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1999年度第六期 / 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 |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 孙守京 |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通俗一点讲,只有一句,也就是“我把正法传给迦叶了”。但是,许多人不明白,释迦牟尼佛手里只拿了一朵花向大家绕了一下,迦叶尊者笑了一下,怎么就说把正法传给迦叶了?殊不可解。其实,这里就涉及一个禅宗的思维问题。笔者不揣冒昧,想就此问题给读者解说一下。 (一) 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有“理入”,有“心入”,当然学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存在“理入”、“心入”的问题。“理入”者,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从文字书本入手,慢慢地弄通其中的道理,逐步掌握其要旨。现在社会,学生读书,大多如此。“心入”者,从字面意义上看,也就是心领神会,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心入”从心理学上讲,比这要深奥得多。就象一个人从没有人教他,天生就会画画一样。柏拉图把这种现象称作“灵魂回忆”,佛家则称其为宿业具足。如同六祖慧能大师,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没读过一本经,但是,当一个比丘尼给他念《涅槃经》时,他却能深刻领悟其中要旨。这就只能说是他具足宿世的德业。这种离开一切相深心契悟的现象在学习上就是“心入”。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经就是佛陀编写的教科书。学佛,就是学习佛陀所讲的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道理。所以,一般教门学习时,首先都是从读经念经开始,也就是从理论探讨中逐渐深入其道,也即“理入”。现在的佛学院,基督教的神学院教育,都是如此。但是,语言文学毕竟是传递信息、保留信息的工具,它并不是万能的东西。因而,有许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就散失大半,而又有许多信息根本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够传递的。所以,古人有“言不尽意”之叹。当然古人也发明了一种弥补的办法,即“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周易·系辞上》),也就是通过形象来表达它所涵泳的意义,意在言外,意在象外,如宋代大诗人梅圣俞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禅宗的教学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禅宗认为,宇宙间的许多事情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一旦硬用语言来表达,就落到第二义、第三义上了,落到名相、言诠上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了。这就如同西哲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人类的美德等同于知识,但它是不可教的知识。可教的知识只是技能,是皮相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只有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但是,由于人们难以对某一事物下绝对的定义,所以,真正的知识是得不到的。写到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庄子》记载,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一个砍车轮的老人叫轮扁,正在堂下干活儿。看见桓公读书,老头子就说:“大王,不要读了,那都是死人的东西,读它有啥用呢?”齐桓公就放下书本,对轮扁说:“说,怎么是死人的东西,怎么没有用?说得有道理还罢,说得无道理杀头。”轮扁就对齐桓公说:“大王,您想想,就拿老臣作个比方吧。老臣现在砍车轮子不管怎么挥斧用力,皆出神入化,分毫不差,试想老臣能把这种高超的技艺传给儿子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种技艺只能老臣心领神会,说不出来,写不出来,怎么传授?若老臣要教儿子手艺,只能说怎么样使力,角度如何,也就最多把老臣学艺时师傅教的最基本的东西教给他。至于老臣现在的绝妙技艺,也只有等他将来技艺提高了才能自己慢慢领会,而老臣也就只有把它带进棺材板了。所以大王,老臣以为,能在书本上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皮毛的,基本的,而真正的精理妙义是不能言传,不能书写的。所以,老臣以为,大王读的是死书,就象没有灵魂的死尸,而这种书也根本就是没有用的东西。”为了行文通俗,这个故事经过了笔者的敷演,但基本意思就是这样的。现在,再回过头来谈上面的话题。禅宗的思想也就如同轮扁的看法。它认为,人类正常的思维、认识以及语言文字等媒介工具,全部具有其局限性,因而,由这种思维方式和媒介所传递所认识所掌握的世界往往就是“颠倒迷误”的。而人类真正要“转识成智”、“由迷到悟”,认识佛家的终极真理,就必须在人们惯性认识能力之外去发挥另一种真正的智慧。所以,禅宗就不得不首先在教学上进行改革。 既然第一义的东西是不能言说的,不能书写的,那么,如果不说不写,怎么能让人知道呢?