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3年度第三期 / 七塔寺开山祖师心镜大师小传
 

七塔寺开山祖师心镜大师小传

黄夏年

千年古刹宁波七塔寺,道场庄严,香火兴旺,就在寺内大雄宝殿的旁边,静静地耸立着一座石制舍利塔。塔高1.2米,塔座方形,高一米,上刻”唐敕赐新镜禅师真身舍利塔”12字,上款”大清光绪丙午”,下款”住持慈云重修”,再往下碑文多漫漶不可读.经民国陈寥士所撰<<七塔寺志>>的最后”补正”,录文如下:

栖心寺

故禅大德藏奂和尚焚身五色

色舍利三千粒

时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四日进上七粒入内

道场廿九日唐敕赐谥号心镜大师

塔额寿相之塔 奉为

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

皇帝延庆街建造此塔伏资

景福时咸通十四年岁次癸巳六月甲午朔

廿八日立知造石塔僧惠中

知造舍利殿僧

从上面的铭文可以看出,此塔的主任是栖心寺藏奂和尚.他圆寂以后,法体荼毗出现3000颗五色舍利,有人在咸通十三年(872)将七颗舍利进贡朝廷,唐懿宗李漼敕命将舍利放入宫中的寺院,并谥号”心镜大师”,又下令建造舍利塔,塔名”寿相”.咸通十四年(873)六月二十八日立,具体造塔的僧人是惠中和尚.

塔主藏奂(789-866),号心镜,俗姓朱,松江华亭(今上海境内)人.他的父亲史籍无载.据说他在贞元五年(789)诞生的时候有异兆,产室充满了异香的味道,周围邻里都能闻到.藏奂小时候曾掉进井里,适有神人援手,将他救了出来.藏奂少时出家跟从道旷禅师学习.20岁时到中岳(即今河南登封县)受具足戒.藏奂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他出远门受戒,母亲终日思念,以累洗面,眼睛哭瞎.当他受戒回来后,母亲的心情好转,眼睛也失而复明.藏奂是个孝子,母亲逝世后,痛苦万分,尽礼孝道,搭起茅蓬,守在母亲的墓侧.由是孝名远播,归敬者众多.他搭茅蓬,不忍滥伐树木,众人感动他的孝行,为他募捐出资,替他盖起了房屋.院外有湖,打渔的人认为湖里有妖神,要用荤腥来祭祀,才可以获得丰收.于是整个湖内腥膻四起,环境污染厉害,藏奂深恶痛绝,亲到祠堂告诫,由是这种恶习渐绝,湖水变清,山水重绿.

藏奂在守母期满之后,开始了他的游历名山胜境,参学访道的路程.他到五台山参礼虚默禅师,感到与虚默谈话默契,拜虚默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发动灭佛运动,被废弃的寺院4600余座,小寺院(招提兰若)四万多所,还俗僧尼26万5百人,寺田被没收数千万顷,奴婢15万余.佛像皆被毁弃.佛典皆被烧掉.佛教经过这场运动,势力大衰,从高潮转入了低潮.武宗死后,中宗即位,下诏恢复佛教,佛教衰而复振.藏奂心里感到宽慰,但是他已心无挂碍,到了荧不能惑,焚不能热,溺不能濡的境界.

这时唐京洛阳长寿寺重建,朝廷敕藏奂祖师居之.长寿寺是隋唐佛教的一座有名的寺院,以译经文化而著名.唐高宗时,南天竺菩提流支来中国,高宗闻其高风,谴使迎接.武则天复加礼待,敕其住在长寿寺内.唐僧可止法师,在寺院学习<<法华经>>和<<百法明门论>>,成为有明的因明学家.明准法师在长寿寺写<<华严经>>.礼宗法师在长寿寺学习禅观,注<<涅槃经>>80卷.佛教初复,经典奇缺,藏奂祖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寺内从火炉中将未烧掉的佛经收集起来,集成大藏,默默地为佛教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藏奂在长寿寺对众人说:”过去四明天童山(今宁波)僧昙粹是我的前生,至今仍有坟塔存在.”人们听了之后,觉得不可思议,都不相信,洛阳与四明天童相去年删遥远,隔山阻水,又是多年前的事情,怎么可能呢?后来派人前去查验,果如其言,确有坟塔存在.”人们听了以后,觉得不可思议,都不相信,洛阳与四明天童相云遥远,隔山阻水,又是多年前的事情,怎么可能呢?后来派人前云查验,果如其言,确有坟塔存在。

南海节度使杨公到姑苏(今苏州),新慕藏奂祖师之名,要大家每植五株柏树代替一个土墩,寺院广植柏松,美化了环境.由于他为当地人们造福,当他离开苏州前往四明天童寺时,人们纷纷挽留,不让他走,迫不得已,他只好偷偷溜走.

郡守崔淇,称赞藏奂道风高峻,德望凝重,凡一动止,禅者毕集,环座拥塌,奉侍弥敬。藏奂学识泉涌,指鉴岐分。诘难排纵之众,攻坚索隐之士,皆立寒苦雾,坐泮坚冰,一言入神,永破沉惑。他禅定功夫极深,修得神通,慈悲怜悯众生。相传他主在天童寺时,看见龙湫离清关桥太近,桥上人来人往,嘈杂鼎沸,影响龙湫生活,于是将龙湫移到太白峰顶的水池。他看见小白岭有蟒蛇吃人,沿途商旅害怕。于是持咒施食,降服蟒蛇。蟒蛇死后,将其焚之,建塔以镇。从此商路畅通无阻。

