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3年度第二期赵州柏林禅寺禅七开示
 

赵州柏林禅寺禅七开示

净慧

第四天(10月23日)讲

今天已经是禅七的第四天了。用功相应的人,应该有个入处了,因为七天的时间过了一多半了。我在第二天就说过,打七就是要克期取证,所以到了第四天,功夫应该是顺手相应了。在这个阶段,会有种种的影象、种种的境界出现。有的居士对我说,只要眼睛一闭,眼前就出现光明。见到光明、见到境界,好不好呢?从佛教一般的法门来讲,修行要能够见到好相;见到了好相才说明我们用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本有的光明和诸佛菩萨的光明感应道交,这样才会有种种境界出现。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修行用功出现境界是必然的,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虚云老和尚五十六岁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开前悟一两天,坐下来就能看见三叉河往来的船只,看到整个山河大地没有什么障碍,自己就在一大光明藏里面。这也是一种境界。那么禅宗是如何对待这种境界的呢?我昨天讲到张拙秀才的悟道诗有“凡圣含灵共我家”的句子,从禅宗或者从整个佛教来看,一切的境界无非是自己内心的外化,或者说是自己本有光明的一种显现而已。既然是自己本自具足的,所以见到一点好境界不必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就很可能让欢喜魔乘虚而入,使自己误入歧途。所以,禅宗主张在一切境界面前,不管是好的境界,还是坏的境界,一概都以平常心来对待,都把它消归自己,都看成是自己八识田中含藏种子的显现而已。对好的境界不要生欢喜心,以平常心对待;对不好的境界,也不要恐惧,还是以平常心对待。这样,自己就能够越过境界而继续深入地用功修行,好的消息还在后头呢!
用功到了念头纯熟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保任这一念清净心,保任这种平常心。怎么样保任呢?就是要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中保持不迎不拒的心态。“不迎”就是不去攀缘;“不拒”就是境界来了不要回避,只要时时刻刻不失掉觉照。一旦失掉了觉照就有可能对好的东西去攀缘,对不好的东西加以拒绝。这也就是昨晚所讲的或者是“以万法为侣”,就是去“迎”;或者是“与诸尘作对”,就是“拒”。一迎一拒,我们的心就不是完整的、统一的,就是一个分裂的心了。修行参禅就是要使我们这颗分裂的心逐步趋向统一和平衡。我们的心和整个的外在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了,那就是一颗平常的心。这个平常的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践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保任什么东西呢?就是要保任这颗平常的心,保任我们在用功中所成就了的这种观照。只有把这种观照、觉照保持住,即把有间断的觉照连贯起来,不让妄想杂念介入其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迎不拒,经常提起觉照,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因此说,参禅这一法,只要我们真正下决心去实践,真正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去穷参力究,确实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元朝的高峰禅师曾说过:“如果有人放下万缘,穷参猛究,七天不开悟,截取老僧的头去。”祖师能发这样的重愿,决不是虚言,因为悟道的圣人是不会说谎欺骗我们众生的。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自己对众生的深切责任感出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古圣先贤的垂教,死心塌地的做工夫。工夫相应了,开悟并不是一件难事。相应以后触着碰着就有开悟的可能。《六祖坛经》讲,“迷闻经屡劫,悟在刹那间。”各位不要把开悟看成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境界,看作与我们无缘的事。开悟了并不等于大事了结,开悟以后还要继续修行。开悟只是说我们认识到了一种正确修行方法。南岳怀让禅师在见六祖时,六祖问他:“什么物,恁么来?”怀让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一落名言、相状就是分别,所以不能形容。六祖接着问:“还可修证否?”怀让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就是说,一个人开了悟以后,就再不会被染污,但是还要继续修行,开悟以后的修行才是真修,叫做“悟后起修”。那么,我们普通人,在没有开悟以前的修行和开悟以后的修行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曾经有一个比喻。我们没有开悟之前好比是处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也曾听人讲过这屋子里有灯光设施,但是这个黑屋子没有窗户,连一点光线也没有,我们要找到灯光设施的开关非常困难。只能倚着墙、挨着柱头去摸,去寻找。如果路径比较明白、熟悉,就会顺着不高不矮的墙角,或者顺着柱头去摸。有的人可能对理路不清楚,他在黑屋子的地面上到处去摸,去寻找。挨墙顺柱可能很快就会找到开关;在地面上要找到开关是很困难的,等于是盲修瞎炼。因为从常识来看,真正把开关安在地面上的确实是一种特殊情况(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一旦找到了这开关,把它打开了,黑屋子顿时就变成了一大光明藏。啊!原来这间屋子是这样光明,这样亮堂。开悟的人就是那找到了且打开了开关的人,从此以后有了光明的照耀,修行就不会再走弯路。他会非常自觉,非常明白修行的理路。开悟以后为什么还要修行呢?一是我们多生劫的烦恼习气要逐步净化逐步消除;二是我们要为度众生而修行,度众生的任务很艰巨,要发广大心,发长远心,度脱一切众生。修菩萨行的人是“众生无尽,我愿无穷”。既然有这个愿要度众生,要成佛,那么这个修行是永无止息,永不疲倦的。我们既不要把开悟看成高不可攀,也不能把开悟看成轻而易举。只有大死才能大活,不经过大死是大活不了的。所以在没有开悟之前一点也不能放松。修行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不得人情,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夫。修行既是一种自我体验,一种受用,也表现于外在的言行。因此说修行既不能自欺,更不能欺人。大家在修行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停步,特别是在这共修法会中绝对不要放松,应该要抓紧时间,不知疲惫地用功修行。参!

