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2001年第五期 /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陈 兵

(接上期)

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贪欲与善法欲,伦理属性和引起的结果尽管不同,但都以希望、追求所喜欢的东西为其基本的性质,都具有驱动人积极从事某种事业的作用。从大乘如来藏学看,欲虽然是一种因缘所生的有为法,而其根子甚深,可溯源于众生心性中的本觉(本有的觉性),可谓人性中本有的一种源源不竭的力量。从密教无上瑜伽的心气不二论看,欲望以生命本源中的明点红白菩提(红白大)为体,是先天的生命能量,不可能被消灭。贪欲以白菩提(白大)为体,性属阴,以吸摄外物增益私我为实质;善法欲以红菩提(红大)为体,性属阳,以破坏腐朽阴暗、放射光明为实质。不论是阴性的、向下的贪欲,还是阳性的、向上的善法欲,都是涌动不已、没有止境的,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法句经》比喻贪欲有如树木生长枝叶,如水流盈满于池沼,“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增。”俗言:“欲壑难填”,人常常是有米面想酒肉,有了棉布想绸缎,有了土屋想砖房,有了摩托想汽车,有了百千想亿万,小官想当大官,大官想当皇帝,皇帝想长生不老......正是这种永不知足、贪得无厌的欲望,驱使人们不停息地追求、奋斗,促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圆满人格、深入禅定,提高精神境界,获得彻底的解脱在自,乃至直趋生命的峰巅——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脱成佛,永享常乐涅槃,可谓一种极大的欲望,甚而应称为欲望的极限。经中佛陀曾自称:“我本以欲心不止故得佛。今虽成佛,犹欲心不止。”成佛后犹欲心不止,当指利乐济度无量众生、庄严全宇宙的大欲望或宏愿。这种无止息的“欲心”,成为佛陀的重要功德之一——“精进不减”的源泉。

向下的贪欲与向上的善法欲虽然同以人本性中永不枯竭的力量为源泉,但其结果与价值之别却不啻天渊。贪欲自害害人,使人热恼不安,驱使人为填满欲壑而营谋算计、用尽机关,人格较好者为贪钱财名利而劳心费神、伤身斫命,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格卑劣者则被贪欲驱使而不顾他人和公众,损人利已,不择手段,劫杀欺诈,巧取豪夺,制假贩毒,倾轧陷害,甚至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令生灵涂炭,人类遭殃。世间种种罪恶,无不由贪欲酿成。贪欲歪曲、丑化了人应有的美好形象,使人现前便丧失了人的资格,沦于三恶道中,人称贪迷某物者为“色鬼”、“色狼”、“吝啬鬼”、“小气鬼”、“酒鬼”、“大烟鬼”、“赌鬼”、“吸血虫”、“蠹虫”、“网虫”等,便意味着贪欲着迷使好端端的人成了饿鬼畜生一类。贪欲使聪明能干的人成为贪官、污吏、恶棍、盗贼、嫖客、毒枭等罪犯,成为民贼独夫,不仅为害自己,连累亲友,而且危害社会,祸国殃民。贪欲使人沉沦生死海中,轮回不已,由贪欲所造恶业感得恶的异熟果,牵引人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长劫难出,饱受苦毒。贪欲不可放纵,放纵贪欲,人将不是人,人类社会将无法维持,终将导致灭种亡国乃至毁灭地球的恶果。自古及今,人类从维持群体生存的需要出发,创设种种教化和管理体系,教导、管理世人合理节制人欲。批判人欲,节制人欲,尤为各宗教的共同特质、主要功能。能了知贪欲的过患并自制贪欲,被看作人类与低于自己的动物之分界线,佛经中以“能修梵行”——能自制人欲乃至离欲清净,为地球人类的一大优点。

佛教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制止贪欲,远离贪欲,“离欲”、“断欲”、“无欲”,为佛教经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词语。否定人欲,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点。《杂阿含经》卷三五在列举了贪欲的害处后指出:与贪欲的诸过患相反,断贪欲有如许“福利”(幸福与利益):“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复不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心常怀喜乐受觉。”贪欲既然是造成诸般痛苦的根源,则断除贪欲,自然会断除诸苦,享受一种高级的“无欲之乐”,乃至永远度过诸苦交攻的生死大海,永享涅槃常乐。《长阿含·三聚经》中,佛陀以“无欲”为使人向于涅槃的九法之一。《法句经·爱欲品》偈云:

