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2001年第四期 / 《物不迁论》中的心性本体观探微
 

《物不迁论》中的心性本体观探微

苏树华

内容提要:《物不迁论》由僧肇所作,在《物不迁论》中,僧肇用“物不迁”来克服俗情对“有物流动”的执著,以实现离两边证中道的人生修养的目的。《物不迁论》立足于心性本体论,把“心”看作是含融“物相”的无相本体,把“物”看作是这个无相本体中的一切“物相”。《物不迁论》的归宗义不在于立一个“物不迁”的知见,而在于实现对无相真心的体证与回归。

关键词:僧肇 佛学 心学

僧肇出身贫苦,少年时期,为了谋生,替人抄书。抄书的经历,使他练就了勤于思考和善于写作的能力。早年,他对老庄哲学的钟爱,为他后来的佛学成就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他著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四篇论文,这四篇论文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以僧肇的《物不迁论》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物不迁论》中所蕴涵的“心性本体论”思想。

一、《物不迁论》的归宗义趣

《物不迁论》开章便将“物不迁”的论点提出,谓:“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予则谓之不然”。为使人信而无疑,僧肇引《放光般若经》云:“法无来去,无动转者”。僧肇是要借佛经来论证他的“事各性住于一世”的道理。当然,这里的“不动”、“不迁”,并不是“死寂不动”,而是动静一如,故僧肇说:“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动。必求静于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俗情将动静分为二,以为动则非静,静则非动,截然有别,而僧肇则以动静一如相告:“释动以求静”,则静不可得,“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意即:不是离了本体的“静相”更有一“动相”,也不是离了本体的“动相”更有一“静相”。

大乘佛教的宗旨,不是令人在动静两边上执著,而是令人体证到动静一如的事实。迁与不迁属于两边事,僧肇自然明白。僧肇的《物不迁论》虽言“物不迁”,而意不在“物不迁”,而意在扫相证真。扫相证真是大乘佛教贯用的方法。大乘佛教说“空”,意不在“空”,而意在扫去人们对“有”的执著;大乘佛教说“有”,意不在“有”,而意在扫去人们对“空”的执著。空有相对,意在双亡,双亡之时,觉性不昧,这个灵明不昧的觉性,便是心性本体论所说的本体,或称真如、实相、法身等。僧肇的《物不迁论》运用的正是扫相证真的手法,即用“不迁”之论扫去俗情对“物相流转”的执著,使其于无所执时亲证实相。《文殊说般若经》中说: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圣贤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由此可见,佛与凡夫尚不可取,况复迁与不迁两边事。僧肇是罗什门下的“解空第一”人,他是不会将身心性命安于“物不迁”见解上的。

僧肇说:“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诸物当下生灭,刹那无住,刚说现在,则成过去,过去不可得,更不来于今。过、现、未之物相,如此当下生灭“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僧肇又恐人闻“物不迁”而落断灭空相,以为物是不动的,遂开示曰:“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明月历天而不周”。旋岚偃岳、江河竟注、野马飘鼓、明月历天等相,瞬息万变,世人皆见,然则人人本具之能见万相的“无相真心”未尝移易,故曰“动而常静”。这里的旋岚偃岳、江河竟注、野马飘鼓、明月历天是说事相,这里的常静、不流、不动、不周是说本体。今以明暗两相作喻,再说此理。睁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来暗去,暗生明灭,明暗交替,实无定相。明相生暗相灭时,无相真心未尝随暗相灭去,若无相真心随暗相灭去,此时便不能见明。暗相生明相灭时,无相真心亦未尝随明相灭去,若无相真心随明相灭去,此时便不能见暗。由“明来见明,暗来见暗”的事实可知,能见明见暗的无相真心是个如如不动的真常体,未曾随诸相的生灭而生灭。可见,万相有生灭,无相真心无去来。俗情追逐幻相,不识真体,遂有禅宗六祖惠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之开示,意即:风动幡动两位僧,只认动相不识性,本具妙性取幻相,为相所牵成懵懂。

若人识得诸相非常,而不著于诸相,即相而离相,不为诸相所转,当下便是“暗合道妙”的事。为说此理,僧肇说:“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悟非常而离事相,舍事相而取寂灭,小乘之极果,与大乘“色空不二”之理不相应。为示“色空不二”、“动静一如”之理,僧肇又说:“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静,故静而弗留矣。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即往即静,即静即往,往静是不二的,此说建立在“动静一如”、“真空妙有”的一体圆观之上。有此圆观,才有“坐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的无碍行径。“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方言以辩惑众;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不二真心者,寂寥虚旷、如如不动之本体;不一之殊教者,当机施教、循循善诱之教化。千途异唱,方便设教,实无定法可说,亦无实法于人,唯令人于言下证悟“真实的自我”。

