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5年度第一期七塔寺溥常法师与禅宗
 

七塔寺溥常法师与禅宗

黄夏年

浙江宁波七塔寺是宁波地区四大寺院之一。该寺始创于唐大中年间,中间经历了三次复兴活动。清末民初,慈运法师中兴七塔,寺院以传承临济宗为其特色。慈运大师圆寂后,溥常法师继承乃师的遗志,兴办佛教教育与文化事业,将七塔寺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本文略述溥常老法师与禅宗的因缘,不对之处,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释溥常长老,法名宏鉌,别字梦忍行者,湖南湘乡人。同治五年(1866)8月21日生,俗姓曹,父森蔚公,饱学外典,崇尚仁义礼智儒家之学。母亲罗氏,贤惠端庄,相夫教子,阖里亲近。溥常聪明伶俐,有神童之称。15岁时患眼疾,在观音像前许愿,虔诚事佛,吃素茹斋,睡觉梦见荤腥,醒来惊觉悔恨,佛埋入心里。17岁时,随父亲参加童子试,因有人作假,名落孙山。光绪十二年(1886),溥常到福建从军,战事既无,闲来看看佛书,最终决定脱去军服,进入佛门。光绪十八年(1892),27岁时,投闽县庆城寺,礼庆权和尚披剃。翌年,在涌泉寺妙莲律师座下受具足戒。出家后的溥常倾心净土,对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云栖祩宏非常崇拜,努力钻研《云栖法汇》,念佛不缀。同时深感自己的修行不够,四处寻访善知识,参谒东南名刹。光绪二十八年(1902),溥常到南京赤山亲炙当代禅门宗匠法忍老人,学习《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之后到陕西西安终南山,结茅礼佛。在大兴善寺,坐香打七。又遍历香山、五台山,再到北京,然后南下江宁,返回南京。光绪三十年(1904),溥常法师担任金陵毗卢寺监院,主持坐香、传戒、讲经等活动。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同学月霞法师、留学生桂伯华君,往日本讲经,考察各国宗教异同。回国后,应天童寄禅长老、天台谛闲讲主及江宁李梅庵方伯之邀请,留阅藏经。民国初年,虚云和尚邀请他到云南讲经办学。在云南住了五六年,创办僧学校与演说团,成立佛教滇藏支部,在大理观音寺、昆明筇竹寺举办了传戒活动,收到很好的影响。1918年,溥常接受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本忠和尚的邀请,到南洋诸岛讲经考察,回国时取道缅甸,瞻仰了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同年,溥常法师回到七塔寺,一心清修六年。之后,又到日本讲经弘法,后返回七塔寺。1928年,溥常法师创办了七塔报恩佛学院,培养僧才。1932年,溥常法师扶杖南回湖南家乡,到南岳衡山,参师访道,朝拜圣迹。1933年,七塔寺僧众推举溥常法师为七塔寺住持。在任期间做了修宗谱、搞传戒、办院刊三件大事。1936年,溥常法师住持三年期满退院,移居庾山退居寮,其卒年已无考。生前有法徒攸久等13人,剃度徒淳清等8人。

溥常法师出家后,曾经亲近清代著名的义学大师法忍和尚多年,亲得老人心印。法忍是法忍本心(1842~1905),河北蔚州人,俗姓郭。22岁出家,随师苦行6年,在北京西域寺受具足戒。后参谒金山江天寺观心显慧,得其心印。历任金山、高旻二寺首座。光绪年间,至江苏句容赤山结茅,学人云集。法忍提倡坐禅。耕作之余,复说《楞严》、《法华》,乃至《楞伽》、《唯识》等经论,被誉为清末宗门四大尊宿之一(即天宁寺之冶开以威仪称第一,宝华山之圣祖以戒行称第一,金山之大定以禅定称第一,法忍以智慧称第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圆寂,世寿64。著有《楞伽笔记》一书。

法忍为溥常开示《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强调禅净双修之旨。溥常听法忍老人讲解了《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后,受益很深,觉悟到禅净双修之旨的重要性,这对他的禅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以致于后来溥常法师的禅学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字作品中,而且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溥常法师希望要把七塔寺这座选佛场办得更好,重振禅纲。他在1936年12月15日《题禅堂起七》诗中曰:

