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5年度第二期禅法要义
 

禅法要义

唐思鹏

前言

有许多初习佛法者不知道什么是禅法,有的虽听说过与禅法有关的一些名词术语,但不通达它的真实义理,当然也就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下手修行了。今特针对这一情况,专从禅法的名义与思想以及在生活中如何修习禅法的几个方面,略作一梳理与介绍,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思维修”、“静虑”。意谓于所观境(五欲、五盖,甚或一切诸法),专注一趣,审谛观察,如实了知其过患相、功德相、杂染相、清净相、粗苦相、净妙相等,从而引生神通智慧现行,成办一切诸应所作,是名为禅。古人说禅有三种,即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若厌下趋上,呵欲弃盖,依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的次第而修,最终生于色、无色界中,是“世间禅”;若依蕴处界三科、苦集灭道四谛等法修习,厌三界苦,欣涅槃乐,破人我执,断烦恼障,出世解脱,得离系果者,名“出世间禅”;若依一切法进行修习,所谓缘广大境,具平等智,将整个身心安住在不增不减、不取不舍、自他普度、无住而住的一味境中,既能破我法二执,又能断烦恼所知二障,更能证菩提涅槃二果,名“出世间上上禅”。《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更将禅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五种。若从静虑的角度解释,此又有三种,即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成所作事静虑(此是《摄论》所称,《成唯识论》称为“办事静虑”)。对此三静虑的解释,无性《摄论释》卷七云:“一安住静虑:谓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得清净故。二引发静虑: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故。三成所作事静虑:谓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疫诸怖畏等苦恼事故。”此中的安住静虑是依三摩地(等持)而建立,引发静虑是依三摩呬多(等引)而建立,成所作事静虑是依三摩钵底(等至)而建立。《瑜伽师地论》卷十一云:“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这种于所缘境,审正观察,心一境性,正是安住静虑的境界。于所缘境,专注一趣,审正观察,智慧神通,引发现前,这就是引发静虑的境界。智慧神通能饶益自他,成办所作,这就是成所作事静虑的境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说静虑有世出世间的差别,此二又各有三种。如云:“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静虑,二者出世间静虑。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此中离相寂静,身心轻安,无诸分别,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十力、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所有功德,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于诸有情,或施财物,或施正法,或施无畏,平等济拔,令其出不善处而安置于善处之中,是名“菩萨饶益有情静虑”。另外该论说静虑还有六种、七种,共十三种。“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
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者义缘静虑,三者止相缘静虑,四者举相缘静虑,五者舍相缘静虑,六者现法乐住静虑,七者能饶益他静虑。如是十三种名为菩萨一切种静虑。”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中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外离相”者,谓离我、人、众生、寿者、法及非法诸相。“内见自性”者,即内见真如本性。这里慧能大师把离相见性称为“禅”,当然这种禅也就是般若智慧的具体妙用了。

在印度一般把禅称为“瑜伽”。如中国的禅师,印度则称为瑜伽师。“瑜伽”是相应义,意谓修行者的认识和行为与一切诸法的实相真理相契合,有即知有,空即知空,实事求是,所谓不增不减,不取不舍,使整个身心安住在内外明澈、用即了了分明、而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寂照境界中。这就是瑜伽义,也是真正的禅那义。

禅在教下又称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奢摩他是“止”,毗钵舍那是“观”;止即是“定”,观即是“慧”。定慧等持,止观双运,是静虑、思维修的禅那义。

在我国,随着高僧大德对禅那的研究实践不断深入,形成了汉传佛教特有的禅宗。其禅法的思想,大致可分为“离言默照禅、二入四行禅、藉教悟宗禅、明心见性禅、顿悟成佛禅、平常心是禅、日用生活禅”七个方面。下面拟结合瑜伽唯识思想中的禅法义理,分别对这七个方面作一阐释,相信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离言默照禅

离言有二:一是一切诸法,无始时来,本自无言,故称此为离言法性。《转有经》云:“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意谓此法中无有彼名,此名中亦无有彼法,名与法互不相关,法的真实性如是,故说名为是“诸法法性”。法性理应包括能诠之名的真实相在内。名上无法,是名的真实相;法上无名,是法的真实相。因为能诠之名也是法,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名、句、文三身,是不相应行法所摄,同是百法中的一分,所以法性理应包括能诠之名的真实相在内。《解深密经》云:“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种无生灭本寂的自性涅槃,是一切诸法的离言实相。二是现观亲证离言法性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远离一切言说分别,故名“离言”。《法华经》卷一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心经》亦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所谓无所得,是指无言语分别上的三科、缘起、四谛及菩提(智)涅槃(得)。这就是主观认识上的离言。不过这种离言是来自主观上的认识与一切诸法本自离言的实相真理相契合的必然结果,也就是因“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而形成。明白这个道理,自能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心无所住,寂照离言,而能成就心一境性的现观无分别智。

默照者,是离名亲证义,也就是以无分别智,实证无分别理,能所双遣,心境俱空,远离名相分别、言说执著,而又能用即了了分明的境界。如《人天眼目》卷四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这既是禅宗付衣传法的开始,也是一位真修行者在具体的法(花)上,以智慧观照,而无有名相分别言说的入不二法门的境界。《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师利言:“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最后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尔时维摩诘默然不语。文殊师利随即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昔时达磨大师晚年欲传衣钵于门人,便命诸弟子各各将所悟佛法真义道来,若有证者,定为传人,为东土二代祖师。时有弟子道副闻师所说,随即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又有尼僧弟子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更有弟子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有弟子神光,先于祖师虔诚礼拜,后于师兄弟中依位而立,默然不语。师曰:“汝得吾髓。”随付衣钵以表信。从这三则公案可以说明,真正的行道者在自修方面,一定是于一切法,离名绝相,默照心通,而不可用名相言说诠表认识的,也是对凡夫依名取相、颠倒妄执上的一切法的彻底否定。这就是禅,姑且说它为“离言默照禅”。中国禅宗五家中的曹洞宗,即有“默默忘言,昭昭现前,……灵然独照,照中还妙”,以至于悟道的观行方法,正是上述离言默照禅的体现与运用。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