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5年度第三期基于《杂阿含经》的原始佛教思想简论
 

基于《杂阿含经》的原始佛教思想简论

刘鹿鸣

(接上期)

第八章 中道

“道”是中国哲学的概念,在佛教中与之相应的是“法”。但佛教传人中土后,也采用了“道”这一概念。“道”容易使人们想起玄远的本体论或玄学,但“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the way),顺着此“道路”而达到的目的地,也被称为“道”,这时“道”的意思同于“真理”(the truth)。

中道,又被称为“中法”(Pall:Majjhean dhamma),是佛陀教法的一个特点,而且佛陀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个特点。此有二义:一是如实的中道,即由缘起法体现的无常、无我和空;二是次第的中道,即八正道及三十七道品为代表的解脱的道路。

1、如实之中道

首先,“中道”表示不偏于两端。如极端的苦行与放逸的世俗生活,既肯定出世间又随顺世间;既理性地认为人生现象是苦,又现实地关怀世间快乐幸福。《杂尼迦耶》之《谛相应》记载佛陀成道后第一次给五比丘说法时就指出了不偏于两端的中道:

“诸比丘!出家者不可亲近于二边。以何为二边耶?(一)于诸欲以爱欲贪着为事者,乃下劣、卑贱、凡夫之所行、非圣贤,乃无义相应。(二)以自之烦苦为事者,为苦,非圣贤,乃无义相应。诸比丘!来舍此二边,以中道现等觉。”

佛陀的经历正是这一原则的现实说明。佛陀出家前经历了二十九年的世俗爱乐生活,出家后又经历了六年的苦行。经由舍弃了二者,佛陀才成就了正觉。故佛陀在鹿野苑对五比丘首先宣说中道的教义。无论是在理论上抉择见,还是在实际的行为和禅观中,都遵循了中道的原则。

297经言:“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300经载:“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

其次,就终极意义而言,由缘起法而显示的“无我”本身就是中道,是通往涅架的道路,此称之为“如实的中道”。此“如实”指由缘起法而体现的“无我”和“空”,故经中又称为“见法”。《杂尼迦耶》之《聚落主相应》言:

“如何是如来之证悟,是眼、是智、[至]寂静、无上智、正觉涅槃之资,是中道耶?此即是八支圣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聚落主!此即如来之所证悟,是眼、是智,[至]寂静、无上智、正觉涅架之资,是中道。”

2、次第之中道——八正道

就道的涵义而言,首先是指“道路”(the way),人们往往忽视了道路而追求玄远的、精致分析的、理论上的道,但人们能实践把握的,只是“道路”。故佛陀又特别强调“正道”——正确的道路。八正道这个名称所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

八正道指示的是脱离了既不以“爱欲贪着”为事,又不以“自之烦苦”为事的正确道路:由此渐次增进而证悟生命的真实,所以称为“次第的中道”。故八正道是一种走向生命觉悟和解脱的道的生活方式。David J.Kalupahana认为八正道有两个重要特点:“既是中道的道德生活,又是中道的道路。戒是道德生活实现的台阶,而解脱是顶点或最终目的,因此说八正道是中道的道德生活。而更为熟知的中道的道路指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放任于欲乐,一个是过于自苦。”

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认识的:正见(正确的见解、信仰)

正思维(正确的意志、决意)

2、伦理的:正语(正确的言语)

正业(正确的行为)

正命(正确的生活法)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勇气)

3、禅修的:正念

正定

如果再力口上“正智、正解脱”就是十无学法。

4、解脱的:正智

正解脱

以三学判摄为:

正见、正思维:——慧见

正语、正业、正命:——戒

正精进:——通三学

正念、正定:——定

正智、正解脱:——慧

事实上,八正道可以看作是“道谛”的总原则,而具体的内容在部派佛教中被归纳为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但实际上,《杂阿含经》中列的还不止这三十七法,还有如安那般那念、四不坏净法、六念、七财、四梵住等,并总体概括为“三学”: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第九章对人世间幸福的深切关怀

原始佛教中讲述了许多关于“苦”、“无常”、“出离”的法义,但这并不意味著是对人生的消极理解,相反的,其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对生命觉悟、解脱、幸福的真实追求。可以说,获得究竟的安乐乃佛陀的根本宗旨。

