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05年度第六期 / 六祖坛经讲记 |
六祖坛经讲记 净慧 |
(接上期) “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这一段是六祖大师对波罗蜜的独到解释。他的这个比喻非常有特色。这里有两三处值得大家注意: 一个就是著境与离境的问题。著境就是生灭起,离境就是生灭灭。根据《金刚经》来讲,著境就是我们的心染著六尘,离境就是不染著六尘;著境就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生心,离境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生心,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著境就有生灭,因为有贪爱、有染著,就有生灭——生灭就是生死。生死的根本就是三毒烦恼。三毒烦恼就是贪嗔痴。大家慢慢要把这些名词记住,记住这些名词以后,就可以时时刻刻用来对照检查我们的一言—行。我们的—言一行,如果不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面,就会落在贪嗔痴三毒上面。当我们的一念心生起的时候,可以借此观照一下自己生起的是什么心:是贪心、是嗔心、还是痴心,是在守成、是在修定、还是在发生智慧。就这样去经常检点自己,这样,我们的修行就容易进步,不然的话,老是懵懵懂懂的,修行很难得力。为什么说听经很重要?听经就是要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以后,就要按照经典上面所说的,时时刻刻来观照我们当下的心念,看它足落在哪—个方面,是在随生灭流转,还是住离生灭。 著境生灭就好比是波浪,有起有伏。我仃]的心态有起有灭,如同波浪—起一伏。一起一伏就是生灭。有时烦恼起来了,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过了一会儿,烦恼又漫漫地消退了,理智、智慧和定力又开始起作用了。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看管好自己的心念,不要让心念随烦恼流转。 离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生灭就没有了,那时,我们的智慧就在起作用。智慧没有被无明烦恼所阻碍,智慧在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如水常通流,就能到彼岸。彼岸不是换了一个地方,不是当真从桌子这边走到桌子那边去了。不是这个意思。彼岸与此岸的区别,就是看你著境还是离境。就这么简单。对象就是这张桌子,就看你的心态如何。如果你对这张桌子起了贪心,那就是此岸。如果你看这张桌子,知道了它是缘生性空的,没有了贪心,那就是彼岸。贪心、嗔心一生起,就是起生灭;觉知它是缘起性空的,就是无生灭。了生死简单极了。明白这个道理,当下翻过来就是的。难就难在这—念上面能够觉悟。为什么说一念悟众生即佛, 一念迷佛即众生?一念之差。一念之间如果能够把握,其实了生死也是很容易的。所以“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刹那是什么?我说一句话时,已经是过了几百个刹那了。 这一段里,主要是讲波罗蜜。波罗蜜勉强翻译过来,就是到彼岸。什么叫到彼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到彼岸。另外,—切事情圆满成就,也叫波罗蜜。今天此一法会圆满成就——波罗蜜;今天你这餐饭吃得非常舒服——波罗蜜;今天你出门非常顺利——波罗蜜;你这个人一辈子圆满地划了一个句号——波罗蜜。波罗蜜,在印度话中,成了一件事情圆满结束的一个歇后语。 在这里,六祖提醒我们大家,著境生灭是此岸,离境无生灭、通流就是彼岸。 接着,我们看下面一段: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多么容易!只要你一念修行,自身就跟佛无二无别。等就是可以划个等号;不多不少、无欠无余就是等,等就是相等,与佛没有两样。—念修行就是佛。有人会问,难道我们天天就没有一念修行吗?为什么我们不是佛呢?这是因为,你的一念仅仅是一念而已,你的那一念还没有做到“一念万年”。一念万年,就是要把这一念觉悟不间断地延续下去。把这一念延续下去了,你就不是一个迷人,而是一个开了悟的人。一念悟仅仅是一刹那间的事,过了就没有了,所以它尽管也是佛,但是仅仅是一刹那间的佛,不是一个真正从凡夫的生灭中解脱出来的佛。大家可能又要问:“嗯?佛那么容易?不是要三大阿僧祗劫吗?怎么一念就成佛了呢?”佛,有因位上的佛,有果地上的佛。悟了之后,虽然在见地上与佛一样,但是在事上还要继续修。为什么呢?因为福德还不圆满,所以要“三祗修福德,百劫种相好”。释迦牟尼佛是果地上的佛。“一念悟自身等佛”,指的是因地中的佛。佛早就说过:“大地众生都是佛。”都是什么佛?都是因中的佛,因位上的佛,不是果位上的佛。果位上的佛,是在悟后起修的过程当中逐步圆满起来的。悟道之后,修行就容易了,好比这个房子,最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打基础、筑框架。从打基础那天开始,我们就在说做房子,一直到这个房子装修的时候,快要完毕了,还在说做房子。这个过程虽然很长,但是,如果有了基础、有了框架,再去做就容易多了。 在这个地方,六祖把迷与悟也讲得很清楚。只说不行的人,不管他懂得多少道理,他还是迷失的;能说又能行的人,那才是开悟的人。迷人只是口念,这叫口是心非。修行的人要口念心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所谓的言行一致,就是把学到的道理逐步地、一点一滴地落实到我们的言行当中。