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5年度第一期禅七开示
 

禅七开示

净慧

1

这是第三届打禅七。在柏林寺打禅七,本来条件是不具备的。今年来的人,比去年来的人更多一些,台子上转都转不开,行香走不开,大殿里面的条件也差。所以说,只是有这么一个意思,不能说是一个严格的禅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出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去体验的。每个人返观自心就会知道,说出来的都不是禅;自己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体会、受用,那一点点受用就是禅。从古到今,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不以语言文字取胜,但是从来没有完全屏弃语言文字。所以,以语言文字做为入道的方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使用。今天,我们更不能不借助于这种方便来共同地学习,体会,修行。

“观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因此,这可以说是个大总持,是一个总的法门……

佛教里面,不仅是佛教,世法也是如此,讲来讲去,讲的便是我们这颗心。世法里讲,做事要凭良心,这个人心好,这个人心不好,这是个有心人—-一天到晚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颗心。佛法里更是如此。

佛经,正式翻译过来的七、八千卷,加上历代祖师的著作,一共是两万多卷。打开这些经卷,可以发现使用得最多的便是“心”字,描绘得最多的是我们心的状态。禅宗,叫做“心宗”,禅宗法门是“心地法门”。所以,今天讲一讲要怎样来观察我们这颗心。

实际上,修一切的法门都是在观心,都离不开观心,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观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因此,这可以说是个大总持,是一个总的法门。

观心——以“念心所”来观察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妄心,从而最终去妄显真……

讲到心,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心的状态也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大体上来讲,心可以分为“真心”与“妄心”。我们观心就是把自己当下的这一念心对象化、客体化,这是个念心所。心有各种活动,这种现象在佛教中称为“心所”,即心所发挥作用的那种状态。那么,我们平常作用最多的,是“念心所”——十个善心所里最为主要的一个。以念心所来观察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妄心。

观心,是一个手段,目的是要去妄显真。无始以来,我们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便是缘于这一念妄心的主宰。观察这一念妄心有种种方便。上根利智的人可以直接以念心所看破当下一念,让它不思前不想后,不思善不思恶,让这一念心孤立起来。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了,就逐渐产生定力,能够不被烦恼、无明、妄想所缠绕。

我们难就难在这一念心孤立不起来,总是和各种各样的杂念妄想联系在一起。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就是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用这种方法来观心,则非有大智慧、大善根、大毅力之人才能做得到。

参禅这一法,就是上根利智的人所修的法门。它叫做单刀直入,或者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最直接了当的法门。

一心不乱——让当下一念心和色声香味触法脱离关系,使心恢复到它的原态……

我们不可能人人都与这种比较难的法门相应,因此,也可以借助其它的方法来达到观心的目的,达到集中意念,孤立这一念心的目的。

为什么说念佛不可以有杂念?一有杂念,其心则难以孤立。所谓杂念,就是和色声香味触法发生了染着,一经染着要使我们很快地去妄显真是不可能的。色声香味触法是染污我们意念心的染法而不是净法,心要能够恢复到它的原态,则必须从六尘中完全脱离出来。那么是否说,我们这一念心,就完完全全地和六尘根本不发生关系呢?大家可想而知,只要有生活,不和六尘发生关系,那也是不可能的。又要和六尘发生关系,又要使你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不受染着,这就相当相当地困难,但是,又必须如此,否则,要获得禅定、智慧、解脱,是不可能的。

在座的很多人是经常诵《金刚经》的。《金刚经》告诉我们用功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可以注意到,不是不起心,不是不生心,而是要起那个无住的心,要生起那个不被染着的心。这就是禅宗里所讲的初步功夫,对境不起心。而对客观六尘,不起心,不动念,使当下这一念心孤明历历。孤明历历,就是不和过去心、未来心发生联系,就是当下一念能时时把着,念念提斯,日久天长自自然然地达到去妄显真的目的。所以说,修行——观心——是个根本的法门。观心的诀窍,就是让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孤立起来。