第五天(10月24日)讲

禅七的第五天基本上结束了。时光过得很快,如果我们不加紧收摄身心,很好地用功,那么这七天将会白白地浪费。各位已经取得一些进展的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些还没有上路的人要横下一条心,要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在这最后两天赶上去,即使有个别混日子的人也要发大惭愧心,好好地向那些修行比较好的人学习。

昨天我们讲了开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讲了开悟的一些境界,今天还接着这个话题讲。“开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此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我们学佛也是要为此一大事因缘,根据佛所开示的佛之知见而悟佛知见、入佛如见。这才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发点。因此,说“明心见性”,说“开悟”,并不是禅宗特有的,而是整个佛教的立足点。整个佛教都围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展开。“开悟”一般地说有两种,一种是“解悟”,一种是“证悟”。所谓“解悟”,就是从理解佛法而获得的开悟,就是理解佛说的经典,祖师的语录,修行的法门、次第和途径,然后根据某一法门去修。理解了、认识了某些法门的修行次第便是一种悟,这叫做“解悟”。这好比我们没有去过北京,没有到过故宫,但是我们看过北京的地图,看过故宫游览手册,我们也就知道了金水桥畔就是天安门,然后是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么一层一层殿宇的路线我们就都知道了。但是我们仅仅晓得这个次第、路线而已,却没有一种亲身的感受,没有一种亲切感。什么是“证悟”呢?比喻我们不但知道天安门、故宫过了一门又一门是怎么一种情景,而且亲自到那里去了,有一种亲身的感受。这种亲身的感受的本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这种感受就是禅宗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去体验。这就好比是“证悟”。“证悟”是一种亲证的境界,它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解悟”是一种知识问题,“证悟”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只有“解悟”是不够的,在解悟的基础上修行,以达到“证悟”的境界,这才是学佛参禅的途径和目标。如何引发开悟,古人和今人都各有不同的机缘,不同的方式。那么,如果用现在的名词来讲“开悟”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这样说,开悟是生命的转换、生命的觉醒,从有限的生命迈进到无限的生命,从迷妄的生命进入到觉醒的生命。什么是修行呢?实际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总是想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要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如果没有一种拼搏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我们念《大忏悔文》八十八佛的名号内有“斗战胜佛”的名号。佛本来是讲慈悲的,讲和平的。为什么要斗、要战呢?因为烦恼的魔,贪、嗔、痴的魔不战是胜不了的,所以佛教提倡要“与诸魔战”,这个魔就是烦恼魔,就是菩提与烦恼的战斗。没有经过生命的拼搏,要想开悟,要想得到生命的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那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古人修行,就像我们每天晚课念的《警众偈》那样:“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要时刻想到我们的生命需要拼搏才能从有限转换成无限,从迷妄转换成觉醒。因此,“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内心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的心灵“净化”。“悟”有种种的机缘,有人从看经开悟。这种看经开悟不是解悟,而是证悟。现代有名的太虚法师就是看《大般若经》开悟的,圆瑛法师是看《楞严经》开悟的。所以说,看经看到随文入观,看到人我双忘,看到身心双忘的时候,同样能够开悟。也有见到自然界某种环境而对自己生命的认识有所启发而开悟的,像灵云禅师见桃花开悟,洞山禅师见流水开悟。