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1997年度第六期虚云老和尚语录
 

虚云老和尚语录

宁远 蒋中和笔记 长沙 蔡日新整理

【编者按】:虚云老和尚是我国近现代不可多得的高僧,其德风道范,广播宇内,久传缁素。他 一生行化四方,所作开示极为丰富。惜乎当时条件所限,无人及时整理搜集。今者幸得湖南 宁远蒋中和居士随师笔记一扎,由长沙蔡日新居士整理,内中记录了1944年5月22日至8月23 日这段时间虚老的开示,为现行语录及年谱所缺略,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现分两期刊出, 以飨广大读者,并借此表达我们对虚老的无限怀念之情。

三十三年五月二十日,抵韶关,乃诣马坝曹溪南华禅寺。薄暮,至曹溪,见四天王岭周匝围 绕,中间良田千顷,溪流曲折清洁,寺在宝林中,真天然道场也。早斋后,知客僧导入佛殿 、祖殿,拈香礼拜,并瞻谒六祖及憨山大师肉身。二十四日返韶。二十五日自韶趁车三十里至黎市,渡河步行,经重阳一六街至云门寺,凡六十里。二十六日晨,谒虚云老和尚求开示, 首略述余生平经历及学佛因缘,师问余《楞严经》要旨,多不知答。余问怎样才得消除妄想 ,师言:“一、放下诸缘;二、时加觉照;三、起妄莫续;四、长期护持。”余曰:“弟子 用功,不看念佛是谁,而直观无念,不知对否?”师曰:“所谓话头,即动念之前头,古人 原不讲看话头,亦不看念佛的是谁,后世不得已而用之。其实话头甚多,有以看念佛是谁为 本参话头的,有以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的。”余曰:“不论什么话头,结果都 是观心。”师曰:“是。”余问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师曰:“开是开显,示是指示,悟是了 悟,入是证入。佛之知见,即如来藏心。如来藏生佛不二,只为众生迷,故轮转生死,无有 了期。我佛悯之,因出现于世,将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开显指示,令众生了悟,证入佛道 ,以免长劫沉沦,而获登彼岸。此即佛出世之一大因缘也。”余辞出,礼谢毕,师曰:“来 此有缘。”又曰:“幸勿执著。”二十六日晚,随众坐香后,师开示云:“道本平常,道不 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昔者有人问古德云‘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 ’。又有人问古德曰‘何为道’,曰‘道通长安’。此皆谓道极平常之意也。古人云:若识得 心,大地无寸土。今人多迷失真心,修行参禅即在识得此真心。妙明真性常住,倘能屏息诸 缘不生一念,妙明真心自然现前。虽然言之则易,行到却难,仍非大家努力参究一番不可。 ”

二十七日,师开示云:“古人修道,首重三业清净。三业者,身、口、意也。身不犯杀、盗 、淫,口不犯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不犯贪、嗔、痴,是为三业清净。三业净则障消 智朗,德高福崇,胸中磊落,举止光明,入道自然易。所以古之圣贤,必重戒律。戒律者, 所以对治不良习气也。人若无不良习气,戒律将焉用之?释迦佛于往劫因中为比丘,见鹿被 猎人追逐过去,猎人来问‘鹿何往’,比丘自思:实言则鹿死,不实言则妄语,以故不言, 致被猎人割耳截舌、刳体以死。其护持禁戒为何如?到今成佛,为三界师,岂偶然哉?吾人今日去圣日遥,修道者固不多,而成道者亦无闻。将堕三恶途,受苦无量,彼时方悔,已是无 及。应趁此良机,努力参学!”二十九日,师开示云:“世间事业成就,尚须经一番苦难, 修出世法更非发永久心、受大苦难不可。古人修至坐脱立亡,去来自由地位,明眼人犹谓其 与菩提大道相距悬远,我辈身为佛子,转眼之间由少至壮,由壮至老,一生修行,结果把握 毫无,到头一口气不来,就成隔世。若堕三途,受苦无量,思之毛骨悚然。所以大家要趁早 努力,忠实做人,谨慎做事,脚踏实地,务期了生脱死,自度度人,成就出格大丈夫。至于 世上三藏十二部经论、乃至经史子集,翻来复去,说是说非,若不用功,都成画饼。而且随 它流转,自己作不得主张,可哀也!”