在原始佛教中,根本的精神是出离、离欲、离染,但又从人天乘的角度肯定世间的美善、快乐。问题是佛法是一种理性的宗教,对正确的认识(正见)高度重视,所以真正符合正见的美善、快乐,佛陀也同样予以赞同、成就。因此,原始佛教的出离的根本涵义是出离于自心的贪、嗔、痴三毒,这是真正清净、彻底的出离,并不是如同被误解的那样,否定世间的一切而追求离开世间的另一种解脱快乐。出离代表了对熄灭人生烦恼、痛苦的理性关怀。显然,出家证四果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的人过的是世间的生活,《杂阿含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对在家人的教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的一个根本点是:佛陀肯定人世间的幸福,关心人世间的幸福,并教化人们创造人世间的幸福。

1、佛陀的大乘精神

大乘精神指关心他人,为他人解除痛苦、带去幸福的精神。《杂阿含经》中常用的词语是“哀悯世间,安乐天人”。1097经反映的正是这一思想。经载:

“佛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时,石主释氏聚落多人疫死。处处人民,若男若女,从四方来受持三归。……世尊勤为声闻说法时,诸信心归三宝者,斯则皆生人天道中。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于释氏石主释氏聚落,勤为四众说法,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如果我们把“魔波旬”理解为是佛陀在现实环境中的思想疑惑、抉择,更可体会其中滋味):

‘何为勤说法,教化诸人民。

相违不相违,不免于驱驰。

以有系缚故,而为彼说法。”’

这首偈语说:为什么这么辛苦地说法教化世人呢?这与解脱的清净快乐是相违的呀,而且不免于奔波劳顿,看来你还是心有系缚,所以才为他们说法。此偈反映的正是小乘思想。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汝夜又当知,众生群集生,

诸有智慧者,孰能不哀愍。

以有哀愍故,不能不教化。

哀愍诸众生,法自应如是!

这首偈语说:你这夜叉应知道,众生生活于苦痛丛集之中,那些有智慧的人,谁能不哀悯呢?正因为有哀悯,所以不能不教化。而哀悯诸众生,这正是法的本来要求。此偈反映的是关心众生的大乘思想。

此经对我们理解大乘思想的源头特别重要。

从《杂阿含经》中记载看,佛陀本人的生活代表了一种服务社会的典范。佛陀精进地为众生的福利和快乐而工作,他的活动范围和接触面非常大。向他请教人生以及社会、治国问题的有国王、长者、聚落主、商人、信士、农夫、驯马师、恶贼等社会各阶层人土,佛陀都一视平等,给予关心,让他们觉悟。既应供于国王、长者,也应供于商人、妓女,既调伏善人、信士,也调伏恶人(调伏杀人魔王鸯掘摩,见1077经)、贼。而且对农夫,就用农夫的语言(98经),对调马师,就用调马师的语言(923经)。佛陀表现出了一个宗教圣人的超越情怀,完全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出身、地位、职业、善恶。

2、世间幸福的基础——十普业

在佛学的伦理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关于“业”的理论。这种学说在佛陀之前就已流传于印度。“业”,巴利语为kamma,梵语为karma,意为行为或造作。一切身口意所造作的有意念的活动都称为业。与“业”理论密切相关的是因果报应和轮回理论,即一切善恶的行为会引致相应的结果。“业好比是具有潜在力的种子,树上结出来的果实为果(报)。”由此而确立的一个突出的伦理原则是:人的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善恶行为。每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行十善业。

《法句经》之《自品》中说:“恶由己作,自获染污,由己不作恶,清净亦由己,净不净依己,无人能净他。”

《杂尼迦耶及云:

“依所种之种,获应得之果。

行善者积德,作恶者聚业,

善种种子者,必将亭其果。”

“业”本身就是一种法则,它自己运行,不受外界独立主宰体垄断。表现于“业”中的因果律,是缘起法则的重要内容,佛陀认为这是造成世间痛苦和幸福的根本原因,并以十善业作为世间道德伦理的基础。

十善业分为:

身业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业四: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意业三:不贪、不嗔、不痴

善恶业报的第一点:行十善业自身可获得好的果报,行十恶业自身得到不好的果报。在1042、1048经中,佛陀详细讲述了十善业、十恶业的果报。1048经中说:

“若杀生人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寿。不与取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钱财多难。邪淫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所有妻室为人所图。妄语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多被讥论。两舌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亲友乖离。恶口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常闻丑声。绮语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言无信用。贪欲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贪欲。嗔恚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嗔恚。邪见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痴。”

“若离杀生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长寿。不盗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钱财不丧。不邪淫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妻室修良。不妄语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被讥论。不两舌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亲友坚固。不恶口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常闻妙音。不绮语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言见信用。不贪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爱欲。不恚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嗔恚。正见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痴。”

