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7年度第一期在纪念中国佛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在纪念中国佛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净慧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在庆祝我们的母校,--中国佛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作为一名老校友在此发言,真是万分喜悦。四十年前,我从广东云门寺,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成为中国佛学院本科的第一批学员。那是1956年9月。当时,我也和现在正在母校学习的大多数学员一般年龄。驹光过隙,世事无常。四十年后的今天,我又有幸作为老校友,出席校庆活动,看望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和同学,过去的学习生活,良师益友,历历如在目前,真是百感交集,不胜沧桑之慨。

我在中国佛学院,从本科进到研究班,然后又进到研究部,一共学习八年时间。在这期间,我很幸运地得到了当时院领导、各位法师和老师的精心栽培和谆谆教诲。他们忠贞不渝的爱国爱教精神,渊博的佛学知识,精严的修持道风,呕心沥血、为法忘躯的菩萨愿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四十年过去了,而母校所赐的一切,却使我终身受用不尽。抚今追昔,我个人在佛学知识、修行办道、为人处世、爱国爱教等方面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无一不是母校的恩赐。对母校以及在母校辛勤工作的领导、法师、老师和其他员工,我内心深处充满了无限的感恩之情;对曾在母校任教和工作过,现在已离开人世的院领导、法师、老师,我内心深处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之情。

中国佛学院在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回顾过去,我们满怀感激和喜悦之情;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和信心。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份因缘得来不易。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份因缘。

中国佛学院自成立以来,可以说是沧桑几度,在“文革”期间,还曾被迫停办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佛学院的教学工作得以全面恢复和展开。目前,中国佛学院正处于教学环境最稳定、教学质量最有成就的全面发展的时期。回顾这四十年的历史,尽管这中间有不少坎坷,但是,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佛教协会特别是赵朴老的苦心运筹,诸位法师、老师的辛勤努力,中国佛学院所取得的成就是海内外佛教界所公认的。四十年来,中国佛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爱国爱教的弘法人才、佛学研究人才和佛教管理人才。

在现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作用,加强自身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指出:“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根本。”在这里,赵朴老明确地把人才问题当作中国佛教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提出来。中国佛学院,作为中国佛教界专门培养僧才的高等学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有效地发挥其优势和教育功能,围绕赵朴老提出的“五个建设”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就一定能为当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批合格的僧才。我想,这既是中国佛学院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中国佛教事业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最后,祝中国佛学院繁荣昌盛,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祝各位法师、老师法体安康,常转法轮;祝各位同学勤学勤修,早日成才!

阿弥陀佛!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