六月二日,请师开示宗门下用功法门。师曰:“佛经祖语,皆是用功法门。惟宗下用功多云 看话头,但以前并不讲看话头,后来禅德教人看话头,乃是见末法时人,妄念纷纭,不得已 而教人看话头,以一念克万念,犹以一毒攻万毒也。若上根利智之人,一闻即悟,一悟即了 ,且不云有修证,何云看话头?”旋历举佛祖修行事迹,盖恐余略识经典大意,不肯用功, 不得实用,如画饼不得充饥也。最后复示要点如次:“一、严持戒律,二、扫除习气,三 、放下一切。如此磨练既久,庶可相应,否则总是不济实用。”又劝看《楞严经》,谓是经说 用功方法甚详。

于时湘北战事甫发生,广州敌亦传由粤汉路南面进攻。是晚(整理者注:犹三十三年六月二 日之晚也),师开示大众云:“凡当危疑震撼之际,主事人应拿出主宰来,不可摇惑,并应以 最后砍下头来了事之态度处之。则遇任何险难,皆不足以动于中,而心身常放下,真空般若 常现前。这样办道,才有下手处。”

六月三日,师开示云:“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因其迷而不明也。不明就是无明,无明所以 迷惑,迷惑就起颠倒错误。本无有我,而我见甚深,因有我而起贪痴,因贪痴而起嗔恨,由 是贡高我慢,欺逛嫉妒,乃至种种尘劳烦恼,都由之而生。于是流浪生死,沉沦苦海,无有 出期。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以其觉而不迷也。因觉故无我,无我则一切贪嗔痴皆不起,一 切无明烦恼尘劳永久断除,故得解脱自在,常乐我净。虽然此就圣凡行相言之耳,至于真正 大修正(整理者注:“正”当作“证”也。)人,除舍凡夫习气,效法圣人行持外,更应凡圣 不取,生死涅槃了不可得即成佛。一念亦不可有,只此正觉圆明,竖穷横遍,常住常寂光净土。故赵州禅师云:‘佛之一字,我不愿闻。’”案:师当时开示极圆满透彻,余所记不能 尽其万一,且不免有误,犯出于己意者。

六日,师说戒律当谨守。云:“昔有一大国王,深明佛法,以犯杀戒,屠戳别国人民,堕落 三途,变野狗等身,受苦无量。”晚,开示云:“参禅为佛祖所传明心见性成介之唯一正途 ,古人看一个话头,卒明心地者不可胜计。但须有冲天之志,铁石心肠,不错理路,方得有 成。若理路稍差,立志不坚,即不得成就,甚至有错因果者,不可不慎!”案:当时所示至确 实恳切,惜不能详细照录也。

七日,师开示云:’佛说一切法,盖为一切心。因众生有种种心,故佛说种种法;若众生无 一切心,佛亦不说一切法。佛称大医王,如医生治病,病有多种,故药有多种,依病发药, 以除病苦,若无病则不当吃药。修行亦复如是,如有病吃药一样。释迦佛说一切大地众生皆 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佛所说法,即为众生除妄想执着,若无妄想执着,则众生本来是佛,又何必修行。只以众生自无始以来习染过深,迷懵颠倒,流浪生死,不得出离,不得不依 佛所说法修行,以求解脱 ,而证本有佛性,今大家在此修行,应该努力,以免虚度光阴,后悔无及。”

八日,师开示云:“古人求法办道,不惜身心性命,为明己躬大事,真如一人与万人敌。于 今我们打盹过日,对生死大事毫不关心,不惟无究明已躬大事之日,且亦不成求了生脱死之 样,自欺欺人,深可痛叹,唉!佛法如此,哪有重兴之望!

