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9年度第二期河北佛教艺术遗迹考察记
 

河北佛教艺术遗迹考察记

高士涛

出彭城向西北沿路行驶约半小时,至和村下公路再向东走一段土路,便到了北响堂石窟所在的鼓山脚下。我们将车停在停车场,徒步沿山路上行,开始了对此行第二站-----北响堂石窟的考察。

鼓山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5公里,是太行山东麓支脉。主峰海拔891米,其山势陡峭,尽显北方山体阳刚之气。著名的北响堂石窟即处在鼓山天宫峰腰壁,有弯曲的山路与山下常乐寺相连。这里灌木丛生,植被丰富,当夏季之时,树木青翠,流水潺潺,石窟、佛寺、古塔等胜迹掩映其间,实在是一个绝好的旅游观光、巡礼胜迹的好去处。

常乐寺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建于北齐,曾称智力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改为今名,后毁于战乱。金皇统八年(1148),尚书胡砺曾重修,元、明、清三代亦有续建工程。寺内原有天王殿(山门),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地藏殿,方丈室等殿宇,现皆无存。据村民讲,解放前这里尚有僧人居住。近几年附近村民集资将天王殿重新建起并圈起寺院围墙,新塑天王等像(其像甚不如法)。寺前右方有普同塔,为九层八角密檐式砖塔,高约30米,俗称“白塔”,有夜间放光之说。《续高僧传·明芬传》中“仁寿(隋文帝年号601~604年)下敕,令置塔于磁州石窟寺”之舍利塔当是此塔,今塔上二层已塌掉半边。寺前左方有“自来佛殿”,殿亦为近几年村民所建,内有石佛立像一尊,人云此佛为自来。

穿天王殿进入寺内,迎面是一宋建八角石塔,上部已残,现高3.5米,石塔后有三世佛殿基址,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基址上尚存有金天德年间(1149~1153)所雕三世佛及弟子像二尊,其原头均失,现为前几年拍电影时所安泡沫假头,极不庄严。三世佛后有三大菩萨及其座下狮、吼、象等石雕,亦无头,旁另有坐佛一尊。观其摆列布局,似为殿宇荒废后从别殿集中于此。三世佛殿后诸殿现仅存十数根残柱尚立于基址上,另有数十通北宋至民国年间的碑碣或立或卧散落于院内荒草之中。其中北宋建隆三年(962)和乾德三年(965)的两通精美的陀罗尼经幢,已只剩下最下一段幢柱,据说其上面部分为近几年不法分子所盗走。看着这满院荒草中的断碑残垣,破砖乱瓦,遥想常乐寺昔日的辉煌,令人不无凄凉酸楚之感。在这断碑残垣中有金正隆四年(1159)《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碑一通,其中记载了常乐寺和北响堂石窟的始建及兴衰沿革情况:“.......文宣常自邺诣晋阳,往来山下,故起离宫,以备巡幸,......于此山腰,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此时的文宣帝高洋当在未称帝之前。关于北响堂石窟草创初期的相关记载,在《资治通鉴》卷160中还有这样一段:东魏武定五年(547)“甲申,虚葬齐献武王(高欢)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即北响堂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由此看来,北响堂石窟的开凿应在东魏时期,较南响堂石窟早约二、三十年的时间。

出常乐寺向左依山路石阶上行,凡三歇,至山腰际,在已近石窟脚下的山路左面岩石上开有十数小龛,其中造像全无,龛内壁已被香火熏烧成黑色。向上再登数十台阶,至北响堂石窟景区正门脚下,正门前有数十台阶,甚陡。紧抓阶旁扶手,小心上爬,方进入北响堂石窟景区,此时已是下午4时12分。进门后,眼前一长条形依山壁围起的宽阔院落使人顿觉心胸开朗,仰慕已久的北响堂石窟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由于时间紧迫,我们非常迅速地进入各自的角色,拍照、记录,紧张地工作了起来。

北响堂石窟群共有洞窟11座,分布在南、中、北三个区域内,每区各以一北齐大窟为主。南区大窟为刻经洞,二佛洞、大业洞为辅;中区大窟为释迦洞,唐洞、宋洞、明伽蓝洞为辅;北区大窟为大佛洞,明五佛洞、明三尊洞,唐倚像洞为辅。今就以北齐三大窟为主依次介绍如下:

刻经洞:又名南洞,是南区的主要洞窟,分内外二室,内室纵3 .35米,广4米,高4米,平顶、三壁开三帷幕龛。每龛楣顶各雕一排小佛像,正龛上20尊,左、右二龛上各17尊。佛像下有拱梁,拱梁下有两层鳞纹饰。正龛鳞纹下即开帷幕,其两侧各绑于龛柱上,柱脚各雕一力士,其双脚交叉,右手拄右膝,左手托柱脚,作用力状;左、右二龛鳞纹饰下有一排三角形流苏纹,流苏垂珠后雕一层百褶状帷幕。三龛内均为一铺七尊式,呈倒“凹”字形排列于基坛上。正龛主尊高约2米,趺坐于须弥座上,左手及头均无,右手施无畏印,内着僧祗支,袈裟双领下垂,服饰与南响堂诸佛造像略同。其头光中心为莲花,外层饰以忍冬图案,其间刻七尊化佛。弟子、菩萨侍佛两侧,像均高约1·8米,跣足立于覆莲上,头手亦无,其头光图案与主尊略同,只是七尊化佛变为七颗火焰宝珠。龛内三壁上部雕有两排佛像,头均无。正龛下基坛内雕有博山炉、双狮、伎乐等残像。左龛七尊服饰、高度及排列格式等均与正龛相同。主尊坐于莲花座上,双手已无,佛头为后世补雕。主尊右侧一胁侍菩萨整躯已失,余诸胁侍均无头,尚存手者或合掌,或提瓶侍于侧。龛内三壁上部亦有两排佛像,与正龛不同的是在主尊头光与龛顶交会处有莲花、火焰宝珠及二飞天浮雕,已残。另在此龛内左、右二壁上部各开有一小型帷幕式龛,龛内一佛二菩萨,惜左壁小龛内二菩萨已失,余皆无头。左龛下基坛内雕博山炉、弟子、伎乐残像。右龛除左、右二壁上无小帷幕龛外,余皆同左龛,主尊佛头亦为后世补雕。此内室造像可见古代彩绘,佛像通身贴金,左、右二龛内后世补雕的佛头更是金光闪烁,令人心生恭敬。金色自胸下渐失,正龛主尊大衣上沿衣纹还有非常明显的深绿及红色,庄严而肃穆。弟子、菩萨服饰上亦可见红、黄、蓝等彩。主尊头光中心青色莲花衬以石绿底色,外轮红底色衬以绿色忍冬,间以黄色化佛或宝珠,头光边沿施黑色。龛内三壁施黄彩,上面两层佛像亦施黄色坐于红莲之上,其身光、头光作内黄外红接染。每龛内顶部在黄底色上各画三朵大莲花,红色莲瓣,白边,外勾黑线。三朵莲花外画云气相绕,亦红心、白边,勾以黑线。在三龛之外的内室顶处浮雕有直径近2米的大莲花,中央凿出黄色莲房,外有红心、白边勾以黑线的12个大莲花瓣,大莲瓣外又掩映有12个莲瓣外尖。莲花外洞顶四角各雕大忍冬,四忍冬叶之间又有四个火焰宝珠,均红心白边或黄心白边外勾黑线,整个内室彩绘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加之金色主尊佛像,使内室看上去颇有金碧辉煌的气势。在此内室前壁上部还雕有
三排小佛像。其下室门两侧壁上刻有《无量义经》等经文,隶书间有楷意,笔锋犀利,刀法娴熟。室门为尖拱形,门内侧浮雕莲花、忍冬等图案,隐约可见黄、绿等彩,其两边饰连珠图案。门外尖拱门楣上雕博山炉及二飞天,门外两侧各开有三个唐代尖拱小龛,龛内像已残,其门左侧上面小龛下有铭曰:“窃以法身无像像应无边实体非形形周万品但以殊德受化净秽斯彰宝刹翘心永希安乐者也蒋 王内人安太清敬造阿弥陀像一铺上为 皇帝皇后殿下诸王过去现师曾(僧)七代父母法界含灵愿嘱来生童子八道恒闻正法……(后文已残)”。门右侧上面小龛下铭曰:“窃以语构椎极寂灭无为之境,因空言空眇邈大千之界蒋 王内人刘楣儿崔磨吉等敬想神仪逆修来果于此山所造弥勒像一铺上答 皇恩下沾僚庶师僧父母三鄣阿蠲又愿当来幼涉缋门精修梵行十方众圣普供三身十二部经受无遗漏愿法界含生成登实除 龙朔二年七月十五日建”。龙朔为唐高宗李治年号,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故知此二龛开凿于662年。(门左龛铭亦有“蒋王内人”句,故知为同一时期所开)。在室门外两侧各有一尖拱大龛,龛内各雕高约二米的金刚力士像一尊,跣足立于覆莲上,右龛力士已无,左龛力士头尚完好,力士头戴 花冠,竖眉怒目,脸部肌肉暴胀,面色铁青,裸上身,下着裙,残缺的臂膀上缠绕飘带,飘带于胸前打结,其足背筋骨明显,脚指紧抓莲座,整个力士造像虽不似南响堂千佛洞旁力士胳膊上举以示威力,但却是在不张扬中自显出一种非比寻常的勇猛威严。此两力士龛所处的空间即刻经洞外室,纵1米,宽4米,高4米。其四壁顶部边沿雕有一排小佛像,下部除两力士龛占去部分壁面外,余壁刻有《维摩诘所说经》等经文,其字体风格同内室刻经。刻经洞外原有依石壁凿出的四个八角摩尼幢柱,柱身刻满文字。现为清代所砌三拱门将四柱基本全包在里面,从尚露在外面的柱面上尚可见部分魏体文字,其中一面曰:“南摩囗囗囗囗摩尼胜光如来,若有至心称名都除七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在刻经洞外右面山壁上开有长约6米,宽1米,高4米的明廊空间,其上方有一排方形小孔,显然古时曾有木建结构外廊。内中石壁正、左两面上刻有《佛说孛经》、《弥勒成佛经》、《胜曼经》等经文,计五万余字,其右面山壁刻有著名的《唐邕写经碑》,高4米,宽0.99米。碑上部开有上、下两龛。唐邕是北齐重臣,一生护持佛法,是曾事北齐六代皇帝的“北齐第一才子”,其“以善书能文,为时所重”,据金石著录记载,邺下经书碑文多出其手,但存世者极少,此刻经洞内、外经文则均为唐邕手笔。《唐邕写经碑》立于北齐武平三年(572)五月廿八日,是现存北朝时期仅见的具有明确记年及书写人的碑刻,其字体隶书间有楷意,遒劲浑厚中又有潇洒清秀之神韵,开唐人刻经之先河,具有很高的书法研究价值,是书法史上著名的碑刻之一。碑文中记载了北齐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鼓山石窟刻经的缘起及经过,是研究北朝刻经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佛洞:在刻经洞上覆钵体正中。刻经洞外左侧有石级可上,其洞纵1.05米,广1. 65米,高1.35米,平顶,三壁开三基坛,无龛。基坛上各雕博山炉及神王等像。正壁基坛上雕释迦佛、多宝佛并坐像,头、手均无,其袈裟衣纹横断面呈阶梯形,棱角分明。头光中雕莲花忍冬图案,两侧各有一身菩萨侍立;左壁基坛上主尊趺坐于莲台上,服饰雕凿不似正壁细,左手尚可见施与愿印,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右壁主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趺坐于莲台上,其服饰雕凿同左壁,两身菩萨立于侧。此洞造像头悉被凿去,六身菩萨均左手提莲花侍立佛侧。由于此洞空间较小,村人进洞燃香,将洞内造像熏得几成黑色。

