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5年度第四期六祖坛经讲记
 

六祖坛经讲记

净慧

编者按:净慧老和尚的《六祖坛经讲记? 行由品》因缺失了三次录音文字,一时无法补齐,从本期起,我们拟选载《般若品》中的讲记内容。在此向广大读者表示歉意。

般若品第二

《般若品》的根本内容,顾名思义,就是讲佛教的根本大法;佛教的根本大法就是般若。般若是佛教与—切其他宗教不共的地方,称之为“不共法”,这是佛教的特色和优势。佛教之所以成其为佛教,就是佛教有“般若空慧”,这是佛教与其他学说和印度当时的九十六种外道所不共的,也可以说是佛教与其他学派的一个分水岭。

下面我们就来读这两段:

次日,韦史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般若品》和《行由品》在内容上是相连贯的。六祖大师当时在韶州大梵寺讲堂,头一天讲了《行由品》,第二天就讲《般若品》。“次日”,就是第二天。第二天,这位姓韦的刺史“请益”——禅宗里,“请求开示”叫“请益”。有问题提出来,向老师请教,叫“请益”。另外,因老师的开导而得到法益,所以叫请益。由于有韦使君请益这样一个因缘,六祖大师于是升座说法,告诉大众说:“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总”是广东话,都、皆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把心静下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个仪式一直延续到现在,还存在。我们每天早课念完《心经》后,都要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实际上就是皈依法宝。

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在古代也是——个法门,如同我们 现在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念“嗡嘛呢叭咪吽”,在古代也还有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古代有…‘位祖师,行脚的时候遇上两军交战。于是这位祖师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不久,天龙八部出现厂,把两军分开,使他们不能接触,这样也就解除了战争的破坏。可见,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感应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的根本大法,它把佛教的修行过程和目标都说清楚了。

“摩诃”就是大,“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就是彼岸,“多” 就是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用这个大智慧,就能到达彼岸。彼岸在哪个地方呢?彼岸,就是烦恼消失的状态,就是涅槃。大家不要把彼岸看得那么遥远,彼岸就在此岸。彼岸就在当下。学佛的人如果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意思,自然而然就会心地踏实、心地安然。否则,总想到我死了以后,要走十万八千里才能到达彼岸,那太遥远了。所以说,有大智慧,当下就到达彼岸了。当下到达了彼岸,还愁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吗?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随便去。所以说,学佛的关键,就在于当下要到彼岸;就是我经常讲的,当下要“现证涅槃”,“现法涅槃”。就在现在,就在当下证得涅槃。一瞬间烦恼止息了,那一瞬间就是涅槃,那一瞬间你的心里清清净净的,这就是涅槃。如果烦恼永灭,那就真正进入涅槃——究竟涅槃了。涅槃就是寂灭,寂灭就是不生不灭。

“善知识”——这里指当时听法的那些人,为了尊重所有听法的人,所以称大家为“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菩提般若之智”,就是“觉悟的智慧”,就是出世间的智慧,就是无漏的智慧,所以叫“菩提般若之智”一—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菩提也好,般若也好,智也好,这三个概念是三而一、一而三的。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因为这里所讲的智不是一般的智,而是菩提般若之智。大家不要以为,出世间的智慧、无漏的智慧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出世间的智慧就在世间,无漏的智慧就在有漏当中。因为离开了有漏,到哪里找无漏呢?离开了世间,到哪里找出世间呢?这个地方,为了强调智慧的作用,所以叫菩提般若之智。这个“菩提般若之智”不在九天云外,而是“世人本自有之”。这里讲“世人”,可见像我们这些普通的凡夫,也具备菩提般若之攫智。既然我们也具备这个菩提般若之智,为什么不能起作用呢?或者说,为什么不能长期起作用呢?是因为我们的心迷失了,菩提般若之智被迷云障雾遮盖住了,被尘劳烦恼遮盖住了,所以不能显现,不能起作用。实际上,菩提般若之智就在当下的一念觉悟当中。一念迷失了,就是烦恼;一念觉悟了,就是般若之智。因为世人的“心迷”,所以“不能自悟”。既然不能自悟,就要依靠“大善知识”的“示导见性”。谁是大善知识呢?诸佛菩萨就是大善知识,开悟见性的人,就是大善知识。没有开悟见性的人,谁也不敢称“大善知识”。