《六祖坛经》处处强调行,而且,这个行不是一般的行,而是要“念念行”,所谓“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念念行就是中间没有间断,也就是我平常说的要把修行、要把信仰、要把对佛法的理解落实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那才是念念修行。真性就是真如佛性,念念能行就是念念与真如佛性相应。“是名真性”——念念若行,真如佛性就能随时见到。能够悟此法,就是般若法,修此行就是般若行。悟得的这个法就是般若大法,能够照法修行就是般若大行。不修就是凡夫,一念修行就自身等佛。佛教里有许多东西是和世间共通的,就是说,世间承认的东西佛教也承认,惟有般若一法,是与世间不共的。只有佛法才有般若智慧,只有用佛法才能够亲证般若。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这里还是强调著境与离境。“凡夫即佛”——如果说凡夫本来不是佛的话,修也修不成。凡夫都有佛性,所以凡夫修行能够成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是由众生修成的,所以说凡人即佛。“烦恼即菩提”——菩提是由烦恼转化而来的。菩提没有离开烦恼,离开了烦恼就没有菩提。菩提就是对烦恼的觉悟。菩提就是觉。觉什么呢?觉烦恼。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凡夫大与佛截然划一条鸿沟,也不要把烦恼和善提打成两截。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在理路上就不会含糊,在修行上就不会心外求法,就不会在日用运为之外去寻找一个什么奥妙的东西。 现在的人,都喜欢赶热闹。听说哪里来了—个活佛,就赶快跑过去,摩顶啦,这个那个的,以为活佛马上就把我们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如果真有这同事,释迦牟尼佛老早就把我们带过去了,还用等到今天哪?有一句话,可能你们听了又不理解,叫做“佛不度众生”。本来说佛就是普度众生,怎么又说佛不度众生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不能够代替我们修行,不能代替我们成佛,这叫“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吃饭个人饱”。佛只是告诉我们—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要念念去行。念念修行,烦恼就是菩提,凡夫就是佛。如果你不行,佛还是佛,凡夫还是凡夫,菩提还是菩提,烦恼还是烦恼。六祖告诉我们非常清楚,迷悟之间并不是有一个截然的鸿沟,只是在一念之差。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悟就是佛;前念著境就是烦恼,后念离境就是菩提。也就是刚才读到的那一段: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这里是总结摩诃般若的重要性、尊贵性。“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最尊就是最尊贵。最上就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过它。最第—就是说在—切法门当中,般若法门占第一位。般若本身无住,也无往无来。般若无相,因为行相即非般若,无相才名般若。无什么相呢?无住的相,无往来之相,无一切相,也不离一切相,所以是不离一切相,不住一切相,这就是般若的体性。为什么这么说?假设般若要住—个相的话,般若就有缺陷,般若就不圆满,般若就有局限。那么,该如何有运用大般若呢?“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跟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我们有没有色受想行识?有。哪个是色?色就是我们的身体。色受想行识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从我们的身体来讲,就是五根,即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属于内色,所谓内色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五根)。眼睛看得见的那个叫做外色,外色又叫六尘。哪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色叫六尘,内色叫五根,这是讲色。而这里,作为五蕴之一的色,主要是指五根,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精神作用。受,就是感受。一事当前、一色当前、一物当前,你都有个感受。感受分为三种:苦受,打你一拳,苦受;给你点好的东西,你喜欢,是乐受;不好不坏的东西,不会引起你特别的兴趣,也不会引起你特别的反感,那也是一种受,那叫舍受,中庸的。苦受、乐受、舍受,这完全是根据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应而有这三种对待客观事物的不同表态。想,受了以后就要想,有感受以后就会想。光想了还不行,想了还有思维活动,那就是行——行实际指的是思维活动。识呢,就是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或者说,进一步的了解和判断,这就是识。这四个是属于一个人的精神作用——精神方面的东西。所以五蕴就是我们身心组成的两个部分,精神的和物质的。 一切烦恼都和五蕴分不开。