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2年度第三期我的佛缘
 

我的佛缘

聂 朋

我姓“聂”名“朋”,也许生来与佛有缘,因为父母取的这个名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深意和天机,它与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谐音,这决非一般的巧合!再看“朋”字,分明是两个月字合成,一类是天上的月亮,代表天地万物的真如本体;一类是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地面的映现,也象征着真如本体在尘世的映照和影像。天上的月亮及其譬喻的真如本体只有一个,而水中的月亮和尘世的景象却千千万万,正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此外,月亮还有十种佛门赞赏的品德:

一、圆满。“万古留圆相,三生证净因。”

二、光明。“一轮高处揭,万籁静中喧”便是暗去明来的境界。

三、高洁。“清辉分上界,素彩彻中霄”。

四、清凉。“夜凉冰镜朗,人静玉台虚”。《华严经》:“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映现中。”

五、柔美。月亮幽静而柔美,使人一见钟情,产生朦胧幽雅的美感。

六、爱悦。“月华舒展,良人爱其妩媚,而盗贼憎其朗照;春雨连宵,农夫喜其膏润,而游客恶其泥泞。”

七、普照。月亮的光辉,烛照出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

八、悬空。明月高悬,了无依傍,万缘不着,独露孤明。

九、容忍。月是无情之物,而其光含万象,包容一切,忍受一切。故此,心如明月的弥勒菩萨才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十、永恒。明月是永恒不变,今古常存。

故骚人雅客有“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为此,我后来自取了“智影”的雅号,一方面要求自己如影随形地追求明月般的般若智慧;另一方面表示自己虽然渺小如影子,却永远追寻着般若智慧,追寻着真如本体。

真正令我生起对佛教特别是佛学的兴趣的,是我对于文字般若的爱好。因为我喜欢文笔优美而又别具一格的文章,厌恶一切套话、废话、陈词滥调以及各种八股式的文章。1986年我在江西新余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教历史。一次,到图书室借书,无意之间发现了一部丁福保编纂的繁体字的《佛学大辞典》,竟然从未被人借过。我于是借来一瞧,立刻被其完整的体系、精辟的解释、新奇的观点所吸引,因为在此之前,我对佛学一无所知。我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一边摘录了许多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先后订购了《佛教文化》、《法音》、《佛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宗教》等杂志,也得到了许多佛教赠刊和赠书,同时购买了许多佛书。其中对我影响较大的赠刊有《佛学文摘》、《人海灯》、《禅》、《广东佛教》、《正法眼》、《菩提心》、《禅露》、《普陀山佛教》、《甘露》等。对我帮助最大的佛书有《金刚经说什么》、《论开悟》、《禅宗大意》、《中华佛学文化系列丛书》、《禅门公案五百八十六题》、《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中国禅宗思想历程》、《西藏生死书》等。随着对佛书阅读的深入,我对佛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认为佛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空灵绝妙,值得发扬光大。佛学并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冷静的观照,它象空调一样冷暖两用:当你消沉时,它要你“勇猛精进”,发奋图强;当你头脑发热时,它要你冷静沉着。佛学让人追求而不强求,让人永远前进,不要停留、执着于现有的境界。佛学强调“直心是道场”,要人以平常心、正直心坦然面对一切。从“佛”字的字形来看,可以拆为“人”和“弗”两部分,这不就是一个“人”在“弯弯曲曲的人生路上”“直着”行进吗!佛的本义是发掘人的本性,激发人的潜力,故人人皆可为圣,人人皆可成佛!可惜我们现在许多人对佛学知之甚少,未能很好地利用。

