上期)

2005年12月14日

一切万法的本相都是不住、无常,所谓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住相。其过程虽有生住异灭,但是这四相在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在一念之间,同时展现,并没有前后与阶段性。因为生住异灭都是刹那进行,一切诸法究竟是无常、无住。

但是,我们凡夫的心有我执、法执,其本质就是把一切看成固定、不变、常。正因为如此,在物我之间产生根本对立,不能协调一致。我们的心与一切迁流变化的万法的现实是冲突的,所以有矛盾、问题、争斗。我们方寸之间总在打仗,人我关系也不安宁。国家、世界都是由于方寸乱了,才有种种问题产生。

我们修行参禅开悟,就是要证得无住之心,以无住心对无住境,以如如之智照得如如之理,这就是禅宗、佛法要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听到这八个字,豁然大悟。天下多少修道人听了这八个字,打开了智慧之门,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人生的根本问题在于物我对立,自他对立,要消除对立,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来处理这本不存在的问题,而又实实在在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当下这一念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金刚经》讲破相、破执,最终目的在于显示无住之心,就是要让众生契入这颗无住心。我们修行人破我执、法执,其目的亦在于此。怎样才能使当下这一念心不生不灭,呈现出新的最原始的状态?我们在修行用功中,就是要把握这件事,参话头、起疑情,疑到山穷水尽,转身之时,便呈现这一念不生的新的境界o

《宗镜录》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原o”我们这一念心,不生不灭,前际即前念,后际即后念,前念、后念之间没有缝隙,根尘相脱,这时造体独立,灵明觉照如灯,历历孤明,通天彻地。这种境界若能持续,则能达到物我皆如,我也如,物也如,如禅堂的这副对联,“身如口如心也如”,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能够呈现这种心灵境界,只有自我的受用,自我的欣赏,这是不共的。

所谓自受用,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修一切法门所要达到的都是这样,有的是弯路,有的是一超直入。直指人心,唯一捷径只有禅宗一法。禅宗的根本生命在于顿悟顿证,不立阶级。若离开顿悟顿证,就不是禅宗,是其他法门。

一念不生这种境界,百丈禅师有几句话,非常重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灵光就是真如佛性,在用功用到山穷水尽得转身时,根与尘相脱,即前后际断。众生之所以迷,在于根尘相接,产生贪嗔痴慢疑。根尘相脱,无有妄想,只有灵光独耀,这就是真心的显现。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本体显现是无法表示的,是语言文字所不到的。“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我们这颗心清净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欠无余。我们见到这颗心以后,该怎么办啊?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要好好保任,在二六时中,一切妄想自然与心不相干,心不受染污,即如如佛也。第一个“如”是形容词,第二个“如”是名词,自己的心就象如如不动的佛。如去如来,如者不变义,我们的心只要没有外在一切烦恼所染污,所谓在尘不染尘,就能当体证到如如之佛,见到如如之佛,经验到如如之佛。这种境界是开悟者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参话头时,真正参起疑情,不管有多困难,都不要放过。久而久之,自然有好消息出现,这个好消息就是百丈所说的“灵光独耀”。

历代祖师开悟,悟此一点;我们想要开悟,也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历史上有一个张拙秀才,他想去参拜石霜庆诸禅师,张拙在功夫上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想找一个师父捅破窗户,亲见本来面目。石霜禅师见到秀才,问:“秀才何名?”张拙说:“我姓张,名拙。”石霜禅师用一个反激法,说:“觅巧尚不可得,拙从何来?”这一问把张秀才逼到无路可去,一击之下,一念契入无生。然后,他写了非常有名的张拙得道诗,得到石霜的印证。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我们这颗心是光明寂照,充满恒沙,凡圣都在其中。“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一念不生时就会全体呈现,根尘相接,妄念纷飞,光明就没有了。“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成邪”,想要断除妄想反而会增加妄想,真如就在当下,所谓“平常心是道”。道是现成的,想趣向真如亦是邪知邪见。“随川页世缘无挂碍,涅棠生死等空花”,证得如如之理,随缘任运,无挂无碍,生死涅棠一切对立的东西都不存在,当下即是大涅棠、大自在。

这首诗在禅门传诵很广,全文如下: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成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大喝一声)参!

2005年12月15日

《法华经》上说: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一大事因缘,是佛陀本怀。菩提达磨之所以会来中国,他发现震旦这个国家有许多上乘根器的人,所以来中国弘扬最上乘禅法,以《楞伽经》为依据,菩提达磨所传正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法门。达磨的禅法,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阶级。与教下所说一步一步趣入佛之知见有所不同,达磨所传禅法,在一念无生的证量下,就完成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从达磨到六祖,不断地把顿教法门,不惜生命加以宣扬。达磨到中国,历经千难万险;二祖被迫害致死,三祖传法后便隐居;四祖、五祖才有自己的寺院,能聚徒说法,形成一定气候。四祖、五祖受到帝王的重视,唐太宗四次下诏,请四祖到宫廷说法,四祖婉拒。五祖、六祖亦是这样,保持平淡宗风,想象古代禅师人格,高峻禅风,亮节宗风,我等何其汗颜!