唐大中十二年任景求舍宅设东津禅院,延请藏奂住持。就在任景求准备迎接藏奂入禅院时,有人刁难,不想让藏奂进入。任景求讲述了二十年前这座住宅开始建造时,曾有一位行为怪异的僧人提出要将大门开大,预言二十年后会有一位圣人在这里居住的故事。曲直一算,这件事情发生到藏奂住进东津禅院,刚好是二十一年,正好验证了过去的古话,堵住了刁难者的嘴。咸通元年,浙东发生兵乱,盗匪横行。一天,匪首率领二千人攻入当地。士兵手拿兵器闯入禅院,大家害怕,纷纷逃走,但是藏奂祖师不为所动,冥心晏坐,神色不变,坚守寺院。入院的匪兵看见还有不怕死的和尚,吓得惊悸,不再动粗,揖礼而退。藏奂以定力退兵的事广为传播,成为美谈。第二年,乡里郡绅联合上奏朝廷,表扬它的定力与大无畏精神,启请改“东津禅院”为“栖心寺”,朝廷恩准。

咸通七年(866)八月三日,藏奂预感要离世,于是用香水剃发,告诉弟子:“我在七日之后就要辞世。”遗言在天童岩挖墓穴,将遗体放入龛内,三年以后开龛荼毗。7天至,藏奂平静离开人世。享年七十七,僧腊五十七。弟子门人痛哭流涕,不断在坟前植树种草三年。一天,弟子闻到异香,凝空郁烈,互相奔走相告,知道这是祖师用异香来通知时间到了。开龛一看,祖师面相与三年前一样,没有改变。圆寂三周年这天,弟子按照印度佛教的仪式,将藏奂祖师荼毗于天童岩下,获舍利数千颗,红翠交辉,白光上贯。

咸通十五(874)年,弟子戒休捧着舍利,郡首崔淇撰写表章,上奉朝廷,于朝廷敕言,谥曰心镜,塔曰寿相,起塔供奉。金华县尉邵朗题塔额。崔淇撰写塔碑与铭文,全文如下:

空王设谕,烦恼无涯,唯大师心,照尽沙尘。大师降灵,吴之华亭,方娠载诞,厥闻唯馨。童蒙堕井,神扶以宁。母思目眇,归省而明。渔人祷神,其获丰盈,一戒祠宇,施皈莫婴,像教中亏,贝叶斯隳,手集三乘,遗文可披。识羊祜环,知仲尼命,正色兵威,寄词谭柄。我来作牧,空企音尘,琢兹真石,庶乎不泯!

藏奂祖师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其事迹也多与灵验或神通有关。《宋高僧传》作者赞宁在为藏奂立传时,曾经删节了或改写了部分传奇灵验的故事。这说明赞宁本人在撰写僧传时是持有所保留态度的,反映了他的历史观。我们对藏奂的认识也与赞宁一样,并不是在于他的一生传奇事迹,而是要说明他作为一个祖师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宁波七塔能流传近1150年,应该说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了。正是有了藏奂的存在,这座享誉四明的佛寺才有了开始。所以作为一代祖师,藏奂在七塔寺,乃至宁波佛教史上是应该值得记上一笔的。今天我们在重新整理和理解藏奂的生平事迹时,仍然可以看到他身上的可爱闪光点。他注重环境保护,搭茅蓬,不忍滥伐树木;反对荤腥祭祀,湖水变清,山水重绿;广植柏松,美化环境等活动,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环境保护活动和目标。就此而言,藏奂祖师也算的上是绿色环保的先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清嘉庆重刊本《天童寺志》 新修本《七塔寺志》 《新修天童寺志》记载藏奂的师父是“虚默”,谥号为“心镜”;民国本《七塔寺志》 《宋高僧传》的记载:其师为“灵默”,谥号为“心鉴”。“虚默”与“灵默”系为同一人,笔者已经撰文作了说明,这里无意再述。“心镜”与“心鉴”是不是一人,有必要做一个说明。崔淇所撰《心镜大师碑》是藏奂的最早和最真实的材料,里面提到“奉敕褒诔,谥曰心镜,塔曰寿相”。这说明藏奂的谥号确实是“心镜”。赞宁撰写藏奂传记内容基本上是《心镜大师碑》的缩写,说明赞宁熟悉碑文,但是他却偏偏写成“奉敕褒 ,易名曰心鉴,塔曰寿相。”作为一个比较严肃的历史学者,赞宁不应该犯这个错误。但是赞宁却犯,而且非常严重,他确实将“心镜”改成“心鉴”这是为什么呢?要考察这个问题,还要从社会的历史的环境中去找原因。原来,心镜是唐代的人,赞宁是宋代的人,后代人给前代人立传,天经地义。但是到了赞宁时代,社会发生了变化。在赞宁生活的封建时代,因为皇帝的特殊地位,与他有关的一些称呼或用子是不能够使用的,出于避讳的目的,赞宁不得不将“镜”改成“鉴”,于是造成了一人二名的问题出现,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大麻烦。赞宁这样做是迫不得已为之,但是他改“镜”为“鉴”也不是没有依据,因为“镜” “鉴”相通,混用连用在古籍中非常普遍,“如镜鉴像而无心” “如百千明镜鉴像” “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莫将镜鉴。若将镜鉴,便为两段”等等。中国佛教史曾经有过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叫做《龙龛手鉴》,也称《龙龛手镜》,卷首智光“序”里明确指出:“以新音偏于龙龛,犹手持于鸾镜,形容斯鉴,妍丑是分,故目之曰《龙龛手鉴》。”可见该书原名应该是《龙龛手镜》,由于“镜”“鉴”二字通用,“故目之曰《龙龛手鉴》”。当我们知道这个原因以后,就可以理解赞宁何以要如此费心“改错”,“心镜”和“心鉴”就是一人。今天我们可以给心镜大师恢复名誉了,让蒙冤千年的心镜大师得以昭雪,含笑于九泉之下。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