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6年度第一期新加坡莲山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新加坡莲山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净慧

(2005年12月10日)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次新加坡双林禅寺举行禅七,邀请本人前来主七,自己感到非常的惭愧,也非常惶恐。所谓惭愧,就是自己出家几十年,由于种种的原因,种种的经历,并没有真正的去好好的修持。感到惶恐是自己无修无证,在禅七当中说要我讲句话,万一讲错了、引导错了,对各位在修行上造成障碍,那就是罪过,所以感到非常的惶恐。不过既然应邀前来,也就不免在各位面前抛砖引玉,聊做引导而已。新加坡是佛法非常兴盛的地方,来此讲经弘法的法师很多,各位对于修行、对于佛法都是很有基础的,本人所讲的也都是古代祖师大德的陈言剩语,我只不过拿来重新加以诠释而已。

谈到禅宗这一法,可以说是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产生的一个崭新的,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佛教宗派。禅宗从根本上把握了佛陀的本怀,直接让我们众生能够找到我们的根本是什么,让学佛的人一超直入,不要走弯路,所以禅宗一法叫做“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四句话就是禅宗的宗旨,就是禅宗的精神,就是禅宗的特色。它与其他的宗派完全不相同,它不是在文字上去追求、不是在分别上用功夫,而是直指人心。人心者佛心也。直指人心,每个人都具足佛性,每个人都能够当下见性成佛。由此看来,禅宗一法的确是顿教法门。

这个顿教法门,同我们南方的人特有因缘,因为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在岭南弘传顿教法门。我们新力口坡自古以来和岭南有莫大的因缘,新力口坡的佛教和岭南的佛教也有莫大的因缘,所以说在新加坡这块土地上,来弘扬禅宗的顿教法门,我想在当今来说是最契时机。佛教有许多的法门,总结起来有南传、汉传、藏传,有显有密。禅宗在哪一传呢?它就是教外别传。所以说,我们如果真正能够在此地把禅宗的顿教法门,好好的加以提倡,一定是别开生面,会使佛法的弘传的局面焕然一新。我们大家坐在这里,打禅七、用功夫,古人关于如何进入禅宗这一法,有许多的开示,有许多的教诫,在不立文字的当中,又网开一面,也指出一些方法,指出一些途径,使我们能够乘着途径而进入禅门。在清朝,福建鼓山有一位永觉元贤禅师,他说修道有三要:“第一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住。”他说这三条、这三要,是我们开始用功,建立起对顿教法门的信心的一个要求。

所谓信得及,信什么呢?就是要信根本。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念,具足与佛无二无别的光明智慧、自在和功德。一定要信此一点,不信此一点那就无法进入禅门。在古代、在现代有许多的禅门大德,就是由于信得及,所以他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彻悟心源。我们当下这颗心,当下这一念,具足恒沙功德,清清净净,不生不灭。如果我们静静的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当下这颗心,与佛祖无二无别。

六祖在唐朝的时候,他是一位砍柴的人,是一位广东人。广东在唐朝的时候,算是一个不开化的地方。六祖闻到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了义的佛语,当下就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是一句了不起的话,他一定要找到弘扬这个经典的地方,一定要找到弘扬这部经典的人。于是,他得知弘扬这部经典的地方在湖北的黄梅,距离岭南遥遥数千里,于是他就徒步前往,到达那里之后,经过几个月的苦行,最后在五祖的开导下,终于明心见性。当他明心见性之后,说了什么话呢?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他明白了这个道理,明见了佛性,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说出了这五个何期自性。这五点或者说更多的语言,都是在描述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六祖有这颗心,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这颗心,都是跟六祖的这颗心无二无别,如果我们信得及,当下就与六祖同一鼻孔出气。

在六祖的再传弟子中,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马祖道一门下出了八十一员大善知识,其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做大珠慧海禅师。一天,大珠慧海来参拜马祖,马祖就问他:“你从哪里来啊?”大珠说:“我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即问他:“你来此拟需何物呢?”也就是说你来我这里想求什么呢?大珠说:“我唯求做佛。”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啊!还有什么佛法呢!你自己宝藏不顾,却要抛家散走做什么啊!”大珠说:“哪一个是我自家的宝藏呢?”也就是说什么东西是我自己的宝藏啊!马祖说:“就是你现在知道问我的,那就是你自己的宝藏。”大珠慧海当下心开意解,大彻大悟,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所以古人对此事信得及,信得及就悟得快,信不及就难以开悟。所谓信得及是什么呢?就是要敢于承当,敢于承当自己与佛无二无别。

