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刊主页 / 1999年度第三期 / 正法眼藏 |
正法眼藏 |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 其辞曰: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 ——《永嘉集·奢摩他颂》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