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刊主页 / 2004年度第四期 / 一宿觉 |
一宿觉 张志军 |
六祖慧能在曹溪大开禅法,传禅37年,度生无数。在他的43名嗣法弟子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当属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这五大弟子宛若五虎上将,或开山立派,或法战群英,有的贵为帝王之师,有的著书立说教化民众。他们各展身手,各施所长,互相辉映,相互激扬,风风火火,挥挥洒洒,将六祖的顿悟禅法迅速推向了全国,共同完成了禅宗光耀千秋,灿烂寰宇的不朽勋业。这其中的永嘉大师——玄觉,他的《证道歌》、《禅宗永嘉集》,时至今日仍然是习禅者必读的经典。其实,早在唐代,他出道伊始,便以“一宿觉”而名扬天下。 玄觉禅师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俗姓戴,字道明。戴家是永嘉(今温州)的名门望族,世代奉佛,所以,玄觉在很小的时候就与兄长道宜同日出家,剃度为僧。 坐落在瑞安县的仙岩山邻海耸立,山高隔尘埃,路险阻俗客,林密藏鸟影,草高掩兽踪。玄觉在背山面海的西岩搭了一间茅蓬,学天台宗教义,习摩诃止观,修禅定,诵《华严》,研《维摩》。前面,浩浩荡荡的大海涤其胸襟;背后,巍巍峨峨的高山壮其心魄;头顶,白云悠悠弄禅意;脚下,清泉汩汩传道情。日出日落,潮来潮去,仙岩山的灵气将玄觉滋润成了一位英俊的青年僧人,佛祖经论律义更把他培养成了潇洒的禅客。 一夕,玄觉在读《维摩诘经》时,忽然觉得内外明彻,经文之中所说的境界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无二无别,自性宛然。他将自己的证悟写信告诉了好友左溪山朗禅师。山朗禅师鼓励他走向山外,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参学,遍谒禅宿大德。许是巧合,许是冥冥中不可思议的机缘成熟,他与慧能大师的弟子玄策不期而遇。二人一见如故,言谈话语十分投机,于是二人联袂同往韶州曹溪,参谒六祖。 来到宝林寺,走进到方丈,六祖慧能正坐在禅床上。玄觉不待玄策介绍,自己一人抢步上前,将手中的锡杖摇得哗哗作响,围绕着六祖转了三圈,然后,振地而立,既不礼拜,也不作声。 慧能看了他一眼,徐徐说道:“看你的举止,象是出家多年了。那么,你应该知道,作为僧人,应当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僧尼行住坐卧的行为规范)。请问你从哪里来,竟然如此傲慢?” 玄觉不在乎,说:“了生脱死,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而且,各种因缘的变化又迅速无常,其它的事情在我看来都不重要,因此,我也就顾不上什么威仪不威仪、礼节不礼节了。” 六祖说:“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去领会不生不灭、无快无慢的道理呢?” 玄觉回答:“根据我的体会,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死、有无,因此,领会不领会本来就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快与慢了。” 六祖慧能高兴地拍着禅床,由衷地赞叹道:“是这样,禅,就是这样。” 侍立在方丈两侧的僧众们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六祖平时很少如此称赞人。由此看来,这个新来的云水僧很是不一般呢! 得到了六祖的印可,玄觉这才按照禅僧拜山、参访前辈高僧的礼仪、规矩,整理好自己的袈裟,铺展拜具,恭恭敬敬地给慧能磕了三个头。 这个玄觉,先倨后恭,很是出乎常人的预料。谁知,更出人意料的是,刚磕完头,他就与六祖慧能告别,马上要下山回去。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六祖说:“你真的要走?太快了吧?” 玄觉无风起浪,竟然又一次主动挑起了与老师的法战。 他说:“本来就没有动,哪里有什么快与不快呢?” 六祖慧能不动声色却禅机洞然的说道:“谁知道没有动过?” 玄觉当机不让,回答得无法无天:“是师父你自己心中有了分别。” 慧能大师颔首肯定了玄觉:“你已经证悟到了无生无灭的意义。” 然而,玄觉并没有见好就收,他仍然不肯善罢甘休,又将电闪雷鸣、瞬息万变、意趣昂然的禅机引向了更深层次。他说:“无生无灭难道还有意?” 是啊,所谓的证悟是有所得吗?世间万物的各种形态是刻意而为之的吗? 慧能大师自然是会者不忙,他老人家夺人又夺境,说:“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是谁在觉知,谁在分别呢?” 玄觉象孩子般笑了,笑得很开心。然后,他将这一场精彩的师徒法战作了一个总结:“善能分别万事万物,却不是有意识的,更非刻意而为之。” 慧能开怀大笑,道:“你已经悟到了极妙的禅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天快黑了,小住一夜再走吧。” 玄觉就在方丈安顿下来,与师父抵足长谈了整整一个晚上。 慧能与玄觉师徒二人的一夜禅话的内容,已经无从知晓了,而“一宿觉”的典故一直流传到如今。 (本文选自《禅机智慧丛书·禅东禅西》一书。)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