这一段话,就是《法华经》上讲的,“诸佛如来,惟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什么是一大事因缘呢?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诸佛如来出现世间,就是为了要使众生得见佛性,这就是佛的出世本怀。我们通常讲,佛出世的本怀,就是开示悟人佛之知见,所以叫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如此而已矣!所以我们不能把学佛看得太简单,也不能把学佛看得太复杂。你若真是一念开悟了,则日用运为,无处不是菩提般若之智的显现。如果你迷失的话,你整天念佛诵经磕头礼拜,也是烦恼在那个地方起作用,无明在起作用。所以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佛的本怀。我们能够深切体会佛的本怀,我们的修行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下面接着讲。愚人就是迷失的人,智人就是觉悟了的人。不管是觉悟的人还是没有觉悟的人,“佛性本无差别”一一—佛性没有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很难很难。就是两个字——迷和悟。迷了就是愚人,悟了就是智人。修行这个过程十分漫长,而且,还十分艰苦。我们总想觉悟,总想烦恼少一点,却不知为什么,你不找烦恼,烦恼却总找上你。你不打坐还可以,一打坐呢,方寸之间就翻江倒海,什么 事都出来了。并不是因为打坐就翻江倒海,而是因为你平常没有打坐、没有觉悟,没有观照自己,再翻江倒海你都觉悟不出来,只有你心静下来,才能够感受到自己心态不平静。换句话来说,感受到自己心态不平静,感受到方寸之间在翻江倒海,恰恰是一种进步,而不是退步,因为你已经对自己有所认识了。

因为有迷悟,所以有智愚。那么,怎样才能返迷为悟、返愚为智呢?六祖大师说:“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只有用摩诃般若波罗蜜一法,才能使你转迷为悟、化愚为智,“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这个“志心”就是专一的心、志诚恳切的心、恭敬的心。“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世人”包括不修行的人、正在修行的人以及修行尚未见性的人。我们只是在口里说修行,并没有真正地做到言行一致,所以说是“口念般若”,所谓“口但说空,行在有中”。口念般若,不识自性,好比说食不饱。终日谈论山珍海味,结果是一点也没有吃到口里来,终日数他人珍宝,自己却无半分文。可见,修行的关键就是要落实。修行没有任何近路可走,贵在落实。“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门但说空的人,万劫也不得见性,也得不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的这个实益,到不了彼岸。我觉得,六祖 的这些话,对于我们现在的人,特别具有针对性。现在,能说会 道的人多得很,能够躬行实践的却不多。“纸上得来终觉浅,当知此事要躬行”,要身体力行。

下面是具体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这一段话,也是在反复强调修行人要言行一致,要心口一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六祖大师在解释佛经的时候,并不是想分别名相,而是处处都把它同人们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跟众生的习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须心行,不在口念。”—一要心行;这个行,不要一般地行,要用生命去行,用生命去落实它。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则“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口要念,心要行,心口相应。心口相应,就能见到本性佛。离性无别佛——“性”在《坛经》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前面讲到“五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佛性一—本自具足的佛性,所以又叫自性,又叫本性。本来具足之性,不是外边新增加了一个什么东西。修行最后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并不是新增加的,只是原来本有的东西重新发现了而已,所以叫本性。本性就是佛,离开了本性,没有什么佛可得,所以说“离性无别佛”。