九日,师开示云戒律重要,详说道理,竟举一公案:“昔有比丘于终南结茅,日经一土地祠 ,土地示梦富人曰:‘烦君于我祠前修一照墙。’富人问故,曰:‘某比丘日日过我庙前, 我须迎来送往,故请以墙遮之。’富人诺之,及将兴工,又梦土地曰:‘墙不须造矣。’富 人又问何故,土地曰:‘此比丘已犯盗戒,吾不必敬礼之矣。’富人乃于祠前候此比丘,问 曰:‘汝曾盗他人物否?’比丘曰:‘我安得有此事?此说何来?’富人以土地语告之。比丘 自思:并未盗取人物。后忽忆及一日经过荷池,花香扑鼻,欲拍枝回去,未果。乃悟此一念 已犯犯盗戒,遂深自忏悔。”又云:“修行人须通身放下,凡圣情忘,用功方有下手处。” 又曰:“要视众人之事如自己之事,才能树立威德基础。”

十一日,师开示云:“参禅下手工夫,就是诸方常说的看佛是谁这个话头,万缘放下,死心 塌地,昼夜六时,行住坐卧,起居饮食,屙屎撒尿,搬柴运水,迎宾待客,总不离开这个话 头。怎样看法呢?先念佛数声,看此念佛的究竟是谁呢?若说是口念的,我死了口还在,何以 不能念呢?若说是心念的,这个心是不是我这肉团心呢?若说是我这肉团心,则我死了这肉团 心还在,何以不能念呢?故知念佛的不是肉团心。既然都不是,这念佛的究竟是谁呢?如是就 起了疑情,疑情一起,那末,别的妄念就自然没有了。这样还是粗想,这是使万念归于一念 。到了万念归于一念,只有一个疑情,再无别的杂念时,这就是用功得力之时了。于是努力 向上参去,看此念佛的究竟是谁。一旦万念顿绝,瓜熟蒂落,豁然开悟,打破疑情,见了自 己本来面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细参,这就是参禅的下手工夫。大家相信此一法 是了生脱死、成佛作祖的路头,就要打起精神真参实悟,不要虚度光阴呀!”十四日,师开 示大乘、小乘及渐通别圆用功之道,繁简迟速,天壤悬隔。云:“大乘圆顿之机,悟心即了 ,所谓见性成佛,禅定解脱,皆所不论,体用如如,无在而非道,说个修行,已是多余的事。 宗下参禅,就是顿超法门,就是直指人心见性、立地成佛,更无一切罗嗦。后世说看一个话头,实是不得已。因末世行人根钝障重,妄想纷纭,不得澄清,于是不得已教看一个话头。 如人身上已生疮毒,不得不敷药令脓头出来,待疮毒已愈,再不贴药。如人本无疮毒,更用何药?看话头亦复如是。只因凡人妄想难除,不得不用一话头来抵抗。若是利根,了知自性本来清净,本自不生,亦无生灭,本来是佛,直下承当,全身负荷,顿证本真,立成佛道。一 了一切了,一通一切通,那里会有许多罗嗦呢?”

十五日,师开示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因谓世人在苦不知苦因 ,不知苦,所以不能出离,常以世 界上的乐(疑为“苦”字--编者按)因为乐事。

十九日,师开示云:“人苦不知苦,若真知苦,则应依佛所说法,急求除苦,除苦之法良多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可以除苦得乐,即如吾人每日两餐所念供养咒,供养清净法身 昆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即是供养自性三身佛。法身、化 身、报身三佛,为自性所本具,觉悟过来,当体即是,不假外求。如若不信,即佛在汝边, 亦无办法。”

二十日,师开示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缘众生自迷,不能见自己如来藏心。勿再妄想 执着,随业流转。须知人之本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一真金,不论造像、造器 ,形虽不同,金体无异。如悟自体不异,造作由己,也要知佛之为佛,以其觉也;众生之为 众生,以其迷也。除迷复觉,惟在觉照。觉幻幻离,幻离即觉;二六时中,觉照不已,终成 大觉。宗下向上一著,即是如此。”*所以我佛出现于世,原为开显指示众生本具如来藏心 ,与佛无异,令其了悟,进入如来藏心。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