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3年度第六期 / 观露澄心
 

观露澄心

水莲

身外身·梦中梦

“修行需要独自的空间,与自己分离。”

喜回眸的水月也这般时时回首来时路。

“认识自己很难,改造自己就更难。”

心又一次被缠缚住了,难得解脱。

那一颗光明圆满的心会在世事风雨中缺损丢落,丢落时便就无感无知有点意乱神迷。三个月的故乡行已成往昔,水月不曾想那乌云般的阴影依旧漂浮在心空,加之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归京三个月尚不能恢复到从前的心灵状态。是去朋友家里的一次做客,才使她得以理清这团乱麻。

十三层楼上,午后的阳光,轻渺的佛乐,香、白气袅袅的绿茶,对桌而坐。

水月幽幽地说:“我不愿与人说话。”

明溱望着她“为什么?”

水月说:“我讨厌人,她们会把一个人一件事想象的很复杂很下流,她们无事生非,有意无意地总在伤害别人。”

明溱安慰并开导:“欢喜好人是常人都能做到的,而欢喜伤害你的人,欢喜敌人却只是佛菩萨才能做到呀!”

水月微微笑了,品茶之际,她发现内心确实有许多的怨叹,不能接受负面事物。这就是那些漂浮着的乌云呀。她想起一位禅师说:“我接受落在我身上的一切。”禅者的话总渗透着沉重的生命体验。

隐隐佛乐象从另一个世界飘来,让心一沉再沉。

明溱温婉地说:“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清高不合群?”

水月沉吟片刻:“这不是故意做作的,我与自己都是在拉着距离的,或许就是因为没有距离人才没有自尊,人际关系才乱哄哄,昏昧随意缺少美感吧。心喜欢空间。”

明溱叹息,水月笑着说:“非常感谢你,此刻的我已没有了怨叹,心中唯有爱。爱不理解我的父母,爱误会我的人,爱伤害我的人,爱这世界爱所有众生,是发自内心的。”

距离着却真爱着不是不可能。

临走,明溱送她几本佛书又送她一盒香积月饼,水月见那塑料包装袋上印着许多篆字刻章,而那盛月饼的金铂盒则睡着一片绿塑叶,脆嫩的尖搭在外,比真的绿叶还鲜润。

“这就是生活的美呀!这就是禅的美。”

京都的车站,明溱挥手微笑的瘦弱的身影,在深秋飘荡落叶的夜风中……

沉默的事物悄悄开口

“无声的事物悄悄飘过,人难以察觉。”

鹰,总在灰云的天飞过京都。

西园门口马路上,一只白蝶绕着水月忽东忽西,忽而玫瑰花丛,忽而飞过屋脊。麻雀唤了一声,抬望眼,三五成群在电线上,在悬着的铁管洞口追逐嬉戏,这随机应变而乐天的精灵即便在都市也活得一派潇洒怡然。

水月总爱守候在最美最富情韵的事物身旁,当西园的草地池塘在隆隆机车中烟消云散后,伤感惆怅中她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别处,尽管不怎么动人,但西园树种的丰富还是令他遐思无限:柳林、梧桐树、银杏树、油松、槐树就有六个品种。玉兰花树、丁香花树、铁树、万年青、尚有不知名的一些。西园不属正规公园,只是心辟的休闲之处,没有亭台楼阁,人为建筑,一律泥土地,野趣十足。有蝶有鸟有虫吟有小动物人稀。水月每当来此都能呼吸到空气里丰富的灵性的颤动,在都市这是特别的。

独坐柳林,为落叶最后别世的舞姿,听秋风深长的吟哦,满地黄褐。秋,在喧嚣的都市偶落心头,实在不容易。长发上也别了一枚黄叶的水月远眺着无尽的楼山暗想:“现代生活的悲哀在于失去了美与个性。人们住在相同的楼房里,穿着批量生产的服装,看着相同的电视节目,甚至思维地趋同、人已失去了应有的性灵而变成了社会大机器上的零部件。”

“世界的步履正如一个人,分分秒秒都是过程中的刹那,沧海桑田,美人迟暮,看得开一些,想得通一些,或许就不会那么沉重了。只是要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盘哦。”

一只鹰,一只蝶,一地落叶,一缕杳杳冥冥的思。

“当心寂静下来时,沉默的事物才悄悄开口。”

观露澄心

“将心打造成一滴露,透过它,我看见了一个晶莹的世界。”

心能起别亦能消别,起别便住分别境,于分别处消别便直入不二安乐法门。

柳的美不唯在阳春三月,即便中秋的细雨里,眉般的叶都挂着一颗颗雨珠,软晶似的,能映出地上的花草。撑伞漫步于废水河畔的水月一瞥之下便被感动,她靠近幼柳伸手凝视着,“啪”一滴水晶珠落在手心,濛濛的雨重新汇集,初起是汪汪的一点在叶背,慢慢就滚到叶梢而成圆珠了,越积越大滑到针般的叶尖也便就坠落了,宛若一个天国的梦忽坠红尘。

河畔狗尾花正盛,牵牛稀落了,偶尔会有一两朵幽幽吹着喇叭,象渐行渐远的夏挥手惜别,秋虫的歌里,水月看见麻雀们正在食,她忽然想起燕子:“我的燕子呢?该不是飞走了吧。”昨天前往西园的路上,几十只燕子缭绕着水月,她回想着:“也许那是道别。”她的眼忽然涌满了泪:“燕子啊,一路走好,明年再来时,你们没有了容身的屋檐,我也不再此地了。”

倘若再想起这片街旁园林的前身,水月会更加伤感:那开满油菜花的菜地,那清澈的渠水,朴实的农人,蝶舞蜂忙,百鸟翩飞,再往前翻阅百年,这废水河原也是鱼鸭成群。

前面的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唏嘘叹息也拽不住历史的车轮,美并没有特别的理由该永驻,就象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在顺境,或许入地狱更应踏歌而行,受污染而心不染,受苦而回甘,因为一切都是进程中的刹那,黑夜、黎明循环而已。

“将心打造成一滴露,透过它,你会看到乌云后的蓝天,寂冬后的春芽。

                             二○○三年秋·京都·何水莲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