曹溪一滴水清凉,大地众生不肯尝。

但把尘缘都放下,管教般若自馨香。

拈花笑处心灯续,击竹声中古路扬。

今日报恩开巨冶,煅凡炼圣振禅纲。

“曹溪”是指禅宗六祖慧能居住的南华寺门前的一条小河。曹溪水沁人心脾,特别在广东炎热的夏天,喝一口清凉的曹溪水,能使人顿觉怡爽。这只是字面意思,溥常法师在这里还有更深的含义。因为慧能是在南华寺创立的禅宗南宗,最后流布在世界各地,所以曹溪一滴水也可以变成江河大海,如同南宗发向世界。又因佛法寓人解脱,有使人清凉的感觉。但是有很多人不理解,没有受到佛法的薰闻,岂不悲乎?诗中头两句一语双关,既喻了景,又生发了意。佛教义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人放下,不要执著,这样就可以闻听佛教所带来的般若的认识,亦即得到了佛教的智慧。所以第三四句是劝世人不要陷入俗世尘缘里面,只要放下尘缘,即能体味佛教般若智慧的馨香,以及那缕缕凉风。“拈花微笑”是禅宗的公案,说的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拈花一枝,底下的人都不解其意,唯有迦叶微微一笑,以心传心,得佛祖心印,于是成为禅宗的西土初祖。五六句的意思就是指自从拈花一笑之后,禅宗从此灯灯相续,在竹板声中一路上扬。最后两句回到了报恩寺,因为报恩寺是临济宗的寺院,自慈运老法师主持之后,佛法再兴,禅运高扬,成为宁波城内的巨刹,人们在这里再次闻听佛法,由凡转圣,重振禅纲。溥常法师在这里再次强调了报恩寺的禅宗寺院的重要性和负有振兴禅宗的使命感。

民国高僧芝峰法师是溥常法师的好友,他对溥常禅学水平评价很高。其《赠溥常长老》诗云:

长老菩提偏解空,夜深浩浩月明中。

安禅不计天花落,弹指能教顽石聪。

佛性无分南与北,水波不别异还同。

今人尚作古人事,一喝犹余三日聋。

芝峰法师的赞诗用了很多的典故。佛教《阿含经》里说,佛弟子须菩提因深解诸法实相之义,因而获得了“解空第一”的称号。故头两句点出了溥常法师的禅学特点,说他是已经得到了觉悟,对空有深入认识的人了,进入了很高的境界,就像在夜深沉静的晚上现出的一轮浩浩明月。又因须菩提广说甚深般若之理,得到了天人的赞许,以散落花雨而报之。经中又说,有人如果能修行般若婆罗蜜多,在弹指之间就能获得数倍的福报。相传东晋竺道生法师在苏州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阐述“阐提成佛”之说,当时群石听了皆为点头,感化之深。所以三四两句是溥常法师潜心禅学,不计得报,其愿力之深,感化世人。《坛经》记载,慧能到黄梅谒见五祖弘忍,五祖问:“汝何方人?”慧能答:“岭南人。”五祖又问:“汝须何事?”慧能答:“唯求作佛。”五祖问:“汝是岭南人,若为堪作佛。”六祖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有何差异?”五祖令随众作务。五六句是说,佛性无有差别,南北之人皆可成佛作祖。水与波,静态时为水,动态时为波,二者实为一体,本体始终不变。溥常法师的修行已经很高了,出入自如,完全把握了佛法的真谛。《五灯会元》记载,怀海禅师向马祖道一禅师问法,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所以最后两句是说溥常法师继承前贤,显示了禅师的大智慧。

溥常法师的禅学专著至今还没有见到,但是他身后留下了片纸只语,以及一些法语,这些都是他的禅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在他作的《报恩堂宗谱绪言》云:

“溯吾教主释迦牟尼佛,应机示现,诞生西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经历四十九年,演说十二分教。随根利导,顿渐兼收。迨至法华,普与授记,极畅本怀。复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领悟心宗,传持正法眼藏,为西天第一祖。直至二十八代,菩提达摩大师,航海而来,宏扬教外别传之旨,不立语言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为东土第一祖,名曰宗门。传至六世,而有曹溪大鉴惠能禅师,其法特盛,分为两支,其一,青原行思,思传石头希迁,迁传天皇道悟,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匡真文偃禅师,为云门宗;玄沙师备为偃同门友,传地藏桂琛,琛传清凉法眼文益禅师,为法眼宗;迁之支出药山惟俨,俨传云岩昙晟,晟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为曹洞宗;其二,南岳怀让,让传江西马祖道一,一传百丈怀海,海传黄檗希运,运传临济慧照义玄禅师,法运更昌,为临济第一代祖。海之支出沩山灵祐,祐传仰山本寂,父唱子和,为沩仰宗。以上自曹溪而来,宗门为五家派别。”

寥寥数言,将禅宗的历史线索勾划出来,五家派别的变迁尽跃纸上。如果没有他的刻苦求学和阅藏的经历,焉能写出如此条理清晰的短文呢。他对七塔寺的禅门流变,也做了小考,予以有力的说明。其曰:

“兹浙江鄞县江东七塔报恩禅寺,嫡传临济正宗。自临济初祖第一世传至三十世明州天童密云悟禅师,传林野奇祖为第三十一世。述法派偈“行大源远”等十二句,传至三十九世。我先师慈运老人,为本寺中兴第一代。光绪间,进北京请藏经,赐寺额名“报恩禅寺”。自此报恩堂上,传宏字四十八支法嗣,各各宏化一方,分灯续焰,绵绵不已。”

1933年农历11月17日溥常法师升座,他进院时说法语:

是日弥陀圣诞节,大地善信皆欢悦。

新举住持才升座,且将如何对众说?

