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5年度第四期基于《杂阿含经》的原始佛教思想简论
 

基于《杂阿含经》的原始佛教思想简论

刘鹿鸣

(接上期)

第十章生死

一般而言,学者们并不认为佛教是自然生命观,但就生死的角度而言,佛陀同样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一般的印象中,好象佛教对超越生死有种迫切的心情,如果从解脱生命轮回的根本义而言,这是正确的;但从“法”的角度而言,佛陀对生死其实是很超然的。佛陀明确表示,生死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所以在原始佛教中,人天乘的教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对在家人,既使是对出家人也是如此,这与后期大乘急切地想了生脱死不同,相比而言,可以说后来的大乘有点“怕”生死。佛陀很平静地看待生死,他并不是要求每个人在这一生就达到解脱的目标。佛陀随顺于因缘法,使人们在解脱的道路上转胜增进,所以,原始佛教中便有了相当多的人天乘的内容,而且把修福生天道作为佛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639经载,舍利弗、大目揵连涅槃后,比丘们都甚为愁忧。佛陀告诉他们说:

“汝等勿生愁忧苦恼,何有生法、起法、作法、为法、坏败之法而不磨灭,欲令不坏,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可爱之物皆归离散,我今不久亦当过去。是故汝等当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进一步的,佛陀劝告人们珍惜人身,勤修善业。在1084经中,佛陀告诉比丘“无有生而不死者”,又指出“而世间人不勤方便专修善法、修贤修义”,进而劝诫人们,“寿命甚促,转就后世,应勤习善法,修诸梵行。”可见佛陀重视的是当下修因,而不是死后如何。在854经中更确有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当时,那梨迦聚落许多学佛的人命终,大概比丘们和这些居士们比较熟悉,所以问佛陀这些人死后当生何处?是否会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佛陀告诉比丘们:

“汝等随彼命终彼命终而问者,徒劳耳,非是如来所乐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显现演说,分别开示: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苦阴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苦阴灭。今当为汝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在佛陀看来,“生者有死,何足为奇。”未有生而不死者,有生必有死,这是因缘法的道理。重要的是要思维正见,修习法义,出生死之流。佛陀首先重视的是不堕三恶趣的法,故接着又讲述了“四不坏净”法。

在1097经中记载了佛陀住在石主释氏聚落的时候,这时发生了瘟疫,许多人都死去了。聚落里的许多病人,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来到佛陀处受持三归。经中记载,“时,诸信心归三宝者,斯则皆生人、天道中。”这充分说明从佛法的角度而言,尽管包括生死在内的万法都是因缘生灭的,但佛陀从善恶业因果的角度关心着人们的生死。

第十一章 人天乘

在大乘的思想中,受推崇的是菩萨乘、佛乘,声闻、缘觉都被贬为二乘而受批评,更不用说人天乘了。所以在大乘的思想中如果讲人天乘那会被视为发菩提心不够。但从《杂阿含经》看,原始佛教的情况并不是如此。可以说,在佛陀时代,人天乘不仅受重视,而且是被大量讲述的法义,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基础乘。近代也有学者认为佛法中的人天乘内容被不恰当地忽视了。

1、人天乘的涵义

“乘”,巴利文yana,“车”的意思。769经,有“世人乘、婆罗门乘”,“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的术语。人天乘指乘五戒十善行法而生人趣及天趣。

2、基础乘

佛陀的道次第,从法的次序而言,首先是使众生不堕于三恶趣。从这个角度讲,人天乘法是佛法的首要基础,故称之为基础乘。

836经中佛陀对比丘们说:“你们应生起哀悯心、慈悲心。如果有人对你们的说法乐听闻、乐信受,你们应当为他们说四不坏净法,令他们于此法信入信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

四不坏净法的内容实际就是后来佛教中称为三归五戒(包括十善)的内容。“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即是三归依,“于圣戒成就”就是五戒十善。

《杂阿含经》中关于《四不坏净相应》的第一经首先是佛陀对一个在家弟子讲的,虽然这个编排不一定有特别的涵义,但还是可以认为“四不坏净”法是一个针对所有在家出家学习者的基础法,在后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四不坏净法”是转胜增进的基础法。

要特别注意的是,佛陀于833经中指出:“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这与佛陀要求出家比丘离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态度截然不同,反映了满足一般人“趋乐避苦的人天乘特点”。不仅现世如此,佛陀进一步指出若于“四不坏净”法成就,后世也将得到快乐。833经中说:

“我见是圣弟子于此命终,生于天上,于天上得十种法。何等为十?得天寿、天色、天名称、天乐、天自在,天色、声、香、味、触。若圣弟子于天上命终,来生人中者,我见彼十事具足。何等为十?人间寿命、人好色、名称、乐、自在,色、声、香、味、触。”