希望各位在修行时,在打坐时能够善用其心,不要辜负了这七天的光阴。

2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门包括一切。有两句话,叫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有经典上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五祖弘忍大师也讲过: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所以说,学佛最终的目的是认识我们自己这一念心,把心的问题解决了,学佛的事也就大事了毕。法门无量,但是不管哪一法,都离不开心,因心外无法故。

我们在平常用功的时候,怎样才能够从管住这颗心到彻底地认识,掌握这颗心?这其中的过程,既非常艰苦,也非常漫长。但是,只要懂得有这件事,并且心向往之做出努力,我们就有最终了解,掌握的那一天。

心猿意马……觉照升起……妄起即觉,觉之即无。

今天有不少道友见了面便说,他的妄念多得很,可以说心猿意马。不静坐不用功时,仿佛自己没有什么妄想;一用功一静坐下来,则妄念纷飞此伏彼起。实际上,并不是静坐时妄想才有,不静坐时妄想就没有,应该说,由于静坐时提起觉照观察此心,才发现有妄想。这是好事,这是你已开始注意到了自己的心态。

又有道友讲,妄想起来了怎么办呢?我说,你别管它。昨天讲到要孤立此心。所谓孤立此心,便是不续前,不引后。所谓不续前,就是不要和过去的心相迁扯;不引后,便是叫你和未来的心不发生联系,把当下这一念照顾得了了分明。做到了了分明地照顾当下一念,那么不管你有无妄想,只需做到“妄起即觉,觉之即无”,知道是妄想,就不要去追逐它,继续妄想下去,而是要提起正念。

把握自心的一个下手功夫:以一念正念来代替纷杂万念——要老老实实地下功夫,不可夸夸其谈。

正念,是不是妄想呢?讲到底正念也是妄想。不过,它是把意念寄托在(或说集中在)一个念头上,以一念来代替杂纷万念。虽然说到底,念佛号也是妄念,但是,这个妄念和别的妄念有根本的区别。这一念念佛之念具有恒沙功德,所谓“念佛一句,罪灭河沙”,其它的念头就不具备这种功德,不具备这种加持力。在一些祖师的语录上讲,这叫做以毒攻毒,或说以一念代万念。到了究竟的时侯,连这一念也是多余的。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程度、层次,距离那种时刻还遥远得很。在当前用功的时侯,必须牢牢把握一个正念,以一念正念来代替万念。这是观心的一个下手功夫,也是把握自心的一个下手功夫。千万不要夸夸其谈,好高鹜远,要老老实实地面对自己的心态,把握自己的心态。修行,找到一根拐杖,就不要把这根拐杖随便地扔掉了,扔掉了这根拐杖,你就会摔跤。这个拐杖就是一个法门——帮助我们认识自心,了解自心的一种方便。

实际上我们这个心,要认识它把握它是难得很。古人,先不讲别人,就讲我们的赵州和尚,叫作“三十年不杂用心”,可见用功之难。赵州老人人称古佛再来,他也示现出用功的难度,何况我们平常的人!我们这种劣根性的人!要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心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天天、时时、刻刻都要知道有这件事,天天、时时、刻刻都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身心。

修心需要决心、信心、毅力,根本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在座的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说要三十年不杂用心,我都七十了,还能活几天呢?这一辈子,要想了结这件事,是否就没有希望了呢?也不是的。这个心的认识说容易也容易的很。怎么容易呢,就是要死下这条心,死下这一条妄心,这条想讨便宜的心,以最大的决心,努力地精进不息。有很多人是在晚年才信仰佛教,才知道有一件所谓生死大事,才开始修行。大多数人,都能够程度不同地得到受用,那是因为他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和毅力。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并不一定年轻人修行就进步快,老年人修行就进步慢。年轻人,倘若他心不急,不肯去坚持,悠悠忽忽,也有可能会空过一辈子。年老的人,信得急,有紧迫感,他可能在三年五载就能够解决这个大问题。
能不能了解、掌握这个心?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决心、信心和毅力。佛教讲修行就是讲修心,所谓:不识本心,学法则迷。我们时时刻刻要抓住这个根本问题,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一切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3