禅宗就发明了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离开一切语言、文字的诠释,离开一切正常逻辑的思辩,而用一种非理性的、非逻辑的、非时空的、非秩序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声东击西,旁敲侧击,应机接化,举一反三,启发学生,点化学生。如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用这种方法启发大家,明白了没有?而只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地一笑,说明迦叶尊者确实领纳了佛的本旨。这种教学法也叫以心传心。所以,禅宗也叫心宗,禅宗传法也叫传心、传心灯。 (二) 弄清了“心入”与“理入”的不同,弄清了宗门与教门的区别,大家就知道,它们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差异,而不是宗教教义的分歧。下面,笔者就曹洞宗的“五位君臣”的教学法给大家解释一下。 曹洞宗总结禅宗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五位君臣”的教学法。这里,“君”就是“正面表达”,是“无语”,指空界,也即“本体”;“臣”,就是“侧面表达”,是“有语”,指色界,也即“现象”。对于“本体”、“真理”等“第一义”的东西,要“正面表达”,又不能说出来,只能通过“无语”来暗示、提醒。就是“君”法。对于“本体”、“真理”等“第一义”的东西,有时候也能通过某些事象进行暗示,这种“侧面表达”也可以“有语”,这就是“臣”法。而两者结合,随机应变,互为表里,举一反三,就是“君臣”法。曹洞宗的这种通过正面、侧面来诱导、启发人们把握、顿悟“本体”、“真理”等“第一义”东西的方法,共有五种,所以就叫“五位君臣”法,即:“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现分述如下: (1)“正中偏”。 “正中偏”是“无语中有语”。如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虽无语却有语;又如人们问什么是佛,百丈怀海禅师就用竖拂的动作暗示,也是虽无语却有语。再如《传灯录》卷五所载,慧忠国师与紫璘议论,既升座。紫璘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紫璘曰:“是什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这也就是所谓的“无语中有语”,是一种没有说明却正是说明的方法。 (2)“偏中正” “偏中正”是“有语中的无语”。如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回答说“麻三斤”之类。如《传灯录》卷三记载,僧问省念和尚:“如何是佛心?”曰:“镇州萝卜三斤。”这种答非所问,表示根本不该问这类问题,这就是“有语中无语”。 (3)“正中来”。 “正中来”是“无语中无语”。即根本不回答,只用当头一棒或一喝,促使问者自己去省悟。“德山棒,临济喝”最为典型。如水潦禅师问马祖道一禅师:“如何是西来的意?”马祖禅师即当胸一脚踏倒。水潦禅师大悟,起身拊掌,呵呵大笑。后来告诉众人说:“自从一吃马祖踏,直到如今笑不休。”这种根本取消问题的方法,就是“无语中无语”。 (4)“偏中至”。 “偏中正”是“有语中的无语”。象禅师们上堂开法即是,被认为是对下等根器人用的下下之法。如师上堂,有僧问:“什么是佛”,师答曰:“即心即佛。”由于这种方法把话说白了,落到名相、言筌里去了,背离了“本体”、“真理”之本义,所以,义玄禅师批评这种方法是“如把屎块子向口里含过吐与别人”。 (5)“兼中到” “兼中到”的方法是不说有语无语,也可以说有语,也可以说无语,任你自己去领悟。如庞蕴居士问马祖道一:“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马祖答:“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为你说。”就属此法。 禅宗教学,除了曹洞宗的“五位君臣”法外,还有临济宗的“四照用”、“四料简”等法,笔者兹不赘述。 (三) 禅宗教学灵活多变,除了“第一义”不可说,只能超越思辩,超越惯性,灵活机动,暗示启发外,还与释迦牟尼佛因缘说法、随机救苦的精神是一致的。 读佛教的书,经常看到两个字“方便”。那么,什么是“方便”呢?“方便”就是一种灵活机动、通达权变的方法。白居易曾经怀疑佛经里有些地方自相矛盾,那就是因为他不懂佛陀随机说法、因缘方便的教学法而已。举一个孟子的例子来比证说明。孟子重义轻利,但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货”时,孟子却说:“大王的这种癖好非常好,如果大王把这种癖好再推及一步,那么,老百姓中就没有打光棍的人和缺吃少用的人了。”孟子是抓住齐宣王的特点顺着说,希望齐宣王能施“仁心”,行“仁政”,这一种权变机动的方法,就是“方便”。试想,孟子如果站在道德家的高度批评齐宣王“好色”、“好货”是不良的行为,那么,齐宣王肯定早把孟子赶出来了,孟子想推销他的政治 主张有可能吗?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传教的时候,也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施以不同的教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人的八万四千种心病。如对好色的人说“不净观”,对治其色欲;对吝啬鬼说“布施观”,对治其贪欲;对心狠手辣的人说“慈悲观”,对治其狠心等等,皆是因缘说法,随机应化。所以,不了解佛陀这种“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的教法,就不会领悟佛陀教导的意义,更不会理解佛陀慈悲救世的良苦用心。 禅宗的随机教法也源于这种方便慈悲的救世精神,但是,由于它打破了常规,超越了理性,所以在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显得更灵活、更机动、更创新、更革命。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