二佛洞门为圆拱形,拱梁外饰云纹。门两侧覆钵体处各雕有火焰宝珠,边有大忍冬叶向上翘起,有一人多高。覆钵顶上有束腰莲花,上出两组忍冬叶于两侧,中出枝干。忍冬叶与枝干尖处各雕一大火焰宝珠,成“品”字形布列。整个覆钵顶塔刹处雕饰质朴浑厚,精美大方。在覆钵顶两侧平面山壁上还刻有诸多文字,左侧有隶体榜书:“弥勒佛,师子佛,明炎佛”,其下刻隶书小字(亦碗口大小):“十二部经名 修罗祗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 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奢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婆提舍 归命真觉藏识海”;覆钵顶右侧有文:“大圣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后面文字已残)……”等。

大业洞:在刻经洞左侧,其门为刻经洞外清砌三拱门之左门。纵2.2米,广1.73米,高3.1米,开凿于隋大业年间(605~617),故名。洞内无序的雕有数十小龛,大小不等。龛多为尖拱式。龛内一身、三身、五身均有。大多已残。

释迦洞:又名中洞,是中区的主要洞窟。进入北响堂景区正门后,抬头即可见两米多高的基台上开有一个月 洞门,爬上11级台阶,穿过这月洞门,便到了释迦洞外的庭院之中。释迦洞外观为二层楼阁式建筑(内中实上下相通,并无二层),为响堂山石窟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窟外木构建筑,楼阁内就是响堂山第二大窟——释迦洞。

