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4年度第二期日本临济禅的源流
 

日本临济禅的源流

刘建

六世纪中叶,中国佛教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至奈良时代(710~794)相继成立了三论、法相、成实、俱舍、律、华严等六宗。禅宗初传日本可追溯到七世纪。飞鸟时代(645~710)法相宗僧侣道昭(629~700)入唐从玄奘三藏求学唯识教学、兼从慧满习禅,归国后于元兴寺首创了禅院。奈良时代,天平八年(736)神秀弟子普寂的传人道蔙(702~760)渡日传法,在奈良大安寺设禅院弘扬北宗禅。至平安时代(794~1192)最澄、空海入唐求法,开创了日本天台、真言二宗。据传空海曾著有《禅宗秘法记》最澄在唐中研习牛头禅、南宗禅,归国后在比叡山开创一乘止观院。平安初期,渡日禅僧义空亦曾弘南宗禅于扶桑。

日本的禅宗,在创建禅寺、开宗布教、谋求教团独立,其法脉延续后世的开祖,当推镰仓时代(1192~1334)出身于比叡山天台宗的台密权威明庵荣西。

荣西,永治元年(1141)生子备中(今冈山县)吉备津,幼名千寿丸。八岁时从父读《俱舍颂》,十一岁入吉备那安养寺从师静心,十三岁登比叡山,翌年落发受戒法号荣西。及长再登比叡山,十九岁从师有辨悉心钻研天台教学。其后又从基好受台密秘奥,从显意受密教灌顶。仁安三年(1168)四月三日,二十八岁的荣西目睹入唐求法僧最澄创建的比叡山天台教团日趋贵族、世俗化,慨叹“虽台岭云深、亦名利之巷”,发愿渡海人宗求法。四月二十四日抵达北宋明州,后南下四明、丹丘,途遇日本入宋僧重源并结伴登天台山。同年九月经阿育王山归国。荣西初次入宗求法,携去天台宗新章疏30部60余卷赠与比叡山天台宗座主明云。其后,荣西身居九州十余年,潜心研习天台、真言教学,著书立说。

文治三年(1187)四十七岁的荣西时隔十九年再次入宋。荣西第二次入宋,不仅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足迹,还奠定了其在日本禅宗史及日本中世史上的不可磨灭的地位。第二次入宋,荣西本欲取道丝绸之路,前往天竺巡拜佛迹。由于当时西北战乱频发,未获北宋朝廷许可。荣西先登天台山万年寺,从临济宗黄龙慧南传人虚庵怀敝问道参禅;后随师移锡明州天童景德寺。绍熙二年(1191),荣西受怀敝印可、得法,法号明庵,孝宗皇帝赐“千光法师”号。荣西从师怀敝五年期间,曾送天台山菩提树移植日本筑前(今福冈县)香椎宫。他还喜舍净财修葺专院;归国后为修复景德寺千佛阁捐赠良材。北宋楼●撰《千佛阁记》、虞樗撰《日本国千光法师词堂记》记录、赞颂荣西功德及这段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佳话。

绍熙二年七月,荣西告别怀敝,返回阔别五年的故土。归国后,荣西以入宋前曾驻锡十余年的九州为心,在肥前、筑前、筑后、萨摩及长门等地或举行布萨会或实践日本最初的禅规,倾心竭力兴禅布教,开创了圣福寺等众多寺院。荣西的兴禅布教活动在九州地方引起了强烈反响,给当时沉闷的日本佛教界吹进了一缕春风;同时也遭到了当地天台宗僧侣的排挤和对抗。建久五年(1194)朝廷颁布了禁止禅宗布教的宣旨。其后荣西辗转博多、镰仓等地。建久九年(1198),为驳斥世间谬论和诽谤,荣西撰述《兴禅护国论》阐明禅宗宗旨,世称日本禅宗创立的宣言书。为了避开势力强大的比叡山天台宗教团的压迫,他选中远离京都的镰仓山为基地,展开了新的兴禅布教活动。

