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刊主页 / 1995年度第二期 / 佛与稚儿的平常心 |
佛与稚儿的平常心 姚育明 |
《贤愚因缘经》第三十五品中记载了一则故事:那里释迦牟尼住在舍卫国祗 树给孤独园,有天早晨,释迦牟尼和阿难入城乞食,在途中遇见一群小孩。这些孩子正游戏,他们用泥土搭建宫殿、房舍、仓库,仓库里堆满了泥王,那是他们的财宝、谷粮。 有一个孩子远远地看见释迦牟尼走来,被他那威仪有度的不凡之相吸引,不由升起敬心。他取出仓库中的泥土,把它当作五谷捧给释迦牟尼。因为人小够不着,便请另一个孩子帮忙,由另一孩子用肩将其扛起。释迦牟尼下钵低头受土,孩子欢喜,雀跃欢呼。 释迦牟尼让阿难用土抹房,阿难便用此土抹了佛舍的一道墙边。释迦牟尼告诉阿难,自己涅槃百岁之后将作国王,名阿输迦,这个孩子将作辅助国王的大臣。 初读此品,十分感动。一个证得无上智慧能够遍观十方无量世界,洞见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佛陀,郑重其事地低首下钵受一稚儿的泥土,是何等地慈悲、平等、仁爱、温柔。在那个众富豪抢着供养、诸百姓争着布施的时代,一个孩子的泥土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可释迦牟尼却没有这种分别心。众生平等,不问贵贱;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佛这么说,也这么做,这是佛的言行一致之处。我们总说要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什么?平常心就是功德无量的人天师接纳一体混沌未开、不识五谷滋味的孩童之土。 那个施土的孩子同样令我感动。他根本没想到泥土做成的谷米不能入口;他也根本没有考虑将土送给别人别人会不会拒绝;他更不像一些成人存有施恩图报之念;当然,他也不具备宿命通,了知之一捧能在百年之后变为富贵。他只是真心实意地捧出自己的所好,因此掌上的泥土胜过了金子。这也是平常心呵,倘若他不是将佛看成同我不二的孩子,倘若他在那一刻受到了世俗事理的束缚,他怎能快快乐乐地将肮脏的泥土放进这佛的饭钵之中呢? 孩施土,佛受土,他们谁觉难堪了?谁觉卑下了?谁觉可笑了?谁觉哄骗了?没有,他们自然而然,威仪不乱,童真不失,在无所境碍中闪出庄严动人的光辉。 倘若我们都能具备这样一种平常心,这世界还会有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幸吗?还会有贫惧富、民让官的悲哀吗?还会有你伤我、我防你的痛苦吗?还会有聪明算计、蹂躏心智只为美酒美女美钞的烦恼吗? 有时,我们是不需要问和答的。我们只需随心去做。正因如此,心的重要才被摆上首要的位子。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