见桃花开悟,见流水开悟,目触自然界花开花落、流水无情的变化,从而悟出了缘生缘灭这种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则。当然,也有经过一个透彻地反省在一言半语的启发下而开悟的,像临济禅师三次向黄檗问佛法大意,三次遭到黄檗祖师的痛打。打了以后还没有开悟,但是他的生命拼搏没有停止。然后在黄檗的指引下,前去参拜大愚禅师。在大愚禅师一句话的启发下,他忽然悟了道。这就是生命正在拼搏时,由于受到外界的诱发或刺激从而一下子在心灵深处发出猛烈的碰撞而开悟。像虚云老和尚的开悟,更体现了生命拼搏的精神。他五十六岁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工夫用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一次行茶中,他把茶杯伸出去,行茶的人一不小心,将开水溅在他手上了。这时杯子掉在地上,“啪嚓”一声,好像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样,生命之流当下被截断了,开悟了。还有很多开悟的机缘,我们现代人想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不管是通过怎样的机缘开悟,都和自己痛切的用功、深刻的反省是分不开的。比如,有一位禅师正在用功的时候,走到街头碰到一个屠夫在那里卖猪肉,旁边有一位老太太在买猪肉。这个老太太挑肥拣瘦,选来选去,选得屠夫发了火,把刀往案板上一拍,说道:“你看哪一块不是精的?!”这位禅师听到此言当下就开悟了!像这样的机缘,不是凭空就能引发出来的,而是要他本人用功到那个程度,才有一个瓜熟蒂落的时节。香严祖师在地里除草时,随手将一块瓦砾扔出去,碰到竹子上,响了一下,就在那一刹那间他开悟了。他是沩山灵禅师弟子,即刻回到寺院,沐浴焚香,遥礼沩山,并说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古人由种种的机缘引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碰撞,从而得到生命的觉醒。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因缘,都离不开我们主观的努力。没有主观的努力,再好的环境,再好的修行条件,要开悟都是不可能的。昨天我们也曾经提到,开悟并不是说一悟后就万事大吉,而是悟了以后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悟”和教下所说的“见道”相似。见道只是一个位,然后才正式进入修道位。《六祖坛经》上讲得很清楚,“理须顿悟,事要渐除”。“悟”是一刹那的事。这一刹那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就得到了一个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进入到无限的生命,我们真正的修行也才正式开始。这就叫“顿悟渐修”。渐修说明修行的道路是漫长的。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清扫干净的。像昨晚所说,我们心地这间黑暗的屋子里的电灯已经打开了。噢!原来这屋子里边落满了灰尘。那么这灰尘是不是不要扫除,它自己就会干净呢?不是的。自己不去扫除,开悟的境界、开悟的成果还有退失的可能。在古代禅人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因为还有退失的可能,所以必须继续修持。那么,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古人说“悟了还同未悟人。”开了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从外表来看没有什么两样。开悟的人照样吃饭穿衣,拉屎放尿。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不同,开悟者“不在旧时行履处”。原来的种种的习气毛病,开悟以后就没有了,所谓“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因此说,我们用功的人,不管是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最后所追求的目标是开悟,是明心见性,只有开悟了,明 心见性了,才谈得上了生死。没有过这一关,没有这个过程而说要了生死,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现实世界中都不能自己作主,都不能把习气毛病除去,我们在临终的时候八苦交煎,你能保证做得了主吗?你能保证临终时清清净净地念十声佛号吗?如果我们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念十声佛号,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恐怕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在我们身强力壮、无病未老的时候抓紧修行,要把自己末后一着的这件大事提前办好,不要等到腊月三十才手忙脚乱!参!

