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9年度第四期河北佛教艺术遗迹考察记
 

河北佛教艺术遗迹考察记

高士涛

1998年11月26日早7点,我们离开通二矿,沿公路向北至武安市磁山镇再折路向西直奔涉县。途中经过武安固镇元宝山,从车窗向右远远望去,元宝山不算高,山顶上建有一座寺院,看上去约有三、四进院落模样,其重檐飞翼掩映于淡淡的岚气之中,颇有些气势。因不知何寺,况不在此次考察之列,故只得擦肩而过。

10点20分左右到达涉县县城。经与县文保所负责同志取得联系后,我们便驱车出县城向西北行驶,一路颠簸非常(公路正在维修),11点40分,我们终于到达此次考察的第三站——涉县唐王山。

唐王山摩崖刻经(俗称奶奶顶石刻)及石窟,位于涉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索堡村村东唐王山腰壁的娲皇宫景区内。唐王山属太行山脉,清漳河从其山脚下流过,这里在北齐时亦是皇帝自邺至晋阳的必经之路。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皇帝高洋自邺返太原,尝道经山下,起离宫以备巡幸”。又载:“北齐离宫在唐王山麓,文宣帝高洋性侈,好土木,往来晋阳所过多起离宫,又信释氏,喜刻经像,山上遗迹尤存”。在县志中还载有与北响堂常乐寺金代碑文相似的文字:“(高洋)于此山腰见数百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因此,唐王山摩崖刻经及石窟均应开凿于北齐年间,与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年代相去不远。虽然经过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变迁,这里已变成一个专门祈祀女娲娘娘的道教名山,但我们仍可从尚保存下来的大规模的摩崖刻经和被易名他称的石佛像身上看出昔日唐王山佛教的辉煌。

唐王山娲皇宫景区分山下和山上两部分。山下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等建筑群;山上有娲皇阁、皮疡庙、梳妆楼、钟楼、鼓楼、释迦洞(俗称眼光洞),弥勒洞(俗称蚕姑洞)及摩崖刻经等。

我们停好车,背起照相机等器材,从山下开始逐一参观。

朝元宫,原名大悲准提庵,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1938年被侵华日军烧毁,现为近年修复。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乘殿、三官庙、华佗庙等。天王殿内有四大天王泥塑,大乘殿主尊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木雕像,皆宝相庄严,颇具威仪;停骖宫又名歇马殿,是旧时达官显贵到唐王山祭拜女娲娘娘,下马休息的地方,原建于清康熙六年(1607),咸丰年间曾被火烧毁,现建筑为火灾后依原样重建的。殿内祀娲皇圣母,紫霞元君,碧霞元君等神;广生宫又名子孙殿,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始建于元末,历史上亦曾遭几次火灾,现建筑为清咸丰二年(1852)火灾后重建,殿内祀广生圣母等神。

由于时间等关系,山下景区我们匆匆看过后便开始上山了。唐王山虽说是祈祀道教女神——女娲娘娘的专门道场,但其山体却毫无阴柔之气而颇具阳刚之雄健。抬眼望去,唐王山峭壁悬崖,高耸入云,整个山体犹如一座巨大的屏风矗立在面前。传说在汉代时,文帝刘恒曾来此山游历,见峰崖如削,甚具灵气,便封此山为“中皇山”,现在娲皇宫崖壁上仍有“古中皇山”的凿壁碑,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到此,见中皇山形似巨大屏风,遂改名为“锦屏山”,待到明世宗朱厚熜时,又根据历史传说将此山改名为“唐王山”了。唐王山和北响堂所处的鼓山天宫峰颇有相似之处,其主体建筑亦建于山体西侧陡峭的山壁上,有山道“十八盘”作“之”形迂回曲折地连通山下景区和山上景区。十八盘下起凤仙桥,上至景区山门,全长918米,间有水秀、山明、望漳、眺峰四座凉亭可供游人休息。传说慈禧太后到涉县时,在清泉寺(位于县城东南约8公里处,传说玉琳国师曾于此驻锡)留下了“真如自在”四字之后,便乘兴来到唐王山,想在女娲娘娘处也题上几个字,可谁知一踏上十八盘下的凤仙桥,这桥便晃动了起来。原来这风仙桥是一块整石,相传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很有灵气,能辨别好人和坏人,如坏人踏上去,这独石桥便会晃动。石桥这么一晃,可把老太后给气坏了,狠狠地在桥上跺了一脚,愤然离去。这独石桥被太后老佛爷这么一跺竟把灵气给跺没了,没多久也便断为两截。如今的凤仙桥是1987年新建的。