不仅后世生于天上得十种胜处,天上命终后来生人中还得此十种胜处。这对既畏惧于三恶趣,而又想享受人间、天上快乐的人来说,真是太有吸引力了。834经中又说,“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不于人中贫活而活,不寒乞,自然富足。”可见,认为佛教不关心人世间的富足、幸福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或误解的看法。

在964经中,热衷于思索哲学、形上学问题的婆蹉问佛陀:

“颇有优婆塞受五欲,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塞居家妻子,香华严饰,畜养奴婢,于此法、律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

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受习五欲,于此法、律得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在于居家,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于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事实上,获得种种安乐、享受在佛法中属于修福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在家众说的。《杂阿含经》中大量讲述了修福义,其中以“布施”和“十善业”为核心。

由此可见,从人天乘的角度而言,原始佛教对人世间的快乐生活是赞同的。

进一步的,佛陀又指出了两个内容:一是人天乘法与只修人间善业的区别;二是人天乘的转胜增进,进修究竟解脱。

3、人天乘与世间善业的区别

如果只是修世间善业而没有成就四不坏净法,那么尽管可以获得很大的福报,但还是未断地狱、畜生、饿鬼的三恶趣之苦。835经说:

“虽复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成就人间神力,王四天下,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然犹未断地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所以者何?以转轮王不得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不成就故。多闻圣弟子持粪扫衣,家家乞食,草蓐卧具,而彼多闻圣弟子解脱地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所以者何?以彼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在1117经中又举了天帝释的例子,说明世间福业既使修得很大,然毕竟未断贪嗔痴三毒,未尽有漏,还是不能解脱生死。

“彼天帝释自有贪、恚、痴患,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故。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心善解脱。”

四不坏净法进而逐渐增加为“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前四念即“四不坏净法”。后二念中,“念天”最能说明原始佛教对人天乘的肯定;而“念施”则特别要强调布施是修福生天道的主要方法。

4、人天乘的转胜增进

人天乘的目标虽然还不能达到佛法的究竟目的,但与进一步的修学并不矛盾,相反的,人天乘可以作为佛法修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转胜增进。在佛陀看来,人天乘毕竟是非究竟的梵行,有漏皆尽的涅槃道才是最极无上之道。

991经中,佛陀解释了“转胜增进”的涵义。

“复次,有一贤善,安乐同止,欣乐明智,修梵行者乐与同止,而彼不乐闻法,乃至不时时得心法解脱,当知彼人住贤善地,不能转进。贤善地者,谓人、天趣。复次,有一其性贤善,同止安乐,欣乐梵行,以为伴侣,乐闻正法,学习多闻,善调伏见,时时能得解脱心法,当知彼人于贤善地能转胜进,当知此人于正法流有所堪能。”

1074经中,佛陀举了郁鞞罗迦叶的例子说明了认识、修学的转进,特别的是,又增加了郁鞞罗迦叶学习事火外道的一段经历,这里微妙处在于隐含着佛陀承认事火外道也是一种人天乘教法,但并不能真正的解脱生死。经中说:

“郁鞞罗迦叶说偈白佛:

钱财等滋味,女色五欲果。

观察未来受,斯皆大垢秽。

是故悉弃舍,先诸奉火事。”

这是说他为了摆脱世间五欲,而学习事火外道。

这时世尊复说偈问曰:“汝不著世间,钱财五色味。(复何舍天人?迦叶随义说。”

这里“舍天人”,指弃事火外道,可见佛陀亦视事火外道为一种人天乘法。接着郁鞞罗迦叶又以偈讲述了只有佛法才能真正解脱于生死。佛陀称赞他说:“善叹汝迦叶!先非恶思量(此指他学外道),次第分别求(知非即舍,由人天乘法进而转胜增进至究竟解脱的佛法),遂至于胜处(胜处指佛法)。”

在1122经中,释氏难提问佛陀“若智慧优婆塞,有余智慧优婆塞、优婆夷疾病困苦,云何教化、教诫说法?”佛陀非常详细地讲述了转进的次序:

(1)四不坏净法为先;(2)舍父母顾恋,舍妻子、奴仆、钱财诸物顾念,舍人间五欲,进求天胜妙五欲;(3)舍天胜妙五欲,顾念有身胜欲;(4)舍离有身顾念,乐于涅槃寂灭之乐为上、为胜。

事实上在记述婆蹉请问佛陀修学果位的964经中,婆蹉已经自觉地按修学果位的次第分别了不同类型的修学者。根据此经的记载,在家居士以人天乘法为主而转进者其果位可达到三果,即阿那含果。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