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5年度第一期科学与佛学的磨合
 

科学与佛学的磨合

高立

科学作为一门真正的学问是文艺复兴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成长起来的,它成长的过程就是对世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认识过程,曾经一时,我们立足于科学的管窥之见,对佛学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伴随新世纪科学眼光的拓宽,实验科学涉猎了许多神奇的领域,同时基础理论也发生了质的飞越,科学的发展将无可避免地同佛学碰面,它们的隔膜已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冰消雪融。

当今的科学理论家费解于这样一些事情:20世纪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以科学的论证打破了牛顿绝对时空的枷锁,在数学推论和天文观测的基础上人们承认了这样的真理:现象界背后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的虚空和绵延的时间流,然而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佛教经典《心经》里面通篇文字均是对“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的论述;本世纪20—40年代基本粒子物理学得到长足发展,人们发现了物质构成的不同层次的种种粒子,而这种对物质构成的雷同写照曾出现在另一本佛学经典《楞枷经》里;当代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佛洛伊德和荣格发展的潜意识学说和集体无意识学说都可以在释迹牟尼关于心、意、 识的系统论述中对号入坐。

这些令人费解的课题引起科学的沉思与反省,如今你会发现,科学理论的权威人士正羞答答地翻阅一些佛学典籍,他们不得不以严肃的态度重新认识这样一个来自遥远时代的对宇宙人生直觉顿悟的学说,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科学与佛学磨合交织的年代。科学的发达为佛学的昌盛提供了机缘,近年来,佛学以一种宗教的、哲学的方式迅速在科学顶盛的大西洋彼岸和欧共体国家蔓延开来,佛学为科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科学家来说,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高度文明的民族越容易承领佛学的义谛,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文明土壤中佛学诞生了,公元8世纪昌盛于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唐中国,在新世纪到来的今天,佛学又以耀眼的光彩展现于欧美大陆。

对宇宙万物超经验的、整体的、极终的领悟是佛学的精髓,对天地自然经验的、局部的、层面的认识是科学的特点,随着科学的发展,二者最终能否走到一起,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然而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复,还有待于人类在未来世 纪中对心、意、识的研究和对自然科学的探索。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