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6年度第五期如何了脱生死
 

如何了脱生死

邓俊松

(接上期)

四、五阴区域

修奢摩地(止法)和三摩钵提(观想法)而趣三摩地(三昧定境)者,当明了五阴区域,即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因为这五阴境界是修法过程中容易走入岔道,不能得慧入正觉位的五个阶级,也是一切众生沉沦生死的根本原因。这五个阶段,如果能自悟,则是善境,如果执迷,便入误区。一念之差,便佛魔殊途,正邪异路矣,切不可等闲视之,望修学者深着慧眼。佛在《楞严经》中对五阴区域所遇境界有详尽论述,笔者在此作多余之论,实是见时下之修者虽亦谈佛论道,却总不离五阴魔境,未能识真佛真道,故于此作冒昧之谈。佛在《楞严经》中列举了五十阴魔境界,其实远不止这些。严格说来,凡属能自悟而舍离者,即属善境,凡属执迷而取着者,尽属魔境。同时,五阴区域可分为内外,内五阴为修持者修持时所遇之种种境界,外五阴则为三界一切众生所缘的种种境界,这内外五阴也于下面一并说明,慧者自能明了,由此彻悟。

1、色阴区域:

经云:“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凡人所见所触之外尘缘境乃至我们的四大色身,属外色阴区域,修行人于定中所得之气脉、气机,所见之种种境相、光色等,均属内色阴区域。

于色阴中定久,则易发起特异功能和一些异境,如身能出碍、隔障取物,听闻来自外境之声(如所谓宇宙语等),见诸佛菩萨及各式人物,或睹种种美妙光色、或暗中见物如同白昼,或刀斩火烧而无痛觉,或见天宫地狱,或能透视,遥视,或脉轮气机、大周天、小周天等等,这些特异功能和境相均可由色阴久定中发起,所发起为何种境相及功能,则与修者宿习之业因及修者修习之功法来定,业因不同,所现之功能境相不同,修习之功法不同,所现之功能境相亦不同。心造万法,唯心所现,因业而发。佛在《楞严经》中列举了十种色阴魔地境,并一再强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纵观现在社会上修行人所遇之种种特异境界和功能,均未离色阴区域。修者得此,切不可以为有道,得道,如果认为有道了,得道了,那轻则落入外道,重则坠入魔道矣,慎之!这些境界和功能,表面上虽诱惑人,究其实质,还是以坚固妄想为其根本,如果能够不作圣解,不以为有道,自悟自觉而求舍离,于定境中求胜进,直至十方洞开,无复幽闭,诸佛之心初步显露,称为色阴尽,而进入受阴区域,这时于五浊中可超越劫浊,心垢减少,但心受未灭,所以未离欲界。

2、受阴区域:

经云:“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境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受阴区宇。”

对一般世人而言,凡苦、痛、愉悦、喜、怒、哀、乐、惆怅等身心感受和情绪变化,均属受阴,为外受阴。对修行人而言,在受有区域时,已知离于身外色境光相音声等,不为其所惑,所以,此时诸佛心体已初步显露。但虽知离于色境,然而于自己身心上还有对感受的执着,因此,于初步显露之诸佛心体似得还失,就象镜中之像,虽已显现,但难以把捉。修行人于禅定中所发起的八触现象,身心愉悦的现象乃至入深定时所生的慈、悲、忧、慢、轻安、舒适、心意开朗等等心理感受的变化都属内受阴。修者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随顺和执着于自己身心中所产生的这些感受乃至变化,或生退心;或生满足心,以得少为足;或生喜心,以为得未曾有;或生悲心,见诸众生苦处乃至蚊蚁类亦悲泣无限,不可遏止;或发志猛利精进,生大我慢,自言证圣得道,以为诸佛菩萨圣众亦不过如此......,种种心绪,变化不定。如果执着于这些身心感受为实而言得道,进入了道的境界,则易致天魔精魂附体,或更增长种种妄见邪执,自败其功德,最终被感受所惑所转,不能解脱,堕入邪魔之道。如果在这种感受现前时,不作道解,不起知见,不随境转,这些感受终归消失,了不可得。因此,修者于受阴境时当需自悟,了知一切感受终不可得,为虚明妄想之所幻化,而常舍离,如是用功,直至其心识能离开肉体,去住自由,往来无碍时,即是受阴尽。受阴尽时,修者可超越五浊中的见浊,已明了色身为碍,而不再执色身为我。

3、想阴区域:

经云:“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阴尽时,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外想阴区域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不论是逻辑推理、直觉灵感、联想、记忆、感悟乃至我们睡眠中的梦境、梦语。对于修定者而言,则已能不再受外境和感受的制约,思维的主体--心识,能够离开肉身而随往无碍,只受自己思想活动的牵制,随意生身。能随意出阳神、阴神,使之离体即属这种境界。内想阴境中,能引发以意念为主的种种特异功能,如以意念预知灾祥异事,意念呼风唤雨等等;或喜欢于禅定中思索,探析天地物性、穷究物性之始终,有如世之所谓哲学思辩一类,唯其理论比世之一般哲人更精到玄妙;又或贪求善巧神通,出神游历;或贪求与其他圣灵之感应,以为能通圣通神,虽非一般世间巫觋,却有如世间巫觋一流;或贪求静寂,唯喜禅定,不喜出离定中等等,都是想阴境中易出现之事及偏差。当知这些均是定久功深的功用,而非得道。如果此时自认为道行高深,已经证入圣境,即偏离正觉之道,落入邪魔一流矣。须知想阴以融通妄想为本,虽能往通无碍,却还在一片妄想无明之中,切忌心生贪求,否则,定遭邪魔附身。若于此境种种异能不生贪求,自悟皆为妄想幻化而取舍离,待粗重动念浮想都已消除,则于一期生死过程,清楚明了,便是想阴尽。想阴尽时能超烦恼浊,断一切欲界思惑,由此便入行阴区域。

4、行阴区域:

经云:“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生灭根源,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行”是表现一种生灭相续不断的过程,如《易经》所谓:“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循环不断。世上一切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生灭相间,无有断绝,似乎有一种微妙的力量在推动着一切生命的生灭流转。我们每个人都在念起念灭的意识活动中,每个人的人生命运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每个人都在生老病死的寿命延续之中,一切生命都在生灭之中,一切色质之体都在由完好到衰败的变迁之中,乃至大自然也在年复一年的四季循环交替之中,这些都是行阴,属外行阴。所以经中要求菩萨行者必须做到:“无我人众生寿者。”因为我人众生寿者只不过是一系列变迁不定的幻影,非为实体,沉迷于其中而不觉知,势必随其轮转。

修习禅定者,定久功深,进入内行阴境时,平常梦想已经消灭,外境的变迁流转已不易引起修者的心念波动,思虑销尽,故醒来与睡眠都有一致觉明虚静,“觉明”是指对一切境相的生灭来去都能觉了不昧,“虚静”是指能觉之体空明寂静,如如不动。修者此时已无粗重的记忆和妄想的浮动,观照一切由山川大地如同镜中显像,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无所粘滞。生生灭灭的根源,也就是阿赖耶识的幻化活动,从此披露无遗(只是修者于此时还不能回照自了)。这时还可以清楚地了达一切六道众生的生命在业力的牵引下往返轮转的情形,可以得宿命通了。修者于此虽已不再受粗重妄念的骚扰,对具体境相的变迁不再象一般人沉迷不舍,但对整个生灭现象的流程还认以为实,并依据自己的经验推断其缘由,从而建立起诸多外道知见,深深计着。《楞严经》列举了由于生灭流程计着实有而妄自推断出的外道知见有十种,比如:计世界有因或无因,计生命为常或为非常,是有边或无边等,妄自计度,不知自觉,失正知觉而堕诸外道,因此不得往趣正觉菩提。因此,修者至行阴境时,理应自觉了知一切生灭现象,众生的轮转流程,尽由阿赖耶识之所幻化,非为实境,无自体性,有如大海所泛起的泡沫,虽显相续起灭不相,究其实质,尽由大海被风扰动而成,非为实有,而不取执着,更不妄自推断计度其来龙去脉,渐取远离。待生灭相续现象渐被远离,眼前之境则一片湛然清澈,相续扰动现象不再重现,就象大海之泡沫一时尽灭,大海恢复其湛然澄静一样,如此便为行阴尽。行阴境以幽隐妄想为本,行阴尽时,便可超越众生浊,进入识阴区域。

5、识阴区域:

经云:“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者,至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无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识阴区宇。”

山川大地,十二类众生,皆由此藏识心田(阿赖耶识)幻化而现。行阴一尽入八识中的种子感应成三世六道生灭相续的表象便突然断裂,一切十二类生命的感应趣生现象,在此时,一并消失,了不可得,唯三界所现同一体性,披呈显露。《易经》言:“无思无虑,感而遂通,”无思无虑,即是外识阴境,感而遂通即是于识阴境中起一念所得之功用,一切世间人不能感而遂通,皆因不能无思无虑。