五根对五尘,产生种种不同的感受、种种不同的构想、种种不同的思维、种种不同的判断。判断的结果是什么呢?不是三毒,就是戒定慧。但是,对于一个迷失的人来讲,以三毒为主。所以我们要用大智慧——大智慧实际就是大般若——来打破五蕴烦恼尘劳。烦恼是隐蔽的东西,尘劳则是显现于外的烦恼行为,也就是业。光有烦恼而没有行动还不算是尘劳,烦恼有了行动,那就是尘劳,烦恼有了行动那就是业。烦恼是心理活动,属于惑,业才是言行的活动,就是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如果你时时刻刻都能用大智慧打破、勘破、照破五蕴烦恼,你就能成佛,也就是《心经》上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打破,是用更形象的词来说,实际上就是《心经》上面的那个“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以后怎么办呢?“度一切苦厄”,一切的苦厄都解脱了。苦厄解脱了,就成佛了嘛,就“变三毒为戒定慧”。戒定慧又叫三无漏学,与之相对,贪嗔痴就叫三毒。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勤修三学,息灭三毒。 下面进一步强调般若法门的重要: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般若,翻成中国话,就是智慧,又叫大智慧,也可以说是一个总体的智慧。般若之用,因人而异,并不是固定的。贪心重的人,用智慧来对治贪;嗔心重的人,用智慧来治对嗔;愚痴心重的人,用智慧来对治愚痴……八万四千烦恼都可以用大智慧来对治。所以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有八万四千种毛病。八万四千是一个概指,可能还不止。十二亿人就有十二亿人的具体问题,每一个人的具体问题当中又分出若干若干的问题、若干若干的烦恼。所有这些问题、所有这些烦恼,都可以用智慧、用般若去一一照破。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我们的智慧为什么不能常现于前呢?就是被烦恼、尘劳盖覆住了。如果我们能够用智慧去观照,尘劳烦恼就会逐步地被淡化。尘劳烦恼淡化了,智慧就能够显现出来。能够悟般若大法的人,就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无念就是不念人我是非;无忆就是不去怀念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无著就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不染著。要做到无念无忆无著,必须不起诳妄。能不起诳妄,就能够在六尘上做到无念无忆无著。 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搞清楚。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我们对这些法就容易理解。我们对外界的接触是由六根接触六尘,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然后中间生起一个是非好恶取舍的意识出来,这就是六识。一个人要对客观世界有所了解,一定要根、尘、识三者相互发生作用。只有六尘没有六根和六识,认识过程不能完成。同样的,只有六根六尘没有六识,也不能完成。只有识,没有根尘,识不对境,也不能发生作用。所以我们一个人对于客观环境、对于客观事物的种种接触,就是根尘识。 听经学法,就是要用,念念用得上。我反复地强调要用,有用才有佛法,不用就没有佛法了。佛法不在经本上。经本上是不是佛法呢?不是的。经本上就是一张纸几个字嘛,文字的组合而已。法要和人结合起来,能用起来、动起来,那才是法。经本上的法是死法,行动中的法才是活法。当然,我并不是说经书就不重要。经书很重要,把经书的道理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言行更重要。什么叫佛教?是由佛的言教和信受奉行这个言教的人加在一起才是佛教。法也是一样,由这个法并且有人依法修行才是法。法要起作用。法不起作用,就好比药方,再好却没有人去用,众生的病好不了。 无念无忆无著,实际上都是反复强调六根六识在六尘当中不要去追念,不要去回忆,不要去执著,不要去贪,不要去妄想,要对境无心。对境无心是什么呢?就是根尘接触的时候,你的心不起分别,也就是那个“受”——色受想行识那个“受”——不起作用,那就是修行。三受没有了,平平凡凡的。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于—切法不取不舍,就是根尘接触的时候,你的受(领纳)不贪(就是不取),也不厌恶(就是不舍)。贪不对,你厌恶它也不对。厌恶就是嗔恨,取就是贪,舍就是嗔。要不贪不嗔、不取不舍,那才是见性成佛道。 下面引经典作为证明: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怎样才能进入般若呢?—定要诵持《金刚般若经》。师父为什么要你们每天诵《金刚经》?就是要你们进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就是要修般若行。“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这里的“甚深法界”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质上是指同一个东西,名称不同而已。一般地讲,法界就是指十法界,四圣六凡。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法界分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二恶道就是地狱鬼畜生。