为什么要观心?观心,就是要训练这颗心。我们平常的这颗心,或说意念,是纷乱不堪,千头万绪的,要使我们的心、意念有规律地进行活动,那就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训练。

调心如牧牛,最终使之调柔能御。

古人把训练心(或说调心、观心)比喻为牧牛。这个心还没有驯伏以前,就象没有穿鼻孔的牛一样,一点也不听话,到处乱窜,犯人苗稼。那么,为了使牛能够按照主人的意愿来进行活动,首先就要把牛的鼻孔穿上,再来慢慢地训练它,使它成为非常驯服、调柔能御的。

如何把心之牛的鼻孔穿住呢?那就要在观心过程中加上种种的意念、方法。比如我们反复讲的念佛,持咒,参禅等。掌握方法后,就一定要持之以恒,毫不间断地来训练这个心,使我们的意念,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

识得本心,直下承当;为识本心,带疑而参。

在观心过程中,首先要知道心究竟是什么东西。很多经书都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说我们众生都有佛性,可以成佛,就是说我们有这颗心。

我们这颗心,从本质上讲,它具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毕竟它还不是佛。为什么呢?因为它还有种种的无明烦恼。在这样的两重关系当中——古人也给我们指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说:你现在就是佛,你当下就是佛,你要敢于承当。这种方法即是“直下承当”,这是古来的祖师经常运用的;别外一种方法是在:我这个心就是佛这个问题上发起疑情。我是佛,但我为什么有这样多的无明烦恼,这些无明烦恼从何而来,如何产生,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不断地产生疑惑,进行追问、反省、参究。

一是直接肯定,一是带疑而参。到了晚近以来,用第二种方法的较多。如“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吃饭的是谁,穿衣的是谁?”——要找到我们的主人翁。不过,就我们目前的环境而言,真正地坐下来参禅,三年五载地来参究这个问题,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因缘,实在是太稀有了。因此,还可用直指的方法。我们每个人既然知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大地众生当下都成佛了。倘若我们每个人都敢于这样承当,就应该有所准备了:我既然是佛,便应具备佛的智慧,佛的功德,佛的种种庄严相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此反观自己,是否具备了佛的这些德行呢?显然,是不具备的,那么便要加紧修行,以佛自期,以佛自许,以佛心来行佛事。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举心动念,所做所为处处都表现出一种凡夫相、众生相,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佛,用佛的慈悲、智慧来要求自己,你说,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即心是佛”和“梅子熟了”

古来的人,特别是马祖经常用"即心是佛"这样的直指的方法来教导学人。马祖会下,有一位法常禅师,去参礼马祖,问马祖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禅师听到这四个字后,马上顶礼拜谢,离别马祖自己找一个茅蓬住了下来。他想:既然“即心是佛”我便好好地保任,历境炼心,看看自己之心与佛心是否相应。日久功深,果然他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他去住茅蓬后,多少年都不到马祖那里去。一天,马祖想起这位学人来,想考验一下,看他所见是否真切,是否真正有正知见,具正法眼。于是,他叫另一位学人到法常禅师那里去对他说:马祖的佛法又变了,现在是非心非佛。法常禅师说:不管他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是佛。学人回来后,把法常禅师的话向马祖禀告,马祖赞叹曰:梅子熟也!

说起来很简单:即心是佛,我们每个人当下即是佛。可是,其于妄想何?其于染污何?——我们就要在直下承当,即心是佛这样一个前提下训练此心,让他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与佛相应。实际上,修行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要找各种各样和自己相应的法门来训练此心——发菩提心,生大信心,发无上道心。如果我们信的只是心外之佛,不信自己是佛,那么我们这个信心始终是动摇的。只有当我们信我们自心是佛,我们才会真正地珍惜自己,真正于发起精进勇猛之心,才会真正地向上向善。

说修行难确实难。如果说修行易,只要一念恳心,选择一个法门,时时提斯,使自己的这一念心不与烦恼无明相应,我们确确实实会成佛有余。所以,奉劝诸位在学佛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心是佛”。