善恶业报的第二点:行十善者、十恶业者,也会报得相类似的周围环境。如杀业多者生活的周围环境中也会多杀业。这如同儒家言“同气相求”、“同类相聚”。1045经中,佛陀讲述了善恶业报的“相习近法”,“谓杀生者、杀生者习近,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各各随类更相习近,譬如不净物、不净物自相和合。”

在1059经中进一步讲了“四十法”,即十恶业、教人行十恶业、赞叹十恶业、心随欢喜十恶业,也同于十恶业的果报。十善业、教人行十善业、赞叹十善业、心随欢喜十善业,也同于十善业的果报。这实际上是对十恶、十善业的要求从制行上升到制心的高度。

当然,还应指出的是,佛教的业力学说并不能与宿命论混为一谈。佛陀在《增支部》中说,业的果报为四不可思议之一。在佛学中,“业次第”只是物质精神领域五种次第运作规律中的一种。佛陀驳斥了“一切苦乐无记之受皆由前业所定”的错误观点。相反的,如果由正确的认识而采取正确的行为方法,即使是罪恶满盈之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成为最为善良之人。一个人虽然不是自己业力的主人,但也不是它的奴隶。人完全可以藉由正确的认识和行为转变乃至消除其业报。人的幸福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这是原始佛教伦理的特色。

尽管在其它经中对业果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但《杂阿含经》中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善恶分别意识,并以“非律、正律,非圣、圣,不善、善,非亲近、亲近,非善哉、善哉,黑法、白法,非义、正义,卑法、胜法,有罪法、无罪法,弃法、不弃法”(1061经)加以区别。

那么如何区别善恶呢?l阳4经,佛陀为鞞纽多罗聚落婆罗门长老讲了自通之法:

“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如此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亦如是)

所谓“自通之法”,在《杂尼迦耶》中译为:“居士们!我当为你们说推[人]及己之法门。”《小尼迦耶》之《自说经》中佛陀说:“我看世间一切,没有爱人甚过爱己者,所以切勿利己害人。”

这段相当于儒门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正是一切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佛陀制戒的基本原则。如何区别善恶是伦理道德的首要问题,佛陀这里讲的“自通之法”正是区别善恶的基本原则。

3。佛教伦理的根本精神——自净其意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知,在佛陀看来,个人的幸福及其生存的环境与每个人造作的善恶行为密切相关。更一步可以说,佛陀对人世间幸福的关怀是立足于每一个人幸福实现的基础之上。此点特别表现于七佛通偈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可以看作是佛教伦理的根本精神,也是社会道德伦理的根本原则。

这里需指出的是,人们可能会说,佛陀关怀的似乎只是每一个个人,而对社会制度等世间治理的问题则极少论述。的确,佛陀对家庭、社会的关怀是立足于个人的,事实上,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假使社会制度已很完善,而人却不以十善业来指导自己的身口意业,可以达到美善幸福的社会吗?”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如果人心不好了,社会能达到幸福吗?”尤其是在今日社会迅速发展,面临各种危机,人类过分迷恋于外在力量的时候,认真思考一下佛陀对社会道德伦理根本原则的看法可能会对人类是个新的启示。

Dawd J.Kalupahana对此评论道,“从缘起法的角度而言,一个觉悟者不影响社会是不可能的。因为遵循戒律和八正道是以一种根本的方式影响着社会。”这个评论同于孔子言,“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陈兵从另一角度评述为:“从个人的利害关系著眼,并紧密结合人们的终极关怀问题而施设伦理教化,乃释氏业力论的又一重要特质。尤其是不借助神意和社会契约、政治权力等外在力量的强加,无疑较易被人们接受,较少借契约、神意、习俗等外力施行社会教化难免产生的抗阻性,因而应具有最佳的社会教化功能。”

4,众生平等

在种姓制的印度社会,佛陀提出了众生平等的主张。这是根据业报理论的必然结果。95经中佛陀以一偈表达了这个思想:

“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罗,

旃陀罗下贱,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净戒,离重担烦恼,

纯一修梵行,漏尽阿罗汉。”

《中尼迦耶》的《鹦鹉经》中说:“一切有情众生皆有自业,以业为其果报,以业为其生因,以业为其亲依,以业为其依怙。”有情众生的贵贱是由自业来加以划分的。

548经中,尊者摩诃迦旃延根据业报理论为摩偷罗国王讲了四种姓平等的道理,大意为:“业真实者,是依业者。四种姓者,皆悉平等,无有胜如差别之异。婆罗门作十不善业迹,当堕恶趣,阿罗呵所。刹利、居士、长者亦如是说。若婆罗门行个善业迹者,当生善趣,阿罗呵所。刹利、居士、长者亦如是说。”