唐王山十八盘依山体陡坡曲折盘旋而修,路铺碎石,有砖砌花墙可攀扶而上,经四亭,凡数歇,至于山上景区圆山门,山门两侧刻有对联,联曰:“凤山名隆三岛,神仙势压九洲”,横书“蓬壶仙境”。进入山门,便到了山上娲皇宫景区,我们此次考察的唐王山摩崖刻经及石窟就位于景区内,娲皇宫景区建筑群建于依山体修筑的石砌大堰上,甚是雄伟壮观。山门位于景区北端处,其北端还建有皮疡庙,内中供奉皮疡、鲁班二圣。皮疡王名叫张森,传说是东汉时河南汤阴人,因治愈当地流行的皮溃疮疡病,深受百姓爱戴,竟相捐资为其建祠立庙,奉之为神,后世豫北冀南一带信者颇多。鲁班被奉为木匠之祖,其故事可谓家喻户哓,而在冀南一带(包括北响堂),则流传有许多鲁班开窟造像的神奇传说。

山门往南,就是娲皇宫主景区。穿过“娲皇古迹”牌坊,迎面便是进入主景区的大门——鼓楼。鼓楼高15米,分三层,最下一层为高6米的石砌台基,其中间是石拱券通道可通内外。二层、三层为歇山顶楼阁,四面明柱,内砌砖墙,有木楼梯相通上下,三层上放置一面大鼓。在牌坊与鼓楼之间的东面山体峭壁上,即是号称“天下第一壁经群”的唐王山摩崖刻经一号刻经。据《涉县志》记载:“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经函勒之崖壁”。故知唐王山摩崖刻经开凿于北齐初年(约公元559年)。一号刻经高4.3米,宽7米,面积30.1平方米,经文字数达 二万五千余言,传为《法华经》。后经笔者查阅经藏,实为《深密解脱经》。其字体隶中有魏、楷等意,笔势粗放,刀法纯熟,较之北响堂刻经洞字体则另是一番境界。在此经壁左侧宽约1.5米的山壁上,尚存有几个北齐时代开凿的小型佛龛,龛内造像已残缺不全。一号刻经外建有明廊,明廊宽约1.5米,长7米,高约5.5米,有红漆明柱四根,斗拱额枋各施彩绘,檐上铺硫璃瓦。