在新兴的镰仓幕府皈依、支持和保护下,荣西创建了寿福寺。建仁二年(1202),在镰仓获得了巩固地位的荣西以幕府将军赖家为后盾,并获朝廷敕许在京都创建了台、密、禅三宗兼学的道场建仁寺。此后,荣西以建仁寺为中心道场,为中兴日本佛教、谋求禅宗独立往返奔波于京都、镰仓间兴禅布教,为日本禅宗以镰仓、京都两地为中心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建永元年(1206)后鸟羽上皇敕任荣西为东大寺劝进职,主持营造东大寺。建历二年(1212)朝廷为表彰荣西非凡的造塔、建寺及布教能力和业绩,授与“法印”僧位,建历三年五月又授与“权僧正”僧位。建保三年(1215)七月五日荣西于建仁寺(一说为镰仓寿福寺)端坐安祥圆寂。荣西曾撰《兴禅护国论》及《日本佛法中兴愿文》,主张在日本弘扬禅宗法门。他还极力主张、强调持律持戒,世称“持律第一叶上房”。

荣西曾先后二次入宋,欲传临济黄龙禅于扶桑,独树禅宗、兴禅护国。但是迫于天台、真言宗等旧佛教的强大势力,加之皈依西门下的信众,对于大陆临济禅尚处于理解、消化阶段等时代的局限,单纯依靠举扬禅宗还不足于振兴日益颓废的日本佛教界。荣西在弘扬临济黄龙禅法的同时,力主持律持戒,以其兼学包容的宗教精神,为中兴日本佛教竭尽了一生。

南宋以后,临济禅黄龙派渐衰,反之杨歧派中以松源崇岳(1139~1209)为首的松源派和以破庵祖先(1136~1211)为代表的破庵派日益强盛。大成松源。破庵派法门的当推虚堂智愚(1185~1265)和无准师范(1193~1294),由入宋求法僧和渡日传法僧传入日本的即是松源、无准两系统为代表的临济禅。

宋初,永明延寿著《万善同归集》主张诸宗融合兼通。延寿以后,教禅一致、禅净一致的融合折衷思想风靡佛教界。南宋临济禅名衲径山无准师范顺应时代思潮举扬临济禅风。无准门下弘扬临济禅风于扶桑的中日禅僧为数众多,著名的有入宋僧园尔辨园、渡日僧无学祖元、兀庵普宁等。日本禅宗四十六传中约半数属于无准系统,其中在日本中世禅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园尔辨园和无学祖元。前者在京都开创了东福寺,世称“京都禅”;后者在镰仓开创了园觉寺,成为镰仓禅代表。

园尔讳辨园,字园尔、姓平氏。建仁二年(1202)生于骏州(个静冈市),幼年登久能山亲近佛门。承元元年(1219)十八岁入天台宗三井园城寺削发为僧,潜心研习天台教学,兼修儒、道教。二十二岁时参访上野长乐寺荣朝(荣西弟子)探究台密及临济黄龙禅法。嘉祯元年(1235)四月,园尔筹划多年的人宋求法终于如愿以遂。园尔一行抵明州后一路北上参访诸善知识,后止径山万寿寺投无准师范门下参禅问道、潜心修行,三年受师印可。仁治二年(1241)在宋习禅七载的园尔拜辞尊师,扬帆归国。

归国后,园尔以九州为中心举扬临济禅风德望日高。翌年,受华侨豪商谢国明皈依,在博多开创了承天寺,此外还开创了崇福寺、万寿寺等禅刹。嘉祯二年(12360,九条道家(镰仓中期政治家,当时任摄政)发愿在京都慧日山仿照径山伽蓝形式、布局创建禅院并取奈良的东大、兴福寺的东福二字命名为东福寺。宽元元年(1243),九条道家迎请园尔为东福寺开山住持。园尔受九条道家皈依,在东福寺园轮殿宣布禅要,道声日振报。其后,园尔为弘扬临济正宗禅宗旨,曾先后向后嵯峨天皇进讲《宗镜录》,为执权(掌握镰仓幕府实权的官名)北条时赖、后嵯峨上皇、龟山上皇等授禅戒。显密诸宗的学僧亦闻风而趋,从园尔求学问道。园尔还曾驻锡东大寺、尊胜寺、天王寺;兼主建仁寺在火灾废墟上复兴重振。他还在东福寺内创建施药救济所等,道绩斐然。弘安三年(1280)初染微疾,入夏后日重,同年十月十七日遗偈端坐入定。园尔寂后三十三年,朝廷赐“至一国师”号,为日本国师号滥觞。