识阴,是一切世间化生的根本。于众生份上称阿赖耶识,感应出六道世间;于诸佛位上为无垢识,能成就一切佛国土庄严。行者进入此一境时,离大彻大悟已不远矣,正是天将大明,曙光已现,十方众生,同此识田,却因此识田中含藏着不同的业因种子而流转六道。证人此境,自然六根清静,一片澄明静境,然而往往许多大修行人却将此境作道体,不知识阴境界还是“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法华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即是指大通智胜佛在大悟前,于十劫中住在此境未能出离,故佛法不现前。然而说到断生死,在这一境中便可以做到了。修行者一证入此境,会出现两条路,一条通向外道,因不脱我见,于境中起种种邪执计度而堕于外道(《楞严经》对此境列举了十种外道知见),不能出离生死海,造下无间业。另一条路则通向二乘圣者,因去除我见,于境中不起计度而随顺寂灭相,随顺净境不起现用而断生死,证阿罗汉、缘觉果位。其实,修行人证入识阴境时,正是该单刀直入,寻向转身一路的时候,若能于此处寻得转身一路,破去识阴境界,自然生死涅槃如同幻化,内外明澈,六根常明,互融清净,了不相扰。沩山所谓“凡圣情尽,体露真常”即指此时。如果把识阴比作百尺竿头的顶端,那么识阴尽则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是踏毗卢顶上,现诸佛觉心,从此大休大歇去,到此时方谈得上禅宗。经此观之,现今社会上许多谈论禅宗的,都不过是隔靴搔痒,自误误入,倒不如老老实实将此攀缘之心静息下来,依法修持有益得多,若以狂慧之心智去妄起知见,思忖计度,则落外道;如果在识阴境时不取知见,而是随顺入寂灭,则为二乘,可断分段生死,不断不思议变易生死,不能圆满证入菩提道果,为大乘所不取,如果于识阴境时,寻得返身一路,破去识阴境,可超越命浊。这时便会明白一切神通特异功能与吃饭睡觉同一不异,智慧与人体特异潜能了不相干。
识阴区域是根本无明的所在。如果把色阴区域比作狂风,受阴区域便是狂风与海面的相触作用,想阴区域恰似大海在狂风的作用下被掀起之巨浪,而行阴区域则如同浪浪相间,连续不断的生灭相续过程,由色阴尽直至行阴尽,进入到识阴境时,恰似由风止到巨浪平息,大海恢复到湛然澄静的状态。一切未觉知者都在这五阴区域之中,被五阴境界所覆盖,流浪生死,感现种种果报境界。而一切旁门邪道外道,亦是在修禅定时不知脱离五阴境界而走入歧路。

如果是灵利上根者,自然可在当机的一语一作一境上,于刹那间出离五阴,从此彻悟,假以时日,净除余习,臻至圆满。若非灵利根性,则需依于止、观想、兼以慧观,依理修持,次第破去五阴境而趣证圆满菩提。

五、了生脱死

人有生死,皆因有业力牵引。报身尽时,于中有境中,种种善恶境界现前,由于见思惑宿习业力的作用,随境生心,与所趣生之善恶缘交相感应,于刹那间便趣生于六道之中。如果于诸善恶境界现前时能断尽意识趣缘作用,则可当下寂灭自在,无六道可趣。因此,为消除宿习业力的牵引作用,断见思惑则成为必由之路。但由于根性的差异,故于断见思惑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亦有差异,于小乘上,即设有四向四果:即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于见思惑中,以断身见,见取见(含禁戒取见),疑见三结为修习要门者,为须陀洹向,断尽三结者,为须陀洹果。得须陀洹者已断了分别我执及种种邪见戏论的意识作用,于佛法生决定信心,亦即断尽了三界见惑,但贪嗔痴未断,还起粗相现行,虽不致堕于三恶道中,以贪嗔痴业力习气未断故,还得七返人世,才能得尽生死苦际,入涅槃界。

以断三结及贪嗔痴为修行方向者为斯陀含向,若三结断尽,但贪嗔痴断得不彻底,还有细微现行,以此细微余习业力的作用,还得一返人世,才能得尽生死,证入漏尽。

以断三界见惑、欲界思惑五结:贪、嗔、身见、见取见、疑见为修行向者为阿那含向。断尽五结者为阿那含果。阿那含果得者,不仅断尽三界见惑,且断尽欲界思惑,故于欲界趣生的业力作用已消失,报身尽后,不再往返欲界,但色、无色界思惑未断,以此习气的牵引,当趣生四禅天中,于彼断尽色,无色界思惑而入涅槃。

以断尽三界见惑和思惑为修行取向者为阿罗汉向,断尽三界见思惑者为阿罗汉果。阿罗汉是小乘报果,以断尽见思惑故,三界余习业力已尽,不再受业力之牵引而趣生六道。报身尽后,虽三界善恶境现前,亦能自知自觉,不为所牵而住于自性寂灭,不再循业受生。证入阿罗汉者有三类:通过止观修习而得六通(神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天耳通、漏尽通)者为六通阿罗汉;通过止观修习已证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者为三明阿罗汉;未得三明六通,但通过慧观修习已得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证人漏尽者为慧解脱阿罗汉。证阿罗汉者,在神通上或有或无,但证得漏尽,却咸为一致。

若净土宗,则广摄大小乘,上中下之根基。如果于现世无力断除见思惑,却又希望脱离生死苦海者,但以清净念阿弥陀佛之力,感应到阿弥陀佛广大愿力的加持摄受,以此力故,报身尽后之中有身,即可带着见思惑的宿习旧业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不再堕入三界,于彼土得尽生死苦际。若修者深具三信(信净土之存在,信阿弥陀佛必能摄受自己,信自己必能往生),加以持念佛号之念力,特别是于临终时念念不忘,则必得往生。据《观无量寿经》所言,往生者分为九品往生。

至于大乘菩萨道行者,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悲智双运,不畏生死,生死涅槃两不相碍,一切运作皆自然流入自性寂灭大海,于历劫中无数次往返生死道,依其愿力结善缘,摄有情,度众生。其随缘自在之力,则非世人乃至二乘人之所能思议了!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