穿鼓楼进入主景区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面依山而建的娲皇阁等高大建筑群,雕梁画栋,重檐飞阁,甚是壮观。与之相对的右边女墙外则是一览无余的山下景色,更远处可见群山逶迤,处身于此确有一种“蓬壶仙境”的感觉。在鼓楼与主体建筑娲皇阁之间的东面山体峭壁上自北向南依次有二号刻经、弥勒洞、三号刻经、释迦洞、四号刻经、五号刻经等北齐时代的唐王山佛教遗迹。二号刻经位于鼓楼东面崖壁上,与一号刻经隔一石壁,其高4.9米,宽1.86米,面积9.1平方米,其上亦刻《深密所脱经》,有“深密解脱经须菩提问品第五”字样,字数约 七千一百余,字体同一号刻经。二号刻经之左即弥勒洞,其洞外两侧依山壁凿出两尊密迹金刚立像,每像高约3米,加莲座通高约4米,金刚头戴宝冠,怒目凝视天外,上身裸露,下着长裙,身缠飘带,跣足踏于五层仰莲之上。因在唐代时“地动摇下大石三块”,而将洞左金刚整躯砸坏,仅剩身体后半部分,洞右金刚亦有毁伤,手及面部等均已残缺。弥勒洞纵2.35米,广2.6米,高4米,洞内正中有弥勒菩萨倚坐像。弥勒连座通高约2米,跣足坐于须弥座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已残,其大衣类通肩,开口较大,衣纹疏简。原头已失,现为后世补雕,亦残。和其它地方佛像不同的是,菩萨通身犹其是面部及胸部已被磨得十分光亮,这是为何呢?原来,自这里成为女娲皇娘娘的领地后,原有的佛教造像亦被冠以女神头衔,这尊弥勒菩萨便被称作“蚕姑娘娘”,说是掌管天下农桑,朝山者只要摸一摸“蚕姑娘娘”,便会有益农事,过上一个好年景。因此弥勒菩萨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被摸得光亮如镜了。看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个佛教徒,不忍这种以讹传讹的无知错误再发展下去。我转过头,对导游小姐讲明这一切,并建议她能将情况反映上去,把洞口“蚕姑洞”小牌改为“弥勒洞”等。导游小姐听了这些情况后便应允答应。在弥勒洞洞内的东、南、北三壁上有三号刻经,为《 盂兰盆经》、《十地经》等经文,字体同前刻经。字数约三万三千余。弥勒洞口在唐代时亦被地震震下的“三大石”砸坏,现为宋代所砌石门,其下部中间为洞门,门两侧各凿一假窗;其上部有三个一斗三升大拱,拱上雕饰云檐,做工精细、大方,云檐上为石墙。在石墙上方的崖壁上,刻有“天造地设之境”的斗大隶书横额。弥勒洞左为释迦洞,其大小、形制与弥勒洞相同。内中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亦高约2米。释迦佛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双手已失,头亦为后世补雕,胸部大面积被凿掉,其服饰为褒衣博带式,内着僧祗支,
衣纹疏简,造像风格与弥勒像相同。在这里,释迦像也被易名他称,被奉为“眼光奶奶”,说是只要摸一摸“眼光奶奶”,再摸摸自己的眼睛,就会除却眼疾,有病即愈,无病预防,故释迦像与弥勒像一样,身体光亮异常,就连胸部大面就残缺处亦被摸得光圆而无梭角,又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无知错误!此洞东、南、北三壁亦刻满经文,是为四号刻经,同为《十地经》等经文,字体同前,字数约 三万一千字余言。释迦洞洞口同弥勒洞形制略同,亦为唐代地震后宋代补砌。在释迦洞与娲皇阁之间的山体崖壁上(也即梳妆楼后面),有五号刻经,其高4.2米,宽12.9米,面积54.18平方米,字数多达 四万一千余,为唐王山摩崖刻经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刻经,经文为《佛说恩益梵天问经》及《十地经》等,字体同前。经文因山体裂缝较多而损伤较大。五号刻经南端部分经文被依山而建的娲皇阁底层右墙砌住,故其实际宽度应大于12.9米。至此,唐王山摩崖刻经自一号至五号总面积约157.7平方米,字数达137万余言,规模宏大,实属罕见,被称作“天下第一壁经群”,诚非虚誉也。

五号刻经左面即是娲皇宫主体建筑——娲皇阁。娲皇阁建筑于高约2.5米的石砌台基上,共四层,高23米,其底层起基于北齐“三石室”之一,北齐原石窟纵3.4米,广8.6米,高4.07米。其窟前原有殿宇三间,明嘉靖年间拆掉后用巨石筑起宽6.2米,高5.4米,深8.6米的拱券,与后面北齐石窟连成一个“T”字形整体,石拱券上更建楼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又进行扩建。至清咸丰二年(1852)三月,因祭祀不慎而被火焚,同年七月重建,第二年六月竣工已成今日楼阁巍峨的景观。娲皇阁底层原北齐石窟中佛像早已不知去向,现内中供奉九天玄女神像。明建石拱券中心处塑娲皇圣母像,圣母头戴凤冠,双手执笏,端坐于中央座上,故又称“当央奶奶”。石拱券前更建砖木结构拜殿。石拱券上为三层歇山顶楼阁,自下至上依次为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每层均有一尊女娲娘娘泥塑。

娲皇阁后为陡如刀削的万丈悬崖,有八根铁索将楼阁系在崖壁的八个“拴马鼻”上,这样就防止了楼阁外倾、变形及地震灾害等,很具科学性,故此阁又称吊庙。

娲皇阁右侧为梳妆楼,专为女娲娘娘梳妆打扮而建,左侧为迎爽楼,为旧时官绅来山祭祀后养息更衣之所。再向南便是景区最南端,有与鼓楼相对应的钟楼,内中大钟有“大钟成于庚戌黄口下弦”字样,据说当年拍摄电影《艳阳天》时就曾录下了这里的钟声。

站在娲皇阁上放眼望去。但见左有飞天峰,右有凤凰山,背倚万丈锦屏,前瞻玉带漳河,仙壶妙景,美不胜收。然思及释迦、弥勒二洞之现状,感慨万千,倘骚客至此,亦或要即兴赋诗而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了。