禅宗顿悟法门,在佛教各宗派中,是不共的。汉传佛教有了禅宗顿悟法门,才有汉传佛教的地位。汉传与南传、藏传不同,最大特色在于顿悟法门。唐代有僧人到西藏传最上乘法,藏传佛教接触到顿悟法门,非常害怕,将当时的摩诃衍禅师赶出藏地。

汉传佛教在中国文化基础上所形成天台、华严、禅宗,这三个宗派与印度原来所传教义、修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禅宗,吸收儒家、道家文化之长,融入自己的体系,使佛教在中国打开局面,使佛教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佛教。

禅宗顿悟法门是汉传佛教最大的优势,是精华所在。佛教传人周边国家,包括新加坡。以韩国、日本为例,在韩国,最大宗派是曹溪宗,占全国佛教徒百分之九十。曹溪宗前身即临济宗,为了直接使韩国禅宗与六祖禅接轨,所以称为曹溪宗,这是以禅作为一个国家佛教的根本。我们再看日本,中国各大宗派都传人日本,都形成相当的气候。禅宗传人较晚,在南宋时期。

现在西方人重视日本佛教,不是义理,而是禅宗的修持。在日本,有许多西方人住在寺院参禅,跟日本禅师学习一、二十年的人都有。日本禅宗为什么有地位,因为铃木大拙到西方弘扬禅宗,在许多国家进行演讲,用英文写了介绍日本禅的著作。于是,西方人以为禅是日本的,不知禅是从中国传到日本。

日本有曹洞宗、临济宗、黄檗宗,传承、修持各有所差别。每年有几次接心活动,即是打七,因为在打七中,主七和尚要问话,问到位,答到位,要印证,故为“接心”。今年十月,妙心寺有两百人到柏林禅寺举行接心活动,虽是演示,但其阵容之大,难以想象。同是十月,来了四、五十位欧洲的禅修者,他们是从日本禅者那里学习赵州禅,传了好几代。后来,找到根了,发现赵州在河北。于是,他们这批人来柏林寺打了一个禅七,他们才知道禅的根本在中国,日本禅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西方人重视日本佛教,主要是禅修实践。而其他研究学问的,都是研究中国佛教,有文字资料的障碍,所以不受重视。相反,中国对日本的重视,是学术、考据方面,对他们的禅法很多人不屑一顾。实际上,日本禅法有传统,仍然有开悟见性的人。

我们中国汉传佛教,以及汉文化圈各个国家、地区的汉传佛教,究竟以什么作为独有的特色、优势。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这句话在文章中引用的频率最高,有没有人去实践,我相信是很少、很少。汉传佛教寺院,尤其是禅宗寺院以什么作为看家本领、绝招、绝活,我想一定要重视禅的实修。没有禅的实修,汉传佛教寺院很空洞。从大陆来说,所有的寺院整天都在忙,小寺院每天普佛、焰口,大寺院在忙传戒、开光、水陆,很少想到我们汉传佛教的根本大事。所以,汉传佛教形不成自己的宗风、优势。

来到双林寺,环境很好,一草一木,每一尊佛像、每一件供器,都非常精致庄严,简直是汉传佛教的博物馆,非常宁静。参拜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很安静,不会嘈杂。反观大陆的寺院,相信在座诸位参拜过许多寺院,如市场一般,清净庄严的气氛不见了,“经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修行氛围很少。

出家人以什么得到社会、信徒的尊重呢?自古以来,都以道德、文章为重。提倡禅修,提倡每一个汉传佛教寺院恢复自己的宗风,树立自己的宗风,是当务之急。

禅既然是顿悟法门,顿悟与渐悟,是两个不同概念o“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者即是渐,后者即是顿。顿悟自心而悟无所得,正是《金刚经》的精神。有不少汉传佛教人士,无论是出家法师,还是在家居士,总觉得汉传佛教求不到法,于是便转到南传、藏传,以为有所取、有所得。但是,有所取、有所得,都是不究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顿明心地,悟无所得。有所得便有局限,这是大乘佛教要破除的。

有人说,禅很好,但是没次第。天台宗的次第禅是非常严密的,但是有几个人按照次第禅去修习?四禅八定,一定、一定地提升,那不是凭空想象的,是身体力行的。祖师禅就是无次第,如来禅是有次第的。因为对于祖师禅来说,所有次第都在一念之间完成,“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正是这个意思。

