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1997年度第五期柏林印象——夏令营生活小记
 

柏林印象

——夏令营生活小记

孔明

由于殊胜的因缘,我得以参加了由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主办的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一到禅 寺的第一印象便是被寺院恢宏的建筑和清净的环境所吸引。这里大殿巍峨、柏树成林。走进 山门,是普光明殿,中门拾级而上、两旁回廊延绵。大殿右侧的赵州和尚舍利石塔高耸入天 。殿前的一大片园圃更是为这炎炎的夏季增添了无比的凉意。之后的观音殿共有两层、精巧 玲珑、别具一格。真是好一派佛门兴盛之象啊。

然而,环境的优雅毕竟是其次,更主要的是这儿的法师们。本寺的方丈净慧大和尚是一位慈 祥平和的老人,没有一点大法师的架子。就是这样一位和蔼亲切的老人,在一片废墟的土地 上,白手起寺,重建了这一方胜地。在这巨大的工程中,大和尚所费的心力,是我们难以想 象的。如果说在物质的建设上大和尚是功德无量,那么在精神的建设上更是无量功德。净慧 方丈积极倡导生活禅,主在张平常生活中去体悟佛法,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最拨动我心 弦的是这次行脚活动。当我来到抱犊寨风景区仿长城上时,大和尚走在前面。突然一片积水 挡住了去路,于是大和尚弯下腰亲手用拐杖将排水孔处的碎砖和淤泥拨去。看着污水流去的 一刹那,我深深地感动了。这难道不是佛法在生活中的体现吗?这难道不是慈悲般若在这滚 滚红尘中的闪耀吗?这一刻,一朵圣洁的白莲在娑婆世界中绽放了,那般清香,那般亮丽, 这便是生活的禅意,这便是不二的法门。愿大和尚这光明的莲花将永开不败。

除了净慧法师,还有本寺的监院明海法师。他是个很谦逊质朴而又极富涵养的人。刚来寺院 时,第一个碰到的便是明海法师。仓促中便问了个大而化之的问题:如何修行佛法?本想听 他长篇大论一番,没想到得到的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学要广学,修要专修”,说完便沉 默不语。唉!真是提纲挈领而又一默如雷。只有自嘲自己的浅薄与冒失了。大概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风格。如果说明海法师是学者型的,那寺中的知客明奘师便是活泼型了。他幽默风趣 、谈笑俊雅,几句话便将营员们初来时的敬畏心情打消了,真有回到家了的感觉。还有其他 法师及居士和义工们都为我们默默奉献和服务着,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奉献人生的真谛。

最后还有我对营员们的印象。我们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凭着一样的虔诚、一腔的真挚,相 聚在这里。融洽的氛围使大家感到彼此如兄弟姐妹,感到我们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找以了一片 净土、一处归所。在这个大家庭里,营员们都是如此地纯洁、如此地坦诚。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法师和我们的营员们在这美丽的寺院里开创的人间净土。虽然欢聚的日 子只有七天,一百六十八小时在人生的长河是这般短暂,然而是这般难忘,这般珍贵。苏东 坡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也许在这苍茫茫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 是天涯的行旅、匆匆的过客,而真正能够刻骨铭心、打动心灵深处的时候又有几何?!这弹 指的时光如斑澜的贝壳将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海中。

惜别日子就要到了,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挥手、抛却的是执着的烦恼、留 下的是浓浓的情谊。
相见时难别时更难,如何地依依不舍、如何地柔肠百转啊。可是,不必叹息、不 必悲伤,燕子飞去还有再来的时候,春花凋谢还有再开的季节。

啊!让我们静静地和南吧,企盼那再次的相逢。

让我们真诚地祝愿吧--

愿,愿这圣洁的净土常在!

愿,愿这虔诚的心莲恒开!

愿,愿这佛法的甘露永永远远遍洒人间!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