参观了娲皇胜迹,瞻礼了北齐刻经,已是下午3点了。我们匆匆下山,如释众负地将器材放在车内,倚在车旁,各吃了几个在涉县城买的烧饼,就着冷水,便算是午餐了。吃完后,驱车回返。快到武安时,堵车近1小时,后走颠簸小路才得绕过。过武安至邯郸已是晚7点20分了。

几个烧饼终抵挡不住一天的劳累,车行至邯郸,我们找了个名叫“老马家烩面”的清真饭馆。进去后便花几元钱要了几大碗面条,想好好地慰劳一下肚皮。谁知面条一端上来,竟把我们给吓住了。直径约10寸,高约3.5寸的大海碗盛着满满的一大碗汤面,面多汤少,份量足有八两还多,真可说的上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实惠”。我们在饱餐一顿之后,与老板相约,日后再来邯郸,还要到“老马家”吃面。

11月26日晚,我们从邯郸上高速返回石家庄,结束了考察的第一次行程。到家时已是深夜11点了。

11月28日早8点,在休整了一天之后,我们便又重新整装上路。赴井陉考察千佛岩石窟,苍岩山福庆寺等佛教遗迹,此次同行的有翟东风先生和李建苏居士。

千佛岩石窟位于井陉县县城西南约20公里的南障城乡七狮村西北的山崖上,其山下有公路可通苍岩山。路旁有一破败无人管理的小院,院门外有1956年立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小碑一块。穿过小院沿石阶上山,左盘右旋,峰回路转,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千佛岩石窟”洞外。洞外是一小块较平整的场地。其左前方有一无门无窗的小平房。内中或立或倒的摆放着几尊残缺不全的石佛像。洞外右侧立有四块石碑,分别为《重修睡佛殿记》、《新建观音真武阁记》、《千佛岩睡佛殿重修记》、《重修千佛岩记》等明代碑刻,其中《重修睡佛殿记》碑额文字甚为奇特,为双勾篆字,其篆法极不易辩认,观其前二字似为“重修”二字,其字形为 。千佛岩洞口朝东,洞口为砖石砌筑,高约1.8米,门上镌刻有楷书“千佛古洞”四字。洞口内两侧各有一石砌小龛,龛中十数佛。原洞内两壁千佛为一体,后为明砌石龛所隔截。皆已毁坏,其中南侧龛下石供桌右腿上有“嘉靖二十六年仲冬初九日立石”,左腿上刻有“功德主吕简杜氏 男吕宗甫 孙吕启东 石匠武得朝 武腾云 住持僧人圆钦性锦”等字;北铡龛下石供桌右腿上刻有“大明嘉靖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立石棹一枨,南正村女善人贾氏男武女保 千佛洞供 发心 僧人性锦 本村善人张达 张千助缘郭益”,左腿刻有“井陉县秀林社 障城村千佛岩住持僧 圆钦 罗汉面前供献 门徒性锦 孙徒口月 临城县石匠人武的朝 男武腾云”等字。

石窟洞分内外二洞,均为天然石洞。外洞进深约34米,最高处距地面约7米,宽3—5米不等,千佛岩石窟造像即分布于外洞洞口至洞内约25米处的岩壁上。外洞最深处向上再向下又有一石洞,为内洞,其进深约20米,高约6米,宽约4米,内中无造像。

外洞北壁下原有一地下长沟,长约15米,宽约3米,深约2米,因不知何时北壁上部雕满佛像的整块岩石坠落于沟上而形成一个两头有口的洞沟。

洞内造像均依山体岩壁雕凿而成,有大佛三尊,小佛数千。其中数千小佛像自下至上布满于洞壁,随岩壁起伏而起伏,尉为壮观,气势非常。每尊小佛高约35—40公分不等,均手结印相端坐于莲台上。惜佛头几乎全被凿掉,从被凿掉处看均为新痕迹,故数千佛头应为近年所失。

三尊大佛处于南壁千佛间,从洞口向内依次为一号大佛、二号大佛和三号大佛。一号大佛高约2.45米,趺坐于高1.05米的莲台上,头、手亦为近年所失。其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衣纹在略胖的身体上凿出,佛头所剩后半部与山体交接处尚有三个不法分子盗凿时所冲击出的孔痕。二号大佛位于一号大佛西侧下方,高约1.7米,莲座高0.65米,左手施触地印,右手及头亦失,服饰同一号大佛,三号大佛位于南壁中央上部,有圆拱形龛楣,内雕弥勒倚坐像一身,高约2.15米,须弥座高0.66米,龛内有红色背光及火焰,头亦被凿去。

