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5年度第三期柏林禅寺的柏树
 

柏林禅寺的柏树

马明博

与天底下的树木一样,这里的柏树植根于大地,枝桠朝向天空。只是,它们经历的风月更久些。观音殿前的几株柏树上,钉有文保部门专门制作的保护古树的标牌,上面注明此树的年龄:1300年。1300多年的光阴,如果是人,雪白的胡子早应拖到地面了。柏树没有胡子,虬劲的树干透着沧桑,苍翠的枝桠显示生机。

寺以柏树成林而名。在柏林寺的宣传达室册上,也以一片柏叶为象征。在红尘喧嚣的县城中,这片历久弥新的绿,如同心灵的绿洲。县城的居民,经常到柏林深处走走,闻闻梵香气,听听钟鼓声。和僧人们熟悉的,已经学会了双手合十,念一声“阿弥陀佛”。

柏树是一种象征。在古希腊,柏树是太阳神阿波罗的象征和标志。传说中,国王厄特克勒的女儿们被变成柏树。柏树代表纯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为,如果把柏树嫩枝埋在种子下面,能够保护种子免遭虫害。由于柏树木质坚硬,四季常青,也被视为和寿树。在教堂的装饰画上,柏树经常被用于描绘天堂景物,表达人们对永生的渴望。

在柏林寺,古柏的每一个枝桠,都比人的一生见证的多。它们是有源流的。

一千多年前,前往西天取经前的三藏法师玄奘,曾在这里,在淡淡的柏影下,师从道深法师,习《成实论》。

其后,禅宗史上震古烁今的赵州禅师在此弘经布道,故柏林寺又被冠为赵州祖庭。此地柏树象征着佛法与智慧。那时,赵州禅师接引了南来北往的无数学人。一日,有云水僧问“如何是佛法西来意”?赵州和尚当既以“庭前柏树子”作答。这些答问,被后人辑为《赵州禅师语录》,收入《五灯会元》。这则著名的禅门公案——西来的佛法,为何会成为庭前柏树子?——更成为后来的参禅者苦下功夫的“活句”。

在向晚的风里,在渐渐淡去的赵州禅师的塔影下,手抚古柏,低首看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散落的柏子,我试着从自己的内心里,为理解这则公案找条活路。

柏林寺历史悠久,其间兴废更迭。1988年,净慧法师来此地时,殿堂毁圮,仅存数株古柏,默依塔影。其中,有几棵古柏已经干枯。历经磨难,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净慧法师悉心照料这些枯柏,运水浇灌它们。谁说草木无情?几年光景,有些柏树重发新绿。也有的,再也没有醒过来。

即便是枯柏,也舍不得砍伐。细心的人,走进山门,会发现山门左右的柏树,一生一死,相映成趣。那干枯了的,如今被树根处生长的绿萝缀满。老柏树,新萝叶,一老一少,一苍一翠,藤萝依树,向死而生。

柏林寺初建于东汉时期,据载,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观音道场。因此,枯柏也有取出土来的。古柏出土时,其身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那屹立巍峨的观音殿里的观音菩萨像,即用寺里的枯柏雕成。前身为古柏,今日为菩萨。昔日荫护众生,今朝慈航普渡。生命的轮回与重建,古柏与观音的因缘,可谓深远!

据寺僧介绍,佛制戒律,比丘要爱树,爱草木。因为人与草木皆共存于大地之上,人以屋宇为居,有些生灵则以草木为家园。因此,柏林寺在重建中,凡是涉及草木时,必先焚香祷告,为惊扰了其它生灵的生活而道歉,同时,预先通知一下,为建寺安僧故,请它们提前做好准备。听来有趣,细想有味,至少这表明了人对自然界里其他生命的尊重。一草一木,也是众生。

天色渐蓝,夜色渐浓,月亮长起来了,柏树两旁的灯亮起来了。净慧法师驻此后,于古柏间,种植了许多新柏。十余年光阴,新柏成林,颇具气象。数年前,我曾寄居于此,日间扫塔院,浇树拔草,与这些柏树颇有感情。佛门又称为“空门”,此次重游,风来听柏,倚柏望月,颇感亲切。于是缀句成诗:月朗如灯照,空门无须开。风动柏揖手,知是旧人来。

在塔影柏荫下,净慧法师弘扬生活禅,已经举办了十余届生活禅夏令营。净慧法师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人间佛教理念。他说,我们生活中有种种烦恼、种种痛苦要求得到解脱,所以要修行。离开了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环境,不断除每个人当下的无明烦恼,修行都会脱离实际,无的放矢。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此番前来,是陪十余位爱好散文的朋友,一起来体验佛教生活,来参究生活禅。晚饭后,我胶放松身心,绕过殿堂楼宇,漫步在析树间。远处,做法事的僧人们不倦的经诵时离于耳;近处,头顶上的柏树间有栖身的小鸟发出睡梦中的啁啾。

咚咚咚,暮鼓响起,寺院里的灯要渐次熄了。大家默不作声,走向栖身的云水楼寮房,准备洗漱安歇,明早与僧众一起上殿经诵。走过回廊时,月光下的一幅对联映入眼帘。我放慢了脚步,示意众人先过。我掏出笔、本,抄录下来:

云影空明应听晨钟醒世梦,

风声寂静且看柏子透禅机。

回头望去,高迥的天空上,一轮明月兀自照,偶过白云也相安。月影下的柏树,收藏了重重叠叠的时光。此时,风止云栖,庭院中的柏树,白天里的苍翠以及一丛丛新绿,都化作苍茫。明月终会隐去,众生终要醒来。

柏林寺里的柏树是不眠的。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