忆前金陵毗卢露丑,今住宁波七塔报恩,未免又作一场卖弄了!古人道: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殊属自笑其不自量耳!昔日法灯和尚云:“山僧卑志,本欲栖身岩窟,隐遁过时,缘因先师有不了底公案,出来为他了却。”时有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和尚打云:“祖祢不了,殃及儿孙!”请问诸上座:且道过在甚麽处?还有能检点得出么!溥常老朽自愧,既承来宾道贺,两序珍重久立,据此座,行此令。

单单只卖死猫头,无知咬着冷汗流。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法灯未了”是宋代禅宗的公案。宋代清凉泰钦和尚,谥号“法灯”。他曾向大众说:“我本想居山藏拙,养病打发时光,无奈与先师有未了底公案因缘,只好出来与他了却。”有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法灯便打曰:“祖祢不了,殃及儿孙。”僧人感到委屈,仍然坚持问:“我的过错在哪里,你要这样打我?”法灯回答:“过错在我,但是殃及到你。”这个公案的意思是,“先师未了的公案”,是说济度众生是出家人永无止尽的悲愿。僧人不理解其中的深义,仅从字面是去理解,因此法灯采用棒喝的形式让他开悟,然而僧人仍不悟此,于是法灯给他点明,我的错误在于我不能悟道,也会殃及后人,所以关键你要自救得悟。溥常法师在升座时单单将这一个公案拈出,向大众说法语,可以看出他的苦心所在,从毗卢到七塔,说是“卖弄”实为自谦。拈出法灯的公案,旨在说明虽然责任在心,但是众生还是要自救自度,所以要求众生“检点得出”。禅法是大机大用,活泼泼的,“法无定法,法随法行”,“单单只卖死猫头”是自谦办法不多,所以才会“无知咬着冷汗流”,但是既然众人已经将他推上了住持的位置,也就只能“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从溥常法师进院升座法语,可以看出他熟悉禅典,运用公案自如到位,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君子自谦的品德,以及事佛报恩的心情。

1934年农历10月15日,溥常法师在结制时说法语云:

“今朝十月十五日,七塔寺里结冬,比较往年,大不相同。禅堂既已起香,须与大众决议,不同诸位兄弟参禅,不用诸位兄弟会理,单单的不欲瞌睡,若也瞌睡,远承滹陀嫡旨,近遭天童橛头,一顿痛棒,打出骨髓,莫言不道,果然能得如是,恭喜两序大众,一超直入如来地。世界尔,众生尔,尘尘尔,刹刹尔,念念尔,于恁么时,更无有异法。动静闲忙,遮那妙体。”

“结制”即是佛教仪式冬安居,各位僧人在禅堂打坐,是谓“起香”。溥常法师祝贺各位“一超直入如来地”,参禅打坐取得好的成绩。参禅要求潜心内观,不能瞌睡,天童寺的宗风是默照禅,其特点就是摄心静座,内息攀缘,从而悟道的禅法,因此“远承滹陀嫡旨,近遭天童橛头,一顿痛棒,打出骨髓”,即是指采用种种方便的方法,随时唤起禅者的注意力,以不受外界的干扰。“世界尔,众生尔,尘尘尔,刹刹尔,念念尔,于恁么时,更无有异法”,是说世界万物,诸事诸法,其本质为一,没有二法的不二之理。“动静闲忙”,都是不可思议的真妙体性使然。

溥常法师在12月21日“解七法语”云:

“腊月梅花开,经过霜雪来,七塔红炉鞴,煅凡成圣胎。今日选佛场,苦行不容易,天童一橛头,痛打这个贼,刀刀见痕,条条见血,贼、贼,看破汝!即今解七,又作么说?雪山山下拥笠人,白牛一制芒绳断。大家辛苦,好洗脚去。”

“解七”即是禅七的结束,经过霜雪打过的梅花,绽开得更加美丽,而且孤傲卓立,品格独异。七塔寺选佛场的僧人安居坐禅的辛苦,实为不易。坐禅安心,心贼难防,所以坐禅的成功,就像天童的橛头打在人身,见痕见血。正是经过这一痛苦的过程,才能勘破心贼,煅凡成圣胎。就像冬打的梅花,从内到外经过一次彻骨心寒的洗礼。雪山下的牧牛人,牵制白牛的鼻绳扯断,无拘无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溥常法师深深体会众人的辛苦,最后让大家去泡泡脚,松松因打坐盘腿跏趺坐而带来的肌肉紧张。溥常法师对大众的老婆心切尤是明察。

