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2年度第三期如来笑意呈安祥
 

如来笑意呈安祥

刘寿南

年年岁岁,每当“腊八粥”飘香之际,人们即怀着喜悦的心情,准备过年了。

传统的“年”,自然免不了传统的习俗。然而,人们大都不会想到,有一位伟大的智者,曾在苦行中饿得奄奄一息,是一个牧羊女郎的乳糜,使他得以继续修行。

于是,当他终于在这一天得道成佛以后,“腊八粥”也就由寺庙而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一种传统的习俗。

与之相伴而来的,则是他那涵弘静泊、包容万汇的微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飘出粥香,众生欢悦,他便从心底、从眉间、从周身八万四千毛孔里,漾出幸福、安祥……

他是谁?谁都会想到了,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如来佛——一位如实地给众人带来真理和智慧的人。

在他所创立的佛教中,既有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经、律、论”,又有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智慧德相”和“正法眼藏”——其根本宗旨,就是启迪人的内心觉悟和智慧。

而他“本人”——在经籍、传说及寺庙中所留下的形象,则常以那种睿智、高雅、灵慧、仁慈、安祥、愉悦的笑意,向人们传示乐观、自信与慧悟,于无言中启示、慰抚人心。

人是万物之灵,万灵之长。自然、社会和个体,乃至自己给自己,时常带来烦恼和不幸。因此,人生需要精神寄托,需要情感安慰,需要心理平衡—一正如老人希望儿女孝敬;妻子愿得丈夫温存;孩子需要母亲的吻;而仁人志士则需要理解,需要安祥、和宁静。

如来佛的意志,含蕴丰富,气质优裕,恰似甘露醍醐,使人们的心田得以润泽,从而获得安定,获得安祥。面对他的笑容,谁都不免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情不自禁,钦羡感佩。因而,这种笑意确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绝非一般简单、虚假的笑面可比。

自南朝以来,“天下名山僧占多”。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寺庙,无论哪座寺庙里都有释迦牟尼如来佛祖的金身塑像。诚如刘晓和著《密宗奇人》一书所写:“如果你仰面这著名的佛祖尊容,谁也不会轻易拒绝它那震撼心灵的无穷 魅力。也许,你会很快淡忘它的服饰、它的身姿,然而它那不动神色的微笑——太难忘却了!那是何等愉悦、宁静、洒脱、超然呵!”

这微笑中,究竟蕴含着什么?刘晓和继续写道:“是慈祥、仁爱,对人世苦难的深深同情,亦或是淡漠、轻视,早就看破滚滚红尘,洞察人间一切闹剧?随便怎么想,你不容易忘记佛祖的尊容”。

如此猜度佛祖内心,实在是太俗见了!要知道,如来佛的意态,是有其既定内涵的,不能随意猜想。这部书写活了一位密宗气功大师,却惜未悟到这其中真缔。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载,大梵天王于灵山会上,以金色优波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手拈优波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祥。当时,“百万人天罔知所措”——即与会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上首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付与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付汝。”
这一“拈花微笑”的成语典故,即是佛家禅宗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并作为宗门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依据。

释迦牟尼佛祖于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不发一语,只是带着他那不动神色的笑意,从容不迫,宁静安祥,不只一次。有时他未曾开言,便有人宣布散会,而他仍然不动神色,安祥自如。

其中奥妙究竟何在?一般人确是难以捉摸的。所以,对“拈花微笑”一语,仅仅只能从字面上加以理解,作为心心相印的一种比喻而已,却无法把握其内在、深层的微妙旨意。

殊不知,释迦牟尼在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祥、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是不能用任何言语和行为来打破的。故迦叶与释尊在灵山会上心动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它表示。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则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说明。

如来佛祖向众人所展示的安祥心态,既如上述,而又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妙心。”

此心无它,就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如来智慧德相,”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

由此可见,如来根本佛法不在别处,正在于他所展示的安祥心态。故论言“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指的应该是:佛法常驻,安祥永恒。

正如释道安《道地经序》述“般若”原理所言:“其为象也,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辨之者几矣。恍惚无形,求点 漭乎其难测。圣人有以见因花可以成实,睹末可以达本,乃布不言之教,陈无辙之轨。”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虽然一言不发,但他采用的是“以心印心之法”,通过意识引导,以他那美好的意态、安祥的神色及其含弘静泊、包容万汇的笑意,已向众人传了法——即“不言之教”、“无辙之轨”,关键要靠每个人自己去“悟”。应该说,这种心态、这种觉悟以及这种智慧德相,并不玄妙难测,其实就是人的本性,因而是人人都本具有的。

切莫以为这样解释,把如来佛的根本法旨说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有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要知道,这种心态绝非轻易得来:一要觉悟,二要修炼;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蕴含人生之真缔、智慧之泉源,不可等闲视之。

人性本是纯洁、善良的,天生具有佛性。只是由于人心常为私欲杂念所累,且于事物、道理多有不明,易生烦恼,往往使本性受到蒙敝,而不能保持良好心态。所以,释 迦牟尼成佛以后,不无感慨地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因而,禅宗六祖慧能响亮提出“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的口号。明确指出:“佛即自性”,“自性即佛。”认为“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说明想通过念佛而升往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执迷不悟;真有觉悟的人则立足现实,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如来根本法旨,不是念佛诵经,而是保持安祥心态;不是向外求玄,而是立足现实。就是要求人们随时随地保持这种静泊、恬淡、调和、安祥的心态:一方面,保持这种心态,易于进入“禅定”之境;另一方面,又要把“禅定”中获得的至为安祥、调和的心态保持下来,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

例如:“聪明的一休”,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总是那么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你看地闭目而坐,宁静而安祥,只用两只手指在头顶上摸一模,随即露出自信的微笑——这种表现,与如来根本法旨是完全一致的,说明保持安祥、静泊,即是如来智慧德相。

禅宗禀承如来根本法旨,令人随处自调其心、自净其意,是有深刻意义的。首先,从社会方面说,只有人人净化心灵、调和心态,保持纯洁的真如自性,人际方能和谐,众生才能安乐。其次,从个人方面说,内心的调和,能使生理机能得到相应的调节,免生疾病,反过来又能促进心态的稳定、心理的健康;同时,“静能生慧”,安祥的心态易于静定,通过这种内向性的静态心理调节——即“禅”的状态,能有效发挥大脑潜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正唯其如是,所以“禅”被作为一种调心术,而广泛运用于文艺、体育、财会等许多领域,乃至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可见:如来法旨存于大地众生;,安祥心态属于大地众生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