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4年度第二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生死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生理问题。它始终与人的价值观和生命的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自觉的生命来说,生死问题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因为生死问题没有解决好,人的心灵就象水中的浮萍一样,没有根,没有归宿。

从古至今,对于生死的看法,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生命从生至死,仅此一期,是有限的,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佛教把这种观点称为“断见”。

另一种观点与此相反,认为人的肉体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精神主体,称之为灵魂,人的肉体败坏之后,这个精神主体继续存在,其存在形式由其先天的性质(或者外在的他力)所决定,与后天的行为善恶没有必然关系。佛教称之为“常见”。

断见和常见,虽然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但在漠视人的能动性或自主性方面,却是相同的。与上述两种观点不同,佛教则从非断非常的中道观出发,来看待生死问题,强调“命自我立”。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既不是一死百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迁流不息的,也就是轮回。迁流是说生命是不断变化的,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不息是说生命是连绵无尽的,并不是一死百了。生命在迁流不息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生命自身的行为造作(包括精神造作),也就是业。行为的善恶性质决定了生命流转的苦乐形态和品位,这就是因果。

关于生死问题,佛教曾经从法数上作过多种分析,如二种生死、四种生死、七种生死删等等。平时,人们谈得最多的,是一期生死和刹那生死,又称一期无常和刹那无常。

有情生命之形体,从最初出生到最终衰败,这种显而易见的大的生命变化过程,称之为一期生死。世人所说的生死主要是指一期生死,世人所怖畏的也主要是一期生死。因为一期生死对人的“我执”冲击力量最大。

除了一期生死之外,还有一种生死,在我们的生命中,念念都在进行着,那就是刹那生死。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等诸大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一直在不停地新陈代谢着;(。)我们由少而壮,由壮而衰,最后至于老死,正是刹那生死在起作用。

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我们的念头像猴子一样,不断地攀缘、跳踯,一个念头刚刚消失了,马上又有另外一个念头产生。这中间没有间隔,犹如瀑流一般,日夜不停地流淌。

刹那生死虽然念念都在发生着,但相对于一期生死而言,其作用比较微细。由于它对建立在记忆之上的“自我意识”触动不大,所以普通人对它不大注意,也不甚害怕。

实际上,一期生死和刹那生死是一体不二的。一期生死是由刹那生死构成的,是刹那生死量变到一定的程度而发生的质变。没有刹那生死也就没有一期生死。从这个意义上讲,刹那生死比一期生死更根本。

不仅如此,念头的生灭,在一期生死到来之际,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生命流转于哪一道上,生命形态的等差,乃至生命寿量的长短删等等,与临终一念之善恶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佛在《大乘流转诸有经》中,对摩揭陀国王讲:“前识已灭,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明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大王,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顺便说一句,佛教讲生死的问题,不是为了理论上的满足,而是为了指导实修,更好摆脱生死。只有从实修的角度,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佛教谈论生死问题的最终用意。

佛教的生死观表明,了生脱死,要从当下去了。要摆脱一期生死的束缚,必须从解决刹那生死开始,也就是从照顾好当下一念开始。离开了当下一念,修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佛陀所开示的诸修行方法,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以及戒定慧三学,正见正思维正念正定等八正道,最终都归结到现前一念上。现前一念能够做到弃恶从善,清净无染,生死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相反,平时对当下的念头照顾不好,临终时的解脱也就没有了把握。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