离欲灭爱迹,出网无所蔽,

尽道除狱缚,一切此彼解,

已得度边行,是为大智士。

无欲无有界,恬淡无忧患,

欲除使结解,是为长出渊。

断除了贪欲,便挣脱了束缚人的魔网,永离地狱等恶道,永出陷溺人的生死深渊,永享恬淡无欲的解脱自在之乐。无欲之乐不依赖任何条件,从自心不断涌现,有如清泉流水源源不断,没有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所求不得等一切诸苦及最根本的无常之苦,没有世间的“非圣财所得乐”的诸多缺陷与过患,比需要辛苦营求、具备各种条件方能获得、得已即失的贪欲满足之乐,要高级、深细、持久得多。《大方便佛报恩经》偈云:“世间所有诸欲乐,乃至天上所有乐,若比断贪之大乐,十六分之不及一。”能征服自己贪欲、获得无欲之大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为富有的人。佛教认为,人完全有自主贪欲、断除贪欲的能力,贪欲并非多么可怕的东西。《法句经?爱欲品》偈云:“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贪欲从意识的分别而生,须经思心所的思择决定而有,而意识具有慧和勤(精进)的功能,可以正见正智决定所思,以精进的意志力制止、断除无益有害的贪欲。
断除贪欲,必须有追求获得无欲之乐的善法欲、大欲。《杂阿含经》卷三五云:“以欲制欲”,意谓以善法欲制伏贪欲、物欲、情欲。《大威德陀罗尼经》云:“超过有结,应发欲心,想无欲事。”谓断灭烦恼、超出生死,需要以希求涅槃之乐的善法欲为动力。这种欲心越是大,越是能发起精进,越易获得解脱。总之,以理智了知无明的、被动的贪欲之祸害,用追求解脱涅槃的善欲法去断灭贪欲,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或将向下追逐色声财位等的贪欲、物欲转为向上追求涅槃的善法欲,以如实知见宇宙人生实相的智慧将人本性中无穷的欲望引向对清净、解脱、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让欲望创造出对自己、他人乃至全体众生的现前后世的最有益、最大的价值,可谓佛教人生欲望观的要义。贪欲与善法欲的区别,在于善法欲以如实知见正见、智慧为主导,以合理地谋求自他的今生、后世、究竟的利乐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对自心的大觉,具自主性、离染性、向上性;贪欲则出于无明和邪见,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之心为出发点,以不明诸法实性的染污心、迷执心追逐外物,具被动性、染污性、向下性。质言之,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主导欲望,便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净、高尚的善法欲;以无明、邪见为主导,则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堕落的贪欲。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唯在是否有正见、正智。

对于人欲,东西方自古便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节欲主义三种不同的态度。纵欲主义如古印度的顺世派、西方的亚里斯戴布斯、中国的杨朱等,主张放纵人欲,尽情享受肉体、物质的快乐,多持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观的流弊显而易见,尽管屡遭批判,却仍被不少人特别是许多现代人所信受,造成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禁欲主义如古印度的耆那教、西方的昔尼克派、斯多葛派等,主张忍受痛苦、断绝情欲、人欲,获得精神的或后世的快乐,这种人生观总是不容易被多数人所接受。比较容易被多数人认同的是节欲主义,如儒家及古希腊的伊壁鸠鲁等。先秦儒典《礼记?乐记》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认为若不节制人欲而使人物化,便是灭绝天理。后儒对天理人欲虽然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在反对恣情纵欲、主张合理节欲这一点上基本是一致的。