数年前,我曾在五祖墓塔前许愿,希望自己至少能成为佛学专家, 并为此而努力。我曾在《正法眼》、《人海灯》、《广东佛教》、《浙江佛教》等刊物上发表过佛学文章,其中《生日的反思》、《试论中国佛教的运作》、《试论宗教与迷信的区别》是我的得意之作。我在阅读佛教书刊时,还作了两种类型的笔记,共十余本。一种是《佛道妙语选》,另一种是《佛道睿语录》;前者主要包括“圆融无碍”、“虚空粉碎”、“醒梦一如”、“一笑向西风”、“本来无挂碍,随处任方圆”、“直须洞彻无穷底,踏倒须弥第一峰”……等精妙短语。这些妙语非常适合于制作贺年片。我给亲友写贺年片,从不用“新年快乐”之类的俗话,而是用“旷超千古”、“虚空夜点头”、“心空及第归”、“百尺竿头须进步,空花镜里莫藏身”、“巍巍荡荡,空空朗朗;历历孤明,如如不动。”……之类的精妙短语,并发挥我绘画的天赋,勾出一只拈有莲花的佛手,或描上高僧大德坐禅之相,再配上佛历纪年,使我的贺年片既美丽典雅,又清新脱俗,从而成为亲友喜爱、玩赏和收藏的珍品。

我不仅喜欢精妙的词句,也爱好美妙的音乐,尤其爱好文化底蕴深厚的庙堂音乐。而庙堂音乐以佛教音乐最具代表性。记得我在看电视系列片《历史文化名城》时,每当遇到寺庙的景象与介绍,片中便会响起佛教音乐和无伴奏合唱歌曲。这是我听到的佛乐中最优美的,顿时全身血脉畅快,心醉而神怡,身心犹如过滤般地归于静寂,此后仍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菜味!我觉得佛教音乐平缓优美,淡雅出尘,完全不同于流行音乐的狂躁、轻佻与俗气。我最早得到的是福建佛协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寄赠的二盒《佛教歌曲》磁带,其中的《莲灯》、《赞佛曲》、《古老的轮回》、《生存的信心》、《昨天、今天、明天》等歌曲,词、曲、韵俱佳。而后赴京旅游期间又购买了《当来下生弥勒佛》和《大钟寺音乐》磁带,近年又邮购了《欢喜观音》、《准提神咒》、《文殊菩萨心咒》、《观音菩萨治病真言》、《观音法门六字大明咒》……等磁带和影碟,还买了三合一的念佛机和六字大明咒静心机。现在我每天都活在当下,活在佛乐的萦绕之中。炒菜、用膳时则以优美的佛乐碟带伴奏,有古人“钟鸣鼎食”之风;散步、骑车、坐车、上下班则以念佛机传出的悠扬佛号伴我同行。这样干工作与听佛乐两不相误,每当佛乐响起,心中就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股崇高感,然后归于安祥,归于静寂,归于心的原态!

我自觉自己的文笔还不错,自从研习佛学后,我感到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尽管我还未到剿灭一切思维、进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悟境,但自感写文章时更加空灵,文笔更加优美,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每遇当机之时,我都向亲友或有缘人介绍佛学的博大精深和空灵绝妙,消除人们对佛学的误解,为此,许多亲友也对佛学产生了兴趣。1998年10月,在张家港召开的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上,我激情迸发,语惊四座,阐述了发扬佛教文化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说明了大乘菩萨道“无我”思想与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的相通之处以及它们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行性,最后我指出:我们青年一代,如果在儒佛道的东方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不如韩、日两国青年人,是有失文明古国风采的,也会是这一代人的悲哀!我还积极利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机会,在新余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弘扬江西新余历史文化的思考》的大会发言,同时又提出了建立佛道文化游乐园和购买《频伽大藏经》的提案。并为崇庆寺迁往城北仰天岗进行重建绘制了布局图和殿堂说明文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还将网上聊天演变为网上参禅。例如我找到了一位名为“心心”的网友,将其加为“好友”要通过验证,于是我紧紧抓住那两个叠在一起的“心”,说:“《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的心是哪个心啊?”,此讯息发出后果然通过了验证。还有一位叫“晨尘”的网友,对传统文化颇有心得,他曾问烈士上刑场的感觉,我于是答道:“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晨尘”会心地应道:“佩服!佩服!”此外,我正努力把介绍传统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文章发表于网上,奉献给与我有缘的所有朋友们!

生死无常,幻质非坚,“人身难得,佛法难值”。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事业的成功、爱情的痴迷及财富的积聚,而是心灵的净化与独立!我认为阅读佛书、参拜古刹、结识善知识及得道高僧大德可使我的心灵得到升华,保持独立,所以我愿意以佛书、佛缘伴我走完这一生。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