溥常法师又在腊八升座法语时云:

“雪岭六年,弄巧成拙。出得身来,天空地阔。好事大家知,今朝腊月八。正觉山前,明星现时,释迦与大地众生,一时成佛,祖师门下,蹉口道著佛字,漱口三日。先行不到,末后太过,各与二十拄杖,旁有不甘者出来,本觉与人判断,也合与二十拄杖。老僧今日与现前上座说,二边不立,中道不居,正恁么时,作么生会?要了就要了,瞿昙讨烦恼,入山出山,自起自倒。夜来斗转玉绳横,不觉全身堕荒草。喝!”

禅宗修行,取决于行者的悟性与根机。溥常在这里主要谈的就是这个问题。雪岭六年,是喻佛祖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前的苦修。由于苦修无益,佛祖才停止,出得身来,获得觉悟,全新的广阔天地呈现在面前。众生与佛,毫厘无二,皆可成佛。成佛在自已的觉悟,于祖师门下,开口闭口谈佛,臭嘴!正因为成佛要靠根机,所以先行者未必能先成佛,后来者倒可能跑到前面。如果有不服气的人,就请出来,给你二十棒,让你清醒。我今天要告诉你们,不要执著两边,也不要执著中道,生死大事办了就办了,没有任何犹豫。佛祖苦行,进山出山,自寻烦恼。星夜斗转,月光横空,醒来时分,原来只是大梦一场。溥常法师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将禅宗的修行解脱道理说透,其修行之高,非时人可比。

1936年是溥常法师任七塔寺住持最后一年。正月初一是弥勒佛圣诞,他的升座法语是:

“今朝正月初一日,大家说弥勒生日,请唱一曲太平歌,摩诃般若波罗蜜。诸佛与众生,本无优与劣,只因迷不觉,妄心生分别,分别若不生,冷暖自知得。所以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请问诸上座:那个是弥勒?若能识得,当下安恬,如其未然,请听七一老僧,说些之乎也者,新年新月新日新时,恭喜两序大众,行住坐卧,吉祥如意。”

弥勒是佛教的未来佛,在佛之后代佛行事的佛。但溥常法师依禅宗的即心即佛的原理,解答弥勒与众生的关系。他强调佛与众生不二,迷与悟只是觉与不觉,执著外相,因有分别心,即为妄心。不生妄心,无分别心,即可入佛境。众人念诵弥勒,但是弥勒就在你自己心里,“当下安恬”,即能识得弥勒。法师的新年贺辞,充满了大机大用的意蕴,又把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做了浅显的说明,难能可贵。

同年正月十五日溥常法师在解制法语云:

“今朝新正十五日,且喜日轮正当户,昼夜明明无间断,只因时人不解顾。若能解顾,廓彻乾坤全体露。东西南北任纵横,那事应须没差互。丛林下衲僧家值此解制时,南天台,北五台,游历参访,听其自由。且作么生没差互去?古人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本是非他物,青天白日笑吟吟。恭喜两序大众,各自珍重!”

正月十五,是民间流行的元霄节。这一天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热闹的灯会,彩灯高挂,将整个夜晚照得与白昼一样。溥常法师指出,昼夜是无间断的,昼即是夜,夜也是昼,两者为一体。但是世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将它执著为昼夜两极。这是应用了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不二的原理。溥常法师进一步指出,如果了解了不二法门的道理,世间的所有一切都在你面前倾刻出现,东西南北任你纵横驰骋,南天台和北五台没有区别。他还指出,像时间(光阴)原本就是存在的,一点不少,一点不增,所以青天白日总是笑吟吟的面对着世人。溥常法师在这里是要说明,整个世界唯心所造,提醒人们不要执着。

同年2月14日溥常法师退居辞众升座,说法语:

“念尽智明,玉壶引步。神虚鉴远,宝镜含辉。应万化而无,当不堕诸数;湛一真而独照,不外余尘。衲僧不慧,偶堕夤缘出应时去,就无非水云姿。今日告退归林壑,得便宜了且便宜。诸上座:且作么生是得便宜处?此后专为自己事,年老不为别人忧。”

这是溥常法师的辞职演说,很有深义。念尽即是无念,是六祖慧能提倡的境界和法门。到了无念时,智慧彻通,如玉壶冰心澄明。心有神虚,明鉴如镜,能在万化之中而不化,保持纯真。溥常法师已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打成一片,他出应能办寺庙大事,出退能时时放下,不为系缚。入院和退居在他眼里无非是行云流水,畅达呵成。所以他诙谐地说:“得便宜了且便宜。”溥常法师的境界高,心底宽,一般人是达不到的,他的榜样至今还值得今人学习,令人赞叹。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2005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2005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