这里突出表达了一种思想:人的善恶果报取决于人自己的善恶行为。

5、提倡正见,重伦理普业,不赞成迷信

在佛陀的时代,业报轮回理论是当时印度社会与婆罗门“祭祀”理论相反的观点。

当时祭祀、拜火风俗盛行,以此祀神祈福。佛陀对此的看法却不同,93经中,记载了一长身婆罗门作“邪盛大会”,准备以七百特牛及羊犊、种种小虫都绑来以供祭祀,来到佛陀处请问办大会的办法,佛陀告诉他这样做不仅不能行施作福,反而会造大罪业。然后告诉婆罗门当勤供养三火,谓“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1)所谓“根本”,即是父母。善男子以崇本故,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以安乐。(2)所谓“居家’,指善男子处于居家,供给妻子、宗亲、眷属、仆使、佣客。随时给与,恭敬施安,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居家。(3)所谓“福田”,指善男子奉事供养诸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恚、痴者,建立福田,崇向增进,乐分乐报,未来生天,故名福田。又告诉婆罗门应断三种火:贪欲火、嗔恚火、愚痴火。这里显示出佛陀重视的不是外在的祭祀,他更重视基本的伦理责任和内心的品德修养。

1039、1940经记载了两个婆罗门奉持婆罗门的斋法,期望以此获福,但佛陀告诉他们这样做没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行十善业,既使他做斋法,也得不到清净。而如果行十善业,既使他不做斋法,也得清净。

6,对孝敬供养父母非常重视

93经中佛陀称父母为“根本”。“若善男子,从彼而生,所谓父母,故名根本。”88经记载一个年少婆罗门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问佛陀如此做是不是为“多福”?佛陀告诉他“实有大福”,并说一偈:“如法于父母,恭敬修供养,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

96经记载了一则感人的关心老人故事。一日佛陀上午著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路上遇见一个老婆罗门拿着木杖和钵也挨家乞食。佛陀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挨家乞食,老婆罗门说把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儿子,给他娶妻,然后舍家乞食。这其中的原委一看便知,所以佛陀给婆罗门说,我说一个偈子,你能不能受持回去给儿子说?老婆罗门说可以,佛陀即说了一首偈:

“生子心欢喜,为子聚财物,

亦为娉其妻,而自含出家。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其父,

人形罗刹心,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则夺其麦黄,

儿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仗为最胜,非子为恩爱,

为我防恶牛,免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扶我闇处行,

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峙立不堕落。”

这首偈中,以非常文学化的手法描写了老人的倚靠“曲杖为最胜”,点出了老人、曲杖与儿子关系的微妙处,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结果,老人以这首偈子在邻里中给儿子说了后,儿子又惭愧又害怕,又把老父请回家中恭敬供养。

7。俗人在家应如何

91经中记载了一个叫郁阇迦的婆罗门青年问佛陀:“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在家之人行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大概这个婆罗门青年对人生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所以问题非常中肯。佛陀告诉婆罗门青年:

“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

(1)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

(2)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

(3)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今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

(4)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佛陀又告诉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今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这里,佛陀指出的是合理过好人间生活的四点,特别解释了合理地过好经济、伦理、社会生活。但进一步又强调了在此基础上发达人生,渐次趋向觉悟人生,超越人生。由人生的发达而直趋佛道,这是近代太虚、印顺法师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要义,也正是佛陀思想中本有的精神。

8、期待转轮圣王

在郭良鋆的研究中,认为佛陀的社会观有两个闪光点,“一是种姓平等思想,二是转轮王治国理想。”尽管现在看来关于转轮王的描述充满了理想的成份,但这种理想,正表达了佛陀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秩序、幸福的憧憬心情。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和佛陀出世的思想相矛盾,但如果考虑到佛陀出世的本怀是为了寻求脱离痛苦,得到究竟安乐,那么这种对世间幸福的期盼与佛陀出世的本怀不仅不相违,而恰恰是相一致的。在佛法的拥护者中,世间的国王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佛陀对国王教诫的主要内容也集中于如何维护国家的安泰、人民的和乐。

期待转轮圣王的另一个意义是期望一种社会秩序。1243经中佛陀讲“惭、愧”二净法护世间:“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

《长阿含经》的《转轮圣王修行经》中i己述了佛陀认为的理想社会。转轮圣王以正治国,依法治化,无有阿枉,修十善行,人民亦修正见,具十善行。土地丰乐,人民炽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顺。财宝丰饶,无所匮乏。总之,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自然条件极其美好,人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长寿富足,政治清明,世界和平的理想人间。而实现这个理想人间的根本是修十善业,自净其心。(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