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2年度第一期大家都来读《安祥集》学“安祥禅”
 

大家都来读《安祥集》学“安祥禅”

开祥

今夏有幸得耕云先生大著《安祥集》,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拜读若干遍,越读越觉得法味亲切无穷,爱不释手;越读越敬佩《安祥集》内容博大精深。尤有甚者,读未终篇竟不由自主地立即在心地上做起工夫来了。此亦安祥禅的伟大魅力,感应之机宜也。我矢志将不惮胼手胝足之劳,奔走告我同仁,宣传安祥,宏扬安祥,俾使不信者近之,疑者释之,识者行之。

一、大家都来读《安祥集》

这只是一句口号吗?否。当今末法之世,众生根器浅薄。万法从缘生,以何因缘俾人人都能读《安详集》?以两点明之:

1、主观上。在这婆娑世界里,众生芸芸,悲欢离合,沧桑巨变。特别是以竞争为特点的当代更是变化异常。今天是幸福欢乐,明天如影随形而至的就是相应的痛苦和烦恼。哲人贤达深感于此,都在毕生探求宇宙人生真谛:人为何而生?生活意义安在?迫切地要对自己身心性命找个着落和归宿。

早年我在大学念哲学,对人生问题极感兴趣,以后从事外语教学。多年来有辛酸坎坷处,也有荣誉适意处。然一直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放心不下的,就是没有解决人生问题,没有找到一个心安理得的“家”。也尝出入儒释,奔走老庄之门,尽管远未登堂入室,然求道之心无时或已。也常与同辈或青年学生谈心,一触及人生问题,触及禅道,无不生意盎然,饶有兴味。可见人人都有渴求真理愿望。但苦于明师难遇、正法难明。想读点佛经,学点禅吧,又感到文字深奥难懂、义理难通,无门可入只好“望禅兴叹”了。

2、客观上,耕云先生怀悲天悯人之志,深谙时代之需要,首倡“安详”之说,于是《安祥集》应运而生。才一问世,就博得多方爱好,强烈反响。《安祥集》不同于过去佛书风格,它以通俗语言,直探禅理之深邃,给学人扫除了文字障碍。其次《安详集》采取深入浅出手法,举日常事例揭千古圣贤不传之秘。比如文章中谈到“甚么是真幸福?内心安适,仰俯无愧。……秒秒感受安祥,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幸福二字仁智所见各异,最难诠释,而先生言简意赅,把极高明的境界寓于朴实平凡的生活中。方法直捷稳妥,道路坦荡易行。虽看来平淡而所臻境界却极为究竟。“达到真善美,享受最高幸福”,这与证涅槃果常乐我净有何二致?《安祥集》具此特点,故能普被群机广摄三乘,无论学人知识深浅,素质优劣,只要愿意读、认真读,随其根器就有不同受用、收获。普门品上说:“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则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则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安祥集》亦复如是,随机指引。

有志于道者要求读一本入门好书,而《安祥集》之应世,在客观上正适时宜。有此供求关系的殊胜因缘,则人人都来读《安祥集》就不是幻想而是可望而可及的客观现实了。

二、大家都来学“安祥禅”

只是读《安详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切实去行,叫做知行合一。《安祥集》不是专讲某种理论,不能用分别心把它作为研究对象。过去士大夫阶层把佛法作为高谈阔论的资料,必以大畅玄风为快;今天似乎也有点倾向,必以有点口头禅为时髦。这种陋习必须改过来,它与学习安祥禅的宗旨背道而驰。耕云先生苦心孤诣拈出“安祥”二字,直指本源。《安祥集》全书在在处处紧扣工夫,罕言本体,它指出一条“禅底基本精神”、“是自悟自修,自成佛道”切实可行的康庄大道。当你真正享受到安祥之乐之美,你的一切烦恼都消失了,也即是说安祥在你身上得到真正实现,才算真正学安祥。故安祥禅实为救世良医、苦海慈航。复次只要依法(安祥禅)修行,必然见效速收效大。我过去长时间总是在各家各派门前兜圈子,身心受用不大,眼看阎王要收草鞋钱了。近来读《安祥集》,发大决心学“安祥”,刻意“去垢”、“止恶”、“究理”、“明心”,时刻“管带”,自觉当下便有用力处,也不时有得力处。有时烦恼习气无端横生,我就猛着精采,不为感官所役,紧执“安祥”这条鞭子狠打拉车的牛,当下觉得烦恼妄念云消雾散,顿获轻安,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美哉安祥!《安祥集》中警告我们:“路,是人走出来的,你不去做,只求知,那就上了当。”由此可见,读《安祥》必须落实到“学”上。

复次,佛法唯信能入。安祥禅是真正的祖师禅,宗门禅。它远肇灵山拈花密意,直接东土初祖真髓,其续禅宗慧命,应毋庸置疑。但它又有迥异前人著述新风格。为了方便接人续佛慧命,打破了许多条条框框,可以不吃斋,不持咒,“几乎是百无禁忌”,“安祥禅的特色是重入世,是为大众设计的”。所以无论僧俗都可以学。不必遁迹深林,抛妻别子,工作、学习、著衣吃饭时都可以学。担水砍柴莫非妙道,工作学习也是妙道。学人“既可以过正常生活,又可以证得圣果。”安祥禅真算得 圆融无碍的无上法门。以此,安祥禅自身的特点,规定了它普渡众生的广泛性。无疑,读《安祥集》、学“安祥禅”将蔚然成风。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