十法界就是生命发展的卜个走向、十个类别。现在不是说走向吗?现在我们这个生命是以人道为中心,也还有九个走向,有九个不同的方向可以发展。你可以向三恶道发展,也可以向三善道发展,也可以向四圣发展。是不是生命的走向?以前没有人这么说,这是我想出的这么一个新名词。因为要用一个新的方法来概括这个道理,使我们现在学这个新文化的人能够容易接受。 甚深法界是什么呢?就是每一个法界叶咱勺生命的本源,》);即真如佛性。每一个个法界都具备真如佛性,这个就叫甚深法界。因为一般人了解不到,信不及,所以叫甚深法界;同时,它又是言思所彳;能及、不可思议,所以叫甚深法界。不可想象、说不出来,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用生命去体会!要想进入“甚深法界”,必须修般若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正定是八正道之一。这个三昧不是一般的正定,而是般若三昧。三昧又叫做“相应”。为什么不直接称为般若正定,而要说般若三昧呢?因为“正定”这两个字,不能完全表达般若的境界;只有用“三昧”这个词,才能把甚深般若、甚深法界不可思议的境界表达出来。三昧就像纯金一样,没有任何杂质。我们通常赞叹某人精通某种技艺,说他“深得此中三昧”,就是说他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三昧这个词,更能表现甚深法界、甚深般若的特性。修般若行,也就是修般若三昧。 “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因为般若就像一把宝剑,能够把任何烦恼摧破;又像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任何东西一到火中,都会烧得一千二:净,所以说“般若如大火聚”,能够烧毁一切烦恼。般若能够摧毁像金刚一样牢固的烦恼,故名为“金刚般若”。金刚在此是一个比喻,比喻像金刚一样坚固的烦恼,而般若比金刚还要坚固,还要锋利。般若智慧照破了烦恼,所以就“即得见性”。 下面讲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面,对于持诵该经的功德,赞叹得非常明确,也非常多。“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我们曾经流通过《普贤菩萨行愿品》和《金刚经》的合订奉。这是专门为了满足广大信众修般若法门、修菩萨道的需要,所以才把两本经印在一起。希望大家都能请回去,早上念《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念《金刚般若经》借用六祖的话来说,就是“长修此行,即得见性。……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为上上根人说”。这里也可以说,早上读《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读《金刚经》,这个法门就是最上乘的法门,这个法门要破一切,又要立一切。破一切——把一切无明烦恼都破掉;立一切——把一切功德佛事都立起来,这就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所以只有上上乘的人、大智人才能信得及,“小根小智”的人信不及。修净土的人,要想上品上生,就要广修众善,就要像普贤菩萨一样,修无边的愿海,这样才能上品上生。光念一句阿弥陀佛,那是少善根、少福德。《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可能有人对按《普贤菩萨行愿品》和《金刚经》修行有怀疑。有怀疑没有关系。你不妨试一个月看看,你就按《普贤菩萨行愿品》和《金刚经》修,试试看,平常还是念阿弥陀佛,并广修众善。你试一个月,看效果如何?“何以故”,为什么小根小智人会心生不信呢?六祖打了个比喻。这是个约定俗成的比喻,大家不要在这个比喻上去穿凿,要领会它的言外之意。他说:“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我们古代的人,一直到现在,还有人这么认为,认为龙能致雨,认为下雨是龙在那里起作用。当然,现在科学不这么说,但是老百姓还是相信这个,老百姓还在供奉龙王爷。阎浮提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又叫南阎浮提,又叫南赡部洲。在印度人的观念里,把我们这个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以须弥山为中心,南边是南赡部洲,北边是北俱卢洲,东边叫东胜神洲,西边叫西牛贺洲。我们正在须弥山的南边,所以叫南阎浮提。阎浮提是树名,城是大的都市,邑指小的都市(县城),聚落指村庄——印度人把居民稠密的聚居点叫做聚落,我们中国人则称为村庄。咱门现在居住的地方——石家庄,是世界最大的村庄,可能再没有比这么更大的村庄子,一百多万人!不管村庄有多大,如果天龙降下大雨,倾盆而注,下到南阎浮提,不管你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会被淹没,像是—片树叶一样,飘浮在这汪洋大海上面。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看过受水灾的情况。1954年那年发大水,当时我去朝九华山,坐着一只船,船可以从所有的村子穿过去,那些村子里的房屋:树木,都飘在水上,像树叶一样!村子到处都可以行船。水都平到瓦檐底下。假使这个雨是下在大海里边,那就没有关系。大海能容纳百川,不会增,不会减。南阎浮提城邑聚落,比喻小根小智的人,大海比喻大智人、上根人、上乘人。小根小智的人听到般若法门这样殊胜,他不相信。只有大根机的人听到般若法门,就会一念相应,他觉得确实如此,只要肯信、肯投入,就一定能够即刻见性。