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1998年度第三期 / 千载寂寞荷泽禅 |
千载寂寞荷泽禅 聂清 |
(一)荷泽神会 在禅宗史上,荷泽神会无疑是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自胡适从敦煌残卷中整理出他的 著作以来,神会不惜身命弘传南宗的那段历史,已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他为树立顿悟法门所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世人的承认。如虚云老和尚在《重兴曹溪南华寺记》中写道:“南岳青 原,为祖在日之上首弟子,五宗皆由二派流出,法海则流通祖师法宝,神会在滑台大振顿宗,若孔门之四哲也。”从中们可以看出,虽然神会为建立六祖法统在政治、舆论上取得极大成功,但也因此而一生颠沛流离,门下人才远 不如青原、南岳之鼎盛,自宗密以下,已是杳杳无闻。然而从文献的角度来看,神会语录都是研究南宗禅法极为珍贵的史料。《坛经》固然成书在先,但历经簒改已不复本来面目。如今见到的最早的《坛经》版本,也要比神会语录晚百年以上。而与神会同时代的行思、怀让,只留只言片语,唯 有永嘉的《永嘉集》、《证道歌》传世。但如今看来《证道歌》可能并非玄觉所作,而 是出于神会手笔。因此,神会语录是南宗初期弥足珍贵的遗产。我们不能因为某些版本的《坛经》呵斥神会为“知解宗徒”便不加考察地轻视神会之见解(编者补注:“知解宗徒”是神会未悟之前,六祖为破他文字执着、令其反观自性用之语。六祖入灭前,对神会开悟后的悟境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综评神会一生,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树立了顿悟禅法的权威。有人认为南宗不乏渐修的观点,此宗也讲究顿悟,所以说神会的 举动,完全是为争夺法统而没有思想上的意义。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坛经》与神会语录中都曾指出,顿渐是就人的根器而言的。但这只是顿渐的一层涵意。在神会及后世禅者那里,顿渐不仅表示时间久暂,而且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曾有志德法师问神会:“禅师今教众生唯令顿悟。何故不从小乘而行渐修?未有升九层之台,不由阶渐而登者也。”神会回答说:“只恐畏所登者不是九层之台,恐畏漫登者土堆胡冢。”法师的发问很合情理,禅师的回答却很费解。何谓土堆胡冢?这要先从神会的心性观谈起。神会多处指明,但有修有证都不离妄心。他说:“何者是妄?所作意心,取空取净,乃至起心求证菩提涅 槃,并属虚妄。”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神会语录及《坛经》中都称“妄心”而北宗作品中称“妄念”。这并不是用词习惯的不同,而代表了根本见地上的差异。北宗认为,此一心中,有染有净,染是妄念,净为真心,以拂尘看净为修持。而南宗则认为,只此未了之心,当体即是真心,然迷时真心亦妄,悟后则妄心亦真,迷悟之际没有中间状态,称为顿悟。神会的意思是,严格说来,开悟之前一切心识都是伪妄,都是无明作主。历代祖师机锋棒喝、呵佛骂祖,无不是这一见地的发挥。 可见,所谓的“土堆胡冢”指的是妄心。神会认为,既然未悟时全心皆妄,那么无论如何造作都是南辕北辙,无异于趋九层之台而登土堆胡冢,无法得见本性反成法障。由是,神会以“不作意”,即摈弃对妄心的执著,作为禅法的关键。神会语录中写道:(澄禅师)答曰:今修定得定者,自有内外照。以内外照故,得见净。以心净故,即是见性。 (神会)问曰:今言见性者,性无内外。 若言因内外照者,元见妄心,若为见性?澄禅师的观点与普寂极为相似。神会对这种种观点加以驳斥,并不仅因为它是北 宗主张,而是基于我们前面所讲的心性观之差异。南北之争决不只是法统之争,它们在心性论上的分岐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神会较为明白的阐述出发,我们可以更恰切地理解马祖之后放旷自然的修为风格,并非象 某些学人所说的那样是受道家影响,其实质是要放弃妄内的造作而最终消解妄心证悟本性。 处于特定的时代环境,神会的首要任务是澄清南宗顿教的不共之处,因此他的论述多是对相左观点、尤其是北宗的驳斥,而正面教法的建立,则略显不足。然而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仍可发现神会语录中含有丰富的禅教法门。姑且试举几例如下: (一)慧能入灭前曾召集神会等人咐嘱道:“若有人问法,语出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神会很忠实地继承了这一教法。如: 庐山法师问:何者是中道义? (神会)答曰:边义即是。 问:今问中道义,何故答边义是? 答曰:今言中道者,要因边义立,若其不立边,中道亦不立。其他诸如真法师、乾光法师、齐寺主、武皎等问,无不是使用这一方法,这也可以说是“不作意”之说具体的应用。虽然后世有“洪州荷泽参商之际”的说法,但大珠慧海的教法几乎与神会如出一辙: 问:何者是中道义?(慧海)答:边义是。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可见这一来去相因中道亦亡的教法在南宗中有着重要意义。 (二)《坛经》中说道:“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一悟即知佛业。”对此神会是这样解释的: (神会)曰:我心本空寂,不觉妄念起,若觉妄念者,觉妄自俱灭,此即识心者也。 问:虽有觉照,还同生灭,今说何法得不生灭? 答曰:只由心起故,遂有生灭。若也起心即灭,即生灭自除,无想可得。假说觉照,觉照已灭,生灭自无,即不生灭。 此处应该注意,在神会学说中,觉照只是修法上的方便,是最终要被消解的假立,并不是指最后的境界。他曾讲:“今存觉照者,约见解而论。若约清净体中,何所觉?亦何所照?”所以,虽然道家也讲觉照、教下讲观照、北宗讲内外观,但都与神会不同,甚至宗密在这一点上也与神会不同(另文详之)。神会的这一禅法,与《圆觉经》:“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除幻”的宗旨一致。 (三)《坛经》中讲:五祖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直了成佛。神会发扬了这一传统。他说:“善知识,必须持诵此经,此经号为一切诸佛母经,亦是一切诸法祖师。恒沙三昧,一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皆从般若波罗蜜生。”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