除三尊大佛外,另有二小龛。其一龛在南壁三号弥勒大龛下约50公分处,龛高约0.95米,宽约1.25米,龛内有三身菩萨像及二身供养人像。正中为观音菩萨骑吼,高约50公分,左为文殊菩萨骑狮,高约45公分,右为普贤菩萨骑象,高约45公分。 另一龛在南壁千佛像群最北端也即自洞口向内约23米处,雕有“水府三官”像,每像高约0.4米。三官均身穿道袍,手执玉版,足着云履,坐于方座上。三官左右各为一供养人,均手托香盒,供养人侧又各有侍者一人。龛下刻有高20分,宽10公分的一块小碑,额曰:“水府三官”文曰:“北秀林村功德主信男善人程玉 男程宗礼 女善人朱氏 高氏 住持僧圆钦 门徒柱铸 嘉靖二十一年正月吉旦造。”龛右下角又刻有“临城县石匠武得朝,武得用造”字样。

在北壁千佛间还雕有数尊小型卧佛,线条流畅,体态圆润,惜头均已失。饶有趣味的是,在一尊卧佛左下部与地面接触的山体处,有一个高约15公分,长约45公分的石缝,其缝左右及岩壁间千佛均坐于莲台上,而其缝上的三尊佛却端坐于沿石缝凿成的云朵中,统一中有区别,可见雕刻工匠之精巧运思。

千佛岩石窟中题记甚多,除上面所述题记外,还有数为不少的供养者的简短题记,大都题刻于佛座莲台上,如:“尹家庄尹信妻赵氏三尊”,“木白山李贵妻解氏,田马氏三尊”等等。

在北壁近洞口处的壁面上存有千佛岩石窟中年代最早的刻文。其文曰:“天威薄尉大梁王峤仲温,镇阳户椽伊川王泰亨夫,同检旱田,自山下步至此,然火穷邃洞而返。大宋元丰三年九月望日”。由此观之,千佛岩石窟造像的雕凿应早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

据《井陉县志》记载,在石窟内原有石佛一尊,以细滑石琢成,佛座上刻有“齐河清四年造”字样,民国八年,佛像被盗,佛座幸存,村人便将佛座移置初级小学内保存。故有人以此为论,说此洞开凿于北齐年间。然观洞中造像无一具有北齐风格,而其洞岩壁石质粗糙,绝无细滑质地之石,故县志中所载佛像,恐非窟内原物,即便北齐年间此处有寺其佛像亦当是从别处移来。总之,从窟内造像风格及相关记载来看,千佛岩石窟造像应始凿于北宋,续刻于明清。

千佛岩石窟虽为省级文保单位,但因无人看管,近几年遭到不法分子严重盗凿,目睹洞内千佛残躯,令人不寒而栗。呜呼!国民素质。聊可慰藉的是,考察结束后与朋友谈及此事,得知此不法分子早已被逮捕判刑。然虽如此,千佛亦终不能恢复往日庄严了。

离开千佛岩石窟,继续驱车前行,于11点20分到达苍岩山。

苍岩山位于井陉南部,距县城约20公里。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誉。

恰好井陉县文物局负责同志正在山下的苍岩宾馆开会,经与之联系,我们方得以顺利进山。

跨过流水冲刷成的碎石沟,进入苍岩山景区正门,拾级而上,渐渐地,山路陡峭起来,两侧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峭壁上长满苍岩山特有的植物——无皮白檀,其枝叶交错纵横,行进其中,颇有泰山“柏洞”之感,倘夏季来此,定会清凉非常。

在两峭壁间的“一线天”及近两峭壁交会处,山路愈加陡峭起来,幸好两旁有铁链相扶,手扶铁链抬头仰望,但见三座石桥横架于一线青天之上,气势恢宏雄强,宛若彩虹高挂,随彩云而飘动,这就是被称为“桥殿飞虹”的苍岩山福庆寺著名建筑——桥楼殿、天王殿及天桥。古人曾有诗赞曰:“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