所以“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为什么上根人、大乘人、最上乘人,闻说般若法门就能够相应呢?因为他把自己本有的智慧及时开发出来了,及时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只要他一念相应,就能念念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有了一念相应,就不愁念念相应。一念相应容易做到,念念相应则有一定的难度。修行就是要念念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般若相应,这样就能做到自用智慧恒常观照。这种观照不是在文字上、语言上、口头上做功夫,而是在心地上做功夫。“达磨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语言文字并没有罪过,只要你不执著语言文字,不在语言文字上着境,那么,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方便,对我们进入般若法门实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增上缘。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并不是佛给我们什么,也不是祖师给我们什么,师父更不能给你什么,而是我们用佛的法门来开发我们本有的智慧。这就像降雨一样,雨水并不是从天而有的,雨水还是地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之中,遇到一定的气温,又降—下来,本质上还是地上本有的水。 “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百川众流,就是指众生各种不同的根性。百川众流最后都要流入到般若人海之中,“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不管你修什么行,你都离不开般若,即使是小根小智,暂时不能信及,最终还是离不开般若智慧。离开厂般若智慧,要想成佛,要想往生,那是不可能的。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这里把小根与大根的根本原因点破了——不是我们的智慧有大有小,智慧是平等的,佛性是平等的。为什么会有大根小根之分?这要看每个人的邪见烦恼如何。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的人,就是小根小器的人;邪见少、业障轻、烦恼比较少的人,就是大根大智的人。奸像一面镜子,,它本有的光明是—样的。有的人的镜子,只要磨三两人,光明就顿现,有的人磨了一辈子,还是—点光影都没有。这是因为有的人的镜子蒙的尘垢较薄,邪见少,—闻法就能正信。邪见少的人烦恼也轻,邪见重的人烦恼也就重。本来大家都在同—个起跑线上,有的人很快就跑到—了终点,有的人却裹足不前,原因是他的障碍太多了。机会都是—样的,你也可以跑得快,但是因为你总有怀疑,不肯去做,所以叫“邪见障重,烦恼根深”。邪见是一种障,是一种障道因缘,是我们修行路上的拦路虎。 小根之人,闻此顿教,就像草木一样,根性小,大雨下下来,他就倒了,吃不进。大树呢?雨下得越大,它吃得越饱,小长得越旺盛。小根之人,山于邪见障重,应该用智慧的风(慧风)来吹散心头种种迷雾,要用智慧的太阳(智日)来照破我们心中的黑暗。本来般若之智是没有大小的,因为众生的迷悟不同,烦恼的轻重不同,业障的厚薄不同,所以才有大小之分。“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向心外去求佛,就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这就是大根器的人。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所谓“内外不住”,就是说,我们固然不要向心外去求佛,也不能执著佛就在心内。把佛固定在某—个方位,这个佛就不是圆满的,就有局限性,就会使你的修行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智慧、佛、般若是内外都不住的。一有住就有障碍,一有住就不圆满。所谓“去来自由”,就是要随时地应用,而不单指你在生死中占来自由。你要能做到随时应用般若(这是因),你才能在生死中上来自由(这是果)。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你执著佛在心内,或者执佛在心外,都是执著心。你能够把执著心去掉,就是去来自由,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下面这一段是讲,有众生才有—切法。若无众生,即不须一切法。为什么有药?因为有病,因为有病人需要用药来治疗。如果众生没有病,也就不需要药了。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修多罗”翻为契经,因为一切的经书,既要契理,又要契机。契理,就是不违背渚佛说法的根本要义;契机,就是对于一切众生的根机能够契合,能够适应,能够起指导作用。弘扬佛法的原则就是要契理契机。我把“契理”理解为不违背传统,把“契机”理解为不违背时节因缘——因为机永远是当下的。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昨天的你遇到的是那样几个问题,今天可能是另外的几个问题。一个人生活在世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态每一天都有变化,所以“机”永远都是不断地在更新。