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2年度第四期参加柏林寺普光明殿落成庆典侧记及体悟
 

参加柏林寺普光明殿落成庆典侧记及体悟

明善

农历七月初,我收到河北省佛教协会寄来邀我参加柏林禅寺普光明殿落成庆典的请柬。

学禅一年多来,我向往祖庭道场,渴望叩见净慧师父,亲聆开示、学禅修道,现在能如愿以偿了,真是欣喜万分。于是我初十登程,一路顺风,于七月十二日傍晚到达赵州柏林禅寺。

进到寺中,见大殿尚在紧张施工,显得杂乱。在寺务处门口我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净慧师父。师父他身着普通僧衣,庄严慈祥,但他还是不象我想象中的样子,尽管我自己也说不清我想象中的师父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太普通太平常了。要不是我读过师父主编的《禅》、《法音》、《法音文库》等书刊与师父写的许多文章,真很难把眼前这位普通的老和尚与当代高举人间佛教法幢,并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高僧大德,大善知识联系起来。

这天我与师父一起吃晚饭,饭桌上,师父对我说:“我们这里可是很苦啊!”我说:“要享受也不到这里来了。”师父连声说:“对、对。”据师父介绍,寺里僧人每人每月零花钱才20-30元,比其它寺院都要少,生活是相当清苦的。僧人们吃的饭菜非常简单,基本上是一盆大锅菜.稀饭、馒头,有时也有米饭,他们吃多少盛多少,连汤也不剩下,我就见到师父将掉在桌上的饭粒拣起来放进嘴里。由此我想到了城里饭店、餐厅,那盘盏中大量的剩菜剩饭,以及屡禁不止的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心中真是感慨万分!

晚饭后。师父带我在寺院内转了一圈,师父手指院中柏树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干’,就是这个柏树。”师父告诉我,刚盖好一个大雄宝殿,还要大发展,他一处处地指给我看:“西边的20间禅寮,将来是禅学研究中心。”“后边,等收回来以后,盖‘佛慈安养院’,赡养老年僧人。”“这边是游手回廊,把整个寺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下雨不用伞。”“那里是茶圃,要恢复赵州茶。”“特别是禅学研究中心,将来这里就是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我听着听着,好象那一幢幢建筑已耸立眼前,雄伟庄严。我问师父:“这么浩大的工程,全部完成得多少时间?”师父说:“总得十年,还要看经济力量,钱多就要快些,钱少就可能慢些。”我又问:“要花多少钱?国家拨款吗?”师父说:“几百万,可国家不拨款,全靠大家捐助。”师父动情地说:“我这一生,总得为国家、为佛教文化留下点什么,明年我六十岁了,我要在六十岁前再多作出些工作。”我望着饱经风霜、内涵深、为振兴佛教事业、为宏扬佛法。普渡众生而终日辛劳、呕心沥血的老法师,更加敬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祝师父重兴祖庭道场的宏愿早日实现,也望众位师兄信众多多喜舍,我自己则更应尽心尽力。

从七月十三至十五日,净慧师父主持了三天的法会,其余时间,我总见他忙在施工现场,不是在大殿,即在山门口,时而指挥,时而亲自动手,辛劳至极。七月二十三日,大殿施工基本结束,师父一早就带领寺内四众弟子20多人,对殿前丹池进行卫生清扫。老人家足登雨靴,身穿汗衫,手握水龙头,冲洗地面,众弟子则用扫帚、铁铲、刮刀清除地上的水泥、沙土、油漆和垃圾。师父说:“今天是大殿开光前首次打扫卫生,是非常难得的殊胜功德。”一弟子说:“有钱也买不到。”师父说:“钱只能买有相的东西,买不到无相的。”话语不多,寓意何等深刻。

什么是“禅”?禅就是生活,就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老禅师的禅机不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吗?只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就能学到,这大概就是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吧。

这次到柏林禅寺,我没有听到师父更多的教诲、开示,更没有什么棒喝,但我确实学到了许多许多,师父的言行就是示范,师父高尚的境界、品格;宽广、慈悲的胸怀;沉默尊严、大智若愚的仪表以及安祥宁静、充满智慧的内心就是我的榜样,就是我修行要达到的目标。

我在师父身边生活了近20天,是极难得的殊胜因缘,真不知何来这么大的福份。这20天,将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转折,也是我修行路上一个新的起点。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