释迦洞纵7.1米,广8.5米,高6米,为中心方柱式大窟,与南响堂中心方柱窟稍有不同,其方柱左、右、后三面上部均与山体相连,下部各开高2.8米,宽1.47米的通道绕方柱而相连。方柱仅正面开一帷幕式大龛,龛楣上雕七颗火焰宝珠,间以六株菩提树,施黄、红等彩。楣下红色大幕绑于两侧柱上,柱各由一怪兽以背承托,怪兽跪坐于基坛上,双手拄于腰间,张开大口,两肩处有向上飘动的火焰雕饰,袒胸露肚,全身充满力量。龛内释迦佛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繁复,趺坐于蓝、红两色莲台之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佛头为后世补雕,头及身处可见斑驳金色。佛后为莲瓣形大举身光,举身光由两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为头光与身光,外一部分为红底蓝色大火焰纹。头光、身光中各雕同心圆、莲花及忍冬图案,设色多以红、绿为主。龛内主尊两侧各有二弟子、二菩萨呈倒“凹”字形排列于基坛上。其二菩萨束发着冠、面带微笑、颈绕璎珞、下着长裙、手提莲花,跣足立于两侧覆莲上,此两身菩萨损坏程度较小,头似为原初所雕。在龛内大基坛上另有四个高约0.50米的小雕像侍于佛侧,其中两像于佛座前束腰座上对面而坐,两腿自然摆放于座前,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惜自胸上部已 被据掉,另两像为两只蹲坐的猿猴,布于佛座两侧,目视窟外。猿猴后面各有一圆拱洞,与方柱后通道相通,光线得以进入后通道。正龛基坛下开五壶门,其门楣均为圆拱式,下有拱梁承托,拱梁尾部向两侧卷起,门楣内雕火焰。各壶门之间有花柱,花柱内雕连云纹,柱两侧饰忍冬,柱顶上有火焰宝珠。中间壶门雕博山炉,两侧四壶门内各雕一甲胄神王,大多已残。方柱左右二壁各有一个后世所开的浮雕小龛,左壁小龛高0.76米,宽0.59米,内雕满脸堆笑,席地而坐,手执布袋的大肚弥勒;右壁小龛高1.08米,宽0.57米,内雕头戴宝冠自在坐的观音菩萨。此龛左、右两上角方柱石壁上还有鸟和宝瓶的浮雕。在此洞四壁雕有后世所开的38个列龛,每龛高约0.38米,宽约0.64米,龛式有方形和莲瓣等形,内中各雕一身坐佛。

释迦洞洞门为尖拱式,其门内侧雕饰与刻经洞略同。门外饰带内雕大火焰纹,火焰上部两侧各涌出一龙头回首相向。门顶开一明窗,明窗边饰火焰,窗以七瓣覆莲承托,两侧各有一身飞天,已残。门外两侧相对的两面石壁上各开一大龛,龛内各雕一身菩萨立像,高约3米,头手均失。其服饰与洞内两胁侍菩萨略同。窟外有前廊,为三间四柱式,中二柱下有高约一米的狮子柱础,头已残。次间各开一大龛,龛内各雕高约3米的甲胄天王像,均无头,其须尚存。天王双手手心向下,相叠于腹前,手下所按宝杵已失,双脚间尚有承按宝杵之覆莲,天王龛上各开一明窗,以使光线进入洞内。前廊外即外观为二层的木构建筑楼檐。其下层四柱三间开三格扇门,施红漆,上层三间只有檐柱及栏杆,亦施红漆,重檐上铺绿瓦。

唐洞:与宋洞同处在释迦洞二层楼檐之内的前廊处。唐洞在其前廊左面石壁上,纵0.89米宽1.05米,高1.25米,圆拱门,洞内空空无像。

宋洞:在释迦洞前廊右面石壁上,与唐洞相对。纵0.7米,广1.04米,高1.27米,圆拱门,穹窿顶。洞内基坛围正、左、右三壁而开,无龛。基坛上有像五尊,两侧各有一侍者。基坛正中为释迦佛趺坐于须弥座上,左手结定印,右手施无畏印,头髻无缧纹;佛左侧为老君倚坐像,左手置胸前,右手拈须,头戴道冠;佛右侧为孔圣倚坐像,有须,头戴 冠,双手执笏;左壁为坐在须弥座上的大肚弥勒像,袒胸露脐,大耳垂肩;对面右壁为一身倚坐像,面部已被切去,其双手扶于膝上。

明伽蓝洞:在释迦洞与大佛洞之间的山壁上。纵1.93米,广3.44米,高2.9米,内中正壁圆雕一身伽蓝菩萨(关公)倚坐像,像高1.48米,其身着占袍,胸饰团龙,腰围玉带,左手按左膝,右手握拳,掌心向上拄于右膝上,拧眉怒目,威风凛凛。其像保存较好,略可见面部金色。洞内四壁上部刻有一层小佛像,左、右二壁面下部还刻有诸多铭记,左壁有:“创建伽蓝堂记,僧人义得书丹……时大明嘉靖元年(1522)岁次壬午十二月初九日造,共造佛二十四尊"等字样;右壁有:“启造三十五佛观音菩萨伽蓝金妆完备……大明嘉靖二年(1523)岁次癸未四月初信日镌字,字匠邢通邢泉”等字样。(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