既不“以理夺事”,也不“以事非理”,要“事理不二,事理圆融”

在相信自心是佛的前提下,我们并不排除心外的佛。自心是佛是从理上讲的,心外的佛是从事上讲的。心外的佛包括此世界。彼世界。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自心的佛,心外的佛是二而一,一而二,到了最后,内外的界线是根本不存在的。若有内外的界线,依然是与佛心不相应。但是,在初学的时候我们不可以“以理夺事”,也不可以“以事非理”,要做到“事理不二。理事圆融”。这样来修行才不会增加执着,增加障碍。

奉劝诸位,修行要从根本上修,从自心上修。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只要把根本的问题解决了,枝节问题容易解决,所谓“但得本,不从末。”

4

此心是佛,此心亦是六尘众生……

这两天讲了观心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从正面讲了一些心的状况。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此心是佛,此心也是众生,否则我们的修行就没有目标。

我们是以一个六尘的心态、在业识茫茫的环境下来修行。只有充分地认识到我们这个心阴暗的一面、消极的一面、罪恶的一面,我们才会加紧自己的修行,如果不深刻地反省,就会不求出离。

佛与众生相差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悟六尘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一念迷悟之间,佛与众生判若天渊。修行学佛之人,一定要全面地来理解我们心的光明的一面,阴暗的一面。看到了我们心的光明的一面,我们的修行就有信心,看到我们心的阴暗的一面,我们修行就有对治的对象。故说,我们一念心,具足十法界。四圣六凡之隔就是迷悟之分。

在六凡当中,有三善道与三恶道。这三善与三恶之间,说到底也就是一个迷悟的差别。做为学佛修行者,对于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道理,一是要明了,一是要信得真。如果我们对六道轮回还有怀疑,那修行则根本生不起迫切感,甚至于认为修行是没有必要的。

佛教信仰的基础就是因果轮回。

佛教信仰的基础就是因果轮回。如果在此问题上信不真,对佛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础。甚至于说,没有因果轮回的观念,整个社会的道德也就没有了基础。今天的人类之所以道德观念每况愈下,社会的滥象此伏彼起,人的思想日益混乱,就是由于因果不明,轮回观念受到冲击,道德没有基础。可以说一切罪恶的根源全在于因果轮回观念的受冲击,因果轮回的学说受到破坏。

因果轮回的道理,本来是现现成成,没有任何可以值得怀疑的地方。由于长期以来佛教思想宣传不能深入人心,种种与因果轮回不相应的思想却泛滥成灾,人们耳熏目染,都是对困果轮回观念否定的思想,于是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事实、观念、思想,却成了有问题的。一但因果轮回学说成了有问题的学说,整个社会一切问题便由此而发生了。
学佛之人,更要看到心的阴暗的一面,只有看到了,对治此心才有个下手处。有人要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经验因果轮回的人不多。这其实正是因为我们都在迷失当中。如果真正省悟、觉悟的人愈来愈多,便会用自己的经验证实三世因果真实不虚。信佛的人自己尚无证悟,就要相信佛的言教。佛陀具足大智大悲,圆满大觉,洞彻三界内外的一切智慧,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事实是佛亲口所宣,一切大小乘经典都记载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因此,学佛之人在自己尚未觉悟之前,就要信佛所说,信佛所现的事实。

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念念不离三宝。

所谓信仰的核心,便是佛法僧三宝。但真正能够把三宝时时刻刻地做为我们信仰的核心,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是所说的“知易行难”。因此,在家、出家修行人,信三宝,皈依三宝,是每时每刻、天天如是都要履行的一个必修课。我们早晚上殿除了经文中有归依三宝,还在早晚课结束前特别提出来。因为皈依三宝并不是在家信徒的事,出家人也要天天、念念不离三宝。离开了三宝,我们的修行就没有目标,修行就没有了加持。

今天,我讲心有阴暗面,阴暗面主要是无明烦恼。倘以无明烦恼做为因,以六道轮回做为果,造业、感果、受报,这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只有对于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帮助我们在修行中不断地发挥心的光明的一面,克服心的阴暗的一面!(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