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00年度第六期 / 写在《禅》刊第六十期之际 |
写在《禅》刊第六十期之际 |
您手上拿着的这本《禅》刊,为总第60期。 《禅》创始于1989年,到今天已经是整十一个年头。 连续出刊60期,对社会上的普通刊物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于我们多少有些意外的惊喜:一来以往的佛教刊物大多短命,能维持十年以上的非常稀少;二来我们的刊物一直是在经费紧张、人手短缺、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情况下艰难运行的;能坚持多久,说实在的,我们也没有把握,只是抱着“尽人力,听天命”的随缘态度。 十年的惨淡经营,我们的刊物不仅活下来了,而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由最初的几千册发展到现在的16,000册。这当然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连续、平稳地贯彻实施分不开,同时也与净慧法师的精心操持和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为办刊理念分不开,与广大热心信众慷慨捐资、踊跃赐稿等大力支持分不开。 法界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你我他都是这法界力量中的一部分。我们所从事的每一个微小的事业都是法界成就的;如果说有什么功德的话,那应该属于法界。因此,我们除了感恩之外,还是感恩。 作为一名普通的编者,回顾起这六十期刊物出来的前前后后,自然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感慨。 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佛教之衰落,原因纵然是多方面的,但从主观上来讲,恐怕跟长期以来,大多数出家人沉迷于一己之醉梦、缺乏整体的忧患意识有关。因此,我觉得,一个好的佛教刊物,除了要帮助大众树立正知正见、正信正行之外,它还必须唤起信众对整个佛教前途和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忧患意识,尤其是在当前各种异质文化和宗教互相激荡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我觉得,如果说《禅》刊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它的办刊宗旨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精神。净慧法师是一位忧患意识很浓的长者。他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历史很熟悉。佛教在印度的消亡,在中国自明清以来的日渐衰败,以及当今佛教界所存在的种种令人忧心如焚的弊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他无限的感慨和思索。“生活禅”的理念就是他在这种思索的前提下而得出的一种“中国佛教何去何从”的理性选择。中国佛教是走向新生,还是沿着明清以来的颓势继续衰败下去,这将取决于僧团的整体在多大程度上对此有所觉悟,有所行动。 目前,在大陆的佛教界,当然不乏对佛教前途和命运心怀忧思的明智人士。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仍有不少佛教团体的主事者,对佛教的未来走向缺乏使命感,缺乏前瞻意识,安于现状,对弘法度生缺乏热情,或者只关心自家庙子,对外界、世事殊少关心,或者在其位不谋其政,虚掷光阴,对不修行、不守戒、僧尼伪滥等败坏佛教形象的非正常现象无所作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教团的整体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团体的主事者自身素质的好坏和高低。主事的人如果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心无远虑,疏于管理,教团内部必定会滋生出败坏佛教的恶行。 十多年来,在净慧法师的悉心关怀下,《禅》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宣传“生活禅”的理念,力图唤醒大众对佛教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阵地,让更多的人接受人间佛教的思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原则,意识到加强僧团建设、提高僧人整体素质的紧迫性。应该说,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一大批信众的认同和支持。 当然,这当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如何使生活禅的修行方法更充实、更具体,如何使我们关注的触角更加深入人心,深入社会生活,在一些社会焦点问题上如何发挥佛教的化导作用,在加强佛教教团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方面,如何发挥舆论宣传作用,等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改进和完善。 虽然困扰《禅》刊运行的一些老问题(如经费问题,办公地点问题,等)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从目前编辑部同仁的主观心态来看,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思考和锻炼,在办刊理念和办刊方法上,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并变得更乐观,更自信了。我们确信,在净慧法师的亲自主持下,我们的刊物会更富有特色,更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广大信众的共鸣。 在此,我们真诚地感谢曾经支持和爱护过《禅》刊的新老读者和十方信众,并恳请广大新老读者和作者,继续关心《禅》刊,以期它能够长期地存活下去,作大众的精神朋友。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