荣西在其《兴禅护国论》的未来记中曾分析日本佛教界现状并予言:吾没后五十余年禅宗当兴于世。荣西当年创立建仁寺时,禅宗做为新兴宗派创唱为时尚早。建仁寺只能做为比叡山天台宗的末寺,与势力强大的旧佛教兼容妥协。东福寺虽然也兼容显密禅律,但是园尔凭借九条道家的强有力支持和保护,更重要的是依靠当时日本朝野对宋代崭新佛教文化的仰慕,以及对临济正宗禅的日益理解和倾倒大举禅风,逐渐打消了天皇及九条道家对临济禅的疑惑,获得了朝野上下广泛的支持和皈依。园尔的兼修禅超越荣西,取得了进出京都的成功。园尔入寂与荣西相隔65年,他继承、发展了无准师范的临济正宗禅,法嗣遍及台、密、禅三宗。其门下教僧、诗僧、画僧辈出,对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济禅在日本的兴隆、发展证实了荣西的予言。

北宋时期,临济宗扬歧派高僧大德辈出,其中五祖法演主张兼容临济的大机与云门的妙唱,中兴了临济法门。其门下如《碧岩集》著者园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1139~1209)等闻名遇迩。

松源门下高徒无明慧性、运庵普严。渡日传法僧兰溪道隆为无明慧性法嗣。运庵普严门下的虚堂智愚为入宋求法僧南浦绍明之师。

由入宋求法僧荣西、园尔的传播、弘扬,临济禅这一崭新的中国佛教文化令日本朝野上下刮目相看,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皈依。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荣西、园尔的兼修禅色彩十分浓厚。日本临济正宗禅的真正兴隆、展开,是由一大批对旧显密佛教、权门势力豪无顾忌的渡日传法僧实现的。继兰溪道隆渡日后,兀庵普宁、大休正念、无学祖元、西磵子昙等高僧接踵渡日,举扬临济禅风。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中十二派的宗祖计十三人为中国禅僧,其中绝大部分又为临济传人。对日本临济禅的兴隆、发展和临济宗的独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禅宗史上留下了巨大足迹的渡日传法僧当推兰溪道隆和无学祖元。

兰溪道隆(1213~1278),浙江涪江人。十三岁于成都大慈寺出家,立志禅道修行。历参无准师范、痴绝道冲、北磵居简等。后从师苏州阳山无明慧性,大悟后嗣法,传持临济禅。淳祐6年(1246)道隆应曾入宋求法并与其结下道契金襇之交,归国后为京都泉涌寺(入宋求法僧俊芿子1218年创建)四世住持的月翁智镜之邀渡日传禅。初住博多园觉寺坐禅接心,著《坐禅仪》诲众。翌年应邀上京住泉涌寺与月翁智镜叙旧并撰《泉涌寺行事次第》教诲泉涌寺僧众上堂、下座等诸般作法、规式。次年南下镰仓,初入寿福寺,后移常乐寺以镰仓武士和庶民百姓为对象举扬临济正宗禅风。他还在北条时赖(镰仓幕府五代执权)的支持下,将原属天台宗的常乐寺改为禅院。当时的镰仓为日本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新兴的武士阶级在此另立中央,独据一方建立了武家政权。武士阶级为了巩固政权,迫切求助于崭新的临济正宗禅作为其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又由于镰仓远离京城,南教北岭的旧佛教势力鞭长未及;整个佛教界发自旧佛教内部及由新兴的改革派发起的改革浪潮日益高长。这些都为临济禅的弘扬提供了极有利的客观条件。建长元年(1249)皈依兰溪道隆后的北条时赖发愿首创了日本临济禅纯粹道场建长寺,迎请道隆开山住持。同五年获后深草天皇敕额《大建长兴国禅寺》,日本禅宗史上独立的临济禅寺首次获得了朝廷的公认。建长寺的创建,成为镰仓武士的精神寄托,崭新的宋代佛教、文化,临济正宗禅的发源地,在日本佛教、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日佛教交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正元元年(1259)兰溪道隆做为建仁寺第十一世移锡京都。住持建仁寺期间,道隆教诲寺众入寺开堂皆依禅林规式。他还在建仁寺山内创建了西来院,举扬祖师禅风。道隆在建仁寺的兴禅布教活动,日益引起京城朝野的注目。他对荣西开创的建仁寺的兼修禅的改革和朝廷对道隆的日益接近、信任,引起了比叡山天台宗的嫉妒和排斥。弘长元年(1216)道隆重返镰仓,应北条时赖之请入主禅兴寺,后移锡建长寺。文永十年(1273)前后起,幕府轻信流言蜚语将道隆二次流放甲州。弘安元年(1278)执权北条时宗(时敕之于)悔过前非,迎请道隆三住建长寺,时宗还发愿再建另一禅寺,尊请道隆开山住持。同年七月,兰溪道隆染疾示寂。朝廷赐“大觉禅师”号,为日本禅师号之始。其嗣法弟子约翁德俭、桃溪德悟等继承衣钵、传续至今,世称临济宗大觉寺派。