与其他学说相比,佛教基本上属节欲主义,与儒家甚为相近。《阿含经》载,佛陀既然反对极端禁欲的苦行外道尼乾子(耆那教)等,也反对纵欲主义的顺世外道,主张“离苦乐二端而行于中道”。佛教戒律只要求在家信众自愿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麻醉品)五戒乃至这五戒中的任何一条。五戒中主要的前四戒(“性戒”)所禁止的只是损害他人利益、违反世俗基本道德规范的多余的、泛滥的贪欲,可谓古今所公认的“伦理底线”,并未要人断灭食色情爱等一切人欲,放弃对财富、爱情、事业、成功等的追求,反对的只是非法的、损人利己的、不择手段的贪求。《阿含》等经中,佛陀多次教导在家弟子如何求财、理财、精勤工作、和睦家庭,过好世俗生活。如《杂阿含经》第912经中,佛陀为聚落主说三种“受欲”(欲求),以非法滥取财物而不供养父母眷属和出家修行者为下,以如法求财不滥取而供养自己及父母眷属、出家修行者为胜。晚近中国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强调回归佛陀的这种精神。

从了生死、出世间的角度讲,佛教确实有相当彻底的禁欲思想。对人间的财色名位乃至所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贪欲,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贪欲粘着,从佛教义理而言,都是生死之根,若不断灭,无由臻于涅槃。尤其是男女的性欲,更是使人再生于欲界的直接原因,佛教僧尼戒中列“不淫”(不过性生活)为首戒,大乘菩萨戒对断淫的要求更严格,不仅禁止身淫,而且戒及如隔墙听见妇女语声、环佩声等性方面的细微分别心。《佛藏经》卷中说大乘道上应永远熄灭的诸欲“谓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是相。”邪不善念,较浅近的解释是指损人利己和损人亦不利已(自他俱损)的念欲之心,深则可包括一切执着于我、我所和色声香味等相而不符真实的妄念。但也非要人断灭一切生理的、心理的基本需要。唐大珠慧海禅师“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语,最能表现佛教的离欲思想,人问如此与常人有何不同,答:“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在禅宗看来,吃饭睡觉等自然的需要,是合理的,不须断灭,应断灭的只是在自然需要之外滋生的种种多余的欲望。

深一层言,说佛教主张“以欲制欲”,以追求上进和涅槃的善法欲节制、制止乃至断灭贪欲、人欲,离欲、无欲,不如说佛教对人欲的根本态度是“以智化欲”——以如实觉知欲望实性的智慧,将由无明所起的一切人欲转化为善法欲,并极大限度地发挥本性中欲望的作用。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既然在正见正智,则正见正智方为对待欲望的关键。准确地说,欲望是不可断灭的,以欲望为实有而有意去制止断灭,视人欲为敌、为洪水猛兽,在大乘学说看来不可能真正离欲、无欲,反而可能导致贪欲增盛、心理变态。即便用无我的智慧断灭了一切引起生死的人欲,若过于厌离人欲和贪着涅槃无欲之乐,至多会使人成为以“灰身灭智”为归宿的“定性声闻”,不能穷证佛性而得究竟解脱,不能发挥心所具有的积极功能而创造利乐众生的应有价值,大乘斥责这种定性声闻为“焦芽败种”。大乘不视人欲、贪欲为洪水猛兽而求急急断灭,而视人欲为修学佛道应如法开采的能源,重在以诸法无我、人欲即菩提的如实智慧观照人欲,主宰人欲,以理智合理节欲,将人欲、贪欲转化为善法欲,转化为无穷无尽的修学佛道、利乐众生的精进。大乘有菩萨不断尽人欲而“留惑润生”再来人间度众生之说,《维摩经》推崇“在欲而行禅”,喻为火中生莲。密教特以贪欲为道,有转性欲为菩提的具体方法。金刚界密法将化欲望为菩提之义形象化为一位“欲金刚”菩萨,端坐于莲花(表清净的菩提出于烦恼之污泥)之上,手持弓箭,表以智慧欲箭射众生阿赖耶识中之一切贪欲种子,令成佛陀的大圆镜智。此金刚又名般若波罗蜜,意谓以如实证知诸法空性的智慧,通达一切佛法,无滞无碍。就此而言,与其说佛教基本上是节欲主义,无宁说佛教根本上是“以智化欲主义”。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