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5年度第二期竹窗随笔二则
 

竹窗随笔二则

明 莲池大师

对境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旁。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熔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水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后任其燔灼,体恒复如,亦不须灭,行将自灭也。初一凡夫,中属修学渐次,最后方名诸如来大圣人也。

注释:

釜瓮 炊器和盛器

燔灼 焚烧

译文

人们当着财色名利的境界现前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反应。现在以比喻来做说明。譬如燃一把火在这里,把五种东西放在火边。一种是干草,一遇到火,立即燃烧。第二种木柴,虽然不会立即燃烧,但只要吹几口气,也就燃烧起来了。第三种是铁,它遇到火是不会燃烧的,但是被烧到一定的热度,铁也会熔化。第四种是水,不但不能燃烧,而且还可以把火熄灭;可是如果把水装入器皿中煮,还是可以把水烧沸。第五种是空,无形无相,任你烈火怎样焚烧,空的体性永远安然无损,用不着去灭火,火势必然自灭。五种物品中,第一种如凡夫境界,中间三种如同修习佛法由浅至深的工夫渐次;最后一种才是诸佛大圣人所证的精神境界。

好乐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其次好色,其次好饮。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可好山水,或好吟咏。又进之,则好读书,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又进之,则好净其心。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

注释

内典,即佛经。

译文

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各伴随着自己的爱好一直生活到老死。但由于各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不同,所以,从各人所爱好的事物中,也可以分其清浊不同的品格。最污浊的是贪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饮酒。稍微清高些的,则有的爱好收集古董玩物,有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喜恋山水风景,有的爱好吟咏诗词歌赋;再上一等的,要算读书最为胜了。但读书虽好,也只不过是世间法,假如能读佛经,研究内典,那就比读世俗的书又上一等了。研究佛经,原是为了修行,如果有人喜欢清修,时时保持内心宁静、清净,自然比单读佛经又更上一等了,算得上世间,出世间种种爱好中最为殊胜的一种。人的不同爱好,自至浊而稍清而至于清,精神生活逐渐升华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好比吃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甜。 (从容摘于《竹窗随笔》)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