山路石级的顶端也即两峭壁的交会处,是一个小“天窗”洞口,这“天窗”是贯通山上山下的咽喉要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爬上“天窗”后再折身回返,迎面即是横架于两峭壁上的天王殿,这便到了苍岩山福庆寺景区。

苍岩山福庆寺的始建年代,史书无征,但据寺内北宋乾兴元年(1022)的碑文所载,应早于北宋。其碑文曰:“……寺居山半,嵯峨芨口,上干云霄。古老相传云旧名兴善寺。然罔知帝代,莫测废兴……”。近些年,有学者对寺内古建筑等进行考证,推断福庆寺的始建年代应不晚于隋唐。

天王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内两次间彩绘四大天王壁画。其门两侧有联曰:“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禅意十足,回味无穷。

穿天王殿而出,迎面即是凌空横架的桥楼殿。桥楼殿位于被称作“桥殿飞虹”的长15米,宽9米的石桥之上。从立于天王殿北侧的金泰和二年(1202)的《苍岩山福庆寺石桥记》中得知,桥楼殿的建造年代为金大定年间(1161~1189)。桥楼殿设计精巧,造形独特,是我国著名的桥楼建筑之一,其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重檐歇山顶上覆以黄、绿琉璃瓦。殿内原塑已失,现为1981年新塑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及十八罗汉等泥塑,因是仿照山西佛教彩塑而做,故诸尊相较他处庄严、圆满。殿内两次间壁上尚有清代佛传壁画。

桥楼殿之东为天桥,亦称作跨间石拱桥,建于1936年,用作复道,站在天桥上凭栏俯视,但见断崖百丈,怪石嶙峋,白檀满涧,山路幽深。抬眼远望,群山掩映于薄雾之中若隐若现。无限美景,尽收眼底。

天桥南端的石基上即是福庆寺主体建筑圆觉殿,其殿坐南朝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亦覆黄、绿琉璃瓦,门额上有清道光壬辰(1832)季春井陉县知事闽南陈兆楚所立“福缘善庆”蓝底金字匾额一块。殿内有近两年所雕汉白玉佛像,不甚庄严。殿外亦有新雕石狮一对。门外台阶处有两个玉玺墩配,为狮子造型,形象逼真,构思精美,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考证其为北魏时期作品。惜已触摸得失去了许多纹饰,今此两狮已被罩以铁框玻璃以保护。圆觉殿后有一天然水池,池旁有一甚陡石阶可攀断崖至峰顶。

顺天桥北端断崖下天街而行,曲折宛转,路转峰回,来到福庆寺另一景区——南阳公主祠景区。

南阳公主为隋炀帝之长女,她饱读诗书,通晓礼义,下嫁许国公宇文述之次子宇文士及。大业十四年(618),士及之兄宇文化及乘农民起义之机,杀炀帝于江都,后胁其眷属北上。第二年,窦建德在聊城搜捕宇文家族,公主之子被杀。公主在这国破、父亡、子死及自身被俘的悲惨遭遇下,心灰意冷,恳请窦建德准其削发为尼,窦建德即从其请。传说,公主辗转来至苍岩,见此处群峦积翠,山川奇秀,即于此出家,修成正果而广渡众生,后人为了纪念她而修建了这座公主祠。

公主祠背倚断崖,面临幽谷,始建于北宋。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歇山顶亦覆以黄、绿琉璃瓦。殿内正中供奉南阳公主及其两姐妹泥塑,称为“三皇姑”。两侧有伎乐像十数躯,各持笙、管、笛、箫等乐器。两壁上绘有公主出家、得道、渡人等故事。苍岩山上有许多与“三皇姑”有关的美丽传说,“三皇姑”信仰亦遍及河北各地,苍岩山亦因“三皇姑”而名声远播,每年烧香还愿者络绎不绝。

公主祠外右侧有一座七层六角形密檐式砖塔,高约8米,其额曰:“大乘妙法莲华经塔”。塔右侧又有烟霞山房。公主祠左侧有石级可登峰顶,峰顶颇平坦,上有新建“卧佛寺”,为井陉县佛协所在地,内有僧人数名。因此次考察所列名单均系文保部门所管寺院,加之此时已是下午5点20分,冬日天短,故只好就此返身下山,“打道回府”了。

车回到石家庄时,已是晚8点5分了,又是中午饭没吃的我们在路边小饭馆又饱餐了一顿面条,第二次考察的行程便就此结束了。(本文图片为张绍洪、李建苏摄)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