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01年度第二期 / 编者小语 |
编者小语 |
一位朋友来到编辑部,慷慨激昂地讲起自己学佛虽已近十年,却未蒙“佛菩萨”“恩赐”什么“实惠”,心里感到有些不平,云云,其语气不异“声讨”。在他那张原本写满无明的、经过这场“浩劫”而被扭曲的脸,稍稍恢复原形之后,我问他:你知道“善虽未至,恶已远离”这句话吗?也许,恶真地已经远离,而你却仍在“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进言之,对于佛教修行极为重要的一环——戒律的持守,你是否能做到“俯仰无愧、明暗不欺”?因为这是能否得到“实惠”的关键所在。听到这些,他懵懂地望着我,习惯性地晃了晃大脑袋,哑然了。 这位朋友的心态,部分、甚至大部分佛教徒或多或少都有。在他们看来,学佛就是读经、打坐、布施、赶道场,而对于戒律的信受和持守,要么“随分随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决不“委屈”自己的习气;要么“随缘”——遇到污秽的场合就跟着污秽一把,把戒律抛向脑后,还暗中安慰自己:随缘、随缘,同流不合污就好。此二种状态,想要得到“实惠”,大难矣! 读经、打坐、布施、赶道场,都是学佛修行之必要,但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则更是保证每一位佛教徒的修行成果和生活幸福的源泉,因此,对于戒律的态度,我们只有“绝对信受”而后“一心奉行”,才能“舍一得万报”——在修行上,成为一名沿着佛陀指引的菩提之路亲证大般涅槃的智者;在生活中,成为一名宽坦、无拘、洒脱、快乐的生活的艺术家。如果,我们在信受奉行、发心持戒的过程中,感到无力持守或有种种障碍,应该立刻虔诚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继续发心持守,万万不应怀疑佛陀所制戒律的完善性和圆满性。须知,佛陀是全智全悲的至圣,其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是经过漫长的三大阿僧祗劫修行而来,他金口所宣说的种种戒律,一定不会有任何乃至微细如一芥子的过与不足;更何况,佛陀早已明确指出:一,我圆寂后,小小戒可舍;二,如果我所制定的戒律与当时的国家法律冲突,可舍去戒律。佛陀圆融的智慧与滂沱的悲心,由此可见一斑!可悲的是,当今部分佛教徒,把佛陀的慈悲拿来当作掩盖自己习气难除、偷心不死的盾牌,过着“随缘任运”的生活,唐丧光阴、浪迹生死,当是最大的可怜人,也是佛陀多次痛斥的“最愚痴人”! 得人身既是千载难逢的事情,学佛又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有幸得人身而学佛,而且持戒精严,当是天地间最宝贵的品质,天地间最可钦佩的事情。诸佛子,何乐而不为呢?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