信得及还要放得下,放不下也难以契入顿教法门。放下什么呢?放下那些你不肯放下的东西,满肚子的佛法要放下,满腹经纶要放下,那些是什么呢?那些都是妄想、分别、名言、概念,与自己的本来面目毫不相干,还要把世间的一切的贪嗔痴放下,一切的执著放下,连放下这个念头也要放下,才能够自在的进入禅门,才能够自觉的来要求自己,才能够在远离一切的分别执著的前提下,进入无分别的境界。要进入无分别的境界,如果放不下,这个目标永远都达不到。赵州门下有一位严阳尊者,他来参赵州的时候,就向赵州说:“我一物不将来时,怎么办呢?”赵州说:“放下着。”严阳说:“我既然是一物不将来,还放下个什么呢?”赵州说:“放不下,担起去。”严阳尊者就在赵州这一句话下当下开悟。不过严阳尊者当时的功夫是什么呢?已经到了一物不将来的时候,可以说他用功用到了炉火纯青,用到了一念不生的那种境界,到了一念不生的那种境界还要放下,放下什么呢?连你那个一念不生的境界也要放下,因为如果你不放下,就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当中,那还是一种执著,依然不能前进,所以说放得下非常的重要。放得下尽管有次第,开始用功的时候要放下,功夫纯熟的时候要放下,有了受用后要放下,放下什么?要层层深入不能够有放不下,放不下就有障碍,有障碍就有局限,有局限就无法进步。

还要守得住。前面说要放得下,现在又说要守得住,不是前后矛盾吗?守什么呢,就是守你信得及,放得下的那些东西。如果你守不住就会失去觉照,你就会在用功的途中不能精进,不能够勇往直前,所以一定要守得住。守住了,我们用工夫就能成片,守住了,就能够一番一番的好境界层出不穷。所谓守得住,不是一个固定的功夫,他是在每一步都要守得住,每一步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糊里糊涂。这种守得住是活法,不是死法。佛不以死法与人,祖师更不以死法与人。所以在我们用功开始进入禅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点要求:“要信得及,要放得下,要守得住”。

(2005年12月11日)

大和尚慈悲:

常住各位班首师父慈悲: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一个题目,就是参禅的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第一就是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住。在昨天的分享中一再的强调,所谓信得及,就是要信我们即心是佛。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成佛,所以才来学佛。如果说成佛是很遥远的事情,我们学佛目标就会很渺茫。如果说我们能够顿见佛性、顿悟佛心、顿见自性,当下就是佛。那我们学佛的信心就会百倍的增长,我们就会勇往直前的去走向这目标。

六祖大师到达黄梅的时候,五祖问他:“欲求何事?”六祖说:“唯求做佛,不求余物o”他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做佛,不求别的。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葛獠,若为堪作佛?”意思是说,你是南方边地的人,又是个不开化的民族,你怎么能够做佛呢?五祖故意用否定的方式来困扰六祖,来逼六祖,看他还能说出什么话来。果然,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句话一说出来,我想五祖感到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今天如果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感到震惊,感到震撼。这是六祖以前的人从来没说过的话,这句话一说出来真是晴天霹雳,真是像项羽所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有那样的一种豪迈的口气,所以六祖能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祖师之一,绝对不是凭空而来。所以说成佛不是件难事,而最难的是如何来克服我们的卑劣心、下劣心、不敢承当的心。只要勇于承当,人人当下是佛。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说是困难就是我们有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分别,种种的分别做的计度;说容易只要把一切想得到的事情都放下,向那个想不到的地方又说不出的地方,向那个没有路口的地方走过去,那就非常的容易,所以说我们当下一念就是佛。

梁朝的时候有一位傅大士,他与达磨祖师同时。他描述了关于我们与佛同在的一种状况。他说我们每个人“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佛从来没离开过我们,“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佛从来就是与我们同在,我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佛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每天起来的时候,佛也跟我们一起起来了。起坐一切时、一切处我们都与佛同在。究竟什么是佛呢?“只这语声是”,佛的作用就显示在我们开言吐语,举手投足之间。所以说只要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体验,人人当下就是佛。

临济祖师告诉我们,我们当下这一颗心就像一道神光,亘古以来不曾断灭,只是我们不识不知而已。他说:“你一念心上清净光,就是你屋里法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分别光,就是你屋里报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差别光,就是你屋里化身佛;这三种身即今目前你听法的人。”这都是临济祖师讲的原话。我们今天说法的人,如果不迷失的话就是佛在说法;听法的人如果不迷失,敢于承当的话,就是佛在听法。临济祖师说:“我们这颗心无形无相,贯通十方,在眼日见,在耳日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这就是我们佛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自心真佛的作用。到哪里去找佛啊!心外无佛,心外无法。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法即是心,心即是法。所以《华严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也千万不要误解,我们现前一念心有了清净光,才是我们自己的法身佛;有了无分别的光,才是自己的报身佛;有了无差别的光,才是自己的应身佛。清净光、无分别光、无差别光有这种境界,那就是三身具足佛现前,没有这种境界,佛是佛,自己是自己,还是了不相干。所以说,如何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佛性,能够显现出来,能够发挥作用,能够有清净光、有无分别光、有无差别光,那还是要用一番工夫。在见地上可以说当下是佛,在功夫上还是要认真地去做。不认真的去做,佛即是心即不了,功夫就是在这“即”字上,即不了还不是佛。所谓一念悟众生是佛,一念迷我们这个自性的佛又成了众生。迷悟之间好象就是隔着一张纸,一捅就破。但是,要捅破这张迷悟之间的纸,也要做一番苦功夫。