第六天(10月25日)讲

昨天讲到开悟有解悟与证悟的区别。这既是教下的判摄,也是禅宗公认的入道途径。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叫作《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文章的中心思想讲的就是悟入佛法的两种途径,即所谓“理入”和“行入”。理入可理解为解悟,行入可理解为证悟。理入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为理入。”

行入就是指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悟境,加深悟境的层次。行入包括四个方面,就是: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这四行,既可作为悟后起修的实践方便,也可作为一般求悟佛法的入门路径。所以说,达摩大师开示的这四行非常重要,为我们定出了修行的范围和标准。

第一,报冤行。冤就是冤家债主的冤,不是怨恨的怨。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中会遇到种种的障缘和障碍,种种阻挠,时时刻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遇到这些事情以后怎么办呢?是跟对方弄个水落石出、鱼死网破呢?还是包容忍让、以德报怨呢?达摩大师说:我们“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 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并引经文说:“逢苦不忧。”一个修行者、求道者能够这样对待日常生活中和修行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使“此心生时,与理相应”,就能够“体冤进道”。在这方面,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我快六十岁了,在这六十年的经历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历次的政治运动我都赶上了,有人笑我是“老运动员”。其实这是一种大环境,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共业所感”,在这个大环境里,在“恶业果熟”时,你想躲也躲不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采取“逢苦不忧”、“体冤进道”的态度,对那些从语言上、行为上加害于我的人,都要发起同情心、怜悯心,加强自我克制、自我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烦恼和敌意。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当下的一切遭遇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事到临头,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

第二,随缘行。修行不能违背因缘条件。违背了因缘条件,修行会遇到种种障碍。所谓因缘,就是客观的规律性,它是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达摩大师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报冤行”重点讲“逢苦不忧”,“随缘行”重点讲“喜风不动”;一苦一乐,皆从缘生。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说,苦是一种障道因缘,喜也是障道因缘。如果我们能掌握缘起性空的道理,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修“随缘行”要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落实在待人处事中,落实在遇缘应物中。我们的在家教友有机会来这里参加禅七,这也是一种缘,没有缘是来不了的。在禅七期间,大家每天打坐,精进用功,都很有收获。但是,禅七结束了,各位回到自己的家里了,这是另外一种缘,另外一种条件。缘改变了,我们如果还要成天打坐,既不上班,也不做家务活,那行不行呢?应该肯定地说,那是不行的,因为你还不具备那种条件,还没有那份缘。就是我们出家人,除了定期的专修时间,一般地说,要想成天专门打坐也是很难办到的。比如我自己,我很想有时间在禅定方面进行体验,放下万缘,专修一、二年,但时节因缘使我无法摆脱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总是一件事接一件事,多数时间是几件事重叠在一起,推不掉,也摆不脱,只有发心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动”中来磨炼,在“动”中来修持,做到像《证道歌》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在“动”中修特别要注意时时觉照、事事觉照,注意管住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态的安祥。有了觉照,“动”中能“静”,“语”中能“默”,那就行亦是禅,坐亦是禅,时时安然,处处安然,事事安然了。这种修行难度太大了,必须有定期专修做基础才能逐步达到这种层次。