兰溪道隆远渡扶桑,弘传临济正宗禅三十余载,其间经历了种种挫折、历尽艰辛及至蒙受莫须有罪名,可谓难行、苦行,波澜壮阔。经过他不屈不挠的努力,极大地改变、加深了日本朝野、佛教界对临济禅的认识。以北条时赖为首的镰仓武士阶级直接领略、接触了临济正宗禅风,从而有力地促进、扩大了临济禅在日本的弘扬、传承,奠定了日本禅宗独立的基础。

兰溪道隆当年移锡建仁寺后,文应元年(1206)渡日传法僧兀庵普宁应时赖之请住持建长寺。时赖在兀庵普宁席下参禅二年大悟后受印可。普宁在日弘禅六年后归国。

其后,文永六年(1269)又有大休正念东渡扶桑,开山住持净智寺;与兰溪道隆过从甚密,共同弘扬临济禅风。九年后与道隆先后圆寂异国。其法嗣大川道理等传承至今,世称临济宗佛源派。

继兰溪道隆后,镰仓禅以无学祖元为中心蓬勃展开。无学祖元(1226~1286)浙江人,十三岁丧父,后入净慈寺落发为僧,从师敬叟居简。翌年登五山之首径山,从佛鉴禅师无准师范参禅问道。二十二岁时大悟后受印可嗣法。后住台州真如寺,渡日前为天童山首座。弘安元年,兰溪道隆寂后,北条时宗特遣使者德诠、宗英二僧入宋,邀请宋代高僧渡日继主禅位,弘扬临济法门。翌年,祖元应众僧举荐东渡,先任建长寺五世住持。弘安五年(1282)北条时宗发愿创建园觉寺迎请祖元开山住持,兼主建长、园觉二大禅寺,教化镰仓武士、弘扬祖师禅风。弘安九年(1286)祖元示寂于建长寺。祖元著有《佛光录》,号“佛光禅师”。

无学祖元门下高僧辈出,风靡后世。祖元嗣法弟子高峰日显(佛国禅师)为后嵯峨天皇之子,曾参禅于园尔辨园及兀庵普宁,后受祖元印可。高峰日显开创了云岩寺,还曾住持镰仓净智寺和万寿寺举扬临济禅风。世称“东佛国,西大应”(佛国指高峰日显、大应指大应国师南浦绍明)为当时禅门双壁。

无学祖元寂后,又有镜堂觉因东渡弘禅。正安元年(1299)元代佛教界首屈一指的禅僧一山一宁做为元朝外交使节渡日。延庆元年(1308)东里弘会,翌年东明慧日,元应元年(1319)灵山道隐,嘉历元年(1326)清掘正澄,元德元年(1329)明极楚俊和竺仙梵仙,观应二年(1351)东陵永玙等相继东渡弘扬临济禅风。

兰溪道隆渡日以来,上述众多中国禅门的高僧大德在幕府执权北条时赖、时宗父子及地方武士的盛邀下接踵东渡,广播临济禅风于扶桑。以北条氏为代表的镰仓新兴武士阶级,为渡日禅僧及中国崭新的佛教文化、思想的巨大魅力所倾倒,积极、大量地吸收和引进,增强了新兴的幕府军事政权的特异和权威性。

镰仓幕府在积极吸收、支持和保护新兴临济禅的同时,还模仿南宋末年以临安府为中心设置的五山制度(径山、灵隐、天童、净慈、育王等五山),在镰仓设置了建长、园觉、寿福、净智、净妙等五山制度。