说法既然要契机,你的法门虽然说不能是天天变,至少每一天说的法,要使在座的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够认同、能够接受,才起作用。如果只有百分之—卜的人能够接受,那你的说法肯定就失败了,因为你法不当机,所以听到一半,人全走了,这样就不契机了。我在做一切事时,都时刻想到佛的这个教导。我们弘扬佛法,就是要契理契机,这是弘扬佛法、正法住世的—条根本原则。契理,不违背佛说;契机,不违背众生的根机和需要。 “及诸文字”,指解释经典的种种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有大乘,有小乘,大乘为大根机人说,小乘为小根机人说。发心自利利他的,就是大根机的人;发心只为自己、不为他人,只是自求解脱的,就是小根的人,就是小乘。小乘是自觉,大乘是自觉觉他‘,佛则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大乘小乘就是从这儿来的。“十二部经”,并不是说佛教的经典只有寸‘二部,有的地方又称为“十二分教”。分是分类、类别的意思。这是就佛经的体裁而言,不是指内容而言,可能在一部经中包括了几种体裁。比如,在《法华经》里面,十二分教在里面包括了好几分。十二部是什么呢?大家愿意记的可以记一记:1.长行;2.重颂;3.授记;4.孤起;5.自说(无问自说);6.因缘;7.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广;11.未曾有;12.论议。《法华经》上面所有散文的部分叫做长行。重颂则是为了说明长行的内容,再重新用“颂”来加以归纳的文字,是重复说明长行、归纳长行内容的颂文。授记,如《法华经》中的《弟子品》,佛授记某某弟子在什么时候成佛,就是授记。孤起,也是一种颂文,但它不是归纳散文的内容,而是与散文没有关系的颂文,所以叫“孤起颂”。如《金刚经》中的两个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孤起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也是孤起颂,但它与长行有些关系。前面的六喻颂,则与长行没有一点关系。自说,一般的经典通常都是有人请问以后,佛才说,而有个别的经典,没有人请问,佛就说了。你们看是哪一部经典?(下面答:《阿弥陀经》。)是《弥陀经》。当然还有其它的经典,比如《心经》,也没有人提问。因缘,就是讲某一个弟子和某一个菩萨、某一尊佛,在前一世,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关系。譬喻,佛经上面比比都是,如刚才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譬喻,这是《金刚经》有名的“六喻”,就是用一个世俗的事情来比喻甚深的法义。本事,是讲佛的历史的文字。本生,是讲佛及弟子在过去生中的种种事迹。方广,有一些法门牵涉的问题、牵涉的面积、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如大乘法就是方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它的内容比较深。未曾有,是经典上面种种佛显神通的文字。论议,即彼此之间在讨论问题,如《维摩经》中,有问题、有对答,这叫论议。这十二个方面,都是表达佛经内容的文体。大乘一般有这十二部经,小乘只有九部经。小乘的九分教,除掉其中的因缘、譬喻、论议。因为因缘可以 平常,我们说一人通“三藏十二部”,三藏是经、律、论,它所包含的内容是戒定慧。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三藏包括所有的佛教典籍,十二部则仅仅是指三藏经典的体裁,或者说文体,或者说文字的组织形式,不是实在的有十二部经,如称为“十二分教”就比较符合它的本意。不管是三藏也好,十二部经也好,大乘小乘也好,“皆因人置”,都是为众生设立的,为众生安立的,为众生建立的。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一切教法,皆是从佛陀的大智海中等流出来的。所谓等流,就是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不大不小,刚好是如理如实而说,所以叫“等流”。佛教这个词,用得非常非常地妙。说出来的经书跟佛本有的智慧丝毫也不走样,就是等流。等就是可以划一个等号,是平等的,圆满的,没有缺陷的。一切的经书,—切的文字,都是从佛的大智海中、佛的悲怀、本怀中等流出来的。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这句话容易懂。“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就是刚才所说的邪见障重、烦恼根深;智就是与此相反的人。所以大人与小人之别——这里的“大人”与“小人”,不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正人君子和小人,小人乃是指小根小器的人。根性小的人,不是说他品行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就对于佛法的信解如何而言的。“愚人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迷智之间,只是一迷一悟的差别,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听法的人,都成为智者,都能悟解心开,都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待续)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