青原行思禅师是六祖的两大弟子之一,另一位是南岳怀让。行思禅师出身在江西吉安,出家后一直在修行,因为吉安在初唐时,就是四祖弘化的地方,有禅风的传播是显而易见的。行思在没有亲近六祖以前,就对禅有所心得,因仰慕六祖禅风,于是往曹溪参拜六祖。见到六祖后,问六祖:“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六祖问:“汝曾作甚么来?”行思说:“圣谛亦不为。”六祖说:“落何阶级?”行思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当即印证,让他首众,分座说法。

所以,禅宗是没有次第的,若按次第,便又回到如来禅,那就不稀罕了。有人问我说,你在传生活禅,生活禅很好,有次第可修吗?生活禅就是祖师禅在今天环境下的“新版本”,它并没有脱离祖师禅。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思考问题,建造寺院,树立宗风,一定要想到我们的优势所在。

现在的汉传佛教都成为“百货公司”了,也打禅七,也打净七,也做水陆。从好处说,广泛接引信徒;仔细想想,那就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宗风。在日本的寺院,每一座寺院都不是百货商店,是专卖店。日本有位出家人到柏林寺,看见我们在做功课,便问:“你们是禅宗寺院,怎么也念阿弥陀佛呢?”我回答说:“从明朝到现在,中国禅宗寺院由于净土念佛趋势,这个传统已经有几百年了。”所以,我们今天的汉传佛教寺院一定要成为“专卖店”,才有出路,必须形成自己的宗风。各宗派的寺院都有自己的宗风,各个寺院的宗风建立起来,佛教整体的发展就会有基础。

今天,在禅七快结束时,讲一点自己的感想,向各位法师请教!

此次禅七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最后交流分享。

七天来,常住成就我们,惟俨大和尚成就我们,内外护七师、义工成就我们,因缘非常殊胜。道场清净,条件优越,在这种环境下,参禅打坐是最有利的。修行要靠自性自悟,对初学者来说,环境是很重要的。达磨有四句话:“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外息诸缘”就是指外在环境,如果环境嘈杂,无内外善知识护持,成就就很困难。内缘就是我们本身,自性自悟。

这次双林寺结七参禅,是中兴以来第一次,非常成功。这些成功有多种条件:一是新力口坡各位法师、各位居士都有很好的修行素质、修养素质。二是各位在禅七中都能按照打七的要求,依我的话说“大家非常听招呼守范围”。七天来,无任何事故,清清净净,平平安安,真是稀有难得,得未曾有。

禅宗一法,从达磨以来,就是讲安心。为什么要开悟啊?因为心不安;心不安就因为种种烦恼,这种烦恼让我们吃不香、住不安,在家人有家眷却不和川页,出家人有道场却很难安住。烦恼是从无明来,只有用禅宗一法,去除妄想,心即安住。达磨到中国来教化二祖,就是要二祖安心,达磨所说的法就是要让学法的人安心。在达磨《二入四行论》序文中说:

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达磨说用壁观的方法来安心,壁观是比喻,后代理解成面壁而坐,这可能也是一种修行的形式。实际上要心如壁观,如铜浇铁铸,任何烦恼都不可能侵入。心地太平,方寸之地就会太平无事。只要有分别,就会有妄想起来,起妄是由于惑,因惑造业,因业感果。要返妄归真,只有用壁观的方法,最直接、最了当,心如墙壁就会安下来。

安心一法,从求那跋陀罗到菩提达磨、二祖、三祖、四祖,四祖有《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人道是为了安心,心不安则身不安,身不安则天下不安。每个人心安、身安了,社会、国家、天下就会太平了,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根本、佛法的根本。

禅七结束了,我们将回到生活,回到各种人际关系中。我们的心怎么能安下来,就是要在生活中修习禅定,使我们的心如墙壁一样,在生活中能安心、能修行。我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禅堂也是生活,堂内、堂外都是生活,禅堂内外是道场,处处可以修行,处处可以安心。五祖说:“四仪作道场,三业为佛事。”行住坐卧都是道场,然后在身、口、意三业中修行。所以,将修行落实于生活,在生活中实现修行。

人生在世,只要有一口气,就有生活,有生活就会有生死。生死是念念相续,刹那不住,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使我们的心如墙壁,保持清净无染的状态。在1992年柏林寺第一次举行禅七时,我提出四句话: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时时刻刻能够安心,就是在道场中,就是在作佛事。以佛心作佛事,一切事都是佛事。以妄想心作佛事,这是妄想而不是佛事。只有远离四相,一切法皆是佛法。处处著相而求,则会远离佛法。希望各位居士能够依此在生活中运用、落实,则能处处自在、处处吉祥。

这次非常感谢常住,感谢惟俨大和尚,使我们一行与各位居士结此胜缘,一起修习禅宗无上法门,实为三生有幸。(全文完)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