下面接着讲:“何名摩诃?摩诃是大。”什么是大呢?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大,不是别的大,而是我们的心量广大。不要说我们的清净心,或者说佛性,这个自然是心量广大,就是我们普通凡夫在还没有觉悟之前,这个躁动的心也是不可捉摸的,也是天南海北全在方寸之中。如果这个心觉悟了,把这些迷惑的东西部去掉了,那么整个十方世界也都在方寸之中。所以说心量广大就像虚空——样,“无有边畔”。佛教关于空间的概念是非常科学的,关于时间的概念也是非常科学的。佛教讲,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现在自然科学无沦怎么发展,都推不翻这个时空概念。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无始无终,找不到开始的时候。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上帝创 造这个世界,就有些局限性了一一—因为他们认为时间有一个开始。佛教不这么讲。佛教不承认有第——个原因。佛教是讲缘起的,缘起法就是说没有第一个原因。因为一切东西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没有一个无条件存在的东西,所以第一个原因不可能存在。我想,不管是物理、化学,还是数学,都不能够推翻缘起法这个道理。我们的心量就像虚空一般,无有边畔,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没有方圆大小就是没有形像;没有青黄赤白,就是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就是不可以衡量;“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就是说,你用一切二元的东西想去感受它都是不可能的。嗔和喜一—一二元的,是和非—一二元的:善和恶一一—也是二元的;头和尾——二元的。我们这个佛性,或者说菩提般若之智,不可能在二元对立的情况下去体会,只有在对立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感受得到。善恶是矛盾,嗔喜是矛盾,长短是矛盾,有无是矛盾,在这些矛盾的对立当中,你想要体会到菩提般若之智和涅槃境界,那是不可能。只有矛盾统一了,对立面消失了,那个时候,你才真正能够进入到菩提般若之智和涅架境界。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虽然不过是一片刻、一瞬间,但是,只要你能够把那一片刻一瞬间延长下去,那就好了。我们现在要加紧修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要把那一片刻的时间延伸下去。这就是我经常讲的,要让它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把点连成线,不断地延续下去了,延续下去还刁;够,还要扩展开来,让它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广。覆盖面一宽广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得到净化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点到线就是延伸下去,由线到面就是扩展开来。这是修行诀窍—一一是不传之法。

大家要用生命去体会、用生命去实践,你就能够得到这个法;你不用生命去体会、不用生命去实践,说了也是白说。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当你真正消除了对立面的时候,既没有善也没有恶,那时,“诸佛刹土,尽成虚空”。注意,没有善、没有恶不是是非不分,而是高度的纯,纯之又纯,根本不起恶念。是非同样是这样,你不会有非心了,不会有不正确的心了。在赵州和尚所说的“无”字世界里,连无也没有了,消除了一‘切对立面,所以说“诸佛刹土,尽成虚空”。因为没有众生了,所以诸佛这个概念也消失了———真正到了涅槃境界,那还有什么佛和众生呢?有佛有众生,这是凡夫的境界;无佛无众生,那才是佛的境界,那是开悟了的人的境界。所以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有一法可得就不是佛法,所以最后讲到,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因为一切都是本自具足的,并不是从外面得到一个什么东西。从外面得到一个什么东西,那就不是“本有”、“本具”了。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真空不碍妙有。不要一说到空了,就以为什么都没有了。虽然是空,但它还起作用,空的作用就是妙有——不是一般的有,妙有,妙不可言的有。把有上的一切差别相都去掉了,就是妙有。一切的差别相、不平等相、众生相都去掉了,那就是妙有。真空不碍妙有,话筒还是那个话筒,录音机还是那个录音机,只不过是没有贪心、没有嗔心、没有人我是非之心罢了。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这是从用功的角度来说的。不要听到六祖一说自性本空,就空心静坐。我们有很多的居士们喜欢空心静坐:“哎呀,师父,我坐在那个地方,空空朗朗的,真是舒B刚”其实,那是无记空。无记空,如果你执著于它的话,你的修行就永远前进不了。为什么叫无记空呢?就是说,既不是止,也不是观。止是定,观是慧。那个无记空没有定也没有慧。没有定、没有慧,就是空心静坐,就是无记空,不是真正的坐禅。所以六祖大师在后面还讲到,只有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禅定。一些练气功的人,喜欢住在无记空的境界中,觉得很舒服,而且还有特异功能出现,以为这个便是禅定。实际上,这个离佛教真正的禅定、真正地得大智慧相距有十万八千里!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这里用世间的虚空来比喻我们的自性真空具足一切。世间的虚空能含万物,世人的性空亦复如是。我们不要——听说佛性含有万物,就去执著、就去贪恋,这个是病而不是禅。作为修行人,我们一定要把修行的目标定位在一切对立面的消失上,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性空的道理。如果不把修行的目标定位在这个地方的话,你永远不可能体会性空的道理,你就会总是在六尘缘影中兜圈子。这些东西随时可见,都是我们自性真空当中随时显露出来的飘忽的云彩,你不要去执著它们。一旦执著于它们,你就停止不前了,而且还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说,修行一定要体会自性本空、不著一法。进一步讲,既然一切法本自具足,你何必再执著它干什么呢?你自己就是老板嘛,你还要去争你那几分工资干嘛呢?是不是?说自己是老板,不过是换了个名字。我们过去是说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翁,现在是说是自己的老板,比较新鲜了一些而已。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这句讲得多好啊!自性能含万法,所以是大。万法都在我们的自性当中,所以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开悟时悟到了什么呢?就是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悟到这一点,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悟到不心外求法、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是悟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神通妙用都是本自具足的。所以说,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尽在诸人的性中。我们见到一切人的恶也好、善也好,都要不取也不舍。取与舍是一对矛盾;不取不舍,才是矛盾的统一。“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不取不舍,不等于说我们没有看见,也不等于说看到别人在那里做恶事,不去劝说,不去开导。而是该开导、劝说,阻止的时候就去、劝说、阻止,只是不贪不著而已。这就是“见到善之为恶,不取不舍”。看到善就赞叹随喜,看到恶就开导阻止,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不要取、不要舍,这就是空。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失的人只是口里这么说,有智慧的人用生命去身体力行。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有一类迷人,在那里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对于这样的一些人不可与语,就不要跟他说话了,不要理他,不可理喻,不可开导,因为他是邪见,你给他开导,他也不听。这比口说心不行还要坏。为什么呢?他走入邪见去了,走入邪见去以后,很难改,他们会谤佛谤法谤僧。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六祖在这个地方把般若讲清楚了。心量是广大的,遍周法界。大家不要把这个法界看得离开我们很远,法界也在当下。所谓遍周法界,就是说,十法界都具备这个自性之大,十法界都具备这个性。十法界,包括四圣法界和六凡法界。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分为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鬼、畜生。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周就是没有任何的缺陷,遍就是没有一处不到,所以叫遍周法界。下面这句话最重要:“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了了分明,不是空心静坐,而是了了分明,就是说,没有一事他不了解,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到处都能够照到,了了分明。