古人在做功夫上有种种的方便,禅宗一法从达磨到六祖都是用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都是用的直指的方法,就像我们禅堂里放的这块直指牌一样,就是直接指示,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与佛无二无别。在过去上根利智的人,直指的方法非常有效。说了就认识到了,认识到了,就照着去做,就照佛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越往后的人机巧心越重,说是佛可以,照佛那样去做,做不到。所以就有种种的方便,来使我们逐步的断除习气,逐步的破除烦恼,真正认识到自心是佛。禅宗的方法,到后来有所谓的参公案、参话头。禅宗的公案一般说起来,所谓一千七百个葛藤。那一千七百个葛藤,就是一千七百则公案。公案是什么东西呢?公案者,教案也。就是老师解决学生问题所积累的经验,所采取的方法,所达到的结果,然后就形成了所谓的公案。后来参禅的人,往往就由过去禅师所积累的公案,按照公案的路数来找自己的心,来找自己的本来面目。

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自己本来面目”,这个公案应该说出现的最早,因为在六祖坛经上就有,六祖对惠明上座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在《六祖坛经》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公案。这个公案的寿命最长,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他的公案留下来的不多,一般随着禅宗历史的发展,随着佛教各宗派历史的发展,也不断的产生新的应。

怎么用这个方法,四祖大师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叫做“守一不移”。这个方法是从宝志公流传下来的,为天台宗的人所吸收,也为禅宗的人所吸收。“守一”本来是道教的一个概念,佛教把它借用过来,成为我们用功的一个方法。四祖大师在他的《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这篇文章中说到:“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空净眼,是般若智慧之眼,所以才是空净眼。以般若智慧之眼,把意念放在一件事物上,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不管是白天还是在晚上,要专要精,不要间断。“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我们的念头往往是妄念纷飞,时起时落,有时候把握的住,有时把握不住,怎么办呢?要赶快收摄起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这是打的一个比喻,比喻我们这个心,就像一只鸟一样,这个方法就像一条绳子,这个绳子系在鸟的足上,鸟要飞用手拽一下,使它收摄起来,不打妄想,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在六尘上生心动念。四祖的话说了到现在一千三百多年,听起来还是非常的新鲜,非常的有生命力。我们按照守一不移的这种方法来看一个话头、参一个公案,就是我们进入禅门的一个方便。守一不移往往还难以把握,我这几年提出了一个修行的六字口诀,就叫专注、清明、绵密。专注,就是守一;清明,就是不移。因为只有清明才知道你这个念头,知道你这个方法是在还是不在,你如果糊里糊涂的,念头走了你都不知道。所以既要专注又要清明。第三呢,还要绵密,不要间断,一间断了又在专注上用力。专注可以说是止,清明可以说是观,绵密可以说是止观并用。也可以说专注是定,清明是慧,绵密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这个方法对于参禅看话头非常有用,非常容易进入境界。所以提供给各位在修行中来做参考。

今天所讲的前面一段可以说是见地,是谓即心是佛。那就是一个见地上的问题。后面所讲的要看一个话头,要用一个方法,所谓守一不移,这些都是属于功夫。学习佛法要有理论的指导,那就是正确的见地。要有实践工夫,那就是在理论指导下,在见地指导下的功夫,这两种缺一不可。如果说只有见地,那就是说食不饱,落入空;只有功夫,可能会落入盲修瞎练。所以学习佛法、参禅都要重视见地与功夫,在没有开见地之前,见地是第一位的,在开了见地以后,功夫是第一位的。

记得在二祖的传记当中说到:二祖传法给三祖之后,他就改形易服,流浪街头,有时到淫房,有时到酒肆,有人就问二祖,“你不是一个道人吗?为什么还要这样啊?”二祖说:“我自调心干汝何事呢?”像二祖那样的过来人,他还要对境验心来做功夫,可见功夫是一个长期的。功夫到了,见地会增长,见地增长了,功夫会加强,所以这两者互相增上。这是修一切法门的一个共性的东西,不仅禅宗如此,其他各宗派都有理论与观法。所谓观法,就是实践,理论就是见地。佛教的正法是什么呢?是以教证为体,教就是见地,证就是功夫,以教证为体,有实践有理论,就有佛法,就有佛的正法住世。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