第三,无所求行。修“无所求行”就是要我们去掉“贪著”之心。达摩大师说:“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修行人不打破“贪”字这一关,要说是真正修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不会有任何实际受用。“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是《法华经》上的话。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居住的地球,仅是三界中极小的一部分。色界和无色界是依禅定工夫的浅深来判定的。欲界能发起未到地定,然后进入“初禅”,就属于“色界”了。色界有四禅(初禅至四禅),无色界有四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称为四禅四定,或四禅八定(四禅四定称为八定)。四禅为一切禅定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根本四禅。四禅八定境界很高,但仍在三界之中,仍在生死轮回之中,所以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但在禅定的基础上修无我慧,断烦恼种子,证无漏禅定,才能出离火宅,永断生死。由此看来,修行确非易事,各位不可等闲视之。

第四,称法行。什么是法呢?达摩大师说:“性净之理,目之为法。”这也就是此文开头所说的“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即是法。这个法,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但为客尘妄想所覆”,所以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妄想客尘,显真如本性。达摩大师说:“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并引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他说:“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六度行,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根据“三空”的道理,广修六度之行,就是称法而行。三空也叫三轮体空。以布施为例,三空即施者、受者和中间物三者都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其性即空,故说诸法缘起性空。修布施要达解三空,修其它五度也要达解三空之理,不能著相而求。

我们修行根据达摩大师所说的“四行”去修,我们的修行就会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标准。“四行”的要点就是怨亲平等,苦乐随缘,不贪不求,应理而动。能根据这四方面来修行,就会使我们修行的层次不断提高,修行的目标就会更具体,修行的效果会更明显,修行的范围会更扩大。与会的人大部分是居士,今后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工作中,在自己个人修行或是工作的时候,如果以这种心态来面对一切,我想一定会是昼夜六时恒吉祥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处处合乎佛法,处处顺乎因缘,处处不住相,无所求。希望大家把这四条很好地记住,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加以实践运用。参!

第七天(10月26日)讲

这次禅七每天都讲一次开示,说了不少话,其实,说出来的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亲身感受、亲悟亲证的才是佛法。希望大家因指见月,因法悟心。这次从第一天讲如何打坐,如果用功,如果看话头,一直讲到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境界怎么办、开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悟的种种机缘,也讲到悟后应该如何修行,这是修行的全过程。就禅宗来讲,它是一个顿超法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没有次第可言,但是在无次第中指出一个次第来,使初学的人有根拐杖,可以扶着走路。今天是这次禅七最后的一天,刚才进行了考功,一香板打下去,如果你正处在一念不生的关键时刻,猛然一击,就有可能在生命的深处产生了碰撞,能够在修行的境界上提高一步;修行有基础的,因缘时节成熟了,也许能够得到一个消息。如果真是象我预料的那样,我们这一次禅七法会,就算是功德殊胜,诸佛欢喜,龙天赞叹。