二、《物不迁论》的心学立场

僧肇的《物不迁论》属于心性本体论,心性本体论有其独特的看问题的立场,很难以用常识性的经验加以把握。今借用熊十力的一段话,来帮助我们理解心性本体论的立场。熊十力说:

“众生无量,世界无量。据常识的观点来说,好象宇宙是一切人共同的,其实大谬不然。各人自有各人的宇宙,但互不相碍。如我与某甲某乙,同在这所房子里。其实我是我的这所房子,某甲是某甲的这所房子,某乙又是某乙的这所房子。我们三人的房子,并不是同一的。如我坐在这所房子的中间,某甲站在西隅,某乙卧在东窗下,三人所见的这所房子,各各不同样式。即令三人成排的站在中间,各各所见也不能相同的。又如我对于这所房子,很感觉得寂旷虚廖,某甲或与我适得其反,乃至某乙之所觉,又不同于我和某甲。……总之,众生无量,宇宙无量,这是不可测度的道理,很鬼怪的,就是这无量的众生,或者无量的宇宙,各各遍满于一法界,互不相碍。譬如张千灯于一室之内,这千灯的光各个遍满于此一室,互不相碍,所以说为交遍”。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心性本体论是以当事人的无相真心为立场来看待问题的。“据常识的观点来说,好象宇宙是一切人共同的”,据心性本体论的立场来看,则“各人自有各人的宇宙”,一切法相皆依当事人的无相真心而立。僧肇的《物不迁论》属于大乘佛教思想,是以心性本体论为立场来看问题的。

无相真心者,万法之所宗,僧肇谓之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等名。名虽有殊,所指不别,僧肇所谓“一义耳”。此一义,禅宗谓之“本来面目”。今顺时代,名之曰“心”。然恐与俗情所说之“心”相混,故称之为“无相真心”或“心性本体”。佛教就其实质上来讲,它并不是宗教。佛教是用宗教隐喻的形式表述的心性本体论哲学。试看:

“无边身菩萨,将竹杖量世尊顶,杖六了又杖六,量到梵天不见世尊顶,乃掷下竹杖,合掌说偈云:‘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穷劫不可尽’”。

何以虚空藏,不得见世尊顶?为是虚空藏即世尊,世尊即人人本具的“无相真心”。心是不能以对象化的方式来见的,唯于心的作用上契悟而已。无相真心,能生万法,念念而起,生生不息,乃我人无相真心之大用流行。仰天成相,观地成形,某甲的天地万物,依某甲的无相真心而有,岂离了某甲的无相真心而更有某甲的天地万物在。吾人观天地万物,则天地万物乃吾人无相真心中之法相,无了吾人的无相真心,便无了吾人的天地万物。见闻觉知,起心动念,种种法相,正统儒释道皆谓之“物”,谓之心中之“事件”。凡有相可见者,无论内识外尘,皆物也。相无定相,密移变迁,刹那无住,故称幻相。既然是幻相,更何于幻相上执定个迁与不迁?常人以为,有时不可谓之空,空时不可谓之有,而不曾识得“空有两相”本于一元的真实理体。今以开眼见明闭目见暗为喻来说此理。俗情在“明”相上着意,以睁眼见明为有,以闭目见暗为无。其实,睁眼明相现,闭目暗相显,明相与暗相皆相也,岂可用“空无一物”之顽空来论之?明暗两相,有相可见,故可以言喻,然而,能显现明暗两相的无相真心,却是个无相的实相,谓之灵觉妙体。这个灵觉妙体“胡来现胡,汉来现汉”,于胡汉相上不曾染着。这个灵觉妙体谓之实相,谓之本无,谓之无相真心,皆一物而假多名。试看僧肇无相真心之说: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无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

这个“至虚无生者”,便是有、无两相之宗极,便是诸法之本源,亦是僧肇《物不迁论》的归宗意趣。

总之,僧肇的《物不迁论》,从心性本体论出发,方便立“物不迁”,用来破除俗情对“有物流动”的执著,使人体证到自己当下的“真空妙用”的这一事实。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