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6年度第二期寒山子诗一首赏析
 

寒山子诗一首赏析

黎小冰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寒山道》

寒山子是唐代继王梵志之后的又一神秘诗僧。唐朝末年,著名高道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一书里这样记述他:“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雪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即桐柏宫道士)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这首《杏杏寒山道》,就是诗僧描述寒山空寂清冷,充满禅味的代表作。

诗中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即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一条幽深莫测、寒气侵人的山路,盘绕在寂寥冷落的山涧边。“杳”,《说文解字》析为“冥也”,日在木下,言其昏暗幽远;“落落”,草零木落,原指萧疏荒凉或落叶堆积。一指天色一指景色,“杳沓”、“落落”的迭字连用,把人引入冷森森的奇特境界。这两句诗先言山远途偏,后叙谷荒水寒,二句连起来,开拓出一个幽深荒僻的空间,远离尘嚣的山中气氛笼罩全篇。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这是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诗中连用“啾啾”、“寂寂”两个迭字句,更富于变化。“啾啾”,以细碎凄切的鸟语反衬出山路的清幽;“寂寂”,以阒无音响的冷寂说明人迹罕至。“啾啾”、“寂寂”的强烈对比,以有写无,所谓:鸟鸣山更幽,而更增其幽凄之感。首句言色,此句谈声,由色入声,可知声稀时有时无,仿佛难辨,是纯山中人才能道得。

如果说前四句以写山路的静态为主,那么以下两句“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则已转向动态描画,着意表现诗人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淅”,撒米声,这里指风过林叶,如撒米般有质感,并用面接,更增其可感之凉,必与体温不同,才能辨之。诗歌写到这里可谓声色触觉,层层近来。“淅淅”是风过阵阵,“纷纷”是雪落不停,与前面听觉上的不时点破寂静的空白的无规则鸟声相比,这两句呈现的都是一些感觉剧烈的节奏运动。随着迎风踏雪而来的诗人,山路周围顿时充满生机,从而打破一直凝滞不动的氛围。“风吹面”、“雪积身”,表明诗人正沿着这条寒山路攀登,进入深山,直上高峰。

最后两句:“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情中见景。“朝朝”,“岁岁”,属长短不同的时间概念,而迭字连用,同样可言时间之悠长。也就是说,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以示其超然物外的冷漠心情,与前面孤寂幽深的山路描写,很自然的融合为一体。如果说,前面六句是景中含情,那么结尾两句则是情中寓景。两种表现手法巧妙结合,使诗中的情与景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

全诗八句,每句都连用叠字。可谓前接诗经《硕人》,后启李易安《声声慢》,是叠字之千古佳作。诗用叠字最难,用得不好,便就入于繁复。可是寒山子在这里连用叠字,由于变化层出,所以让人看上去感到别具情状,意境深远,可谓因难见易,妙手拈来。不仅如此,迭字的连用,还可以使作品进一步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和回环的音乐美。从整体上来看,“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再配上整齐的形式和音乐的美感,把个寒山的山、水、风、雪、境、意,交互组合成为一个清冷幽静而又充满禅味的整体。正如陈慧剑《寒山子研究》赞美此诗说:“美得象仙境,静得象永恒,幽得象古庙,荒得象沙漠。”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