正因为你具备了“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的这种智慧,所以你才能够做到“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这个“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好像很难懂。我打个很浅显的譬喻,也是佛经上经常用的譬喻。比如,水杯里的水和水库里的水、水管子里的水,塘里、堰里、大海里的水,它们之间既有差别相,同时又有共相。差别相就是水在不同的地方蓄存着,共相就是同一湿性。不管哪个地方的水,那个湿性是共同的,这就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也是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要是就功用而讲的。也就是说,你在烦恼上能够一处突破了,其它的地方就会迎刃而解。只要一处突破了,整个锁链就挣断了。所以祖师劝人修行,要一句阿弥陀佛,或是一句话头,一门深入,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突破了,那么其它的地方也能够突破。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做到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就能够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没有障碍了。这就是般若,这就是般若的功用。

般若有这么大的功效,佛不能给你,菩萨不能给你,要你自 己去发掘才行: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多么肯切的话!一切般若皆从自性而生,这就是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切万法本自具足,一切万法本自清净。别人不能给你什么东西,别人只能告诉你一个方法。告诉了你方法,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不会有受用。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你想从外边得到一个什么东西,那就是错用意。这叫做“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这就是刚刚讲的,有一点突破了,你就处处都有受用。修行就贵在从一点上来突破。这实际上也就是毛主席的《矛盾论》——“抓住主要矛盾”。十个指头,你把一个指头打断了,溃其一指,整个手就没有力了,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就是这个道理呀!你把烦恼从一个地方突破了,其他的都不起作用了。抓住主要矛盾,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你去修行。这个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每个人可能都不相同。有的人贪心比较重,你就针对于这个贪心去对治;有的人嗔恨心比较重,你针对这个嗔恨心去修;有的人邪见比较重,你就针对邪见去修;有的人边见比较重(边见就是走极端,邪见就是不正确),你就针对边见去修。你把那一点突破了,你修行就回到家里了。这就是你自己找到自己的弱点了,抓住主要矛盾了。你能够把自己习气毛病最主要的那一点抓住了,能够在这个地方突破了,那就一真一切真,一破一切破。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这个心要把它扩展,要使它真正地具有包容性,这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六祖反复地教诫我们,叫你不要执著有,也不要执著空。执著空,刁;修此行,终无实益。就像普通人说“我是皇帝”,没有人信他,因为你毕竟不是。好像那个演戏的,在台上做了皇帝,下台以后,还是普通老百姓一个。如果我们只是嘴里终日讲空,心中并不真正修行,六祖说,“非吾弟子。”我们都要按照六祖大师的这个开示去真修实证,要在一切事上了了分明,这样我们才是六祖的好弟子、佛的好弟子。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