今天法会圆满,明天就各奔东西了。大家在禅堂里能坐禅修定,出了禅堂怎样修呢?今天就讲一点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修禅、怎样行禅、怎样把禅贯彻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体验禅的意境、体现禅的精神、展现禅的作用。我前几天讲到开悟有各种因缘,从释迦牟尼夜睹明星开悟,迦叶尊者见到佛拈花示众,他破颜微笑而悟,一直到中国的历代祖师,开悟的机缘真是千姿百态,丰富极了。这些千姿百态的开悟因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禅不仅仅是坐在蒲团上才可以参,开悟也不仅仅是在禅堂里坐香打七才有可能,只有你用功,只要你能够在二六时中打成一片,在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有开悟的可能性,都存在开悟的因缘。“禅”,或者说禅的开悟,它对所有的人来讲,不是特殊地存在,而是普遍地存在。从历代禅师悟道的因缘中可以看出,开悟对每个人都是有份的。禅既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完全可以加以运用。《法华经》上讲世间“一切资生事业皆顺佛法”,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都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禅是佛法的精髓,禅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历代禅师都强调禅与中国文化的一体性,禅与生活的完整性。禅与生活是同在的,有生活就有禅。我们有一个设想,就是要让禅回到生活。古代有如来禅,有祖师禅;有世间禅、出世间禅;现在又有“安祥禅”、“现代禅”的倡导。我们作为赵州和尚的后代,根据赵州和尚的思想能不能提出“生活禅”的设想呢?大家看了赵州和尚的语录,一共五百多条,一定会对禅与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所以说“生活禅”的提出不仅是在经典上有根据,在历代禅师的语录里有根据,在赵州和尚的语录中更充分地体现了“生活禅”的精神。禅既然是生活的,那就是说我们要在生活中体现禅的精神,要在禅悟当中生活。本月初吴立民先生在这里讲课的时候说到的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就是说佛法不能脱离世间,佛法不能脱离群众。假使佛法永远只有信佛的几个人能信能解,那么我们佛教徒将永远只有那几个,这显然是不符合佛陀的广度众生、让大地众生都成佛的这种精神的。我们提倡“生活禅”是希望佛法普及于世间,使佛法能够深入人心,净化人心;深入社会,净化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幸福的、祥和的、清净的社会。这样我们大家就成就了自己的净土,就不一定非要离开秽土找净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建设成人间净土。只要我们大家都有这个愿心,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大家都来净化我们这个世界,净化我们的人生,我想变娑婆而成净土的这种理想不会是空想,而会变成现实。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生活禅”的第一层意义。

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二层意义:我们的信徒能够有时间来寺院修行,能够集中七天时间不上班来修行的人毕竟是少数,能够从几千里外赶到这里来参加禅七法会就更少了。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常紧张的社会、忙碌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家庭的拖累,他不可能集中到寺院里来修行,那么在家庭如何修行呢?我想除了我们按照净土法门修行以外,应该说禅宗最适合当代人的根器,特别是知识分子和青年,禅是最富有吸引力的一个法门。为了要让青年和知识分子,让众多正在工作的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人,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法门,我觉得提倡“生活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为了普及佛法,利用禅的优势广泛地接引当机,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二层意义。

第三,佛教作为一种信仰来说,它只有真正于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变成每个人自己的血肉,变成每个人自己的灵魂。假使说我们每天只有早晚上殿的时候才觉得是修行,其余的时间没法修行,修行的时间就太少了。而且作为在家信徒来说,他们更不能象我们出家人一样坚持早晚上殿。如果他们在心态上时时观照自己,时时把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言行打成一片,在生活中以一种统一的完整的人格来体现佛法的精神,那也只有禅宗的修持方法才能够使人们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禅最没有宗教色彩,最容易被绝大多数的人所理解、所接受,而且禅者的风度、禅者的作略、禅者的精神,可以体现于生活的一切方面。要使佛法、要使佛教的信仰同信徒的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只有禅的修持法门才能够担当这个使命。这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第三层意义。

当然,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禅”,可以找到一千条、一万条的根据,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就是要使佛法和我们的生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生命与佛法、生命与禅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各位有这个特殊的因缘在赵州祖庭中兴的时候,参加首届禅七法会,虽然我们常住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圆满,但大家在珍惜这一个第一次,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一份安祥的心态,把这一份觉醒的心态保持下去,带回家去;能够把“生活禅”的修持方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真正做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就是真正的“生活禅”。我们来到赵州祖庭这个地方,经过赵州桥,闯过赵州关,坐饮赵州茶,目的是要做赵州人,要象赵州老人那样来生活、修行、奉献。祝大家福慧增长,六时吉祥!现在请大家一起起立,举行解七仪式。

解七说偈

日月光阴转瞬过,晨昏面壁事如何?

经行晏坐真人舞,动语发言自性歌。

海底撑船知己少,山巅把钓上钩多!

来年再结曹溪社,共振禅风挽颓波。

门弟子根据录音整理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