元弘三年(1333)北条氏灭亡,镰仓幕府崩溃后,与武家的镰仓五山相对,公家(朝廷)以京都为中心也设立了五山制度。十四世纪后,武家与公家之间经历了波折,分别在镰仓和京都确立了五山制度。京都的五山为天龙、相国、建仁、东福、万寿寺等。南禅寺另居五山之上。南北朝时代(1336~1392)还模仿南宋设立了十刹制度。镰仓、京都五山制度的设置,包括了临济宗诸派绝大部分寺院,确立了临济宗在日本佛教界的稳固地位。经过入宋僧、渡日僧的不懈努力举扬,在公、武二家的支持、保护下,迎来了日本禅宗发展史上的繁荣期。进入南北朝时代,朝廷与幕府分庭抗礼,日本禅宗史上出现了在五山官寺制度保护下,以京都为中心蓬勃展开的“五山派”和以地方为布教中心的“林下派”(针对五山丛林而言)。

五山派主流的中兴人物为无学祖元的法孙梦窗疏石。其门下春屋妙葩、绝海中津、义堂周信等高僧辈出,掌握了“五山派”教团的主导权。五山派教团的展开不仅举扬了临济禅风,而且对室町时代(1392~1573)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禅宗史迎来了又一转换期。

这一时期的另一代表人物是与梦窗疏石之师高峰日显同时被称为“禅门双壁”的入宋求法僧南浦绍明门下的宗峰妙超。世称南浦绍明一派为“大应派”,大应派中一部分属五山派,宗峰妙超的大德寺派及其嗣法关山慧玄的妙心寺派属林下教团。大德寺与妙心寺为临济宗林下派二大重要教团,传承至今,信徒众多、宗门鼎盛。

世称大应派的三祖师为“应、灯、关”,即大应国师南浦绍明、大灯国师宗峰妙超、无相大师关山慧玄。“应、灯、关”属临济杨歧派松源禅,由兰溪道隆和南浦绍明传入日本。

南浦绍明(1234~1308)十五岁出家投兰溪道隆门下。正元元年(1259)二十五岁时入宋,从松源崇岳的法孙虚堂智愚于杭州净慈寺、径山万寿寺等诸方参禅修行。南浦绍明在宋八年受师印可,咸淳三年(1267)归国。先后住兴德寺、崇福寺大举临济禅风,布化三十余年。嘉元二年(1304)奉后宇多上皇敕诏上京住持万寿寺,后移锡镰仓建长寺。延庆元年(1308)入寂于建长寺。

宗峰妙超禀承南浦绍明衣钵,弘扬临济禅风。在京都开创了大德寺,后受花园天皇及后醍醐天皇皈依。妙心寺开山关山慧玄为其嗣法弟子。大德寺与妙心寺门流以地方为兴禅、市教活动中心,获得了地方广大士、农、工、商阶层的皈依。此外,“大灯派”还以堺市港为据点兴禅布教,形成了茶禅一致的禅风。“关山派”出现了自隐、仙厓等庶民禅者,形成的庶民禅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发源于宋代临济杨歧派的无准师范系与松源崇岳禅风,经渡日传法僧和入宋求法僧的历代举扬。在东国生根、开花、硕果累累。以梦窗疏石和宗峰妙超为首形成的五山与林下各教团、日益发展、壮大,迎来了日本禅宗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梦窗疏石门下嗣法无极志玄、春屋妙葩、义堂周信、绝海中津等高僧云集。其中义堂周信、绝海中津笔等门流诗僧、学僧辈出,创立了“五山文学”,无准师范的教禅一致、净教一致禅风得以弘扬光大。宗峰妙超禀承兰溪道隆、南浦绍明衣体,提唱实参实究、大彻大悟,重视自己究明;宗峰妙超的俊严机锋、其弟子关山慧玄的大彻大悟禅风,世所称道、传承不绝。

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日本临济禅不断弘扬、发展,先后分立为建长寺派、园觉寺派、南禅寺派、东福寺派、天龙寺派、相国寺派、建仁寺派、大德寺派、妙心寺派、方广寺派、永源寺派、向岳寺派、佛通寺派、国泰寺派等十四派(亦称十四大本山)。现有寺院5800余所。1978年5月,日中友好临济宗、黄檗宗协会成立以来,曾先后十三次派遣友好代表团参拜临济祖庭,为修复祖庭捐赠巨款、车辆,积极推进、开展中日佛教友好交流活动。一九九二年秋,以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为首的河北省佛教协会友好访日代表团应该协会邀请访问了日本。具有长达七百余年友好往来历史的中日临济禅子,正续写着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